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獨步花徑/姑蘇晚報文化叢書
該商品所屬分類:養生保健 -> 心理健康
【市場價】
241-350
【優惠價】
151-219
【介質】 book
【ISBN】9787807337058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古吳軒
  • ISBN:9787807337058
  • 作者:劉文洪//詹剛
  • 頁數:160
  • 出版日期:2011-10-01
  • 印刷日期:2011-10-01
  • 包裝:平裝
  • 開本:32開
  • 版次:1
  • 印次:1
  • “花卉”一詞之文字記載,始現於殷商甲骨文。然字各有意,非今之義。真正蘊含當代內涵之“花卉”二字,實率先見諸記述至今長眠於姑蘇何山那位南齊高士何點生平之《梁書·本傳》。
    《獨步花徑》一書作者劉文洪重返經典,窮搜博采,含英咀華,摹寫了三百多種草木花卉前世今生的秀姿逸韻;筆錄了數千餘載名流大家驚艷品芳之遺珠零玉。
  • 秉天地之靈氣乃宇宙之至美的花卉早成世人最喜聞樂見的審美對像,人 們常以詩、詞、歌、賦等眾文體托物言志,擬人感興,寄意抒情,喻事警世 ,“粉絲”風起雲湧,佳作汗牛充棟,花卉文化博大精深,歷久彌新。 《獨步花徑》是姑蘇晚報文化叢書之一。內容包括橘花似雪鬥芳新、陌 上柔桑破嫩芽、玉蘭枝頭又春回、桃花本是仙家種、奇葩為首數瓊花、梓花 滿樹燦成霞、惜春自必戀楝花、女貞花弔貞女魂、隻緣天女散花來、榆花結 莢巧如錢、檳榔紫穗百花開、合歡花開合家歡、優曇花好不輕開…… 《獨步花徑》由劉文洪等編著。
  • 觸摸蘇州的文脈——序《姑蘇晚報文化叢書》
    自序

     橘花似雪鬥芳新
     陌上柔桑破嫩芽
     玉蘭枝頭又春回
     桃花本是仙家種
     奇葩為首數瓊花
     梓花滿樹燦成霞
     惜春自必戀楝花
     女貞花弔貞女魂
     隻緣天女散花來
     榆花結莢巧如錢
     檳榔紫穗百花開
     合歡花開合家歡
     優曇花好不輕開
     漫山楊梅鶴頂丹
     棗花至小能成實
     橙花細白好蒸茶
     佛手撚花散天香
     銀杏嘉樹世間稀
     蝴蝶戲珠靈壽花
     無辜漆樹受割刑
     蘭開滿枝米狀花
     貝多又白去年花
     梧桐影裡秋如水
     山中獨阨黃楊樹
     見血封喉箭毒木
     鶴骨龍姿擎天柏
     蒼松閱世臥雲壑

     扶桑擁出一輪紅
     翹楚常羨荊叢花
     嘉名誰贈作玫瑰
     連翹花發滿條金
     喜看寶相別樣妝
     杜鵑花時夭艷然
     佛桑解吐四時艷
     葉底無花果自紅
     天竹夭紅籽代花

     爬山如虎欲衝鬥
     老干鷹爪吐新花
     籐牽栝樓掛門衡
     檐前紅白扁豆花
     手種猴桃垂架綠
     緣何首烏驚子孫
     茑蘿花繡翠羽蓋
     高枝輕墜女蘿花
     風吹不響馬兜鈴

     幽蘭花送**香
     蕙花氤氳化作蝶
     春風窈窕綠蘼蕪
     蕨芽珍嫩壓春蔬
     春在溪頭荠菜花
     首陽薇花香如故
     蠶豆風前紫白花
     芳渚香芹秀晚春
     風中的睬珍珠花
     杜蘅花染馬蹄香
     蒲花似燭遍澤洲
     翠藻蔓長孔雀尾
     萍花隙處魚嘬影
     掛蘭垂發簪新花
     仙人掌上花正盛
     草無麗色競含羞
     蕉家美人秀紅妝
     一生低首紫羅蘭
     蜀葵花開一丈紅
     素馨花發暗香飄
     紅花赪色掩千卉
     蔥花青白香又齊
     滿階苔襯落花紅
     珍卉重現金蓮花
     醉人如泥**花
     海棠秋艷斷腸花
     映日流輝旱金蓮
     疏籬荒映白茅花
     草尚獨活拒追風
     當年黃獨漫哀窮
     追風透骨毒烏頭
     千歲茯苓帶龍麟
     草賽狼尾牧麋鹿
     秋晚遍壑金燈花
     好花長占四時春
  • 橘花似雪鬥芳新 若問吾國**首確切的詠花詩歌,始於誰人、所詠何花?一般**當屬 戰國時代楚大夫屈原《九章·橘頌》所吟唱之橘花。此公不僅視橘樹為“後 皇嘉樹”,將其“綠葉素榮,紛其可喜兮”的潔白繁葩;“受命不遷,生南 國兮。深固難徙,*壹志兮”的堅貞操守大加頌揚,同時自況雖遭讒謗依然 行芳志潔,從而首開了詠花寓有寄托的先河。
    說起橘,令人油然想起蘇軾之名句:“水底笙歌蛙兩部,山中奴婢橘千 頭。”原來,據《水經注》等古籍記載,三國東吳丹陽太守李衡,“每欲治 家,妻輒不聽,後密遣客十人於武陵龍陽記洲上作宅,種柑橘千株。臨死, 囑兒日:‘汝母惡我治家,故窮如是。然吾州裡有千頭木奴,不責汝衣食, 歲上一匹絹,亦可足用耳。”’感謝這位近兩千年前的地市級“公僕”,不 貪公款,勿刮民膏,呼橘為奴,植樹養家。且為後世留下了_一份獨特而寶 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且聽柳宗元“草聖數行留壞壁,木奴千樹屬鄰家 ”;鄭谷“鱸魚斲鲙輸張翰(東晉吳人,因思家鄉蓴菜鱸魚而掛冠退隱),橘 樹呼奴羨李衡”;湯顯祖“家徒四壁求物意,樹少千頭愧木奴”諸詠,口內 筆下紙上,猶念此公此典。
    橘,吾國已足有四千餘年栽培歷史。自《夏書》始,延至《詩經》、《 周禮》、《呂氏春秋》及《離騷》、《爾雅》、《山海經》等眾多**典籍 ,無不俱有關於橘之記述。至宋,光祿大夫韓彥直《橘譜》嘗載:“橘品十 有四,黃橘扁小而多香霧,乃橘之上品也;朱橘小而色赤如火;綠橘紺碧可 愛,不待霜後,色味已佳,隆鼕采之,生意如新;乳橘狀如乳柑,皮堅瓤多 ,味*酸芳;塌橘狀大而扁,外綠心紅,經春乃甘美;包橘外薄內盈,其脈 瓣隔皮可數;綿橘微小,極軟美可愛,而不多橘(瓤);沙橘細小甘美。”這 位蘄王公子另對油、冰、早黃、穿心、荔枝諸橘逐一詳述,尤將黃岩蜜橘推 為“橘之上品”。而太湖洞庭東西山所產之“洞庭紅”,*是“良玉有漿須 讓味,明珠無類亦羞圓”,“個個和枝葉捧鮮,彩凝猶帶洞庭煙”,早在唐 代即為貢品。時為蘇州刺史的白居易有詩可證:“洞庭貢橘揀宜精,太守勤 王請自行。珠顆形容隨日長,瓊漿氣味得霜成。登山敢惜駑駘力,望闕難傳 螻蟻情。疏踐無由親跪獻,願憑朱實表丹誠。”貢橘之舉,始自漢代,時設 專職橘官,負責橘品上貢。若有橘未上貢而先行販賣者,一律處以極刑。如 此專制,令人切齒。直至明朝以降,橘已非如昔日珍稀。正如凌漾初《拍案 驚奇》首篇所言:產橘之鄉,采橘之季,滿街可見篋籃待沽之橘,紅如噴火 。圓若懸星。橘之功能,亦由原本的單純果品,逐漸擴展為常用藥材,堪稱 果中妙品,一身是寶:其橘葉疏肝行氣消水腫,橘皮燥濕化痰治凍瘡,橘膜 (瓤之薄衣,亦稱橘紅)寬中散結解酒毒,橘絡理氣鎮痛通血脈,橘核退脹破 邪醫腰痛,橘瓤去脂降壓軟血管,橘餅健脾和胃止咳嗽,橘香醒腦開竅助安 眠。
    橘於春末夏初開/J、白花,色純似雪,香馥勝梅。因之杜牧苦戀“楚 香寒食橘花時”,陳繼儒痴迷“芭蕉西邊試橘花”,倪瓚貪婪“山園細路橘 花香”,而楊萬裡震驚“花靜何須艷,林深不隔香”,劉克莊沉醉“白於蘑 卜林中見,清似旃檀國裡聞”,凡此種種,足已道盡天下橘迷所以迷橘之共 同心聲。
    陌上柔桑破嫩芽 眾所周知,吾國自古就是個農業大國。所謂“男耕女織”,即為其鮮明 特征。而“女織”者,自然離不開植桑養蠶。於是,桑在上古時代就與華夏 先祖結下了不解之緣。桑者,南唐徐鍇釋道:“其字像形(意指古篆“桑” 上半部似蠶食葉),桑乃蠶所食葉之神木,故加木。”據《通鋻外紀》載: “西陵氏之女嫘祖為黃帝元妃,始教民蠶桑,治絲繭,以供衣服而天下無皴 (肌膚拆裂)瘃(因凍而病)之患。”千百年來,誠如北宋蘇頌所言:“方書稱 桑之功*神,在人資用尤多。” 早在奇書《山海經》,就記述著不少有關桑的傳說。其《東山經》、《 海外東經》、《大荒東經》、《大荒南經》諸篇所載神話中,有一座名喚無 皋的神山,山內有個遼闊神淵稱為湯谷。而湯谷水中央就是一株可供十個太 陽棲息、名日扶木的巨桑,有個神女羲和專在樹下替太陽沐浴。陶潛《讀山 海經》一詩詠道:“逍遙蕪皋上,杳然望扶木。洪柯百萬尋,森散復陽谷。
    靈人侍丹池,朝朝為日浴。”至於晉葛洪《神仙傳》所載麻姑與王方平關於 “滄海桑田”的奇談異論,則是又一則頗具驚世意味的經典神話。與《山海 經》相比,《詩經》可謂比較貼近生活。其《七月》雲“蠶月條桑,取彼斧 爿斤”,《皇矣》雲“攘之剔之,其糜(山桑)其柘(木夲,葉可飼蠶)”,這 是關於修剪桑枝的描述與贊美;另如《汾沮洳》雲“彼汾—方,言采其桑。
    彼其之子、美如英。美如英,殊異乎公行”,那是采桑女愛上了美男子;《 桑中》雲“雲誰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送我乎淇之上 矣”,此寫男女幽會,亦即桑中之約;再如《十畝之間》雲“十畝之間兮, 桑者閑閑兮,行與子還兮”,則寫雙方幽會後的愉悅。也許枝葉繁密,較易 隱蔽;又地處曠野,避人耳目,桑林一度成了戀人幽會的理想場所。故《禮 記·樂記》道“桑間濮上之音,亡國之音也”,長期以來,“桑間濮上”競 成了野合**的代稱。
    隨著時代進化,桑間幽會不再為人贊許稱道。於是,秋胡戲妻的故事又 應運而生。據西漢劉向《烈女傳》載,魯人秋胡娶妻五日,即赴陳國做官。
    一去五年方歸。將至家時,見一美婦采桑於路旁,便下車以“力桑不如逢國 卿”為誘進行調戲。女方堅拒未果。及至秋胡回家,纔知此女竟是自己結發 妻子,愧晦交加。其妻鄙夷丈夫所為,投河而死。“後人哀而賦之,為《秋 胡行》。”今古辭已佚,存有西晉傅玄之擬作,內容大致相契。《漢樂府》 中長詩《陌上桑》,所說基本亦指此事。
    桑,既與紅男綠女朝夕相處,又於國計民生舉足輕重。殷商甲骨文顯示 ,其時已出現桑、蠶、絲、帛之字形。人周,采桑養蠶已成常見農活。春秋 戰國之際,桑樹已然連畦成片栽植。故歷代仁人志士對其肅然起敬,誠如《 小雅·小弁》所雲“維桑與梓,必恭敬止”,另如明於謙詠道“一年一度伐 條柯,萬木叢中苦*多。為國為民甘寂寞,卻教桃李聽笙歌”,同代唐寅亦 日“桑出羅兮柘出綾,綾羅妝束出娉婷。娉婷紅粉歌金縷,歌與桃花柳絮聽 ”,清袁枚《隨園詩話》也錄有一首佚名者之作,雲“采采東風葉滿籃,御 寒功已在春蠶。世間多少閑花草,無補生民亦自慚”。P1-4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