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情志養生法/中華男士養生九法
該商品所屬分類:養生保健 -> 中醫養生
【市場價】
220-320
【優惠價】
138-200
【介質】 book
【ISBN】978750676066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中國醫藥科技
  • ISBN:9787506760669
  • 作者:曹利東//陳建生//張樹藩|主編:曹開鏞
  • 頁數:146
  • 出版日期:2013-05-01
  • 印刷日期:2013-05-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157千字
  • “中華男士養生九法”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全面介紹了男性養生的方方面面,諸如補腎、補脾、健腦、藥膳、飲食、情志、運動、依病、按摩,等等,是一套普及中醫養生知識,指導“未病先防,已病防變”,推廣綠色健康理念,促進男性自我保健、延年益壽的好書。
    本書為其中一冊之《情志養生法》,由曹利東、陳建生等編著。
  • 曹利東、陳建生等編著的《情志養生法》是《中 華男士養生九法》繫列叢書中的一本,《情志養生法 》共分為7章,曹開鏞教授為首的海內外中醫專家以中 醫學理論為基礎,從多方面多層次介紹男士情志養生 的相關知識。本書內容通俗易懂,可操作性強,適合 廣大需要保健養生的男士使用。
  • 第一章 男士養生總則
    一、養生在人生命中的意義
    二、男士養生注意事項
    三、情志在養生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章 健康的人一半是心理健康
    一、心理暗示的巨大作用
    二、心理狀況對健康的影響
    三、因郁致病與因病致郁
    第三章 男性心理健康的標準和自測
    一、我國男性心理健康標準
    二、生理心理狀況自測
    第四章 中醫情志養生的淵源和學說
    一、情志養生的歷史發展
    二、歷代情志養生的主要觀點
    三、情志養生的基礎理論
    第五章 古代醫家的情志調節法
    一、五行療法
    二、以詐治詐法
    三、工作療法
    四、以情勝情療法
    五、暗示療法
    六、勸說開導療法
    七、驚恐的脫敏療法
    第六章 各年齡段男性的生理特點與心理特點
    一、青春期生理特點與心理特點
    二、中年時期生理特點與心理特點
    三、老年時期生理特點和心理特點
    第七章 調攝情志 長壽百年
    一、樂觀開朗
    二、積極生活
    三、隨遇而安
    四、恬淡虛無
    五、寬厚待人
    六、發洩釋放
    七、善於遺忘
    八、養德益壽
  • 養生有保養生命、增進身心健康之含義。
    養生又稱攝生,攝生即是保養身體。《黃帝內經 》有關養生的內容,當初都被學者們歸於“攝生”類 。其實,攝生一詞首出《老子》。所謂“善攝生者, 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這裡的“不遇”和 “不被”都有不“直面”,引申為“遠離弊害”的意 思。事實上也隻有面對或遠離弊害,纔能有助於養生 。養生一詞*早見於《莊子》內篇。《莊子》有“養 生主”一篇,專論養生,所謂養,是保養、調養、培 養、補養、護養之意;所謂生,是生命、生長之意。
    養生是人類為了自身生存和健康長壽,根據生命發展 的客觀規律所進行的能夠保養身體,減少疾病,增進 健康的一切物質活動和精神活動。
    中醫養生學就是以中醫醫學基本理論為指導,以 頤養身心,增強體質,預防疾病的方法為宗旨,進行 綜合性的養生保健活動,從而達到強身防病,延年益 壽之目的的實用性學科。它以未病先防、既病防變、 病後防復三大原則為核心,強調預防為主。
    我國古代把養生的理論和方法叫做“養生之道” ,《素問·上古天真論》說:“餘聞上古之人,春秋 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動作皆 衰者,時世異耶?人將失之耶?岐伯對日:上古之人 ,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以術數,食飲有節,起居 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 百歲乃去。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 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 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 衰也。”此文中的“道”,是養生之道的意思。“上 古之人”由於遵循養生的法則,故能度百歲乃去:而 “今時之人”違背養生的法則,則半百而衰,以此來 說明人壽命的長短,不在於時世之異,而在於人是否 善於養生,是否能夠把養生之道貫徹到日常生活中去 ,從而突出了養生對於祛病延年的重要意義。歷代養 生家、醫家和廣大勞動人民,由於各自的實踐和體會 不同,他們的養生之道在靜神、動形、固精、調氣、 針灸、推拿、食養及藥餌等方面各有側重,各有所長 ,但都達到了異曲同工的養生目的。從學術流派來看 ,又有道家養生,儒家養生,醫家養生,釋家養生和 武術家養生之分,它們都從不同角度闡述了養生理論 和方法,大大豐富了養生學的內容。特別是道家思想 ,對中醫養生學的形成起了**作用,它提出了“精 氣神”等基本概念,創立了靜態養生法,並且道家崇 尚自然,提倡“返樸歸真”。儒家思想促進了中醫養 生理論的形成,儒家對中醫養生學影響*深的是其“ 中和觀”。
    一、養生在人生命中的意義 人類不同的生命階段,都離不開養生。養生貫穿 著人類生命的全過程。人的一生,自胚胎在母體形成 之後,總要經歷出生、發育、衰老、死亡,養生保健 貫穿於每個年齡階段。如自受孕至分娩這段時間,為 促進胎兒智力和體質的良好發育,要采取有利於孕婦 和胎兒身心健康的胎孕養生;胎兒從出生至12歲,要 進行以保養真元,教子成纔為目標的少兒保健,對於 12歲以上的少年及青年人,為了培養健康的心理素質 ,使其擁有強健的體魄以適應緊張的學習工作,就要 采取一繫列的養生保健措施,以便防病強身。中年人 承擔著來自社會、家庭等多方面的壓力,心理負擔沉 重,衰老、嗜欲、操勞、思慮過度是促使早衰的重要 原因。《景嶽全書·中興論》強調“故人於中年左右 ,當大為修理一番,則再振根基,尚餘強半”,說明 中年人必須采取適宜的養生措施,以保持旺盛的精力 ,防止早衰,預防老年病,可望延年益壽。人60歲後 進入老年期,《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說:老年人 “精耗血衰,血氣凝泣”,“形體傷憊……百骸疏漏 ,風邪易乘”。表現為髒腑氣血精神等生理功能自然 衰退,機體調控陰陽平衡的穩定性降低,再加上社會 角色、社會地位的改變,退休和體弱多病勢必限制老 年人的社會活動,為了減緩這些不利因素對老年人健 康的影響,老年人必須采取一繫列的養生保健措施, 以利於祛病延年。總之,養生貫穿於生命的始終,人 在未患病之時,患病之際,病愈之後,都有養生的必 要。未病之際通過養生保健,防止疾病發生,做到未 病先防;得病之後,借助於養生活動,增強體內正氣 ,既病防變,促進機體早日康復;病愈之後,邪戀正 虛,養生保健有利於病後防復。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的進步,人們在追求延長 生命的同時,也對生命的質量提出了*高的要求,人 們對養生的重視程度也日益提高,把養生保健活動看 作是人體生命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一般來講人 的1~20歲為生長發育期,20~40歲為成熟期,40歲 以後為漸衰期,65歲以後為衰老期。衰老期的變化較 為明顯,常見的癥狀是:面色蒼白無華或萎黃,頭暈 眼花,心悸失眠,關節活動不利,四肢麻木,皮膚干 燥、瘙癢,精神倦怠,舌質淡、脈細無力等。這種體 質多由年老體弱,或老年脾胃功能低下、血液生化不 足,或七情內傷過度,陰血暗耗所致。人生在世,誰 都想少一些疾病,多一些健康。健康的基礎是:快樂 的心情,適量的運動,充足的睡眠,均衡的營養。無 論是中、青年,還是老年人,要活得有價值,要為國 家為人民多做一些工作,要為開創人類的新生活做貢 獻,就必須有一個健康的身體。隻有身體健康,纔能 積極地工作、學習和生活,纔能滿腔熱忱地投入到改 善人類生存環境和社會發展的各項活動中去。否則, 你是一個病弱之軀,就是生活在再好的環境裡,踫到 再好的機遇,具有再好的願望,也隻能望洋興嘆。
    世界衛生組織(WHO)要求衛生工作由傳統的以 疾病為中心轉變到以人為中心,以健康為中心,以人 類發展為中心上來。它的核心觀念是維護健康和促進 健康。世界衛生組織規定:“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 而且是身體上、心理上和社會上的完好狀態”。健康 包括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良好三個方 面,當代的醫學模式已由生物醫學模式轉變為“生理 一心理一社會醫學模式”,主要是控制和降低慢性病 的發病率,其特征是從治療擴大到預防,從生理擴大 到心理,從個體擴大到整體,從醫院擴大到社會。中 醫養生的思維方式與現代科學發展的思維方式是一致 的,中醫養生的基本思想是強身防病,強調正氣在預 防疾病中的作用,防微杜漸治未病,在整體觀念及辨 證思想的指導下去把握生命和健康,重視心理因素、 社會因素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把人類、社會和環境有 機地聯繫在一起,正確地認識人類的生命活動和積極 地預防疾病,達到強身防病,益壽延年的目的。P1- 3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