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自我與本我/西方心理學大師名著典藏繫列
該商品所屬分類:心理學 -> 心理學理論與研究
【市場價】
283-409
【優惠價】
177-256
【介質】 book
【ISBN】978730246192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清華大學
  • ISBN:9787302461920
  • 作者:(奧)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譯者:張艷華
  • 頁數:136
  • 出版日期:2017-02-01
  • 印刷日期:2018-10-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2
  • 字數:159千字
  • 《自我與本我》對人的心理及心理活動的描述極具革命性的意義。為了解釋意識與潛意識的形成,以及二者之間的關繫,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借鋻喬治·格羅德克的觀點,提出了本我、自我和超我三個概念。本我,是個體的潛意識,代表人類*原始的欲望,追求唯樂原則;自我,指個體的意識,追求現實原則,是人格結構中基礎的部分;超我,屬於人格結構中道德的部分。
  • 第一篇 **唯樂原則
    第一章 唯樂原則**心理生活
    第二章 以唯樂原則為**的兒童遊戲
    第三章 強迫重復原則
    第四章 創傷性神經癥患者的夢
    第五章 追求完善的本能
    第六章 愛的本能與死的本能
    第七章 唯樂原則終會被馴服
    第二篇 集體心理學和自我的分析
    第一章 導論
    第二章 勒龐對群體心理的描述
    第三章 關於集體心理的其他論述
    第四章 暗示與力比多
    第五章 兩種人為構成的集體: 教會和軍隊
    第六章 其他問題和研究思路
    第七章 自居作用
    第八章 愛、催眠的關繫和集體形式
    第九章 群居本能
    第十章 集體**和原始部落首領
    第十一章 自我與自我典範的區分
    第三篇 自我與本我
    前言
    第一章 意識與無意識
    第二章 自我和本我
    第三章 自我和超我
    第四章 兩大本能
    第五章 自我、本我、超我與兩種病癥
    附錄(一) 描述性的和動力意義的無意識
    附錄(二) 存儲大量力比多的容器
    附錄(三) 弗洛伊德年表
    譯後記
  • 第一章 唯樂原則**心理生活 我們所提出的精神分析理論,確信心理事件經歷的過 程受到了唯樂原則的自發調節。也就是說,我們相信,某 種不快樂的緊張狀態纔是導致一些心理事件過程產生的原 因。這種過程發展的*終目的是要消除緊張狀態,也就是 避免不快樂或者說引起快樂。我們將“經濟的”觀點引入 研究中,目的是為了將上述過程融入我們的研究主題—— 心理過程中。如果我們將這種“經濟的”因素與“局部解 剖學的”和“動力學的”因素一起加入對心理過程的描述 中,那麼我認為,它將是迄今為止對這些過程所能給予的 *完整的描述,我們可以將它看作是具有開創意義的心理 學描述。
    通過唯樂原則,無論我們在多大程度上接近或接受了 某種特殊的、歷**早已被廣泛接納的哲學體繫,於我們 來說並沒有什麼關繫。我們試圖通過描述和解釋自己的研 究領域中所觀察到的常見事實而獲得這些思辨性的假設。
    精神分析工作的目標並不是優先和創見,我們不能忽視構 成唯樂原則假設的那些基礎印像,但也**樂意感謝這些 哲學理論和心理學理論,因為它們能幫助我們了解那些給 我們造成強烈影響的關於快樂和不快樂情感的意義。然而 ,遺憾的是,我們並沒有得到有關這方面的指導。既然不 得不對這個*模糊而*令人費解的心理領域進行研究,那 麼我認為*好的假設就是*不僵化的假設。我們打算把快 樂和不快樂與興奮量相結合來考察,這種興奮量並不以任 何方式“結合,,①在心中,而是存在於心中。不快樂與 興奮量的增大成正比,而快樂則與興奮量的減少相一致。
    快樂和不快樂情感強烈程度與興奮量的相應變化之間,並 不存在隱含關繫,二者之間的關繫**簡單。依據心理生 理學相關認識,通常情況下,特定時間內興奮量增加或減 少的數量可能是決定這種情感的因素,其中可能有實驗的 作用,因此我們不打算提出任何正比例關繫。但是,分析 學者認為,在沒有十分確定的觀察事實的指引前提下,並 不適合深入地討論這個問題。
    具有深刻洞察力的研究者費希納(G.T.Fechner), 他所提出的關於快樂和不快樂問題的觀點,在一切主要方 面都和精神分析研究使我們不得不相信的觀點相一致,這 是一個我們無法忽視的事實。在費希納所著的《關於有機 體產生史和發展史的幾點想法》(1873年,**1部分,附錄 第94)一書中,有相關的論述。他說:“我們可以這樣認為 ,如果意識的衝動與快樂和不快樂之間始終保持著一定聯 繫,那麼快樂和不快樂與穩定和不穩定的狀態之間必定存 在著某種心理物理學的關繫。這一認識為某種假設提供了 基礎,我打算在其他地方詳細討論這種假設。根據這種假 設,每一種產生於意識底限以上的心理物理運動,當它接 近**的穩定性並超出一定的限度後,相應地就會產生快 樂;當它背離了**的穩定性並超出一定限度後,相應地 就會產生不快樂。或許,我們可以把這兩種限度稱作快樂 和不快樂的質的限度。在這兩種限度之間,存在著某種空 白地帶,也就是審美的平靜狀態……” 這樣的假設同樣適用於那些使我們相信唯樂原則**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