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刑事证据法
该商品所属分类:图书 -> 经管励志
【市场价】
32.0美元
【优惠价】
27.0美元
【作者】 陈瑞华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297452
版本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電子版PDF檔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内容介绍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297452
商品编码:55828950421

品牌:文轩
出版时间:2018-08-01
代码:78

作者:陈瑞华

    
    
"
作  者:陈瑞华 著
/
定  价:78
/
出 版 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8年08月01日
/
页  数:523
/
装  帧:软精装
/
ISBN:9787301297452
/
目录
●第一部分证据法导论
导读
第一章刑事证据法概述
一、证据法学的法学品格
二、证据法与诉讼法
三、刑事证据法的体系
四、刑事证据法的功能
讨论案例之一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213)浙刑再字第2号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摘录)
第二章刑事证据法的渊源
一、刑事证据法的主要法律渊源
二、212年《刑事诉讼法》
三、《司法鉴定管理决定》
四、《非法证据排除规定》
五、《办理死刑案件证据规定》
六、《优选法院212年解释》
七、《电子数据规定》
八、《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规定》
九、刑事证据法的渊源与证据法的发展
讨论案例之二最高人民法院(23)刑提字第5号刑事再审判决书(摘录)
第三章刑事证据法的基本原则
一、刑事证据法的基本原则概述
二、证据裁判原则
三、实质真实原则
四、无罪推定原则
五、证据合法原则
六、直接和言词原则
七、禁止强迫自证其罪原则
八、刑事证据法基本原则的体系
讨论案例之三黄新故意杀人案
第二部分证明力与证据能力
导读
第四章证据的概念
一、“事实说”的缺陷
二、“材料说”的确立
三、“证据载体”与“证据事实”
四、证据的定义
讨论案例之四李旭利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案
第五章证据的理论分类
一、证据理论分类概述
二、实物证据与言词证据
三、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
四、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
五、不利于被告人的证据与有利于被告人的证据
讨论案例之五张建国贩案
第六章证明力与证据能力
一、证据转化为定案根据的条件
二、英美法中的可采性与相关性
三、大陆法中的证据能力与证明力
四、对两套概念体系的选择
五、中国法中的证明力与证据能力
六、证明力
七、证据能力
讨论案例之六李刚、李飞贩案
第七章证据证明力的法律
一、证明力评判的两种方式
二、我国刑事证据法对证明力的
三、对相关性和真实性的法律要求
四、对传来证据采信的性规则
五、间接证据与直接证据的不同证明方式
六、相互印证规则
七、被告人供述的补强
八、利害关系人的证言
九、特殊言词证据的证明力
讨论案例之七徐科故意杀人、强奸案
第八章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适用对象
一、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性质
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诉讼功能
三、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简要比较
四、中国刑事证据法中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五、强制性排除规则
六、裁量性排除规则
七、瑕疵证据的补正规则
讨论案例之八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214)粤高法刑一终字第351号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摘录)
第九章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二)——适用程序
一、非法证据排除程序概述
二、非法证据排除程序的基本原则
三、证明责任
四、审判前的排除程序
五、非法证据排除程序的启动方式
六、初步审查
七、正式调查程序
八、二审法院的审查
讨论案例之九李志周运输毒品案
第十章实物证据的鉴真
一、概述
二、鉴真的性质
三、鉴真的诉讼功能
四、鉴真的方法
五、对无法鉴真的实物证据的排除规则
讨论案例之十吴金义故意杀人案
第三部分证据的法定形式
导读
第十一章证据的法定形式概述
一、证据表现形式的法定化
二、对证据形式法定化的反思
讨论案例之十一田龙泉、胡智慧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
第十二章物证与书证
一、物证、书证的概念
二、物证、书证的特点
三、对传来证据的使用
四、物证、书证的鉴真
五、物证、书证的排除
讨论案例之十二内蒙古高级人民法院刑事再审判决书(214)内刑再终字第5号(节录)
第十三章视听资料与电子数据一、视听资料与电子数据的概念
二、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的证据属性
三、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的鉴真
四、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的排除
讨论案例之十三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215)海刑初字第512号刑事判决书(节选)
第十四章笔录证据
一、笔录证据的概念
二、笔录证据的分类
三、笔录证据的作用
四、侦查过程的验证
五、笔录证据的排除规则
讨论案例之十四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213)深中法刑一初字第234号刑事判决书(摘录)
第十五章鉴定意见
一、多维视角下的鉴定意见
二、鉴定意见的性质
三、鉴定人出庭作证问题
四、专家辅助人的地位
五、鉴定检材的鉴真问题
六、鉴定意见的排除规则
七、鉴定意见规则的制度空间
讨论案例之十五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212)闽刑终字第1号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节录)
第十六章证人证言
一、证人证言的概念
二、证人的资格和条件
三、证言笔录的证据能力
四、证人出庭作证制度
五、交叉询问规则
六、非法证言排除规则
七、证言印证规则
八、侦查人员作证问题
讨论案例之十六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1998)云高刑初字第1号刑事判决书(节录)
第十七章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一、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概念
二、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特点
三、被告人供述的自愿性
四、非法供述排除规则
五、口供印证规则
六、口供补强规则
讨论案例之十七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214)粤高法刑四终字第127号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摘录)
第四部分司法证明
导读
第十八章司法证明的概念与要素
一、证明的性质
二、司法证明的定义
三、诉讼构造与司法证明
四、司法证明的基本要素
五、审判前程序中的事实认定
讨论案例之十八吴联大合同诈骗案
第十九章证明对象
一、证明对象的概念
二、证明对象的分类
三、严格证明与自由证明
四、免证事实
讨论案例之十九郭永明等绑架案
第二十章证明责任
一、证明责任的概念
二、英美法中的举证负担与说服负担
三、大陆法中的结果责任与行为责任
四、中国刑事证据法中的证明责任
五、证明责任的转移与倒置
六、被告人的证明责任
七、法官的真相探知活动
讨论案例之二十文某非法持有毒品案
第二十一章证明标准
一、证明标准的概念
二、英美法中的证明标准
三、大陆法中的证明标准
四、中国法中的证明标准
五、“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标准
六、“排除合理怀疑”标准的运用
七、死刑案件的证明标准
讨论案例之二十一最高人民法院(216)优选法刑再3号刑事判决书(摘录)
第二十二章推定
一、推定的性质
二、中国刑事法中的推定
三、推定的功能
四、推定与司法证明
五、推定与犯罪构成要件的可证明性
讨论案例之二十二胡祥祯诈骗案
参考文献
索引

内容简介
《刑事证据法学》以个人独著的形式,阐述了刑事证据法的原理、原则、规则,刑事证据的分类,各种具体证据的特征、判断规则等,体现了作者多年来在刑事证据法领域的研究成果,使教科书具有了高端学术含量,体现了思想性、前沿性、实践性。本教材汲取同类教材的经验和精华,同时具有中国当下的问题意识,整合基础理论与前沿问题融为一体,很大限度地反映刑事证据法学的研究成果。本教材不仅适合法学本科、研究生学习,也很好适合公检法系统和从事刑事领域工作的律师学习之用。第三版在前两版的基础上,对资料、观点进行了更新,并且在每一章后面增加了典型案例,有针对性地探讨该章的重点问题。
作者简介
陈瑞华 著
陈瑞华,法学博士,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教育部“”特聘教授。曾获得中国法学会第四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称号。主要研究领域是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司法制度、程序法理论、法学方法,在法学界和法律实务界具有较为广泛的学术影响。



"
 
网友评论  我们期待着您对此商品发表评论
 
相关商品
【同作者商品】
陈瑞华
  本网站暂时没有该作者的其它商品。
有该作者的商品通知您吗?
请选择作者:
陈瑞华
您的Email地址
在线留言 商品价格为美元
关于了得 送货时间 安全付款 会员登入 加入会员 我的帐户
批发中心 网站联盟 我也要开店 求才求人 程式软体开发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网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