[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安樂茶飯(舌尖上的馬來)
該商品所屬分類:烹飪/美食 -> 飲食文化
【市場價】
281-408
【優惠價】
176-255
【介質】 book
【ISBN】9787560998701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華中科技大學
  • ISBN:9787560998701
  • 作者:(馬來西亞)林金城
  • 頁數:166
  • 出版日期:2015-03-01
  • 印刷日期:2015-03-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251千字
  • 2007年,林金城以個人飲食部落格“知食份子”,榮獲臺灣中國時報主辦、“**華文部落格大獎”之年度*佳生活品味部落格首獎。
    食物是流動的古跡,尋尋覓覓,在歲月的轉彎處,許多曾經暖胃窩心的美好滋味一一列隊,彙集成一頓又一頓叫人懷念的:安樂茶飯。
    《安樂茶飯(舌尖上的馬來)》:知食份子林金城用情*深、*知味的飲食“故事”書。
    這些味道和故事,封存在林金城的文字和鏡頭裡,待你展閱,你會發現人生汲汲營營,為的不過就是一頓──安樂茶飯。
    林金城負責全書撰文和攝影,涉足全馬城鄉,為讀者尋味,為食物尋根。
    沿著精心制作的逛食地圖,了解食物的流傳價值和味覺歷程。
  • 這本《安樂茶飯(舌尖上的馬來)》是著名知食份 子林金城耗時多年的飲食文章結集,一篇篇食物的故 事,一口口回憶裡的味道。 食物是流動的古跡,尋尋覓覓,在歲月的轉彎處 ,總有許多暖胃窩心的美好滋味一一列隊,彙集成一 頓又一頓叫人懷念的:安樂茶飯。 也許你已經忘了,也許你還記得,也許你還會遇 見更多的美好滋味。在歲月的轉彎處,始終卻還有這 麼一頓,不奢華不張揚,簡簡單單的安樂茶飯。
  • 序 好喫好喫
    歲月餅屑
    01 落番薩琪瑪
    02 大小老婆餅
    03 炒米餅 糯米團
    04 麻蓼 蓼花
    05 寸棗 天公豆
    06 文鼕 糖環
    07 糖環 蜜蜂竇
    08 寶鴨穿蓮
    09 中秋公仔餅
    10 童年糖沙翁
    味道不老
    01 老少平安
    02 唐山魚
    03 懷念釀蛋角
    04 魚生粥 岡州魚肉面
    05 原鄉雲吞面
    06 雲吞多變
    07 燒肉情意結
    08 客家炸肉 辣湯
    09 大姨媽嫁女
    10 古老咕嚕肉
    地緣食志緣
    01 新古毛咖椰角
    02 新南昌海南雞扒
    03 後街海南雞飯
    04 豆仁水和油炸粿
    05 金寶亞參叻沙
    06 金寶炒蚶蛋粉
    07 大葉婆包炒粿條
    08 吉寧萬山薄撐婆婆
    09 地理學家咖哩面
    10 峇株巴轄炸香蕉
    流動古跡
    01 流動的古跡
    02 人間面龜
    03 咖啡黑白講
    04 懷舊叮叮糖
    05 馬來燒包
    06 Lemang 竹筒飯
    07 手抓蕉葉飯
    08 拉茶與甩餅
    09 Akok Kel
    10 Nasi D
    後記
  • 落番薩琪瑪 網上搜尋薩琪瑪,果真成千上萬匹馬兒奔馳其上 ,猶如瀏覽一頁頁關外風景。當知道這些“馬仔”源 自滿族食品後,不禁對其“草原個性”產生了無限好 奇。
    薩琪瑪,在歷史草原上有時也寫成沙其馬、沙琪 瑪、薩騎馬、殺騎馬、薩齊瑪、賽利馬……三聲“ma ”個不停。根據“官方”說法,薩琪瑪是種源自滿州 的餑餑(北京方言,糕點的意思),滿族入關後開始在 北京流行,成為冠婚喪祭不可或缺的食品。幾百年下 來,薩琪瑪已從北方傳遍全中國,尤其在南方廣東一 帶*為風行,甚至換馬坐船南渡“番邦”,流行於我 們馬新一帶。
    尋根溯源,當然還得從塵封古籍中一探究竟。清 人富察敦祟寫於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的《燕京歲時 記》裡就有這段記載:“薩齊瑪乃滿州餑餑,以冰糖 、奶油合白面為之,形如糯米,用不灰木烘爐烤熟, 遂成方塊,甜膩可食。”文中說明當年的薩琪瑪是用 冰糖、奶油和白面粉制成,與現在的蛋味版本顯然不 同。由爐烤變為油炸,經歷百年變化,馬兒不斷往前 奔跑,已無法想像當年是何種味道。
    倒是殺騎馬一名,隱約已道出“原味”。小時候 我就曾拿著包裝紙四處追問:“殺騎馬是否與騎馬有 關?騎馬的為何會被殺呢?騎馬人被殺後馬又跑去了 哪裡?”外婆不勝其煩,大聲回答:“殺你噘頭!細 路仔食嚼咪問咐多!(殺你的頭!小孩子喫東西別問 那麼多!)”結果便終止了我那脫韁式的想像,恰恰 與馬蹄聲擦身而過。
    直到多年後到臺灣念書時,一次在圖書館翻閱廣 東食物資料,纔發現這麼一則有關薩琪瑪的“傳說” :話說清朝時候,有位駐廣東的滿族將軍姓薩,喜愛 騎馬打獵,每次打獵回來都要求家廚準備一款創新點 心,並以殺頭相逼。有次將軍發怒,埋怨點心不夠新 意。廚師一陣心慌,技窮無助,慌忙中將碎面皮炸成 餅塊,再沾上蜜糖壓成方塊端上,完成後不禁低咒一 聲:“殺那個騎馬的!” 結果,就像中外許多飲食起源傳說那樣,將軍喫 後大為贊賞,問點心名稱,廚師慌忙脫口而出:“殺 騎馬!”所幸薩將軍聽後誤以為廚師借物形容自己騎 馬的英姿,高興不已,自此將這種點心稱為“薩騎馬 ”。
    明眼人一看,這傳說杜撰琢痕處處,隻供食趣笑 談,多少也能看出薩琪瑪從北京傳到廣東後的“本土 化”歷程。此外,另一則傳說也明顯貼上了南方標簽 ,說薩琪瑪是由一位老翁從廣東“蛋散”中得到靈感 而創。起初老翁並沒為這點心命名便迫不及待地拿到 市場販賣,剛好遇上大雨,隻好躲到一間大宅門口避 雨。不料那戶人家的主人騎馬回來,將老翁放在地上 盛點心的籮筐踢到路中央。於是當老翁正式推出這食 品時,有人問起點心名稱,老翁便靈機一動,取名為 “殺騎馬”,後人將其雅化成“薩琪瑪”。
    當然,如果逐一瀏覽網上資料,肯定還有許許多 多“引人人勝”的傳說。
    其中比較確實且**的說法,就是薩琪瑪是滿語 “薩其非瑪拉本壁”的縮寫。在滿語中,“薩其非” 是切塊的意思,“瑪拉本壁”則表示碼放(整齊疊放) ,而薩琪瑪的制作都要經過切塊和碼放這兩個環節; 也正因為是個音譯名字,所以纔會出現許多不同的寫 法。
    回到現實,這裡熱帶雨林遍布,少有草原讓馬仔 快樂奔馳。所以,什麼滿州、燕京、將軍、老翁都似 乎離我們太過遙遠。當我們在喫著“落番”薩琪瑪時 ,想到的當然不是草原奔馬,而是“理所當然”地將 薩琪瑪與美羅、金寶、怡保、文鼕等城鎮連在一起, 成為該地土產手信的圖騰。
    薩琪瑪在香港又稱為馬仔,上個世紀60年代開始 ,香港人流行賭馬,俗稱賭馬仔;因此迷信者對“馬 仔”總是情有獨鐘,認為喫“馬仔”可贏馬仔! 此文刊出後,如果本地薩琪瑪突然銷量大增,那 纔不關我的事! P3-4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