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唐韻茶藝
該商品所屬分類:養生保健 -> 心理健康
【市場價】
297-432
【優惠價】
186-270
【介質】 book
【ISBN】978750283812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地震
  • ISBN:9787502838126
  • 作者:宋華美
  • 頁數:281
  • 出版日期:2011-01-01
  • 印刷日期:2011-01-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208千字
  • 茶,是中華民族的舉國之飲,國人不可一日無此君。茶發於神農,興於唐朝,盛於宋代。中國茶文化糅合了中國儒、道、佛諸派思想,獨成一體,是中國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芬芳而甘醇。茶是水的性格,*適於東方文化的柔韌幽深。為何茶如此奇妙,讓人們如此戀戀不舍,愛不釋手?讓我們一起閱讀由宋華美編著的這本《唐韻茶藝》尋找答案吧!
  • 茶是平淡溫和的,不像酒那樣熱烈張揚,也不似咖啡濃厚激人,即使香 味也隻是淡淡的幽香,她的水色、韻味、品味可與玉媲美。正是有了這些特 性,纔和中國人主張中庸之道,養心養情之說相契合,茶自然是國人的心腹 之愛。 品茶,真正的內涵便是品生活。有了這一個“品”字,生活就有了味。 甜也罷,苦也罷,人生的酸辛,就從這品茶中透現出來。喝茶可以解渴,品 茶卻是一種清福,也是一種對茶的該有的敬意。宋華美編著的這本《唐韻茶 藝》將會帶領你一同去享受茶裡的香,去關注茶後面的故事……
  • **部分 茶之史
    第一章 茶的發現
    第一節 何處尋覓大茶樹/3
    第二節 發於神農,能解百毒/7
    第二章 與茶結緣
    第一節 初嘗美人舌——漢、魏、南北朝時期/17
    第二節 命途多舛的“茶神”陸羽著書話茶一唐王朝/21
    第三節 茶之風靡,別具一格——宋朝/32
    第四節 洗盡古今人不倦,走入尋常百姓家——元明清時期/37
    第二部分 茶之藝
    第三章 品茗藝術——人間有味是清歡
    第二節 茶有其味:香、清、甘、活/59
    第三節 茶有其道:和、靜、怡、真/69
    第四節 清茶一壺,香飄五洲/77
    第四章 品茗黼有道
    第一節 中庸之道,和諧清雅——儒家與茶/100
    第二節 天人合一,清淨無為——道家與茶/118
    第三節 茶禪一味,佛緣幽深——禪在心中/136
    第四節 自古雅士多茶人/147
    第三部分 茶之趣
    第五章 包括萬像一杯茶
    第一節 嗜茶之邦寶地茗俗/170
    第二節 粗茶淡飯茶館文明/185
    第三節 對茶賦文、詩中茶韻——琴棋書畫詩酒茶/197
    第四節 品茗者說尋常人生——柴米油鹽醬醋茶/264
  • 關於神農,有一個古老而悲壯的傳說。話說女媧造人後,人類 繁衍眾多,地上的動物野果已經供不應求,人類因此陷入困境,這 時,神農便誕生了。神農長大後,能使天降雨,使日發光,因此人 們用他為首領,稱其為“炎帝”。他收集各種谷類,教授人們播種。
    於是,普天之下,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然而,美中不足的是,人 們會生病,生了病,就不能種莊稼,甚至可能死亡。神農愛惜眾民, 便親自去嘗百草,尋求解救之藥。草藥喫到肚子裡,神農會憑身體 感覺,憑眼睛觀察,判斷其效果如何。但他嘗遍百草,難免會中毒, *嚴重時,**中了72種毒,那神農如何解毒的呢?靠的就是茶 葉。據說有一次,神農嘗到一種綠葉,人口微苦,之後便有淡淡清 香,奇怪的是,喫過以後,肚子裡像洗滌過一樣,干淨清爽,這就 是茶,便是靠著它解了劇毒。可是,又有一次,神農嘗了一種開小 黃花的植物,一喫下去,腸子就開始腐爛,喫茶葉根本來不及了, 偉大的神農就這樣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以後人們就把這種植物叫做 “斷腸草”,神農也成為了醫藥之神。神農嘗草的故事出於《神農本 草經》,這本書從戰國時代寫起,到漢代正式成書。那麼,我們可以 確定的是至少在戰國時期,茶已經作為一種藥物,為人服用。茶的 *大使用價值是作為飲品。我國*早飲茶起於西南產茶之地。飲茶 的正式記載出於漢代。《華陽國志》記載:“自西漢至晉,二百年 間,涪陵、什邡、南安、武陽皆出名茶。”茶在這一時期被大量飲 用。清朝顧炎武的《日知錄》載:“自秦人取蜀之後,始有茗飲之 事。”這證明我國茶葉作為飲料始於秦漢時期。公元前59年,西漢 時茶已經成為商品,開始買賣。西漢王褒《僮約》即有“武陽買 荼”、“烹荼盡具”的記載。秦朝統一之後,巴蜀與內地的經濟文化 交往*加頻繁,從漢代文獻中可以看出巴蜀的茶事活動也*加發展 了,茶葉已成為社會經濟生活中的重要物品。西漢蜀人文學家司馬 相如的《凡將篇》記載當地2l味中草藥材,茶為其一,可知蜀地產 茶且有用作藥物的。《方言》中記載:“蜀西南人謂茶為日葮萌。” 而據《華陽國志》的記載,漢代巴蜀地區茶葉分布十分廣泛,既有 野生茶樹,*有人工栽培,品種很多,產量也很大,從而出現了茶 葉商品生產,出現了茶葉貿易市場。西漢宣帝時,蜀人王褒所寫的 《僮約》記載了蜀郡資中人王子淵規定僮僕的任務,其中就有“烹 茶盡具,鋪已蓋藏”,“牽犬販鵝,武陽買茶”。從資中到武陽(今 彭山縣雙江鎮)去買茶,這裡可以說是中國歷***早的茶葉市場, 當時的成都一帶已有茶的買賣,而且飲茶並非**之事,據考古證 明,漢代不僅巴蜀地區有飲茶之風,兩湖地區的上層士大夫們已經 把飲茶作為時尚。
    在雲南劫海南糯山地區流傳這樣一個故事:三國時期諸葛亮帶 兵南征來到南糯山,士兵們因為水土不服,大多害上了眼病。諸葛 亮見此情景,便把小條拐杖插到南格山土,一瞬間,那拐杖變成了 一棵樹,長出了青翠的葉子。諸葛亮叫士兵們摘下樹葉煮水喝,結 果眼病全治好了,於是,這一帶的人把這樹稱之孔明樹,也就是茶 樹,把諸葛亮尊為“茶祖”。故事雖然有些誇張失實,但有一點,就 是它所反映的茶有“明目”的功效卻是真實無誤的。《廣陵替老傳》 中還有這樣一個故事,說是晉朝元帝年問,有個老大娘礦每天清早 獨自提著一壺茶到街市上去賣。街上的人都爭著買,有趣的是,老 大娘雖然從早到晚地賣,可是壺裡的茶卻不見少。老大娘賣茶得的 錢也不往自己袋裡放,而是都給了路邊的窮人和乞丐。有人感到這 事奇怪,報告了官府,官府派人來把老大娘抓到監獄關了起來。不 料到了夜裡,這位考大娘竟然帶著她的茶具從監獄的窗戶飛走了。
    人們無不為之驚嘆。故事雖然不免荒誕了點,可是故事中勸人“樂 善好施”,認為“善有善報”的寓意還是有可取之處的。人們熱愛 生活,希望健康長壽,這種意願在茶的傳說中也得到了寄托。傳說 古代有一個老和尚,久思重病,喫了很多藥也沒有效果。**,一 位年邁的老翁前來告訴他,在春風吹動雷聲初發的時候,采摘蒙山 中頂(今四川雅安縣蒙山中頂上清峰)茶,用水煎服,能治這位老 和尚的病。如果能每年服用,就會眾無疾病。老和尚聽了這位老翁 的話便在蒙山清峰築起了石屋,請人住在裡面,一到時間,就按老 和尚所傳授的方法采茶煎服。沒多久,老和尚不但病好了,而且看 上去好像換了一個人,**像個年輕人了。於是,人們紛紛傳說, 蒙頂茶是“返老還童茶”,能使人長生不老。
    P9-11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