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心理學之書
該商品所屬分類:心理學 -> 社會心理學
【市場價】
748-1084
【優惠價】
468-678
【介質】 book
【ISBN】978756249466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重慶大學
  • ISBN:9787562494669
  • 作者:(美)韋德·E.皮克倫|譯者:楊文登//殷融//蘇得權
  • 頁數:266
  • 出版日期:2016-02-01
  • 印刷日期:2016-02-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384千字
  • 韋德·E.皮克倫著的《心理學之書》是一本百科全書式的心理學大眾科普讀物。
    本書*像景一部編年體史掌著作。各個不同的年代有著不同的社會背景與時代精神,創造出不同的心理學思想觀點。這本書指出了這些理論提出、書籍出版或事件發生的具體日期,通過年代的順序,讀者們可以清晰地了解心理學知識的發展脈絡。第二是內在邏輯標準,作者沒有固於心理學的簡單定義,在選擇材料時主要基於以下兩條原則。**條原則是材料的關聯性程度,從緒論部分可以看出,作者選擇歷史材料的標準廣泛而不失精到。隻要是“關於人類精神、心理與行為的著作”或“理解自我與他人”的知識,都有可能列入書中,而不必拘泥於其是宗教的、哲學的或其他掌科的。第二條原則是豐纔料的重要性程度,歷史長河,浩如煙海,不能將所有細碎事件盡皆納入,故書中隻列入了“許多有趣的、重要的,有時甚至還是幽默的一些裡程碑人物與事件”,作者希望盡可能全面地選擇出那些讀者渴望且需要了解的心理學知識。
  • 誰是歷史上最著名的神經病患者? 什麼是雞尾酒會效應? 哪種藥物在投入市場三年內, 就成為精神科醫生開具處方藥中的第一位? 這些隻是韋德·E.皮克倫著的《心理學之書》這 本插圖精美的書中涉及到眾多引人深思的問題的一小 部分。作者韋德 ?E.皮克倫探討了心理學發展歷史上 250個令人著迷的裡程碑事件,從史前期到 21 世紀 。從古老而奇特的孟喬森綜合征、到“人面失認癥” ,各個條目涵蓋廣泛的主題,諸如體液說、榮格心理 學、腦成像技術、A 型人格與接觸治療等等。同時, 這些裡程碑所涉及到的著名人物也是本書的特色,包 括托馬斯? 威利斯、西格蒙德 ? 弗洛伊德、伊萬 ? 巴甫洛夫、馬克思 ? 韋特海默、凱倫 ? 霍尼、亞伯 拉罕 ? 馬斯洛、羅伯特 ?懷特、菲利普 ? 津巴多等 等。 本書采用編年體結構,每個條目包含一篇簡要的 文字和精美的彩色插圖。在“注釋與延伸閱讀”部分 列出每個條目下可以進一步深入學習的資源。
  • 序言
    緒論
    約公元前10000年/薩滿教
    約公元前6500年/環鋸術
    約公元前5000年/手相術
    約公元前700年/星座心理學
    約公元前528年/佛陀的四聖諦
    約公元前500年/儒家心理學
    約公元前350年/亞裡士多德的《論靈魂》
    約公元前350年/阿斯克勒庇俄斯與治
    療的藝術
    約公元前200年/薄伽梵歌
    約160年/體液說
    約900年/身體與靈魂的家園
    1025年/醫典
    1357年/瘋人院
    1489年/達·芬奇的神經科學
    1506年/術語“心理學”
    1517年/新教徒的自我
    1538年/論靈魂與死
    1580年/蒙田隨筆
    1621年/憂郁的解剖
    1637年/身心二元論
    1651年/利維坦
    1664年/腦解剖學
    1690年/白板說
    1719年/家信與小說
    1747年/人是機器
    1759年/道德情操論
    l了62年/盧梭的自然兒童
    1766年/催眠術
    1775年/面相學
    l了81年/康德:心理掌是科學嗎?
    1788年/道德療法
    1801年/阿韋龍野人維克多
    1811年/貝爾一馬戎弟定律
    1832年/美國的顱相學
    1834年/*小可覺差
    1835年/悖德狂(精神變態)
    1838年/孟喬森綜臺征
    1840年/幼兒園
    1843年/機器能思考嗎?
    1848年/奇特的蓋奇案例
    1851年/循環性精神病
    1859年/心靈治療
    1859年/物種起源
    1861年/腦機能定位說
    1866年/唐氏綜臺征
    1867年/人面失認癥
    1867年/感覺生理掌
    1871年/聯覺
    1872年/幻胺痛
    1874年/天性vs教養
    1874年/實驗心理學
    1877年/嬰兒傳記
    1879年/心理時間測量
    1880年/歐安娜
    188S年/抽動污語綜臺征
    1885年/多重人格障礙
    1886年/歇斯底裡癥
    1886年/催眠實驗
    1886年/性心理障礙
    1890年/心理學原理
    1890年/心理測驗
    1892年/美國心理學會
    1896年/機能主義心理學
    1897年/俄狄浦斯情結
    1898年/托雷斯海峽考察臥
    1898年/迷箱
    1899年/佩爾曼記憶訓練溢
    1899年/精神分析
    1900年/夢的解析
    1902年/證言心理學
    1903年/心理技術學
    1903年/經典條件反射
    1904年/青春期
    1904年/文化依存癥候群
    1905年/性心理發展
    1905年/此奈一西蒙智力量表
    1906年/伊曼紐爾運動
    1907年/出生次序
    1907年/自卑倩結
    1907年/兒童之家
    1908年/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
    1908年/精神分裂癥
    1909年/猿類與語言
    1911年/音樂心理學
    1912年/格式塔心理學
    1912年/實驗性神經癥
    1912年/優生學與智力
    1913年/榮格心理學
    1913年/測謊儀
    1913年/行為主義
    1914年/變異假設
    1915年/彈震癥
    1915年/印度的當代心理學
    1918年/美國精神障礙分類標準(DSM)
    1921年/軍人智力測驗與種族主義
    1921年/投射測驗(羅夏墨跡測驗)
    1921年/神經遞質
    1921年/女性心理學
    1923年/替身綜合癥
    1924年/兒女一籮筐
    1924年/腦成像技術
    1925年/氣質的體型說
    1926年/發生認識論
    1927年/成長研究
    1927年/霍商效應
    1927年/蔡加尼克效應
    1928年/文化相對主義
    1929年/小白鼠的心理學(新行為主義)
    1930年/操作條件反射(斯金納箱)
    1931年/味敏者
    1932年/記憶與遺忘
    1933年/瑪瑞薩鎮研究
    1934年/原型
    1934年/*近發展區
    1935年/主題統覺測驗(TAT)
    1935年/精神外科學
    1935年/心理生活空間
    1936年/防御機制
    1936年/【B=f(P,E】=生活空間
    1937年/感覺剝奪
    1937年/圖靈機
    1938年/埃姆斯屋
    1938年/電休克療法
    1939年/心身醫學
    1939年/《有機論》(精神和肉體)
    1939年/韋氏智力量表
    1939年/挫折和攻擊
    1940年/明尼蘇達多項人格測驗
    1941年/心理排放(皮層刺激)
    1942年/行為遺傳學
    1943年/控制論
    1943年/玩具娃娃實驗
    1943年/需要層次理論
    1943年/邁爾斯一布裡格斯類型指標(MBTI)
    1943年/孤獨癥
    1943年/人格與行為障礙
    1943年/性別角色
    1943年/發育遲緩
    1943年/存在分析治療
    1947年/來訪者中心療法
    1948年/自我實現預言
    1948年/神經可塑性
    1948—1953年/金賽報告
    1949年/大五人格因素
    1949年/千面英雄
    1950年/壓力
    1950年/抗焦慮藥物
    1950年/同一性危機
    1950年/**人格
    1950年/家庭治療
    1950年/洗腦術
    1951年/格式塔療法
    1951年/從眾行為和非從眾行為
    1952年/所羅門王的指環
    1952年/抗精神病藥
    1952年/前進中的生命
    1953年/H.M.案例
  • 星座心理學 “人類行為受到宇宙的影響”是一種**古老的 理念,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那時的石刻畫 顯示,星座的活動預示著上帝的活動。數個世紀後, 關於宇宙影響的多種理論開始擴散,經常與特定的形 而上學的、宗教的或哲學的體繫聯繫在一起。這些多 樣化的分類體繫,試圖描述、解釋甚至預測人類事務 的原因。到中世紀後,它們開始面向個體。
    早在公元前7世紀,巴比倫出現了一種理論體繫 ,用十二個星座或黃道十二宮來描述整年的太陽運動 。比如,埃及托勒密王朝的哈索爾神廟發現了丹達臘 黃道十二宮圖,其思想可以追溯到公元前l世紀。巴 比倫的占星術被埃及、希臘、羅馬、印度等國的人們 所接受並修正。黃道十二宮的每一宮都以一個動物作 為符號,代表著一個行星或星座。如果某個符號占據 優勢地位,它就會對某些事件或命運造成影響。幾千 年來,星相學被視為和氣候、政治、煉丹術與醫學等 一樣,是一門技術科掌。它將與天堂相關的大宇宙, 與個體相關的小宇宙聯繫起來。一句流行的俗語“天 人相應”就是源自這種信仰。在醫學中,這種觀點意 味著,正是由於地球由天堂所掌管,那麼,人們的健 康也是由對應人體不同區域的黃道十二宮的特定方面 所決定。
    一直以來,人們認為占星術不僅是了解人類健康 與命運的途徑,還是描述個體人格特征的方法。“星 相學”領域興起的一本決定性著作是由克羅狄斯·托 勒密所撰寫的《占星四書》。這本書寫於公元2世紀 ,將太陽、月亮及行星的位置和運動與心理學動機聯 繫起來。出生時占**的星像,影響著人類的性格。
    因此,舉例來說,當一個人在射手座占**時出生, 他可能是一個聰明、熱愛知識、喜歡旅行的人。在20 世紀,瑞士心理學家卡爾·榮格將星相學與他的原型 理論整合起來,將黃道十二宮解釋為我們集體潛意識 的反映。
    佛陀的四聖諦 現存的關於佛陀生活的歷史記載表明,他成長於 富裕的環境,且擁有特權。當釋迦牟尼還是一個年輕 人時,他有三次重要的機遇使他直面世間的苦難。第 一次,他來到附近的一個城鎮,看見一個痛苦呻吟的 病人。第二次,他再次來到這個城鎮,遇到了一個駝 背貧困的老人。第三次,他遇到一群人正抬著尸體去 安葬。這些遭遇深深地影響了他。他意識到,財富與 特權並不能使人們免於痛苦。大約在29歲時,釋迦牟 尼離開家鄉,開始了修行菩提的生活。他跟隨精神導 師學習了6年,但發現嚴格的禁欲與苦修都無法真正 處理苦難。他意識到這些實踐都不能通往涅檗。後來 ,大約35歲時,他決定安靜地坐下來,反思人類的生 活條件。他坐在~棵菩提樹下,奇跡發生了。他突然 開化並且變為了佛陀,找到了一條中間的道路——一 種既不**享樂又不**苦修的生活。
    作為佛陀,釋迦牟尼教導人們,存在有三個基本 特征:(1)事物是暫時的,變化是永恆的;(2)沒有自 我或不朽的靈魂;(3)痛苦或不滿是存在的核心。釋 迦牟尼還教導人們,如果要克服苦難,就必須遵守四 聖諦。**是“苦諦”,說明痛苦是普遍存在的;第 二是“集諦”,說明業與欲望是痛苦的根源;第三是 “滅諦”,如果我們消滅欲望,就可以結束苦難;* 後一條是“道諦”,指出了修道的方法,努力不懈地 修行,*後將通往涅槃。
    佛陀與他的追隨者千百年來的教誨,就是一部如 何實現中間道路(M}ddle Wav)的精巧著作。當代生活 中,佛教心理學將冥想(medjtation)與正念 (mindfuIness)介紹到日常生活與心理治療中。佛教 心理學是一種內觀與自我轉變,是對現實的深刻覺悟 ,並極力呼吁個體與社會的解放。
    P4-P5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