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喫的真相(3帶你認清毒食)
該商品所屬分類:烹飪/美食 -> 飲食文化
【市場價】
281-408
【優惠價】
176-255
【介質】 book
【ISBN】9787302297895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清華大學
  • ISBN:9787302297895
  • 作者:雲無心
  • 頁數:344
  • 出版日期:2012-09-01
  • 印刷日期:2012-09-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279千字
  • 《喫的真相(3帶你認清毒食)》編著者雲無心。
    與《喫的真相2》相比,《喫的真相3》集中討論了近年來的食品安全熱點。書名提到”毒”不是為了要吸引讀者,而是源自部分媒體慣用於吸引讀者的“有毒”,以此為題來分析這些新聞報道的”真相”。
    作者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首先幫助讀者科學理性地看待新聞熱點中的“有毒”食品,如:黃曲霉毒素牛奶、皮革奶、不鏽鋼餐具”錳超標”等事件,之後又闡述了歷史、廣告和傳言中有哪些被塑造、被拆穿、被誤解和被糾正的“有毒”食品。作者堅持的科學原則是:”不能離開劑量去談論毒性”,“反對一個不好的東西,不能基於不靠譜的理由“。比如,勾兌醋的主要問題是廠家缺乏誠信而違法,但未必產生健康危害。總之,明確所謂的“有毒”到底是健康意義上的、道德意義上的,還是法律意義上的”有毒”,或者純屬誤解和誤導,都離不開科學依據。
  • 《喫的真相(3帶你認清毒食)》編著者雲無心。 《喫的真相(3帶你認清毒食)》內容提要: 那些有害物質的“安全標準”是怎麼來的? 為何不禁賣“可能有害”的食品? 某些所謂“防輻射”食物真的能防輻射嗎? 食品監管最終會走向何方? “強化食品”爭議為什麼那麼大? 醬油中到底要不要加鐵? 凝固點鋻別地溝油是否靠譜? 我們在食品上常常面對困擾,既要有勇氣改變可以改變之事,又要有 肚量去接受不可改變之事,還需要智慧去分辨二者的不同。雲無心致力於 向公眾提供這種分辨的智慧。他說:在食品領域,公眾需要的不是什麼最 新最尖端的科學進展,而是可靠的常識。《喫的真相3 :帶你認清“毒” 食》延續了前兩集《喫的真相》的嚴謹和獨特之處,在內容上更偏重於解 讀這幾年來引起大眾恐慌的“有毒食品”,或更準確的來說是“有問題食 品”,依托作者的專業功力去做深度剖析。那些和日常喫喝有關的爭論、 疑惑,在本書中一一得到深入淺出的科學解釋。
  • 序:理性看“毒”
    第1章 新聞中的“毒”食:被掩藏的以及被追問的
    “致癌物”是“浸出油”產生的嗎?
    “自家榨的油”會*好嗎?
    解析金龍魚油的變質
    凝固點鋻別地溝油是否靠譜?
    “皮革奶”,問題不僅僅是重金屬
    牛奶裡可以加什麼?
    生奶新標準的技術分析
    來,跟蒙牛的聲明較較真
    也談“全民喝奶該不該”
    陰干之後成“乳膠”,含乳飲料能喝嗎?
    “一滴香”陷入管理困境?
    從“辣椒精”到“香草精”
    讓我們來做“牛肉精”
    大米裡的添加劑究竟是什麼?
    不容忽視的“鎘大米”與鎘中毒
    嬰兒米粉,含砷了會怎樣?
    “起雲劑”來了,飲料還能喝嗎?
    可樂防腐劑的“雙重標準”笑話
    “食用膠”是什麼東西?
    蓬灰,拉面的科技
    松香能否用於食品中?
    薩其馬裡的硼砂
    你喝的什麼醋?
    食品虛假宣傳不等於有害
    咸蛋不能喫了嗎?
    蛋黃啊,你到底是真是假?——詳解橡皮蛋
    醬油中要不要加鐵?
    餐具中的“錳超標”有多危險?
    “生肉放兩天”會“口味*好”嗎?
    麥當勞的食品過的什麼期?
    該不該設立“臨界食品”專區?
    第2章:歷史中的“毒”食:被遺忘的以及被記起的
    拿什麼來拯救你,我的餐桌?
    有害物質的“安全標準”是怎麼來的?
    糖精的風雨百年
    蜂蜜檢測,一場貓鼠遊戲
    “甜蜜”的困境
    食品監管,走向何方?
    五億隻雞蛋被召回——美國的食品安全問題大嗎?
    八一八黃曲霉毒素的卦
    為什麼牛奶和花生的黃曲霉毒素標準不同?
    牛奶滅菌那些事兒
    牛奶啊,你為何香濃不再?
    哪種奶“*好”?
    食品色素,在民意與科學之間
    為何不禁賣“可能有害”的食品?
    可樂中的致癌物值得擔心嗎?
    食品添加:“科學安全”與“商品安全”
    如果沒有了食品添加劑
    有營養的食品添加劑
    從益生菌到比辛:“騙子”到“英雄”的轉身?
    葡萄酒中為何含有二氧化硫?
    食品“保質期”與安全
    第3章:廣告中的“毒”食:被塑造的以及被拆穿的
    中秋節前話功能月餅
    蛋白質進肚,依然各不相同
    “益生元”是什麼元?
    飯後酸奶有助消化?
    沒有“營養”的營養成分
    抗氧化,你抗過頭了嗎?
    “強化食品”,爭議為何那麼大?
    要不要喫牛初乳?
    那些食物真的能防輻射嗎?
    明列子是“減肥明星”嗎?
    紫藷值不值得追逐?
    你想喫什麼樣的雞肉?
    從張大師的綠豆到馬教母的土豆
    假如馬悅凌不幸生在美國……
    酵素減肥,沒門!
    蛋黃多肽的商業忽悠與科學研究
    第4章:傳言中的“毒”食:被誤解的以及被糾正的
    解析“致命食物”之一:什麼樣的土豆和西紅柿比砒霜還毒?
    解析“致命食物”之二:未腌透咸菜和爛白菜
    解析“致命食物”之三:新鮮蠶豆
    反季蔬果喫不得?喫得!
    喫一口蘋果能有多少殺蟲劑進嘴?
    喫一包泡面需要解毒32天嗎?
    來不逢時小麥草
    高血壓的“科學食療”
    美酒不要加咖啡
    糙米,營養功能與風險隨行
    剛烤的面包能不能喫?
    單面煎蛋,拿風險換美味
    燉爛的肥肉有益健康嗎?
    奶可以和茶一起喝嗎?
    “輻射污染”與“輻射處理”差千裡
    “反營養物質”的真正含義
    你的面包為什麼沒變壞
    ·收起全部<<
  • 生奶中的細萄從哪裡來 牛奶剛從奶牛的乳房裡產生出來時是無菌的,但此後,牛奶並不會立 即進入奶瓶。它在被擠或者吸出來之前會暫時保存在奶牛的乳腺中。健康 奶牛的乳腺裡基本上是無菌的。新擠出的奶中菌數往往每毫升不超過1000 個。不過,如果奶牛生病了,尤其是患了乳腺炎,奶中的菌數就會急劇增 加,*高可達1000萬個以上。
    即使是健康的奶牛,其生活的環境對於奶中的菌數也有很大的影響。
    如果牛圈不夠清潔,奶牛身上不夠干淨,在擠奶過程中也會有很多細菌被 帶入奶中。
    擠奶設備和盛奶容器的潔淨程度,對於生奶菌數也至關重要。牛奶本 身含有細菌生長所需的各種成分,哪怕是容器上的一點殘留細菌也會在牛 奶的”滋養下”大量繁殖。美國的牛奶生產規範裡,對於與牛奶直接接觸 的設備和容器都有明確的要求。如果不是一次性設備,在每次使用之前, 不僅要求充分清洗,還要求使用高溫或者化學試劑來消毒。
    細菌數的增加不僅來自於外界的污染,*來自於牛奶本身細菌的繁殖 。牛奶中的大多數細菌,在7攝氏度以上就可以快速生長繁殖。在冷藏條件 下,也不會被殺死,隻是消停下來而已。隻要溫度上升,它們就又煥發青 春。所以,擠出來的奶如何保存、保存多久,其中的細菌數至關重要。
    顯而易見,要保證菌數很低,需要在奶牛健康、養殖環境、擠奶設施 和操作、生奶儲存等每一個環節都下工夫。可以說,生奶中的菌數,不僅 僅代表細菌本身,*能反映整個牛奶生產過程的質量。可以說,所有菌數 少的生奶都是一樣的,而菌數多的原因卻各有不同。生奶中的細菌是否影 響健康 支持生奶新標準的還有一條理由:生奶不是用來直接喝的,需要經過 滅菌處理,所以即使其中有很多細菌,經過高溫處理,也就被殺死了。這 樣,消費者買到的牛奶,也還是安全的。但是,如果事情真的如此簡單, 那麼這個標準根本就沒有存在的必要。值得注意的還有以下兩個問題: 1.滅菌過程是否能殺死生奶中所有細菌? 學術界、工業界和主管機構確實反對喝生奶。商業化的牛奶都要經過 高溫處理。目前,標準的處理有三種:傳統的巴氏消毒,在63攝氏度保持 30分鐘:高溫快速(HTST)巴氏消毒,在72攝氏度保持15秒:超高溫(UHT)滅 菌,在135攝氏度下保持一兩秒。超高溫幾乎可以殺死所有的細菌,因而在 密封的條件下可以常溫保存很長時間。而傳統的巴氏消毒和高溫快速巴氏 消毒效果是相同的,理論上能把細菌數降到處理前的十萬分之一。也可以 采用*高的溫度而保持*短的時間,比如90攝氏度保持0.5秒,也與傳統 的巴氏消毒效果相同。
    巴氏消毒並不能**殺死細菌,初始菌數的十萬分之一也並不少。這 些細菌會在以後的保存中重新煥發生機。所以,巴氏消毒奶必須冷藏,而 且不能保存太長的時間。
    把細菌數降到這個量級,隻是一種理想結果。在實際的巴氏消毒操作 中,為了*加保險,也經常采用*長的時間或者*高的溫度。比如72攝氏 度下保持15~30秒,或者90攝氏度下延長到幾秒。在這樣的操作下,即使 生奶中的細菌數很高,也確實能夠把它降到“合格”。
    (關於牛奶滅菌,詳細介紹參見本書第2章“牛奶滅菌那些事兒”一文 。) 2.細菌被殺滅,牛奶就**安全嗎? 細菌對牛奶的質量的影響並不僅僅是活細菌。
    首先,牛奶中有各種細菌,有一些會分解脂肪,有一些會分解蛋白質 。兩種情況都會使牛奶產生異味。而且,一旦異味產生,巴氏消毒也沒有 用。
    其次,有一些細菌,尤其是某些引起乳腺炎的細菌,可能產生一些毒 素。有些毒素並不能被加熱破壞。這種情況不常見,但是**可能發生。
    比如說,葡萄球菌產生的毒素,就可能導致急性腸胃炎。
    如果一頭奶牛感染了葡萄球菌而導致乳腺炎,它生產出了一批細菌數 比較高的牛奶。這批牛奶經過巴氏消毒,細菌數降到了合格。但是,葡萄 球菌在巴氏消毒之前產生的毒素仍然存在於牛奶中而且保持活性。如果不 幸被人喝了,就有可能患上急性腸胃炎。
    就牛奶而言(不包括牛奶衍生出的奶制品,比如酸奶、奶酪等),其品 質(包括營養成分、風味和安全性等)在剛剛擠出來的時候*高。從離開奶 牛乳房到被消費者喝掉的過程中,後續的任何處理都不會提高,*多隻能 是盡量保留。所以,國外把生奶的細菌數作為一個重要的質量指標。美國 規定單一奶源的生奶菌數每毫升不超過10萬個,而多個奶源混合之後、在 巴氏消毒之前也不超過30萬個。中國新標準中的200萬個,確實是很低的標 準。怪異的立法邏輯 先不談那個200萬個的菌數標準是否會對公眾健康帶來風險。如果《北 京青年報》的報道屬實——那位神秘的”修改乳品標準的專家組成員”給 出的解釋確實是此次修訂的原因,那麼隻能說:這個立法的邏輯相當怪異 。
    食品生產規範是一種公共衛生決策,前提是把公眾健康的風險降到足 夠低。在此基礎上,纔考慮給生產者盡量大的操作空間,以降低社會成本 。P22-P24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