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很冷很冷的冷門知識大合集
該商品所屬分類:工具書 -> 百科全書/年鋻
【市場價】
316-459
【優惠價】
198-287
【介質】 book
【ISBN】9787538884678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黑龍江科技
  • ISBN:9787538884678
  • 作者:趙穎琪
  • 頁數:432
  • 出版日期:2015-09-01
  • 印刷日期:2015-09-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390千字
  • 趙穎琪編著的這本《很冷很冷的冷門知識大合集》秉承“普及趣味知識,娛樂勞苦大眾”的理念,旨在為讀者打造一件探索未知、消滅無知的**利器,書中收集了包括生活、健康、科技、文化等在內的大量有趣的冷門知識。相信在閱讀過本書之後,你一定能在一夜之間變得博學而風趣,成為朋友中間的知識達人。
  • 冷門知識與“冷笑話”似乎有異曲同工之妙,越 是“冷”,就越有趣、越吸引人。於是,那些熟知這 些“笨蛋問題”答案的人便在人際交往中占了先機。 每當人們聽到他們說出新奇的知識,或解開看似簡單 卻讓人感到無比困惑的小謎團,都會對他們產生一種 莫名的崇拜和喜愛。 這,就是冷門知識能帶給我們的最大好處! 您可千萬別較真,樂呵樂呵得啦! 現代社會不斷發展,科學技術也在不斷進步,隨 之,知識也在不斷更新。因此,所謂的“冷門知識” 也隻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某些人感到“冷”的知識, 另外一些人可能完全不“感冒”;現在“冷”的,以 後可能也會變成“常溫”的。 趙穎琪編著的這本《很冷很冷的冷門知識大合集 》帶給大家的是一些小知識,但編者更希望它能帶給 大家一些小快樂。工作一天不容易,走在人生的道路 上很勞累,何不小憩片刻,品一杯清茶,捧一本閑書 ,感受知識帶來的趣味。
  • PART 03 流言終結者:謠言,看你能飛多久!
    喫木瓜豐胸,那隻是個傳說
    酸堿體質論,別忽悠人了
    “酸兒辣女”純屬無稽之談
    遊泳池裡懷孕,別開玩笑了
    血型與性格,真沒什麼關繫
    果真是“字如其人”嗎
    **之“記”在於晨嗎
    左眼跳財vs右眼跳災
    食品添加劑,到底有多可怕
    蝦加維生素C等於砒霜嗎
    “發物”啊,到底忌不忌
    “清肺食物”,隻是美好願望
    仙人掌防輻射,靠譜不靠譜
    加油站打手機,無性命之虞
    聳人聽聞的手機爆米花
    銀行卡“消磁”,不是手機的錯
    催熟香蕉也能催人“早熟”嗎
    磁鐵預報地震,這不搞笑嗎
    膠囊啊,用冷水送你行不行
    響屁不臭,臭屁不響
    運動治感冒,**不靠譜
    不可迷信的解酒流言
    PART 04 飲食小百科:怎麼著,就是要挑戰你的飲食常識!
    “千沸水”,*好別喝
    烤肉滴檸檬,去除致癌物
    熱帶水果“怕”冰箱
    辣椒為什麼跟手過不去
    冰激凌引發的頭疼
    “飲酒助眠”實不可取
    不會變質的五種食物
    柑橘喫過量,膚色變橘色
    每天喫一個雞蛋“合適”
    蔬菜與水果的“分界線”
    水果腐爛,果斷丟棄
    柚子與橘子之子——橙子
    “五谷雜糧”中的“五谷”
    喝酒時的那些“怪”事兒
    果蔬並非越新鮮越好
    豎著放雞蛋,纔能*保鮮
    元宵“≠”湯圓
    糖水不夠甜,就來加點鹽
    “滿漢全席”——*奢華的菜肴
    牛奶並非人人能喝
    木糖醇:像糖卻不是糖
    喝茶會喝“醉”
    餃子原本是治病良藥
    魚香肉絲竟是“下腳料”
    關於泡面的“疑惑”
    魚肉比畜肉*容易壞
    計算能力差,喫點巧克力
    桃養人,杏傷人,李害人
    自助餐竟是海盜就餐的習俗
    PART 05 男女趣聞錄:嗯哼,你可別想多了啊!
    美女臉的“黃金比例”
    分擔家務讓婚姻*幸福
    “夫妻相”,像不像
    想俘獲男人,*好穿紅色
    如果有**,男人都不見了
    男女大腦真的不一樣
    “心碎”到底是咋回事
    愛語*好對著左耳說
    “性福”與懷孕的關繫
    男人*愛講黃色笑話
    男人高潮時間總計16小時
    男人為什麼不喜歡逛街
    女人會“夢遺”哦
    “小蝌蚪”威脅排行榜
    PART 06 人體大揭秘:生命就是一個奇跡!
    大腦為何會一片“空白”
    人身上“90%”都是細菌
    “啤酒肚”跟啤酒關繫不大
    蒙住眼睛走,就隻能轉圈
    左臉表情比右臉*豐富
    喜怒哀樂能遺傳
    “靈魂出竅”——看到自己的身體
    膽小勿入!人死後的身體狀態
    “左撇子”不一定*聰明
    為啥一洗澡就想撒尿
    令人驚嘆的“*強肌肉”
    人體能承受的極限高溫
    眼淚是一種特殊的藥
    手指“咔咔”響,不必太擔心
    性別,不止有兩種
    長壽, “拼”的是基因
    人體“*髒處”——鼻腔
    邪門兒!一看書就犯困
    眼睛感覺不到冷熱
    耳大未必長壽,長壽必然耳大
    心髒不生癌的秘密
    胃對胃酸早有“防範”
    “一夜白頭”有可能
    那些有趣的“屁”事兒
    同樣是毛發,長勢並不同
    孩子的骨頭比成人“多”
    讓自己驚訝的說話聲
    憋氣自殺,談何容易
    “寬臀族”智商不一般
    人睡覺時,嗅覺也“睡覺”
    預測未來的“第六感”
    指紋暗示“體育天賦”
    “夜貓子”有*多的創意
    人體的“蛻皮”周期
    心髒的“記憶功能”
    死亡前1秒的神秘感受
    PART 07 瘋狂自然摔:被自然世界“閃”了眼!
    蛇沒手沒腳,照樣會遊泳
    樹懶行動咋就這麼慢
    動物有各自的“方言”
    螢火蟲能用來看書嗎
    狗的“專利”:抬腿撒尿
    驚!不斷變性的植物
    鯊魚搖晃船是為了“撓癢”
    公雞為什麼每天報曉
    你見過黑色的花朵嗎
    病菌敵不過蒼蠅
    鱷魚進食時會“流淚”
    螞蟻“辛勤勞動”為哪般
    是“熊貓”還是“貓熊”
    鯨魚噴出的並非海水
    鴛鴦“不專一”,天鵝*“痴情”
    馬:站著睡覺不害怕
    北極熊都是“左撇子”
    真的右“食人魚”嗎
    “食人樹”真的存在
    狗搖尾巴是一種“語言”
    “小強”到底有多強
    一窩小貓可能“同母異父”
    大猩猩為何拍胸脯
    樹枝雖然細,鳥兒有“握力”
    大驚!魚會被“淹死”
    山羊的瞳孔是方形的
    會“跳舞”的舞草
    海豚在遊動中睡覺
    那些活生生的“地震儀”
    動物們奇特的睡覺方式
    說一說那些“混血”動物
    PART 08 天地冷“搜搜”:不是吹!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面對黑洞,光速難逃
    星球“下雨”
    太空中為何一片漆黑
    兩極地區沒有地震
    地球上*厚的地方
    指南針在南極點指向東北
    太空中的“垃圾帶”
    人多了,地球會不會“累”
    走出地球,能長高還能減肥
    太陽有時呈“四邊形”
    月球的“年紀”比地球大
    兩極融冰,海面上升
    地中海曾是沙漠
    同樣在地球,重量卻不同
    新原油在不斷生成
    月亮可能“十七圓”
    別一聽非洲就覺得熱
    “火焰山”就在吐魯番
    地球在變慢,月球在逃逸
    地球之水來自彗星
    天體撞地球的後果
    南極氣溫vs北極氣溫
    會“變色”的尼羅河
    雷鳴閃電是“天然肥料”
    “北京時間”並非北京的時間
    早霞不出門,晚霞行千裡
    PART 09 科學探索者:別開玩笑,我們是搞科學的!
    “跳水”未必能躲開**
    “隱身衣”讓你瞬間“消失”
    鹽能化雪,還能防結冰
    熱水結冰比冷水*快
    大驚!面粉能**
    防輻射服不“靠譜”
    飛機起降,還是逆風好
    高空硬幣砸不死人
    “黑匣子”並非黑色匣子
    堿性電池可充電
    冰凍人復活“純屬虛構”
    開水不響,響水不開
    厚玻璃杯遇熱*易“炸”
    煤油沒芯兒點不著
    人體器官按需克隆
    “人腦病毒”*具威力
    PART 10 娛樂大嘴巴:堅決不滿口“跑飛機”!
    “取經”不能“飛”著去
    天上三吉星“福祿壽”
    “剪刀石頭布”的必勝秘訣
    財神多多誰為“正”
    心形符號竟是“美臀”
    雷鋒的皮帽子是借的
    睡美人與王子是“老妻少夫”
    “王重陽”,確有其人
    “蒙娜麗莎”是一名孕婦
    觀音菩薩是男是女
    “緋聞”一詞的由來
    為何十二生肖沒有貓
    高跟鞋是男人發明的
    電視劇為何稱“肥皂劇”
    “五雷轟頂”威力無窮
    “阿拉丁”原是中國人
    《百家姓》裡的“秘密”
    變化多端的招財貓
    “王老五”與“鑽石王老五”
    誰“咬”的蘋果——蘋果LOGO
    “諾基亞”*早是造紙的
    愚人節原是法國舊歷新年
    PART 11 文化鋻定組:文化人,就得學點真文化!
    未婚少女為何稱“黃花閨女”
    “我”的前世是一種**
    原來“黎民”並非“百姓”
    “十惡不赦”中的“十惡”
    “爛醉如泥”的“泥”是蟲子
    為何是“吹牛”而非“吹馬”
    “喫醋”喫得有道理
    中醫老店為何多稱“堂”
    “綠帽子”由何而來
    誰是你的“眼中釘”
    “兩口子”本不是夫妻
    “座右銘”原本是實物
    “丑八怪”並不丑
    “五福臨門”是哪五福
    不管三七二十一
    為何不是“纔高九鬥”
    中國人的“龍圖騰”
    陰間為何稱“九泉”
    漢字數量知多少
    “三長兩短”與棺材有關
    生活中的“胡”語言
    “青梅竹馬”與“兩小無猜”
    “二百五”的來歷
    鎮宅石獅一雄一雌
    死為何稱“圓寂”“羽化”
    宋體宇是秦檜“發明”的
    “續弦”是什麼意思
    “雞毛”和“蒜皮”怎麼扯到一起的
    “三寶殿”是哪個殿
    漢語拼音是“老外”發明的
    “身懷六甲”有祝福之意
    “下”廚房,“上”廁所
    “壓軸”並非*後一個
    PART 12 歷史時光機:穿越嘍,這是靠譜的歷史!
    是曹操,還是“夏侯操”
    古代就有“炒房客”
    宋代“公務員”能休110天
    “年終獎”古已有之
    1兩銀子到底是多少錢
    古代人如何對付偷盜
    秦代的“高速”和“高鐵”
    死得憋屈的那些帝王
    張三豐當過“殺手”
    從毛遂自薦到毛遂自刎
    我暈!唐僧是個“偷渡客”
    “三姑六婆”原是女性職業
    宋代的和尚能娶妻
    古代避孕方法種種
    銀鐲竟是皇帝的“手銬”
    古代皇帝的那些稱謂
    古人就有“身份證”
    先漱——古人怎樣講衛生
    “冷宮”是指哪個宮
    三宮六院七十二妃
    丟生為何稱“大夫”“郎中”
    占人為何豎著寫字
    司斬為何選在“午時三刻”
    “十八般**”是哪些
    “七尺男兒”並不高
    草船借箭者並非孔明
    “老佛爺”並非慈禧的專稱
    “駙馬”原是一種官職
    “九族”的範圍有多大
    明清官服上的圖案
    PART 13 禮俗大觀園:我勒個去,真是開了眼了!
    “守歲”:*熟悉的陌生事
    婚紗為何多為白色
    新娘蓋蓋頭,隻為遮遮羞
    “寒食節”不允許生火做飯
    壓歲錢原來是用來壓驚的
    摩洛哥的“新娘市場”
    用吐口水來打招呼
    西方人*忌諱的數字“13”
    西班牙葬禮要鼓掌
    西方人帽子有講究
    印度婦女的“美人痣”
    盤子撐嘴大,姑娘有身價
    烏干達:女性禁止穿褲子
    “結婚”就是在黃昏成親
    “買賣雞肉”——奇特的婚俗
    將笑視為禁忌的民族
    離婚先*食,否則不允許
    拒*女性表白,要付“傷心補償”費
    泰國:先當和尚後成家
    韓國喬遷禮:卷紙、洗衣粉
    辛巴族:“三妻四妾”有原因
    PART 14 環球觀光團:哇塞,遇到了未知的世界!
    印度孟買的“干人洗衣場”
    供奉老鼠的印度神廟
    美國的州界很“規矩”
    各國奇異的交通法規
    失業太久也是犯罪
    新加坡:“禁止”喫口香糖
    “以牙還牙”的律法
    美國沒有外交部
    外國人是否嗑瓜子
    “獅子國”——斯裡蘭卡
    喝酒要有執照
    火車像出租車,招手即停
    法官、律師為何戴著假發
    沒有“紅綠燈”的**
    洗澡還要穿衣戴帽
    人妖犯法,關男監還是女監
    五花八門的日本姓氏
    *有“女人味”的**
    英國汽車靠左側行駛
    “以胖為美”的湯加王國
    打老婆會被“記錄在案”
    土耳其人洗臉要繳稅
  • 數字密碼如何*保險 現代人誰沒有幾個密碼,從手機到銀行卡,重要 的事都依賴密碼的保護。可是,這密碼的設置也有學 問,尤其是在使用幾種數字設置密碼的問題上一定要 慎重。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年輕人遭到綁架後被關在 一間密室裡面,密室的門用的是密碼鎖。在仔細觀察 密碼鎖上的按鍵之後,他發現有4個數字磨損得比較 厲害。他把這4個數字進行了排列組合,很快就試出 了密碼,成功逃離了密室。
    這樣的故事確實有些離奇,但還是有借鋻意義的 。如果你用的是觸屏手機,那麼在輸入密碼時,指紋 就會留在手機屏幕上,這將會洩露你的密碼中含有哪 些數字。
    假設你設置4個不同的數字作為密碼,那麼別人 要試多少次纔能破解呢?這個數學題其實並不難算, 即便一一想來,也能得到結果:共有24種組合(1234 ,1243,……)。也就是說,人家隻要*多試24次就 能破解(運氣好的人估計試上七八次就能破解)。
    可是,如果我們把其中的一個數字重復使用呢? 例如,用“1,2,3”三個數字來設置密碼,然後重 復使用其中的一個數字。這時,4個數字的全排列中 每一種排列都被重復計算了一次,不同的密碼組合共 有36種。因此,用3個數字設置四位密碼,要比用4個 不同數字*保險一點。
    那麼,用兩個不同數字來設置四位密碼是不是* 安全呢?通過計算可知,這樣可得到的密碼組合隻有 16種。
    有人覺得16,24,36根本就差不了多少,隻要人 家多試幾次就會試出來。可是,請不要忘了,隨著密 碼長度的增加,這種效應會越來越強。例如6位的銀 行卡密碼,如果要手工試的話,那將是一件**喫力 的工作。
    總之,在設置密碼時,*好不要從所用數字的個 數上來判斷是否保險,而應該先算一下被破解的概率 ,這樣纔能*保險。
    冷言冷語 銀行密碼基本都是6位數字而不是*多,這是為 什麼呢?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狀況,有兩個可能性*大 的原因:一是因為人的工作記憶能力有限,平均為7 位數字,而為了照顧老年人和記憶能力差一些的人, 用6位數字作為密碼*為合適;二是因為在*初設計 時制定的6位數字密碼的方案沿用至今,如果現在調 整,很多銀行的後臺數據庫需要做相應調整,工作量 巨大,且易出錯。事實上,以現在6位密碼計算就有 151200種密碼組合,以暴力破解的機會幾乎為0,且 銀行專門設置了輸入限制,試三次就會被鎖定,因而 **不用擔心自己的銀行賬戶被人暴力破解。
    打火機是火柴的“前輩” 在普通人的眼中,打火機比火柴**得多,因此 以為打火機發明的時間會晚於火柴。事實上恰恰相反 ,打火機發明於16世紀,而火柴發明於18世紀末,打 火機的發明遠遠早於火柴。
    資料顯示,有關打火機的圖繪*早出現在公元 1505年德國紐倫堡地區一個貴族擁有的手卷之中。也 有人認為,打火機裝置可能是出自文藝復興時期達· 芬奇之手,在他的手卷中也有類似的機械圖繪,其繪 成時間可能在1500~1519年。
    火柴是什麼時候發明的呢?據記載,在南北朝時 期,北齊卷入戰爭,腹背受敵,物資奇缺,尤其是缺 少用於燒飯的火種,為此,當時的宮女發明了一種引 火的材料。後來,這種引火材料傳到了歐洲,歐洲人 就在這個基礎上發明了現代火柴。
    真正意義上的火柴是在18世紀末的意大利產生的 。那時人們在一根形如捶衣棒,長一米多的木棒的***塗滿濃氯酸鉀、糖和樹膠的混合物,如果想讓它燃 燒,隻要把它放進一個盛有硫酸溶液的器皿裡即可。
    冷言冷語 清朝乾隆年間,外國人將火柴作為貢品進獻給朝 廷,並且很多的外國商人在19世紀40年代後,在中國 大量銷售火柴。人們覺得火柴是外國人發明的,又為 了叫起來方便,干脆給它起了個名字叫作“洋火”, 這種叫法一直流傳至今。
    “*髒”的生活日用品 如果有人問,在生活中什麼日用品*髒,恐怕很 多人都認為是馬桶蓋。其實並非如此,有研究發現, 世界上*髒的日用品為刮胡刀,而馬桶蓋含細菌*少 ,這無疑令人大跌眼鏡。
    在這項研究中,科學家利用一種專業的儀器,對 人們*常接觸的多種日用品,如馬桶蓋、粉撲、刮胡 刀、毛巾、牙刷、口罩、話筒、枕套、安全帽、計算 機鍵盤等,進行細菌數檢驗。結果顯示,人們認為* 髒的馬桶蓋,含菌量卻*低,僅為10萬個/平方釐米 。而刮胡刀的含菌量是*高的,為120多萬個/平方 釐米,是馬桶蓋的12倍。
    此外,口罩含菌量為30萬個/平方釐米,是馬桶 蓋的3倍;牙刷為25萬個/平方釐米,是馬桶蓋的2。
    5倍,也就是說,每刷一次牙就如同吞下了2。5個馬 桶蓋的細菌;其他日用品含菌量,由高到低依次為枕 頭套、安全帽、毛巾、話筒、計算機鍵盤、粉撲。
    冷言冷語 鈔票,人人都喜歡,但殊不知這一張張鈔票上充 滿了細菌。鈔票在市面上流通,什麼地方都去。從收 銀員到商戶,再到街上的流浪漢,每個地方都會讓鈔 票沾染上大量的細菌。有人曾對紙幣細菌數量進行測 量,結果在一張紙幣上發現有135000個細菌。
    P2-5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