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知心書.第四輯:非暴力溝通的覺醒
該商品所屬分類:心理學 -> 人格心理學
【市場價】
401-582
【優惠價】
251-364
【介質】 book
【ISBN】978780768036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三聯書店
  • ISBN:9787807680369
  • 作者:[法]托馬斯.德.昂桑布爾
  • 出版日期:2019-03-01
  • 包裝:平裝
  • 開本:32開
  • 版次:1
  • 印次:1
  • 世上存在幸福**的生活嗎?
    “各方面都很順利的時候”,幸福就會到來嗎?

    生活帶給我們的永遠是不同比例的苦與樂、慌亂與自信,
    在不同的階段,我們會度過令人贊嘆的美好時光,
    也會經歷痛苦而迷茫的灰暗時期。

    然而,許多人既不能充分享受歡樂的時刻,
    又隻會執拗於痛苦、慌亂、氣惱或衝突的過往。
    甚至當生活給予我們的歡樂比想像中*多的時候,
    我們仍然對曾經的痛苦不能釋懷。

    這並不是因為人們喜歡受虐,而是因為無知,
    確切地說,是因為不了解生活運轉的原則和阻礙幸福的陷阱。
    ——那麼,讓非暴力溝通來解救你,開啟一場覺醒之旅吧!

    真實地面對自己、他人和生活,並不一定總是令人舒服的事情;真實地面對自己、他人和生活,卻可以讓我們內心深處獲得安適,讓我們與自我、與他人、與生活的關繫不斷深入,越來越有活力。本書作者以自己作為心理醫師的經驗和陪伴治療的實例,結合馬歇爾?盧森堡的非暴力溝通理論,剖析常常讓我們不自覺地落入陷阱的各種思維習慣和行為習慣,解構意識從誕生到成熟的整個過程,引導讀者打開心結,敞開心扉,徜徉在生活之海。
    作者師承**首位非暴力溝通專家、**非暴力溝通中心創始人、心理學名作《非暴力溝通》作者馬歇爾?盧森堡博士,並曾與榮格人格分析心理學家居伊?科爾諾共事十餘年。
  • 世上存在幸福完美的生活嗎?各方面都很順利的時候,幸福就會到來嗎?本書是非暴力溝通理論的延伸之作,作者從自己的親身經歷和作為心理醫生為他人提供咨詢的案例出發,抽絲剝繭地剖析了阻礙幸福的陷阱,並分析了這些陷阱在人們慣常思維方式中的表現形式;在破解陷阱的過程中,以親切幽默的口吻指明了心理學層面通往幸福的必經之路和其間我們可以做的努力。本書為我們開啟一場非暴力溝通的覺醒之旅。
  • 托馬斯?德?昂桑布爾 (Thomas d’Ansembourg),心理治療師、人際關繫培訓師,曾致力於問題青年的心理輔導工作,著有《放下包袱,享受幸福》《我在躲誰?你往哪兒跑?我們有何用?》。自1994年以來,托馬斯以國際非暴力溝通中心創始人馬歇爾?盧森堡的過程理論為藍本,講授非暴力合作課程,並在歐洲、魁北克和摩洛哥多次主持研討會和專題培訓班,於1996年與榮格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家居伊?科爾諾共同創辦了“心靈.com”(C?ur.com)協會。
  • 第一章 錯覺、事實和阻礙幸福的陷阱
    生活運轉的兩個原則
    未意識到的阻礙幸福的陷阱

    第二章 “我接種了疫苗,對幸福免疫”
    **個雙重矛盾信息:**劑分兩次注射(兩個指令)的疫苗
    第二個雙重矛盾信息:第二劑分兩次注射的強化疫苗
    解碼雙重矛盾信息:離開二元思維

    第三章 好人教育的幾個陷阱
    **個陷阱:我們學的*多的是如何做而不是如何存在
    第二個陷阱:我們的安全感和信心並不源於我們自身,而是源於他人的看法
    第三個陷阱:我們學過,差異具有威脅性
    第四個陷阱:乖巧的男孩、女孩們,我們沒有學過如何說出“不”,也不懂如何回應別人的“不”
    第五個陷阱:我們沒學過要好好地面對自己的感受,*沒學過以令人滿意的方式表達它們
    邀請大家進行心理鍛煉和意識鍛煉

    第四章 從負罪感到責任感,從義務到愛
    從麻痺人的負罪感到令人充滿活力的責任感
    從義務到投入的愛
    脫離這些陷阱
    帶著責任感生活

    第五章 保持心理、心靈健康的鍛煉和營養滋潤
    讓麻痺、僵硬的關節活動起來
    我們不是孤身一人
    一些主要的學習事項

    作為總結的一些思考

    後記 探索民眾的內心力量

    附錄 受害者的獨白

    致謝
  • 節選一: 致讀者 我在這本書裡列舉的案例都是真實經歷。為了*好地說明問題又不至於太煩瑣,我對它們進行了概括,隻保留了能說明咨詢者意識轉變的主要內容,當然我也修改了相關人員的個人信息。因此,某些例子縮減成了十句左右的交談,然而與此對應的卻是至少十來個月的工作。將它們概括到這種程度,我希望讓讀者注意到引起意識轉變的契機,而這個過程通常是循序漸進的。
    所以,這些極其簡短的敘述說明了意識從誕生到成熟的整個過程。這個過程需要時間,有自己的節奏,也有中止的時刻和收獲的季節。讀者若未真正接觸過這樣的工作,可能會產生一種印像,認為以這樣的方式處理與生命有關的難題很神奇。實際上,沒有任何奇跡,即使某些打開心結的過程真的令人驚奇。
    這**就像您著手建一個新菜園:需要撥除雜草、翻地、播種、照料嫩芽,並等待收獲的季節。某**您會收獲蔬菜和水果:想像一下您在黑土地上看到**顆變紅、變熟的草莓!這的確令人驚奇,卻肯定算不上神奇。整個生命進程都需要辛苦努力,咨詢者們都親身經歷了這個過程,除此之外,別無奇跡。
    因此,這本書給出的所有案例都證明了這項工作飽含愛與合作,而合作的對像就是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的對健康的內在生命的渴望。
    節選二: 未意識到的阻礙幸福的陷阱 在這本書中,我致力於揭示由文化和教育而生成的一些陷阱。這些阻礙幸福的陷阱,因為我們沒有意識到,所以顯得*強大、*具束縛性。然而,我們要逃脫一個陷阱,前提是需要意識到自己已經落入這個陷阱中,之後要了解陷阱是如何布下的。
    逃出陷阱的步驟 **步:意識到我們所經歷的並不一定是客觀事實,或許我們隻是被囚禁在對事實的主觀看法中。這一點看起來天真,卻是*根本的。我每天會遇到一些人(我曾經也屬於這類人),他們堅持自己對事實的看法,從來沒想過可能還存在著另一種看法,他們不斷地咒罵被囚禁在這樣的現實中,並將原因歸咎於他人。他們把自己鎖在籠子裡並攥緊了口袋裡的鑰匙,有時候甚至把鑰匙扔得遠遠的,以確保自己永遠不能重獲自由,卻還對此抱怨不止! 想像一下,您出生在金色的監獄裡,並在那裡長大。有人跟您說:“您生活的空間就在這四面牆內、天花板下,天窗透進來的微光就是日光。”那麼在整個一生中,您會相信這些都是事實,在“知足常樂”這個道德信條的指引下,您會心滿意足。然而,有可能會出現一些跡像,告訴您世上還存在著別的空間、其他的前景、另外的光明、別樣的人類活動。
    這本書的受眾,是那些能夠透過“監獄”,察覺到秋風吹打著周圍的屋頂,能從關著的門底下鑽進來的穿堂風裡,聞到夏日的芬芳,聽到從其他院子裡傳來的歌聲,還能捕捉到封閉的天窗外的流星的人,以及那些為了追尋未知的自由而要離開已經熟悉的壁壘,並願意為此承受各種不舒服的人。
    第二步:明白陷阱如何啟動或如何運轉,以便能及時阻止它的運行。如果不了解陷阱的運行機制,我們幾乎就隻能被動地承受,並無計可施。為了闡明我的觀點,在接下來的章節中,我會著力於揭示各種陷阱的運行機制(我曾經長期被困其中,現在因為習慣,也不時地受制於它們)。然後,我會提出逃脫陷阱的各種過程。之所以稱之為“過程”,是因為對於逃脫陷阱,既不存在神奇的竅門,也沒有什麼奇跡般的秘訣。個人的任何改變都意味著一番努力,也就是說,每個人都需要在某一段時間內根據自己的節奏,把握合適的時機,一步一步地小心前行,而這種努力通常是需要個人獨自完成的,所以也並不會舒服! 意識到陷阱的存在和它的威力,我們纔有機會自由地選擇是逃脫陷阱還是待在裡面,畢竟待在裡面附帶的好處也具有足夠的**力。“附帶的好處”指的是行為、信念或想法背後隱藏著的好處。這些好處之所以被稱為“附帶的”,是因為在大家的理解中,它們並不是*主要的,也不是顯而易見的。被工作搞得精疲力竭的人和為家庭付出過多的父母都是典型的例子:他們已經疲憊不堪、厭煩至極,卻不做任何改變。他們已經落入了陷阱中,無意中獲得的附帶的好處,就是認為自己**有價值,是不可或缺的:如果他們什麼都不干了或少干那麼一點點,不就一無是處了嘛!這就是“做”的陷阱:在我們所做的事當中,而不是在我們的存在中找到我們的身份。在這方面我不做任何評判,隻想指出這種態度經常是不適感的根源。意識到以上這些,我們就可以選擇是要走出陷阱還是待在裡面。
    因此,在接下來的章節裡,我們會探索思想或行為方面的各類陷阱。在此之前,我們先快速地回顧一下馬歇爾?盧森堡博士總結的非暴力溝通過程的四個步驟。
    節選三: 馬丁娜和她的丈夫 馬丁娜對丈夫很惱火,因為他從花園回來不脫靴子就直接進屋了。她覺得這樣會把屋子弄得髒亂不堪。
    “我既生氣又失望,因為我需要井井有條和干淨整潔。而且我不明白他怎麼就不理解呢!不要穿靴子進屋是原則!” “你是不是也來理解一下你丈夫呢?是什麼讓他覺得穿著靴子進屋也沒什麼不合適的呢?當你把不穿靴子進屋看成是顯而易見的事情並把它說出來的時候,你是不是也需要了解一下丈夫為何會如此呢?” “不穿靴子進屋,在我看來這是明擺著的事!我覺得這很好理解呀!但是我接受你的提議:這樣做能幫我*好地了解我丈夫。” “如果你願意的話,請站在他的角度思考一下,當他在園子裡勞作完穿著靴子回來時,他有什麼感受和需要。” “他感覺特別放松,很幸福,也很滿足。他那麼開心,肯定是忘了靴子的事。” “那麼,這讓你怎麼看待你丈夫呢?” “我喜歡他藝術、隨和的一面。實際上,我根本不在意他穿著靴子進屋。當我跟他說‘不能穿靴子進屋’時,並不是我在說,而是我媽媽在說。” “回憶起這些,你有什麼感受呢?” (很激動)“我很震驚,因為我意識到為了讓媽媽高興,我強迫自己、限制自己。我本來無拘無束、無憂無慮,而我媽媽有條不紊、追求**。我活到現在很克制,不斷維護‘好妻子’‘好主婦’的形像,卻忽略了自己。因為我接受不了自己,所以也就不會接受我丈夫。這是牢籠!而且因為我自認為做得很好,所以這簡直是金色的牢籠啊!” 評論 ① 馬丁娜一上來就在困擾她的情況中辨別出了**層次的需求:井井有條和干淨整潔。但是她隻是停留在這**層次上。如果她不能**的話,就會落入陷阱中;她的生活就像她親人的生活一樣,的確會變成一個牢籠,甚至成為地獄。當然了,比之大罵“你是個自私鬼,你從來不考慮別人!”,跟她丈夫說“我需要井井有條和干淨整潔(B),你同意脫掉靴子嗎(D/A)?”就已經證明她意識到了問題,並用了負責任的態度。*重要的是,她指出的是自己的問題,而不是毫不客氣地指責他人。就算馬丁娜指出的問題是事實,也隻能說明這是事實的一方面,而不是事實的全部。
    ② 真正的事實是:馬丁娜辨認出了自己內心長期隱藏的痛苦及深層需求,居伊?科爾諾稱這些深層需求為生命的衝動——很美的說法。
    馬丁娜之所以堅持自己對干淨整潔的需求,是因為她處於補償繫統中。為了讓自己不被媽媽嫌棄,她將自己關在自己制造的籠子裡。對於她來說,困難在於要意識到這麼多年以來保護她、服務於她的東西現在已經妨礙她、奴役她了。
    ③ 馬丁娜封閉在自己的信念裡就像被關閉在看不見的牢籠裡一樣。下面,我們可以看看她深陷其中而不自知的那個信念陷阱是如何建立起來的,以及如何破解它。
    通過正視她丈夫的差異而不是做出評價,通過了解他所喜歡的生活,感知隱藏在丈夫表面之下或她不喜歡的行為背後,他本身美好又充滿活力的地方,馬丁娜纔能*有人情味:首先是對她丈夫,然後是對她自己。
    在這個層面上,我們不會再糾結於錯誤在誰、誰有道理,什麼是正確的或不正確的,應該或不應該做什麼……我們顯然觸及了本質——某天讓這兩個人相互靠近的東西,即他們生命的核心。正是這些,讓“自我”害怕:“自我”用盡全力維護自己小小的認同感,那是它所熟悉的孤立、不幸和限制。自我很害怕生命的衝動,害怕靠近、打開並釋放自己的東西,因為它會在生命的衝動中使自己失去主動權。
    因此,當馬丁娜在心裡說“我不在乎靴子,我喜歡我丈夫的無拘無束;此外,我也如此,我現在希望*快樂、*自由地生活!”時,她的整個自我喊道:“救命啊!這樣我們會無法掌控。拿起你的主權,起來辯論,自己去判斷,纔不要除去類別、標簽、成見和信念的柵欄,正是這些東西讓我們跟別人不一樣,把我們跟別人區分開來,並讓我安心。這就是我——你的自我!” ④ 顯然,馬丁娜的情況也闡釋了鏡子效應這個**的現像:馬丁娜不喜歡她丈夫身上的那部分正是她的自我和她本身不喜歡自己的那點,然而這點正是她真正的自己或真實的內心所夢想獲得的。鏡子效應確實給我們上了謙遜的一課:我們無法接受的別人身上的某部分,正是我們不願接受的自己身上的那部分,不是嗎?我們從別人身上看到的哪些東西是不願在自己身上看到的? 當我還是青少年時,在我生活的阿登地區的鄉村裡,夏天會有童子軍營篝火晚會,這經常令我**惱火。我自己並不是童子軍,但是某個過路的童子軍隊伍卻邀請我和街角的年輕人一起參加他們在夏天裡的*後一場晚會:兄弟般的分享、敞開心扉的交流、每個人的創造力都得以施展的場地、齊聲合唱、在滿天星鬥照耀下的篝火邊的簡單快樂……所有這些都讓我生氣。我感覺惱怒、不自在、焦躁不安,我急著想找回自己喜歡離群索居生活的印記。自我對自己呼喊:“救命啊!你會迷失在這個團體中。活著就必須戰鬥、抵抗、反抗。”我覺得這種聚會很可笑、很幼稚。
    我經過很長時間纔明白,自己拒*的正是自己**缺乏的東西。我內心深處真實的自己不斷給我打氣:“去坦誠交流、真心分享,相信每個人的創造力,也相信自己的創造力;去融入這個充滿靈感和活力的快樂團體!”正是這種衝動讓我在幾十年之後選擇了現在的職業和生活。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