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怪誕行為學(2非理性的積極力量)(精)
該商品所屬分類:心理學 -> 心理學理論與研究
【市場價】
353-512
【優惠價】
221-320
【介質】 book
【ISBN】978750868143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中信
  • ISBN:9787508681436
  • 作者:(美)丹·艾瑞裡|譯者:趙德亮
  • 頁數:250
  • 出版日期:2017-12-25
  • 包裝:精裝
  • 開本:32開
  • 字數:226千字
  • 上一版累計銷量20w+,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黑天鵝》作者塔勒布、經濟學家梁小民聯袂**;長踞《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網站暢銷書排行榜;
    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了為“行為經濟學”做出突出貢獻的理查德?塞勒,這本書正是對“行為經濟學”通俗易懂的解讀,幫助你在了解了自己的非理性之後,做出理性的決
  • 按照理性的觀點,我們的一切決策應該符合我們的利益,我們應該辨別面臨的各種選擇並準確計算價值,做出符合我們利益的選擇。如果我們非常理性地做到各種“應該”,那真的再好不過了。不幸的是,我們做不到。 在《怪誕行為學:可預測的非理性》中,行為經濟學家艾瑞裡探討了人類偏見的負面影響,而本書則探討了非理性積極的另一面。非理性能讓我們適應新的環境、信任別人,樂於不斷努力,愛自己的孩子。這些美妙、奇異非理性的積極力量能夠幫助我們實現各種目標,更好地生活。 同時,本書還將越過工作環境,深入檢驗我們在人際關繫中的行為。我們與萍水相逢的人如何相處?我們如何對待我們的親友?我們如何對待自己的情緒?我們如何適應新情況、新環境?
  • 【美】丹?艾瑞裡(Dan Ariely) 美國杜克大學心理學和行為經濟學教授,同時也在該校經濟學院、醫學院等擔任教職,獲得過心理學博士及商學博士學位。他的文章經常發表在《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波士頓環球報》等知名媒體上。 他寫作了一繫列暢銷書,包括《怪誕行為學:可預測的非理性》《怪誕行為學2:非理性的積極力量》《怪誕行為學3:非理性的你》《怪誕行為學4:誠實的真相》等。
  • 導?言 // VII
    |**部分|
    以匪夷所思的方式**顛覆職場中的既定邏輯
    第一章?金錢的**
    為什麼巨額獎金帶不來高業績?
    獎金鴻運 // 006
    結果:請擊鼓…… // 014
    激增的動機 // 016
    想與做 // 018
    那些“特別的人” // 021
    社會壓力下的表現失常 // 025
    金錢的壓力與心無旁騖的劍俠 // 029
    隱藏在小決策和大決策背後的非理性 // 031
    第二章?工作的意義
    我們可以從樂高遊戲中學到什麼?
    找到工作的意義 // 037
    為食物而工作 // 039
    “意義”的激勵作用不可小覷 // 045
    組裝生化勇士 // 047
    勞動分工與勞動的意義 // 057
    給工作賦予意義 // 060
    第三章?宜家效應
    為什麼我們會高估自己的勞動成果?
    烤爐裡的訣竅 // 064
    我愛自己折的千紙鶴 // 069
    定制、勞動與愛 // 073
    理解估價過高的原因 // 075
    結果的重要性 // 078
    愛與付出 // 083
    第四章?不在這裡發現的偏見
    為什麼“我”的點子比“你”的要好?
    任何方案都可以,隻要,它是我提出來的! // 087
    愛迪生手中的“牙刷” // 093
    非理性既是天使,也是魔鬼 // 096
    第五章?報復的本能
    為什麼我們要尋求公平正義
    懲罰的快感 // 100
    向銀行家扔爛西紅柿 // 103
    消費者的報復:我的故事,**部分 // 106
    別接那個電話 // 110
    特別差的旅館和另一些故事 // 114
    代理與主體 // 118
    消費者的報復:我的故事,第二部分 // 121
    “對不起”三個字的魔力 // 123
    如果你禁不住**…… // 125
    有用的報復 // 127
    |第二部分|
    以出人意料的方式挑戰生活中的常規
    第六章?適應的法則
    為什麼我們能適應一些事(但不是所有事,也不是一直如此)
    疼痛如何教會我們適應 // 133
    享樂適應 // 139
    快樂水車 // 145
    克服享樂適應 // 147
    適應:下一道邊界 // 151
    善用適應性,提高生活的幸福感 // 154
    第七章?好不好?
    適應、伴侶和美麗市場
    是否有女孩願意與我約會? // 160
    心靈與肉體 // 161
    郎纔女貌與適應性擇偶 // 163
    好不好? // 168
    適應與閃電約會的藝術 // 172
    每個人都有得到幸福的機會 // 176
    第八章?市場的失靈
    一個有關在線約會的案例
    進入在線約會 // 182
    在線約會的扭曲:斯科特的故事 // 187
    虛擬約會實驗 // 189
    為霍默·辛普森設計的網頁 // 194
    第九章?感情的偏好
    為什麼我們選擇幫助某個人,卻漠視許多人的痛苦?
    可識別受害者效應:你會把錢捐給誰? // 201
    密切度、生動感與“杯水車薪”效應 // 203
    理性思維讓我們缺乏愛心 // 207
    錢應該花在哪裡? // 209
    如何解決統計受害人問題 // 212
    第十章?短期情緒的長期效應
    為什麼我們常常感情用事?
    情緒與決定 // 220
    *後通牒遊戲 // 224
    自我羊群效應 // 228
    不要跨越他 // 232
    你能劃獨木舟嗎? // 233
    第十一章?非理性的教訓
    為什麼一切決策都需要檢驗?
    專家與政策的非理性 // 243
    致?謝 // 249
  • 拖延和醫學副作用的教訓 你怎麼樣我不清楚,但是直到**,我還沒踫到一個從不拖沓的人。遇見麻煩就往後拖,“明日復明日”的現像隨處可見—無論我們怎樣痛下決心、自我克制,一次又一次痛心疾首地矢志自新,但是克服拖沓惡習實在太難,難得無法想像。
    我想通過我的一段親身經歷,與大家分享怎樣纔能戰勝拖沓惡習。我18歲那年,遭遇了一次可怕的事故。一顆鎂光照明彈在我身邊突然**,造成我全身70%的皮膚三度燒傷(我曾把事件經過寫進《怪誕經濟學》一書中)。*倒霉的是,住院三個星期後,我在輸血時染上了肝炎。無論什麼時候,肝髒染上惡性病毒都不是好事,況且我當時的身體已經**虛弱,這對我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肝炎增加了手術並發癥的風險,耽誤了我的燒傷治療,我全身很大一部分的移植皮膚都發生了排異反應。*糟糕的是,醫生無法確診我患的是哪一種肝炎。他們隻知道我患的既不是甲型肝炎也不是乙型肝炎,後來,我的肝炎病情勉強得到控制,但依然時好時壞,不時發作,給我的身體機能造成巨大損傷,因而延長了身體痊愈的時間。
    8年以後我讀研究生時,肝炎復發,病情危急。我到學生醫療中心檢查,經過多次抽血化驗,醫生給出了診斷:我患的是丙型肝炎,這是不久前剛從已有類型中分離鋻別出來的。雖然我渾身難受,卻仍把它當成好消息。**,我終於知道我患的是什麼病了;第二,我知道當時還處在試驗階段的一種新藥—干擾素,對治療丙型肝炎可能有很好的療效。醫生問我是否願意作為志願者參加干擾素療法的實驗研究。面對肝纖維化和肝硬化的危險,以及丙型肝炎可能引起的早逝,盡管新藥實驗有風險,兩害相權取其輕,對我來說,志願參加該藥的臨床實驗明顯利大於弊。
    治療的**階段需要每星期自我注射三次干擾素。醫生警告我注射後會有副作用,會出現感冒一類的癥狀,包括發燒、惡心、頭疼,還有嘔吐—不久後,我發現他的判斷**準確。不過我已經下定決心根治肝炎,在此之後一年半的時間裡,我每個星期一、三、五的晚上,給自己規定並實行了“雷打不動”的操作規程:回到宿舍以後,從藥品櫃裡取出注射器,打開冰箱,按規定劑量抽進干擾素,把針頭扎進大腿。然後,我就躺進大弔床—這是我在那間閣樓一般的學生宿舍裡擁有的**好玩的家具,躺在上面我可以正對電視機屏幕。我在弔床下面放了一個可以隨手拿到的桶,因為過一會兒我準會嘔吐,我還預備了一條毯子以便發燒感覺冷時蓋上。大約一個小時以後,惡心、發燒、發抖、頭疼等癥狀一一出現,再過一會兒,我就睡著了。到了第二天中午,我覺得多少好一些了,再回學校繼續研究項目。
    我和參加實驗的其他病人一樣,不僅需要長時間地與藥物副作用做鬥爭,還要艱難地面對自己的拖沓惡習和自我控制問題。注射干擾素那天就是我的受難日。我需要經受注射後16個小時副作用的種種折磨,同時又希望有朝一日,這種藥物能根治我的病。用心理學家的術語來說,我為了“正面長遠效應”必須忍受“負面即時效應”。這種問題我們經常遇到,有些事情盡管從長遠來看對人們有利,大家卻往往不會去做。盡管我們的良知激勵我們采取行動,多數人卻寧願逃避那些目前不盡愉快的事情(參加鍛煉、從事令人厭惡的工作、打掃車庫),盡管將來會有好的結果(有益健康、獲得晉升、得到配偶的贊許)。
    苦熬了18個月,醫生告訴我,我是參加實驗的志願者中**自始至終嚴格按治療規定注射干擾素的人。其他人都不同程度地多次未按規定進行注射—考慮到嚴重的副作用,這並不令人感到奇怪(實際上,不按照規定進行治療是個**普遍的問題)。
    我是怎樣纔經受住了十幾個月的痛苦折磨?難道我真的有鋼鐵一般的意志力嗎?其實我和芸芸眾生一樣,在自我控制方面也存在很多問題,每到注射干擾素的那**,我都巴不得能逃過去。但是我有個小訣竅,能夠讓這一治療過程變得不那麼難以忍受,那就是看電影。我酷愛看電影,如果有時間,我天天看也看不夠。醫生告訴我注射後可能出現的副作用以後,我就決定用電影作為激勵手段。由於注射干擾素的副作用確實存在,因此,我其實也沒有什麼別的好辦法。
    每到注射的那**,我就會先到上學路上的那家音像店挑幾部我喜歡的電影錄像帶。整整**的時間,我想的都是電影會有多精彩,急切盼望放學後放給自己看。放學回去後,我先注射干擾素,然後一躍跳進弔床躺好,把身體調整到*佳觀看角度,接著按一下遙控器的播放鍵—我的小小電影節開始了。這樣,我把前面的注射與後來欣賞一部精彩電影的體驗就聯繫了起來。*後,注射的副作用開始發作,此時電影帶給我的好心情會有所減弱。盡管如此,這樣的安排仍然使注射的痛苦與觀賞電影的愉悅之間建立了*緊密的聯繫,在某種程度上抵消了副作用帶來的痛苦,也使我*終把治療過程堅持下來。(在上面的例子裡,我很幸運,因為記憶有誤,有些電影我反復看了好幾遍。) 這個故事讓我們得出什麼結論?我們都有重要的事情要做,特別是在戶外風和日麗、景色迷人的時候。我們都不喜歡填寫報稅單、核對那些乏味的單據、打掃後院、堅持節食、準備報考研究生,或者像我一樣接受痛苦的治療。當然,如果我們都是理性的,拖沓問題就不難解決。我們會計算長遠目標的價值,又會與眼前的短期享受加以比較,明白我們隻要忍受眼前的一點兒痛苦便可以換取*多的長遠利益。隻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就能將注意力集中在利益攸關的事情上,工作時就能想到工作完成後的滿足感和成就感;就能把腰帶不斷地往裡縮,堅持鍛煉增強體格;就能嚴格遵守醫生制訂的醫療方案,希望有**能從醫生那裡聽到:“你體內的病毒已經**消失了。” 可悲的是,我們多數人寧可享受即時滿足而放棄長遠目標。每天的行為表明我們似乎相信,在不遠的未來,我們會有*多時間、感覺*好、*有錢、精力*充沛、感覺不到壓力。“未來”的時光似乎無比美妙,生活中所有令人厭煩的事情到那時都能解決,盡管到頭來我們還得費力地清理雜草叢生的院子、繳納報稅滯納金、忍受病痛。我們毫不費力就能認識到人類經常不肯為了長遠目標而做出短期犧牲。
    上面說的這些與本書的內容有什麼關繫呢?總的來說,密切相關。
    按照理性的觀點,我們的一切決策都應該符合我們的*大利益(“應該”一詞是關鍵所在)。我們應該辨別各種選擇並準確計算其價值(不僅是眼前的價值,同時還有長遠的價值),做出符合我們*大利益的選擇。如果遇到互相矛盾的兩難境地,我們應該不帶任何偏見全面判斷形勢,我們應該像選擇不同型號的筆記本電腦那樣客觀地權衡利弊。如果我們生病了,並且有痊愈的願望,就應該嚴格按照醫生的指示去做。如果我們體重超標,就應該認認真真,每天步行幾公裡,隻喫烤魚和蔬菜,隻喝白水。如果我們抽煙,就應該毫不拖延、毫無保留地堅決戒掉。
    如果我們能**理性、**清醒地做到這些“應該”,那真的就再好不過了。不幸的是,我們做不到。否則就不會出現數以百萬計的人辦了健身俱樂部會員卡卻幾乎沒用過,有人不顧自己和別人的生命安全,一邊開車一邊發手機短信,還有(你有*好的例子,請補充)……你怎樣解釋這些現像? 行為經濟學正是把這些案例作為研究起點。在行為經濟學中,我們並不把人都假定為感覺靈敏、善於計算的機器。相反,我們觀察人們實際上怎樣去做,這些觀察得出的結論常常是人們並非如我們想像的那樣理性。
    肯定地說,我們可以從理性經濟學中學到很多,但是它的一些假定——人們總是會做出正確決策,隻要事關巨額的金錢就不大可能出錯,市場本身具有自我糾正的功能,很明顯會招致災難性的後果。眼光敏銳的英國小說家喬治·艾略特在19世紀就看到了理性經濟學的問題。她在一篇文章中描述了理性經濟學對於人類經濟問題的奇特解釋,甚至暗示了行為經濟學在一個多世紀以後所采取的方法。“現代歸納演繹法征服了一切,由此創建出一種傾向。”她寫道,“它相信一切社會問題都會被經濟學融合,鄰居間的矛盾可以用代數方程式來解決……這些形形色色的錯誤,與對人類的真正了解,對人類的習慣、思想和動機的**研究迥隔霄壤,不可同日而語。” 為了弄清楚艾略特到底說的是什麼(她的話無論在當時或現在都同樣適用),我們以開車舉例。交通運輸和金融市場一樣,都是人類制造的制度體繫,我們隻要睜開眼睛就能看到人類所犯的悲慘、可怕、代價高昂的錯誤(這也符合我們另一種帶有偏見的世界觀,認識自己的錯誤需要費點兒力氣)。汽車制造商和道路設計者一般都懂得人們在開車時會出現判斷失誤,他們制造汽車、修建道路時會注意到駕駛者和乘客的安全。汽車設計者和技術人員會在車上安裝安全帶、防抱死剎車、後視鏡、氣囊、鹵素車燈、測距儀等來彌補人類自身能力的不足。同樣,道路設計人員在高速公路兩側修建安全邊道,有的邊道上還加了限速帶,車輪經過就會發出警告聲響。盡管采取了這些安全措施,人們在開車時仍然不斷地犯各種錯誤(包括酒後開車,邊開車邊收發手機短信等),結果造成事故和傷亡。
    想想2008年華爾街爆發的金融危機,以及它對整個經濟造成的衝擊。面對人類易於犯錯的傾向,我們憑什麼以為不需要設置外部措施防止或干預金融市場上出現的可怕的判斷失誤?為什麼不設置一些安全措施幫助那些管理數十億美元資金的人,對這些投資進行調控,以防止出現代價無比沉重的錯誤? 科學技術的發展原則上應該有助於解決人類的一些基本錯誤,但實際上,它卻加重了這些問題,使人們*難以按照真正有利於自己的方式行動。我們以手機舉例。這個小玩意兒操作簡便,不但可以打電話,還可以給朋友編寫和發送短信。如果你一邊走路一邊編寫短信,眼睛隻盯著手機屏幕而忽略了人行道上的情況,就很有可能撞上電線杆或行人。這當然令人尷尬,但一般沒有生命危險。走路時注意力不集中倒無大礙,但是,如果你在開車時這樣做,那你就是在制造災難。
    同樣,再想一想農業和科技發展是如何使我們陷入流行肥胖癥的旋渦的。幾千年前,原始人類在平原上、樹林中打獵覓食需要消耗很多熱量,為了保持體力,他們必須儲存任何一盎司的能量。隻要遇到含糖、含脂肪的食物,他們就必須停下來盡力填滿肚子。此外,大自然賦予了人類一種靈敏的機能:在攝入足夠熱量與感覺喫飽之間有約20分鐘的時間間隔。這就使得人類可以積蓄一小部分脂肪,這樣,即使不能及時俘獲一頭鹿,人的體內也有養分供他們消耗。
    然而幾千年後,在工業化**中,人們除了睡覺,大部分時間都是坐在椅子上,盯著電腦屏幕,不再追著野獸奔跑。人們無須耕種和收割農作物,這一切康尼格拉公司都能替他們做。食品生產商把玉米制成含糖和脂肪的食品,我們再從快餐店和**市場將它們買回家。在當今這個充斥鄧肯甜甜圈的世界裡,我們酷愛甜食和含脂肪類的食品,不知不覺就攝入了數千卡路裡的熱量。在我們狼吞虎咽地喫下一份芝士火腿蛋夾面包圈的早餐以後,攝入的熱量已經足夠,飽腹感還沒來得及出現,我們又喝下一杯加糖咖啡,喫了半打糖皮面包圈,又增加了一些熱量。
    從本質上來說,人類早期進化所形成的身體機能在遠古時代是有意義的。但面對科學技術發展與人類進化速度兩者的**不匹配,在人類的身體機能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原來對我們有幫助的,現在反而成了我們的障礙。不良的決策行為在幾個世紀前可能隻是帶來不便,現在卻會對我們的生活產生嚴重,甚至致命的影響。
    現代的科學設計者沒有充分了解我們易於犯錯誤的本質,他們設計出新的和“改良的”股票市場、保險、教育、農業,以及醫療制度體繫,卻沒有把我們的局限考慮在內(我把這一切稱為“科技與人類不兼容”,現在這種情況隨處可見)。結果是,我們不可避免地犯下各種錯誤,有時甚至造成巨大損失。
    從表面上看,我們這樣評價人類本質似乎有點兒令人沮喪,因為事實未必如此。行為經濟學家想通過理解人類的弱點找出*人性化、*現實、*有效的方法來抵御**,增強自制能力,以*終實現各自的長遠目標。理解我們找不到正確方法來克服自己錯誤的原因,對於整個社會都將是**有益的。如果我們能對行為背後的動因和誤入歧途的緣由有所理解(從企業獎金與激勵機制如何決策,到有關個人生活各個方面,諸如約會與幸福),我們就能*好地把握金錢、人際關繫、各種資源、安全和健康,無論是對個人還是對社會,都是如此。
    行為經濟學的真正目標就是:努力了解我們到底如何運作,*充分地觀察我們的偏見,這些偏見如何影響我們,然後纔有希望幫助人們*好地做決策。我似乎很清楚人們的決策永遠不會***理性,但我堅信*好地理解影響我們行為的各種非理性力量是改善決策的**步。而且,我們能做的不限於此。發明家、企業管理者、政策制定者可以進一步設計我們的生活環境,使之從本質上*具包容性,無論我們能做到的,還是做不到的都要考慮。
    歸根結底,這就是行為經濟學所要做的—找出存在於不同領域行為和決策背後的各種力量,針對影響我們個人、企業,以及公共生活的普遍問題,找出解決方法。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