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仁者壽(儒門養生法要)
該商品所屬分類:養生保健 -> 保健/健身
【市場價】
254-368
【優惠價】
159-230
【介質】 book
【ISBN】9787510053238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 ISBN:9787510053238
  • 作者:龔鵬程
  • 頁數:224
  • 出版日期:2013-10-01
  • 印刷日期:2013-10-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209千字
  • 《仁者壽(儒門養生法要)》是北京大學中文繫龔鵬程教授結合儒學知識,對修身養性方法的一次探討。書中對大量與修身養性相關的儒學經典加以解讀,詳述其與現代生活的相關性,並通過“修身養性絮語”等形式明白淺顯地表達了作者的認識,對注重修生養性的讀者而言很有學習的價值。
  • 在物質日益豐富的現代社會,為什麼人們卻越來 越難以獲得身心的健康?盲目進行食療、按摩、針灸 、瑜伽,真的是養生的正途嗎?針對現代人對養生的 種種疑惑和爭論,著名學者龔鵬程在本書中正本清源 ,帶領讀者直抵中醫養生傳統的主要來源——儒家思 想,讓讀者從經過千百年積澱的先賢思想中追尋養生 的真諦。 在《仁者壽(儒門養生法要)》中,作者(龔鵬 程)詳細介紹了儒醫養生的起源和主要方法,並通過 剖析儒家養生的原則——仁者壽,強調了“養心”的 重要性。難能可貴的是,作者還從《論語》《孟子》 《易經》等儒家經典中精心摘取了多段養生金言,輔 以通俗易懂的注釋,讓普通讀者也能原汁原味地領略 儒門養生思想的精妙之處。《仁者壽(儒門養生法要 )》供相關學者閱讀。
  • 第一章 小引
    養生
    儒家養生
    我這本書
    寫作因緣
    第二章 養生絮語



    仁者樂
    合四時
    時間醫學
    正常飲食
    神智不衰
    健康心態
    心身醫學
    養心
    動功
    衛生
    靜坐
    姿
    靜慮
    調息
    艮背
    關息
    中和
    儒道之分
    儒佛之分
    適當的性
    儒武養生
    中庸之道
    第三章 儒醫養生
    中醫傳統的變遷
    由巫醫到巫與醫
    經脈理論的形成
    道醫傳統的確立
    道醫流傳與發展
    道醫、儒醫之糾葛
    道林養性與儒門事親
    儒醫的特點及其批判性
    儒門異彩:中日醫學交流
    儒醫的養生治病觀
    第四章 儒門養生金言
    易經
    論語
    公孫尼子
    孟子
    荀子
    大學
    韓詩外傳
    春秋繁露
    禮記
    大戴禮記
    法言
    孔子家語
    朱子語類
    格致餘論
    傳習錄
    人譜
    遵生八箋
    馬一浮養生四訣
    第五章 養生答疑
    附錄一 養心、養氣、靜坐
    附錄二 儒家的性學與心性之學
    比德男女
    樂而不淫
    中和性學
    重德抑色
    禁欲愛主
    遏欲窮理
    不見可欲
    如好**
    新的思路
    出版後記
  • 養 養生的養,是儒學中的關鍵字,意涵特別豐富。
    例如儒家講治病,就常隻說是養病。《周禮·六 官·疾醫》:“以五味 五谷五藥養其病。”這個養字就該解釋為治。《孟子 ·盡心下》說:“養心 莫善於寡欲。”養,趙岐注也說它就是治的意思。
    所以養不是自然地生長,而有人為地調理育化、 讓它歸於正途之意。
    某些時候,養與義通用,均是合宜的意思,也是這個 緣故。
    不過,養這種治理調育,又不是剛性的、強力而 為;乃是如風雨潤 物般,令其得以生長。故朱子解《孟子-離婁上》“ 中也養不中”的 養字說:“謂涵育熏陶,俟其自化也。” 我們談養生,首先就須體會這個“養”字。如激 烈運動、減肥、抽 脂、節食、禁欲,或以藥物攻治身心,便都失了養的 寬和怡豫之感。
    須知養之另一個含意正是樂。養字的字形,是食 羊,意思是喫羊 甚樂。故《廣雅.釋詁》解這個字說:“養之言陽陽 也。”王念孫疏證 雲:“養,樂也。,’陽陽是形容詞,猶如我們現在 說某人揚揚得意之揚揚, 是一種自足的快樂感。養生就該如此,不是刻苦、勉 強地去干一件 差事。
    生 生,也是儒學的關鍵字。
    如何理解這個“生”字呢? 這生是有內涵的,非僅指自然生命。
    我們常說仁者壽。仁者能壽,秘密即在於樂。所 謂智者不惑、仁者 不憂,仁者樂,所以能長壽。古人說知足常樂、樂天 安命、敬業樂群、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人不堪其憂,回也 不改其樂”都扣住這個“樂”說。人生需活得快樂纔 有意義,否則光是 活著,有何價值? 古代笑話曾有個段子說:醫生告誡病人要戒煙、 戒酒、戒色、戒一 切嗜欲,謂如此便可再多活幾年;病人聽了,回答道 :“若這麼活著又有 啥意思,倒不如死了算了!” 這雖是笑話,卻點出了一個至理。人當然不必故 意去煙酒聲色,縱 情以傷生;但追求長壽,光講活得久卻是不夠的。活 著憂苦操煩,還真 不如死了得以安息。道家雲“生為徭役,死為休息” ,就著眼於此。
    儒家強調天地之大德日生,宇宙生生不息,故人 亦應如天地運化般, 充滿了四時之生意。養生之養,即重在涵養這種生意 、生機。養生之生, 也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生命年壽,而是指這種內在蘊含 著無窮生命力的生 命。猶如宋明理學家所經常用以形容的一個詞彙:“ 鳶飛魚躍,活潑潑地。” 生命要與大化流行相同相符,也是如此活潑潑地,魚 躍鳶飛,生趣盎然。
    這纔是生活,這纔是生,這纔樂了。
    樂 平時我們說喜說樂,都是遇事而樂,如“人逢喜 事精神爽”之類; 或緣事或感物,遂生悲生喜。
    儒家說的樂,其實不止這個層面。
    如“有朋自遠方來”“學而時習之”的喜悅,固 然仍是因事因物而 然;但“飯蔬食飲水,樂在其中矣”“人不堪其憂, 回也不改其樂”的樂, 卻是其事*不能令人興起愉悅之感,而孔子、顏回卻 仍然甚是快樂。這 種樂,便非因事因物而起。其樂在心,故雖處人所不 堪、人皆以為憂之 境,終不能奪其樂。
    範仲淹的《嶽陽樓記》整篇就都由此以區分立論 。他先說一般人去 嶽陽樓,看到霪雨霏霏、濁浪排空,一片陰郁之景, 必然為之傷感;若 見春和景明,碧波萬頃、一片皓廣之景,則又會為之 心曠神怡,其喜洋洋。
    但儒者之襟懷,卻與他們不同,不會因外物外景而生 悲喜,因此他說:“嗟 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 物喜,不以己悲。” 程伊川等理學家說要“尋孔顏樂處”,講的也是 這個區分。
    他們具體理解孔子、顏回何以能不以物喜、不以 己悲的道理,固然 未必一致,但儒者之樂不繫著於外物,這個認知乃是 相同的。把這種其 樂在心的情況,形容為“仁人之心”,也是一樣的。
    這即是孔子說的“仁者樂”。
    仁者為何能如此之樂呢?《春秋繁露·必仁且智 篇》解釋道:“仁者, 僭怛愛人,謹翕不爭,好惡敦倫,無傷惡之心,無隱 忌之志,無嫉妒之 氣,無感愁之欲,無險陂之事,無闢違之行,故其心 舒,其志平,其氣 和,其欲節,其事易,其行道,故能平易和理而無事 也。”P12-14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