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兒童行為密碼
該商品所屬分類:心理學 -> 兒童心理健康
【市場價】
251-363
【優惠價】
157-227
【介質】 book
【ISBN】978753648779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四川科技
  • ISBN:9787536487796
  • 作者:編者:優兒學堂YoKID
  • 頁數:221
  • 出版日期:2017-09-01
  • 印刷日期:2017-09-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160千字
  • 當前社會中,面臨著各種大大小小的壓力而疲於奔波的父母,經常會在孩子需要寬容時不能從容,在孩子需要陪伴時力不從心。
    優兒學堂YoKID編著的《兒童行為密碼》運用大量有趣的心理學實驗和家庭教育中的生動案例,來說明什麼是正確或錯誤的方法。內容豐富實用,結構新穎嚴謹,論述深入淺出,語言幽默流暢,是一本雅俗共賞的好書。
  • **部分 0~6歲學齡前孩子
    第1章 親子依戀篇
    1.孩子和你親密嗎——解讀孩子的親子依戀發展過程
    2.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構建安全型的親子依戀
    3.親子依戀相關案例解析
    【案例一】抱著玩具小熊不撒手
    【案例二】孩子入園分離焦慮
    【案例三】“大寶”“二寶”喫醋爭寵
    【案例四】分房焦慮
    【案例五】過度依賴愛黏人
    【案例六】與媽媽不親近真傷心
    心理測試——依戀類型測試
    第2章 情緒發展篇
    1.寶寶心裡苦啊——解讀學齡前孩子的情緒發展
    2.幫孩子做情緒的小主人:引導孩子正確面對負性情緒
    3.學齡前孩子情緒管理相關案例解析
    【案例一】亂發脾氣有原因
    【案例二】“怕黑”孩子的安慰劑
    【案例三】家有愛哭寶
    【案例四】說髒話的小孩
    【案例五】孩子怕生往後縮
    【案例六】打人、咬人
    心理測試——情緒幸福感
    第3章 自我認知篇
    1.“我”是誰——解讀孩子的自我認知和自我意識
    2.讓孩子做自己:促進孩子的自我認知
    3.自我認知相關案例解析
    【案例一】我從哪裡來
    【案例二】摸“小雞雞”的男孩
    【案例三】媽媽帶兒子去女浴室
    【案例四】隻能贏不能輸的“好勝寶寶”
    【案例五】在意他人評價的女孩
    心理測試——你能不能抵擋棉花糖的**?
    第4章 社會發展適應篇
    1.膽小怕生是什麼原因——解讀孩子社會適應性的發展
    2.帶孩子融入社會:提升孩子的社會適應能力
    3.社會適應性相關案例解析
    【案例一】“小氣”孩子不分享
    【案例二】孩子插嘴愛表現
    【案例三】多關注受欺負的孩子
    【案例四】偷竊帽子謹慎扣
    心理測試——孩子成長優勢和潛力
    第二部分 7~12歲學齡孩子
    第5章 親子關繫篇
    1.孩子為什麼不聽你的話——解讀親子關繫中的障礙
    2.相親相愛的一家人:建立和諧親子關繫的技巧
    3.親子關繫相關案例解析
    【案例一】夫妻關繫是***
    【案例二】不當表揚“坑”孩子
    【案例三】批評孩子講究藝術
  • “我不要去幼兒園!” 初入幼兒園的孩子會體驗到分離焦慮 (separation anxiety),即孩子在同依戀對像分離 時表現出的恐懼與戒備反應,一般在6~8月時出現, 14~18個月達到**,當依戀對像離開時,孩子會產 生困惑,比如“媽媽去哪兒了?是不是不要我了?” “媽媽還會回來嗎?”對此他還沒有辦法解答。
    孩子的發展是自身能力和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果, 盡管不同孩子的發展階段順序一樣,但是到達一定發 展水平的年齡會有所差異,所以在孩子還沒做好分離 的準備時,爸爸媽媽不要著急與孩子分離!。
    孩子幾歲送幼兒園合適呢?孩子哭鬧怎麼辦呢? 別說孩子了,**次送孩子去上幼兒園的媽媽也是百 感交集,鼻頭酸酸的,遇到這些情況我們應該怎麼面 對呢? 如同我們上面對依戀發展的描述,孩子在2歲時 還在積極地尋求與撫養者的親近,2歲以後纔能逐漸 認識到依戀對像也有自己的需求和願望,交往中要照 顧彼此的需求,調整目標,而這個階段是需要時間來 發展和鞏固的。建議父母在孩子3歲後纔送孩子去幼 兒園,此時他*有力量忍受和家長的分離痛苦。對於 有特殊情況的孩子,比如3歲前由長輩撫養,3歲時纔 接到父母身邊的孩子,可以適當晚一些,先建立起和 孩子的依戀關繫,再準備送孩子去幼兒園。
    孩子剛入園的分離焦慮,不僅表現為哭鬧,有時 也表現為抵抗力低下,容易生病。家長除了照顧好孩 子的身體,也要安撫孩子的情緒,盡量按時接送孩子 ,送孩子時約定好接他的時間,並給他一個擁抱;接 孩子時先給一個擁抱和親吻,表達思念“媽媽/爸爸 想你了”。經過一段時間孩子可逐漸適應。如果孩子 焦慮的情況**嚴重,家長可以酌情考慮晚些時間再 入園。
    孩子去幼兒園,媽媽也感傷,成人的分離焦慮是 怎麼回事呢?別著急,或許到了文末你就有了答案。
    “我是哪種孩子?”——談談依戀的類型 安思沃斯用陌生情景測試,區分了1~2歲孩子的 依戀類型: 安全型依戀(secure attachment):約占60% ,表現為當媽媽在時,會以媽媽為中心進行獨自探索 ,母親是“安全基地”;當母親離開時,孩子會有明 顯的不安;當母親返回時,孩子會跑上前,要擁抱等 。母親在場時,這類孩子對陌生人很隨和大方。
    焦慮/抗拒型依戀(resistant attachment): 有約10%~15%的孩子為此類型,他們對母親表現出一 種矛盾的態度,母親在場時,他們不能自由地探索; 在母親離開前就表現出焦慮;母親真的離開後,他們 表現得**難過;母親回來後,他們既想親近母親, 又表達出對母親離開的生氣,又踢又打,抵抗母親溫 暖的安慰。
    回避型依戀(avoidant attachment):約占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