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能源革命(改變21世紀)
該商品所屬分類:工業技術 -> 能源與動力工程
【市場價】
332-483
【優惠價】
208-302
【介質】 book
【ISBN】9787802501485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中國言實
  • ISBN:9787802501485
  • 作者:劉漢元//劉建生
  • 頁數:355
  • 出版日期:2010-06-01
  • 印刷日期:2014-11-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3
  • 字數:413千字
  • 如何實現太陽能電池具有經濟意義的發展,是實現太陽能光伏產業快速發展的前提。為此,劉漢元、劉建生所著《能源革命(改變21世紀)》從微觀、中觀、宏觀的角度研究與展示了太陽能電池發展現狀與未來的方向,通過對太陽能電池技術各個環節的深入分析與充分評估,提出了太陽能電池發展的*佳技術路徑和產業發展方向,指出當前我國的太陽能電池關鍵技術指標已經達到高效能源的要求,其價格已經**接近傳統能源的價格,其發展具有特別的比較優勢和較高的可行性。
  • 劉漢元、劉建生所著《能源革命(改變21世紀) 》通過對全球能源問題展開從微觀到宏觀,從理論到 實踐。從過去、現在到未來發展的全面探討,展示出 一個全新的能源與人類社會發展的大畫面,揭示了人 類社會發展的根本原動力是能源與能源革命這一主題 。《能源革命(改變21世紀)》還指出,在當今全球 化的時代,隻有一場新的劃時代的能源革命——以新 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革命,纔是當代社會發展面臨一 繫列問題的根本解決之道。 《能源革命(改變21世紀)》提出一個重要的觀 點,即認為太陽能電池將引領新能源革命,未來世界 格局也將因此徹底改變。中國要抓住機遇,贏得跨越 式發展。
  • 序一
    序二
    序三
    **部分 新能源革命的歷史挑戰與機遇
    第一章 1500時代:話題從這裡展開
    一、哥倫布、新大陸與1500時代
    二、人類大歷史的GDP描述
    第二章 物理經濟學視野下的人類歷史
    一、農耕文明:植物能源時代
    二、1500-1800年的世界:過渡與變革的前夜
    三、1820-1913年:化石能源時代來臨——煤炭與“黃金百年”
    四、1913-1950年:大動蕩時代
    五、1950-2001年:化石能源的石油時代
    六、2001年之後:後化石能源時代的開啟
    第三章 物理經濟學與能源革命
    一、能源革命如何可能:技術問題還是經濟學問題
    二、財富的本源:資源-財富的經濟學定位
    三、從經濟現像和規律的*基本面看能源
    四、展望能源革命:太陽能電池的物理經濟學意義
    第四章 **能源發展現狀與發展趨勢
    一、石油發展現狀與發展趨勢
    二、天然氣問題
    三、煤炭問題
    四、化石燃料所產生的環境影響問題
    五、**經濟發展對能源需求的巨大壓力
    第五章 **糧食問題的評估
    一、糧食的能源特性
    二、未來糧食需求的壓力
    三、目前增加糧食產量的常規辦法已基本用盡
    四、城市發展對土地的占用
    五、生活水平提高導致其他經濟作物占用耕地
    也將大幅增加
    六、環境與生態所產生的問題
    七、能源危機對糧食生產的影響
    八、糧食危機問題
    第六章 中國的能源問題
    一、中國的石油問題
    二、中國的天然氣問題
    三、中國的煤炭問題
    四、中國化石能源的消費問題
    五、後化石能源時代對中國未來發展的挑戰
    第七章 中國的糧食問題評估
    一、中國人口增長所產生的糧食壓力
    二、現代化經濟發展格局所需要的城市化形成的土地壓力
    三、現代化生活導致糧食用量增加的因素
    四、經濟作物還需要占用*多的耕地
    五、中國的水資源問題
    六、環境與生態對糧食的影響
    七、土地問題
    八、農業方面的科技發展潛力問題
    九、社會、經濟發展對糧食的影響
    十、能源危機影響問題
    十一、未來中國的糧食問題與挑戰
    第八章 環境問題的挑戰
    一、氣候問題的復雜性
    二、環境問題的核心——溫室效應
    三、溫室氣體
    四、氣候變化的基本情況
    五、**近10萬年氣候變化情況
    六、氣候變化的原因
    七、碳循環問題
    八、有關溫室效應的其他問題
    第九章 **經濟危機與後化石能源時代
    一、危機的性質
    二、危機發生的特點
    三、危機產生的原因
    四、未來的發展趨勢
    五、高油價時代已經到來
    六、中國以及**糧食問題
    七、中國增長極限問題
    第十章 新能源革命·歷史性的革命與歷史性的機會
    一、新能源革命展開的歷史條件的評估
    二、太陽能電池產業發展規模的評估
    三、太陽能電池市場發展前景
    四、新能源革命的機會與意義
    第二部分 新能源發展的選擇與發展之道
    第一章 新能源的基本認識
    一、海洋能
    二、風能
    三、生物質能
    四、水能
    五、地熱能
    六、太陽能
    第二章 清潔能源制造業的發展
    一、**清潔能源制造業
    二、核能制造業
    三、風能制造業
    四、生物質能產業
    五、太陽能光伏產業
    第三章 新能源的比較
    一、生物質能發電
    二、水電
    三、風電
    四、太陽能發電
    五、各種清潔能源的綜合比較
    六、太陽能的再認識
    第四章 光伏產業
    一、冶金硅
    二、太陽能級多晶硅
    三、**多晶硅發展現狀
    四、中國多晶硅產業發展現狀
    五、硅錠硅片行業現狀
    六、**硅錠、硅片行業發展現狀
    七、**硅片行業發展現狀
    八、太陽能電池和組件發展現狀
    九、*新太陽能電池和組件效率分析
    十、**太陽能電池發展現狀
    十一、中國太陽能電池發展現狀
    十二、光伏繫統發展現狀
    十三、國外光伏繫統發展現狀
    十四、中國光伏繫統發展情況
    第五章 世界光伏發展歷史及現狀
    一、德國光伏發展現狀
    二、日本光伏發展現狀
    三、美國光伏發展現狀
    第六章 中國光伏發電現狀與展望
    一、中國光伏產業發展歷程
    二、中國光伏產業的特征
    三、我國光伏產業存在的問題
    第七章 光伏發電的經濟分析與其他評估
    一、光伏發電經濟分析與評估
    二、光伏發電環境效應分析
    三、光伏發電對未來產業和社會影響力
    四、光伏發電前景展望
    五、我國光伏產業的市場潛力
    六、終端市場將成為光伏產業的新增長點
    七、光伏業學院化之路需要變革
    八、薄膜電池投資日益增多
    第八章 新能源發展的若干政策問題
    一、地方激勵政策初現
    二、制定和實施上網電價法是必由之路
    三、光伏發電平價上網何時實現
    第九章 結論與展望
    參考文獻
  • **部分新能源革命的歷史挑戰與機遇 第一章1500時代:話題從這裡展開 一、哥倫布、新大陸與1500時代 **的歷史學家斯塔夫裡阿諾斯將當今的時代歸 為1496年的哥倫布發現新大陸而開啟的新時代,這是 具有大時空的歷史視角與展望的。新大陸的發現使人 類**次真正具有**化的視野與**化發展的可能 。新大陸的發現使人類社會的生存空間擴大了1倍左 右,使歐洲的發展空間擴展了3倍左右,對西歐而言 相當於生存空間擴展了5倍以上。新大陸的發現確實 是推動500年來人類歷史發展的基本動力,近於天堂 的南北美大陸的廣饒平原,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 瀕臨大西洋、太平洋而享有的豐富降雨量,這是歐洲 大陸的西歐、中國沿海及其南部、南亞纔能與之相比 美的。在幾千年的傳統政治(包括社會和地緣政治) 中,圍繞土地而展開的生存空間多少是決定一切的根 本,土地是人類社會之母。這種生存空間的大幅擴展 無疑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進步。
    這個新大陸的發現無疑是推動500年來發展的*重要 的歷史動力。就此而言,哥倫布確實是—個與耶穌、 孔子、穆罕默德、牛頓同一層次的偉人。這也是人類 歷史的—個壯舉,—個“小人物”——航海家、武夫 、敢賭命的“賭徒”,成了歷史的中心人物,為人類 取得了*大的“實惠”。
    從人類社會發展的兩個核心指標人口、GDP增長 而言,新大陸發現以來的整個500年的發展可以分為 兩個大的階段:1500~1820年的工業革命前三百年發 展期,和1820年至現在的工業文明發展期。1820年前 的300年可以視為農耕文明與工業文明兩個大時代相 交的過渡期,這個時期構建了工業文明飛速發展的基 本結構:以牛頓體繫為基礎的現代自然科學體繫的建 立,以英、法革命所建立、推動的歐洲新型制度體繫 的基本轉型、城市化的初步興起與經濟有—個相對較 高的增長。
    當然這兩個階段還可以再細分,有論者將1500~ 1700年的兩百年稱作工業文明的前發展期,到1700年 ,歷時200年的英國圈地運動基本結束,英國城市化 正在興起,同時以牛頓定律為依托的自然科學已經走 入蓬勃發展的新歷史時期(現代科學可以認為起源於 1686年牛頓完成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這個 歷史時期也可以視為大的歷史時代相交的轉折過渡期 :中世紀文明向現代文明的過渡期,也就是說,長達 幾千年的農耕文明向現代文明過渡大約經歷長達300 年的歷史時期。無論從哪個硬指標看,都必須承認, 真正意義的歷史巨變是從人類社會大規模利用蒸汽機 的時代而展開的工業革命,這是真正的現代文明的開 始。
    這是一種傳統的說法,而這個傳統說法很難表現 這個變革的本質,以及這個時代變革的精髓。工業革 命或者現代文明其本質是一場能源革命,是化石能源 取代植物能源成為人類社會創造財富的根本基礎:化 石能源以動力、原材料的形式創造了一個新的文明根 基。大規模的冶煉成為可能,並磅礡展開,從而使規 模化的設備生產成為可能;化石能源作為動力取代人 力、畜力、植物以及水力、風力成為動力源,使一個 高速的世界、機器的規模化利用、工業文明的時代得 以實現與展開。按歷史學家***·李·拉爾夫的說 法:“在1830年左右之前的工業革命不具任何重要意 義。”其關鍵是化石能源的大規模使用。其實在1830 年前,人類社會已經基本完善、成熟了蒸汽機,從 1712年托馬斯·紐可曼率先發明蒸汽機,再經瓦特從 1763-1769年的重大改造,蒸汽機已經基本成熟,瓦 特與人合作的公司到1800年僅銷售出289臺蒸汽機。
    但大量的蒸汽機購買者多不**使用它,主要原因是 其動力源依賴木柴,而使用木柴消費就算是家底再厚 的企業也難以承受。工業革命沒有展開的關鍵是沒有 獲得大規模的化石能源利用,在1850年前後,由於法 國的加來海峽地區和德國魯爾地區的煤礦發現與開發 ,從1850年到1869年間,法國的煤產量由440萬噸上 升到1330萬噸,德國的煤產量由420萬噸上升到2370 萬噸,整個世界從1830年煤炭消耗量占整個能源消耗 量的不到30%,迅速在1888年達到48%,爾後迅速超 過木材使用量,成為主要能源。大量的蒸汽機派上用 場,交通、鋼鐵、電力迅速得到推動。整個世界經濟 、社會產生連鎖式飛躍發展,世界從此正式全面進入 一個新的時代。
    傳統的歷史評估與總結有—個相當大的局限,這 就是缺乏定量研究。總結歷史發展規律,如果沒有定 量將是一個重大局限,很難真正揭示隱藏在繽紛多彩 世界後面的那種內在的神秘力量、動力、原因和規律 。就此而言,我們需要一個新的歷史視角和歷史認識 的新方法來展開歷史的認識,真正把握歷史發展的本 源,從而正確、深層次地把握歷史發展的規律,再去 認識未來、把握未來、創造未來。
    P4-P7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