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動機式訪談法--幫助人們改變/社會工作流派譯庫
該商品所屬分類:心理學 -> 心理學理論與研究
【市場價】
785-1139
【優惠價】
491-712
【介質】 book
【ISBN】9787562837558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華東理工大學
  • ISBN:9787562837558
  • 作者:(美)William R.Miller//(英)Ste...
  • 頁數:569
  • 出版日期:2013-12-01
  • 印刷日期:2013-12-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580千字
  • 動機式晤談法動機式晤談法,也稱為動機訪談或激勵面談,是一種支持性治療方法,由美國新墨西哥州大學心理學及社會醫學教授、臨床心理學家米勒和他的同事、英國威爾士大學加的夫學院醫學繫的心理學家斯蒂芬·羅爾尼克創立。《動機式訪談法--幫助人們改變》**版出版於1991年,當時主要集中在成癮方面。第二版出版於2002年,講述了MI在*廣泛的領域中的使用。又一個10年之後,已經有超過25000篇文章引用了MI,有200個關於MI的隨機臨床試驗出現。這些研究提供了關於MI過程和結果、改變的心理語言學和從業者如何學習MI等方面的一些重要的新知識。通過本書,作者William R.Mille和Stephen Rollnick希望讓MI可指定、可學習、可觀察和有用。
  • 動機式訪談(MI)的概念最早出現在1983年。而《 動機式訪談法--幫助人們改變》的第一版出版於1991 年,當時主要集中在成癮方面。第二版出版於2002年 ,講述了MI在更廣泛的領域中的使用。又一個10年之 後,已經有超過25000篇文章引用了MI,有200個關於 MI的隨機臨床試驗出現。這些研究提供了關於MI過程 和結果、改變的心理語言學和從業者如何學習MI等方 面的一些重要的新知識。這些發展催生了現在的第三 版,它提供了至今關於MI的最完整的闡釋。這個版本 中有㈨%以上的內容是新的。書中描述了MI所包括的 四個過程—導進、聚焦、喚出和計劃——並圍繞它們 進行編寫。一些重要的關於MI的基本過程和訓練的新 知識也被包含進來。書中有一些新的案例、一個MI術 語的詞彙表和更新了的參考書目列表。關於MI的歷史 、理論、證據基礎和保真度評估的討論被放在了本書 的結尾部分。雖然有了許多變化,但MI的基本精神始 終如一地貫穿於這三個版本之間。《動機式訪談法-- 幫助人們改變》還增加了對至誠為人的強調,作為MI 實踐中基本人文精神的第四個元素。通過本書,作者 William R.Mille和Stephen Rollnick希望讓MI可指 定、可學習、可觀察和有用。
  • **部分 何謂動機式訪談法
    第一章 關於改變的對話
    第二章 動機式訪談法的精神
    第三章 動機式訪談法的做法
    第二部分 導進過程:關繫性基礎
    第四章 導進和脫離
    第五章 傾聽:了解一個人的困境
    第六章 核心訪談技能:OARS
    第七章 探索價值觀和目標
    第三部分 聚焦過程:策略趨向
    第八章 為什麼要聚焦
    第九章 尋找未來的方向
    第十章 當目標不同的時侯
    第十一章 交換信息
    第四部分 喚出過程:準備改變
    第十二章 矛盾心態:改變語句和持續語句
    第十三章 喚出個人內在的動機
    第十四章 回應改變語句
    第十五章 回應持續語句和不和諧
    第十六章 喚出希望和信心
    第十七章 帶有中立性的咨詢
    第十八章 建立差距
    第五部分 計劃過程:鏈接改變的橋梁
    第十九章 從喚出到計劃
    第二十章 發展改變計劃
    第二十一章 增強承諾
    第二十二章 支持改變
    第六部分 動機式訪談法的日常實踐
    第二十三章 體驗動機式訪談法
    第二十四章 學習動機式訪談法
    第二十五章 運用動機式訪談法
    第二十六章 整合動機式訪談法
    第七部分 評估動機式訪談法
    第二十七章 動機式訪談法的證據研究和演變
    第二十八章 評估動機式對話
    術語詞彙表
    參考文獻
    譯後記
    內容提要
  • 當你覺察到一個人所聲稱的目標或價值跟他或她 的行為之間存在差距 的時候,*好的回應方式是什麼呢?翻正反射(就像 在第一章中所討論 的)會是把它指出來,也許甚至以此對質這個人: “難道你沒有看到你正在做的事情在怎樣傷害著 你的家庭嗎?” “當你表現得這麼虛偽的時候,你怎麼還可以說 你是一個誠實的人呢?” “如果你繼續保持現在這樣,你將會摧毀你的健 康的。” 然而,這樣的一種直接挑戰很可能會激起自我防 衛意識而不是改變。
    我們的經驗是,當人們被邀請在一個安全和非評判的 氛圍中去反思他們的 價值觀和行為時,他們通常對這些差距心知肚明。當 然,這種對差距的自 我對質可能會讓人感覺不舒服,而咨詢師的任務是幫 助這個人繼續關注和 反思它們,避免防衛心理再次出現。在前面的章節中 描述過的OARS工具 對於解決此種問題來說是很好的工具。
    自我對質的潛在影響在一項由Rokeach(1973)主 持的經典繫列研究 中被論證過,這項研究是在美國民權運動的高峰時期 針對三所不同大學的 新生進行的。那些參與了一項關於一種教育性的“積 極參與的方法”的研 究的學生,被要求從一份有18個選項的清單中辨認他 們的價值觀並對其 進行排序。這個研究以分組方式完成,每個人私下都 有機會完成他或她自 己的答卷。
    然後,Rokeach對實驗組描述了來自他前一項研 究的一個發現:學生 們平均來說趨向於把自由排名為*重要(#1),但是把 平等排名為不太重 要(#6),觀察認為學生們“大體上對他們自己的自由 遠比對他們是在為 其他人爭取自由*感興趣”(1973,第237頁)。他邀 請他們私下反思他 們自己的價值觀排序,並跟同一所大學裡一般學生的 答案比較有何不同。
    他進一步描述了一個發現,即前面的學生的排序預測 了他們自己對公民權 的態度:那些促成和參加了民權行動的學生對自由和 平等的排序差不多一 樣,而那些反對民權的學生,相比於對其他人,對他 們自己的自由給予了 *高的優先級。在進一步的測量之後,他解散了實驗 組並且說:“我請求 你們每一個人去想想你們自己——關於你們珍視的東 西。這樣做的一個收 獲,可能是使你對你周圍的世界的看法有一個改變。
    但是那要取決於 你……沒有老師可以告訴你該怎麼想或者該相信什麼 。”(1973,第239 頁)那些被隨機分配到控制組的學生也做了同樣的價 值觀排序,但是並沒 有給他們提供任何這樣的附加信息,沒有把任何注意 力吸引到可能的價值 觀差距上。
    雖然實驗組和控制組在研究開始以前沒有顯示出 態度上的差異,但是 後來在好幾個測量項上他們的回應相當不一樣。當他 們重新對這個價值觀 進行排序時,實驗組的參與者在第三周時顯著地提高 了平等的排名,而且 在研究結束以後的第三個月和第十五個月時又*高, 而控制組的參與者則 沒有。*加引人注目的是行為上的改變。三到五個月 之後,信件被寄到全 部的參與者手上,當中沒有提及跟這項研究的聯繫, 隻是邀請他們加入一 個民權組織(全國有色人種促進協會[NAACP]),由這 個組織的**在 NAACP的信箋上簽名。在三項分開獨立的研究中,來 自實驗組的學生比 控制組多兩倍,且詢問*多的信息並*有可能加入。
    在一項研究中,學生 公告的主修專業是在二十一個月時纔確定下來的。實 驗組的學生(28%) 是控制組的參與者的兩倍(14%),*有可能注冊主修 種族關繫專業。在 另外一所大學,對於改變了他們的主修專業的學生, 如果他們曾經在實驗 組中(55%)而不是在控制組中(15%),則*有可能從 自然科學改為社 會科學或者教育學。
    這樣的一個小干預,即使在多年以後,怎麼還會 有這樣的漣漪效應 呢?這些人隻是被邀請私下去反思他們曾經在一項價 值觀排序任務中給予 的兩個條目的相對重要性。任何發生的對質都是自我 對質,當中並沒有個 體的互動。那些學生並沒有將他們長期的行為改變關 聯到或歸因於那個新 生年所做的研究,而那個實驗性干預是對這個組間差 異**的明顯解釋。
    當然,這並不是**的簡短干預取得長期行為改變的 事例(Bien、Miller。
    和Tonigan,1993;Daeppen、Bettholet和Gaume, 2010;Erickmn、 Gcrstle和Feldstcin,2005;Miller,2000),但是 這是一個反思一個人的 價值觀的潛在影響的好例子。在這種情況下,它不是 發生在一個治療的背 景中,而參與者也不是在尋求改變。
    那麼,對質是什麼呢?在語源學 中,‘對質”的意思就是要面對面。在 MI中,對質不是跟其他人,而是跟一 個人自己。在一種支持和肯定的背景 中,沒有威脅或評判,人們被邀請跟他們自己面對面 ,反思他們自己的行 為、態度和價值觀。他們被邀請去看鏡子裡的東西並 且讓他們看到的東西 來改變他們。沒必要“擺到面前”纔能使它發生。實 際上,這種策略*有 可能適得其反,並激發防衛心理而不是改變(White和 Miller,2007)。
    MI這種方法推崇人們的自主性,信任他們自己固有的 智慧和朝積極方向 成長的願望。P114-116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