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李俊峰伊廣謙主編 相關的商品
1600 條商品,現在第1頁/共40頁 首頁 上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頁 末頁
1.

中國中醫藥發展史代表人物張仲景像

市場價:220元  優惠價:190元  立刻節省:30元  

 

2.

中國中醫藥發展史代表人物李時珍像

市場價:520元  優惠價:440元  立刻節省:80元  

 

李時珍(1518~1593),明代傑出的醫藥學家和科學家,字東璧,號瀕湖。李氏博通醫籍,醫術精良,親自上山采藥,歷經30年,參考歷代醫學文獻及有關典籍800餘種,著成《本草綱目》52卷,收載藥物1892種,是明代以前藥物學的總結性著作。

3.

中國中醫藥發展史代表人物李時珍像

市場價:260元  優惠價:220元  立刻節省:40元  

 

李時珍(1518~1593),明代傑出的醫藥學家和科學家,字東璧,號瀕湖。李氏博通醫籍,醫術精良,親自上山采藥,歷經30年,參考歷代醫學文獻及有關典籍800餘種,著成《本草綱目》52卷,收載藥物1892種,是明代以前藥物學的總結性著作。

4.

中國中醫藥發展史代表人物忽思慧像

市場價:520元  優惠價:440元  立刻節省:80元  

 

忽代營養學醫家,生卒年代不詳。曾任飲膳太醫,延佑年間(1314~1320)主管宮廷飲食營養、衛生、藥物補益。他集諸家本草、名醫方術、谷肉果菜等有關內容,於天歷三年(1330)撰成《飲膳正要》三卷,是我國現存很早的營養學專書。

5.

中國中醫藥發展史代表素像

市場價:270元  優惠價:230元  立刻節省:40元  

 

素(12世紀至13世紀),金代有名醫學家。字潔古,易州(今河北易水)人。後世尊之易水學派之宗。張氏於學術上重視內因為主要致病因素,反對拘泥古方,善於化裁古方,自制新方。對藥物性能有研究,對氣味的升降作用與歸經有獨到見解。

6.

中國中醫藥發展史代表人物張仲景像

市場價:520元  優惠價:440元  立刻節省:80元  

 

張仲景(152-219年),東漢南郡涅陽縣(今河南南陽)人,東漢末年有名醫學家,著有傳世巨著《傷寒雜病論》16卷。首倡六經辨證原則,經後人整理成《傷寒論》及《金匱要略》二書。後世尊張氏為“醫聖”,贊其書為“醫方之祖”。

7.

中國中醫藥發展史代表人物忽思慧像

市場價:260元  優惠價:220元  立刻節省:40元  

 

忽代營養學醫家,生卒年代不詳。曾任飲膳太醫,延佑年間(1314~1320)主管宮廷飲食營養、衛生、藥物補益。他集諸家本草、名醫方術、谷肉果菜等有關內容,於天歷三年(1330)撰成《飲膳正要》三卷,是我國現存最早的營養學專書。

8.

中國中醫藥發展史代表人物張仲景像

市場價:260元  優惠價:220元  立刻節省:40元  

 

張仲景(152-219年),東漢南郡涅陽縣(今河南南陽)人,東漢末年有名醫學家,著有傳世巨著《傷寒雜病論》16卷。首倡六經辨證原則,經後人整理成《傷寒論》及《金匱要略》二書。後世尊張氏為“醫聖”,贊其書為“醫方之祖”。

9.

中國中醫藥發展史代表人物葉天士像

市場價:520元  優惠價:440元  立刻節省:80元  

 

葉天士(1667~1746),清代有名醫家,為溫病學奠基人之一。字天士,號香岩。江蘇吳縣人。葉氏先後拜師十餘人,臨證經驗豐富,年30歲而其醫名噪於大江南北。葉氏對於溫熱病的傳染途徑、致病部位、辨證論治等方面,均有獨到見解。

10.

中國中醫藥發展史代表人物皇甫謐像

市場價:520元  優惠價:440元  立刻節省:80元  

 

皇甫謐(214~282),魏晉間醫家、文學家,安定朝那(今甘肅靈臺)人,因中年患風痺證而專心研醫,撰有《針灸甲乙經》一書,是我國現存很早的一部針灸學專著,對後世針灸學的發展有著重大影響。另著有《帝王世紀》《高士傳》《烈女轉》等作品。

11.

中國中醫藥發展史代表人物張璐像

市場價:260元  優惠價:220元  立刻節省:40元  

 

張璐(1617~1700),清代醫家。字路玉,號石頑,長州(今江蘇吳縣)人。幼業儒。值明末戰亂,於洞庭山中隱居十餘年,並鑽研醫術。後行醫六十年許。著述較多,有《傷寒緒論》《本草逢原》《診宗三昧》等書,晚年撰著之《張氏醫通》尤為有名。

12.

中國中醫藥發展史代表人物陳實功像

市場價:260元  優惠價:220元  立刻節省:40元  

 

陳實功(1555~1636),明代有名外科醫家。字毓仁,號若虛。江蘇南通人。他重視外治法,常用腐蝕藥或刀針清除壞死組織,強調擴創引流,“使毒外出為靠前”。於1617年著成《外科正宗》一書,書中還記述鼻息肉摘除術、氣管縫合術等手術。

13.

中國中醫藥發展史代表人物朱木肅像

市場價:260元  優惠價:220元  立刻節省:40元  

 

朱木肅,明代方劑學家、植物學家,為明朝開國璋的第五個兒子。其青年時期就對醫藥很有興趣,認為醫藥可以救死扶傷,延年益壽。他組織和參與編寫的科技著作共4種,分別是《保生餘錄》《袖珍方》《普濟方》和《救荒本草》。《普濟方》重在整理綜合前人的成就,是我國現存優選方書。

14.

中國中醫藥發展史代表人物傅青主像

市場價:260元  優惠價:220元  立刻節省:40元  

 

傅青主(1607~1684),明末清初道家思想家、書法家、醫學家。原字青竹,後改字青主,山西陽曲(太原)人。他博通經史百家,工詩文書畫,精通醫藥。在醫理上,他注重氣血,主張攻補並用,長於婦、內科雜癥,並重視民間單方、驗方。

15.

中國中醫藥發展史代表人物皇甫謐像

市場價:260元  優惠價:220元  立刻節省:40元  

 

皇甫謐(214~282),魏晉間醫家、文學家,安定朝那(今甘肅靈臺)人,因中年患風痺證而專心研醫,撰有《針灸甲乙經》一書,是我國現存很早的一部針灸學專著,對後世針灸學的發展有著重大影響。另著有《帝王世紀》《高士傳》《烈女轉》等作品

16.

中國中醫藥發展史代表人物葉天士像

市場價:260元  優惠價:220元  立刻節省:40元  

 

葉天士(1667~1746),清代有名醫家,為溫病學奠基人之一。字天士,號香岩。江蘇吳縣人。葉氏先後拜師十餘人,臨證經驗豐富,年30歲而其醫名噪於大江南北。葉氏對於溫熱病的傳染途徑、致病部位、辨證論治等方面,均有獨到見解。

17.

中國中醫藥發展史代表人物王肯堂像

市場價:260元  優惠價:220元  立刻節省:40元  

 

王肯堂(1549~1613),明代有名醫家。字宇泰,號損庵,自號念西居士,金壇(今江蘇金壇)人。曾任翰林院檢討等職,後研究醫學,以醫術聞名。他博覽醫書,並結合自己的臨證經驗,經11年編成《證治準繩》44卷,分雜病、類方、傷寒、外、兒、婦等六科,故又稱《六科證治準繩》。

18.

中國中醫藥發展史代表人物張璐像

市場價:520元  優惠價:440元  立刻節省:80元  

 

張璐(1617~1700),清代醫家。字路玉,號石頑,長州(今江蘇吳縣)人。幼業儒。值明末戰亂,於洞庭山中隱居十餘年,並鑽研醫術。後行醫六十年許。著述較多,有《傷寒緒論》《本草逢原》《診宗三昧》等書,晚年撰著之《張氏醫通》尤為有名。

19.

中國中醫藥發展史代表人物薛雪像

市場價:520元  優惠價:440元  立刻節省:80元  

 

薛雪(1687~1770),清代有名醫家。字生白,號一瓢。江蘇蘇州人。因母多病而究心醫學,博覽群書,精於醫術,與葉天士齊名,二人在學術上相互敬重。薛雪長於溫熱病,但不屑以醫名,故少著述。一般認為《濕熱條辨》一書為薛氏之作,亦有醫家認為尚難確定。

20.

中國中醫藥發展史代表人物王士雄像

市場價:260元  優惠價:220元  立刻節省:40元  

 

王士雄(1808~1868),清代有名醫家。為我國近代較有影響的溫病學家之一。字孟英,浙江錢塘(今杭州市)人。他對溫病的證治和理論有獨到見解,面對霍亂的辨證論治積累了豐富經驗。著有《溫熱經緯》《霍亂論》《王氏醫案》,對西方醫學的傳入,持開明態度。

21.

中國中醫藥發展史代表人物鮑姑像 李俊峰,伊廣謙 主編 著作 中醫

市場價:320元  優惠價:270元  立刻節省:50元  

 

22.

中國中醫藥發展史代表人素像

市場價:450元  優惠價:380元  立刻節省:70元  

 

素(12世紀至13世紀),金代醫學家。字潔古,易州(今河北易水)人。後世尊之易水學派之宗。張氏於學術上重視內因為主要致病因素,反對拘泥古方,善於化裁古方,自制新方。對藥物性能有研究,對氣味的升降作用與歸經有獨到見解。

23.

中國中醫藥發展史代表人物·扁鵲像

市場價:910元  優惠價:760元  立刻節省:150元  

 

  扁鵲,戰國時期傑出醫家,約生前5世紀。本名秦越人,渤海(今河北任丘)人,他總結當時診斷疾病的望、聞、問、切等方法,出色地應用於臨床實踐。尤精於脈診,被推崇為我國脈學的倡導者。他反對巫術迷信,具有“六不治”的思想。

24.

中國中醫藥發展史代表人素像

市場價:910元  優惠價:760元  立刻節省:150元  

 

素(12世紀至13世紀),金代醫學家。字潔古,易州(今河北易水)人。後世尊之易水學派之宗。張氏於學術上重視內因為主要致病因素,反對拘泥古方,善於化裁古方,自制新方。對藥物性能有研究,對氣味的升降作用與歸經有獨到見解。

25.

中國中醫藥發展史代表人物·扁鵲像

市場價:450元  優惠價:380元  立刻節省:70元  

 

  扁鵲,戰國時期傑出醫家,約生前5世紀。本名秦越人,渤海(今河北任丘)人,他總結當時診斷疾病的望、聞、問、切等方法,出色地應用於臨床實踐。尤精於脈診,被推崇為我國脈學的倡導者。他反對巫術迷信,具有“六不治”的思想。

26.

中國中醫藥發展史代表人物·伊尹像

市場價:910元  優惠價:760元  立刻節省:150元  

 

  伊尹,商代人物,首創湯液,即方劑。相傳為湯王的廚師,後任宰相。由於長期接觸食物,熟知食物的療病作用,進而總結了民間用食物治療疾病和藥物的治療性能。《甲乙經·序》記載:“伊尹精於本草藥性”,因而有湯液始於伊尹的傳說。

27.

中國中醫藥發展史代表人物·李時珍像

市場價:450元  優惠價:380元  立刻節省:70元  

 

  李時珍(1518-1593),明代傑出的醫藥學家和科學家,字東璧,號瀕湖。李氏博通醫籍,醫術精良,親自上山采藥,歷經30年,參考歷代醫學文獻及有關典籍800餘種,著成《本草綱目》52卷,收載藥物1892種,是明代以前藥物學的總結性著作。

28.

中國中醫藥發展史代表人物·李時珍像

市場價:910元  優惠價:760元  立刻節省:150元  

 

  李時珍(1518-1593),明代傑出的醫藥學家和科學家,字東璧,號瀕湖。李氏博通醫籍,醫術精良,親自上山采藥,歷經30年,參考歷代醫學文獻及有關典籍800餘種,著成《本草綱目》52卷,收載藥物1892種,是明代以前藥物學的總結性著作。

29.

中國中醫藥發展史代表人物·軒轅黃帝像

市場價:450元  優惠價:380元  立刻節省:70元  

 

  軒轅黃帝,遠古人物,被譽為醫學始祖。現存《黃帝內經》一書即繫托名黃帝與岐伯、雷公等討論醫學的著作。《黃帝內經》是我國現存*早的一部醫著,成書約在戰國時期,全書18卷,即《素問》和《靈樞》各9卷,奠定了中醫學的理論基礎。

30.

中國中醫藥發展史代表人物·軒轅黃帝像

市場價:910元  優惠價:760元  立刻節省:150元  

 

  軒轅黃帝,遠古人物,被譽為醫學始祖。現存《黃帝內經》一書即繫托名黃帝與岐伯、雷公等討論醫學的著作。《黃帝內經》是我國現存*早的一部醫著,成書約在戰國時期,全書18卷,即《素問》和《靈樞》各9卷,奠定了中醫學的理論基礎。

31.

中國中醫藥發展史代表人物·葛洪像

市場價:910元  優惠價:760元  立刻節省:150元  

 

  葛洪(281-341),東晉醫藥學家、道家,字稚川,自號抱樸子。丹陽句容(今江蘇句容)人。長期從事煉丹術,客觀上發現了一些物理化學變化的秘密。其所著《肘後備急方》,取材於民間“率多易得之藥”“田舍試驗之法”,是一部便、廉、驗的方書。

32.

中國中醫藥發展史代表人物·神農炎帝像

市場價:910元  優惠價:760元  立刻節省:150元  

 

  神農炎帝,遠古人物,被譽為藥物學始祖。後世有“神農嘗百草”而始有醫藥的傳說。據《淮南子·修務訓》記載:“神農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之所避就,一日而遇七十毒。”神農創草藥之說,正是原始社會千百萬勞動人民創造醫藥的反映。

33.

中國中醫藥發展史代表人物·吳鞠通像

市場價:450元  優惠價:380元  立刻節省:70元  

 

  吳鞠通(月1758-1836),清代醫學家,溫病學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其於醫學上溯《內經》《傷寒論》,下受吳又可、葉天士之著述影響尤強。18世紀90年代,正當溫病流行,他於1798年撰成《溫病條辨》一書,提出溫熱病三焦辨證理論,闡述清熱養陰等治療方法,對溫病學的發展有重要貢獻和影響。

34.

中國中醫藥發展史代表人物·皇甫謐像

市場價:450元  優惠價:380元  立刻節省:70元  

 

  皇甫謐(214-282),魏晉間醫家、文學家,安定朝那(今甘肅靈臺)人,因中年患風痺證而專心研醫,撰有《針灸甲乙經》一書,是我國現存*早的一部針灸學專著,對後世針灸學的發展有著重大影響。另著有《帝王世紀》《高士傳》《烈女轉》等作品。

35.

中國中醫藥發展史代表人物·葉天士像

市場價:910元  優惠價:760元  立刻節省:150元  

 

  葉天士(1667-1746),清代醫家,為溫病學奠基人之一。字天士,號香岩。江蘇吳縣人。葉氏先後拜師十餘人,臨證經驗豐富,年30歲而其醫名噪於大江南北。葉氏對於溫熱病的傳染途徑、致病部位、辨證論治等方面,均有獨到見解。

36.

中國中醫藥發展史代表人物·陳實功像

市場價:910元  優惠價:760元  立刻節省:150元  

 

  陳實功(1555-1636),明代外科醫家。字毓仁,號若虛。江蘇南通人。他重視外治法,常用腐蝕藥或刀針清除壞死組織,強調擴創引流。於1617年著成《外科正宗》一書,書中還記述鼻息肉摘除術、氣管縫合術等手術。

37.

中國中醫藥發展史代表人物·皇甫謐像

市場價:910元  優惠價:760元  立刻節省:150元  

 

  皇甫謐(214-282),魏晉間醫家、文學家,安定朝那(今甘肅靈臺)人,因中年患風痺證而專心研醫,撰有《針灸甲乙經》一書,是我國現存*早的一部針灸學專著,對後世針灸學的發展有著重大影響。另著有《帝王世紀》《高士傳》《烈女轉》等作品。

38.

中國中醫藥發展史代表人物·朱木肅像

市場價:910元  優惠價:760元  立刻節省:150元  

 

  朱,明代方劑學家、植物學家,為明朝開國璋的第五個兒子。其青年時期就對醫藥很有興趣,認為醫藥可以救死扶傷,延年益壽。他組織和參與編寫的科技著作共4種,分別是《保生餘錄》《袖珍方》《普濟方》和《救荒本草》。《普濟方》重在整理綜合前人的成就,是我國現存方書。

39.

中國中醫藥發展史代表人物·董奉像

市場價:910元  優惠價:760元  立刻節省:150元  

 

  董奉,又名董平,字君異,候官縣董墘村(今長樂縣古槐鄉青山村)人。三國時期吳國醫生,據古書載,他治病不取報酬,隻求被治愈者在其門前周圍種杏樹,日久杏樹成林。後世稱頌醫家為“杏林春暖”“溢滿杏林”,即源於此。

40.

中國中醫藥發展史代表人物·吳鞠通像

市場價:910元  優惠價:760元  立刻節省:150元  

 

  吳鞠通(月1758-1836),清代醫學家,溫病學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其於醫學上溯《內經》《傷寒論》,下受吳又可、葉天士之著述影響尤強。18世紀90年代,正當溫病流行,他於1798年撰成《溫病條辨》一書,提出溫熱病三焦辨證理論,闡述清熱養陰等治療方法,對溫病學的發展有重要貢獻和影響。

1600 條商品,現在第1頁/共40頁 首頁 上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頁 末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