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孟子智慧故事/諸子百家智慧故事
該商品所屬分類:外語 -> 英語讀物
【市場價】
331-480
【優惠價】
207-300
【介質】 book
【ISBN】9787544618175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上海外教
  • ISBN:9787544618175
  • 作者:陶黎銘//張英
  • 頁數:338
  • 出版日期:2011-01-01
  • 印刷日期:2011-01-01
  • 包裝:平裝
  • 開本:32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295千字
  • 本書是“諸子百家智慧故事”繫列叢書之一。它以中英文對照的形式,介紹了孟子的生平事跡、哲學思想、格言警句、哲理寓言,講述了孟子的96個智慧歷史故事。故事短小生動,並配有古意盎然的插圖,幫助讀者深入淺出地解讀孟子博大精深的智慧。
  • “諸子百家智慧故事”是一套介紹先秦諸子經典的漢英對照繫列叢書, 將先秦諸子的生平事跡、哲學思想、格言警句、哲理寓言以及與他們有關的 歷史故事串聯成啟迪智慧的短小故事,既能滿足中國讀者的普及型閱讀需求 ,又照顧到國外讀者的文化特點,讓大家在輕松愉快的閱讀氛圍中走近春秋 戰國時代“百家爭鳴”的先哲們。 本書彙集的是最經典、最有趣、最發人深思、最耐人尋味的《孟子》中 的智慧故事。通過一個個短小生動的故事以及古意盎然的插圖,為讀者深入 淺出地解讀孟子的智慧。 本書采取漢英雙語對照,中文是淺顯易懂的白話體,配以通順曉暢的英 語譯文,讀者無須鑽研艱深的典籍,就能了解先哲孟子的智慧。
  • 孟子生平
    孟子智慧故事
    1.何必一定要談利
    2.與民同樂
    3.仁者**
    4.望之不似人君
    5.見牛未見羊
    6.不為與不能
    7.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8.大勇與小勇
    9.胡服騎射
    10.流連忘返
    11.鰥寡孤獨
    12.如何識纔
    13.何謂一夫
    14.孟子婉拒齊王
    15.齊人伐燕
    16.終生奉母教
    17.鄒魯內訌
    18.從者如歸市
    19.臧倉小人
    20.事半功倍
    21.四十不動心
    22.何謂聖人
    23.心悅誠服
    24.未雨綢繆
    25.天吏**
    26.惻隱之心
    27.反求諸己
    28.孟子裝病
    29.該要的為何不要
    30.孔距心知罪
    31.綽綽有餘
    32.孟子弔喪
    33.孟子葬母
    34.瀋同問伐燕
    35.宣王愧對孟子
    36.孟子辭官
    37.告別齊國之路
    38.此一時彼一時
    39.滕文公問喪儀
    40.滕文公問政
    41.孟子舌戰陳相
    42.墨家治喪辯
    43.枉己者怎能直人
    44.什麼是大丈夫
    45.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46.食志與食功
    47.商湯復仇
    48.難道是我好辯嗎?
    49.陳仲子的廉潔
    50.沒有規矩,不能成方圓
    51.反躬自問
    52.以道救天下
    53.事親如曾子
    54.樂正子見孟子
    55.小惠不足以治國
    56.君臣如何相待
    57.公行子長子之弔
    58.匡章不孝
    59.曾子與寇
    60.終生之憂與一朝之患
    61.大孝終生慕父母
    62.舜以德報“像”怨
    63.民意為天
    64.致君為堯舜
    65.好事者為之
    66.集大成者
    67.卻之不恭
    68.君子的人格
    69.人性與善
    70.君子與小人
    71.禮義與食色
    72.人人都可成堯舜
    73.石丘遇宋怪
    74.什麼是良臣
    75.孟子批評白圭
    76.樂正子執政
    77.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78.獨善其身
    79.君子有三樂
    80.鄉願之人
    81.五十步笑百步
    82.緣木求魚
    83.王顧左右而言他
    84.撥苗助長
    85.天時地利不如人和
    86.一傅眾咻
    87.為何等到明年
    88.三年之艾
    89.逢蒙學射
    90.齊人驕妻
    91.得其所哉
    92.牛山之木
    93.一暴十寒
    94.魚與熊掌
    95.茅草塞心
    96.再作馮婦

  • 何必一定要談利 梁國(即魏國)在戰國初年本是一個強國。到了梁惠王統治的時候,與東 面齊國的一場戰爭中,損失了大將龐涓,太子也被俘虜。與西邊秦國一戰, 又損失了公子卯,割讓了河西七百裡的土地,隻好遷都到大梁。此外,南面 也遭受楚國欺辱。所以這個時候的梁惠王心裡*難過,求強之心也十分迫切 。他一心想著如何網羅人纔,振作圖強,恢復魏國曾經的霸業,以至於不惜 用重金厚禮來招納天下有纔能的人,以幫助魏國振興。所以當孟子**次覲 見梁惠王時,惠王開口便問:“老先生不遠千裡而來,將能給我國帶來利益 吧?” 孟子知道梁惠王關心的隻有利益,但他認為,導致各國戰爭不斷和一切 混亂、爭鬥、罪惡、不幸的根源就在於這個“利”字上,“利”打破了延續 幾百年的社會秩序和統治體制。因此孟子一心隻想闡述自己心中深埋已久的 政治主張——仁義。於是孟子朗聲回答道:“大王何必一定要說利呢?隻要 有仁義就足夠解決所有的問題了。假如大王問:‘怎樣纔有利於我的**? ’下面的大夫問:‘怎樣纔有利於我的封地?’士人平民問:‘怎樣纔能有 利於我自己?’那麼上上下下的人都隻知道爭奪私利,這樣**就危險了。
    在擁有萬乘兵車的**,謀害君主的一定是擁有干乘兵車的大夫,在擁有千 乘兵車的**,謀害君主的必定是擁有百乘兵車的大夫。一萬輛兵車中擁有 一千輛,一千輛兵車中擁有一百輛,這不能算少了。可是假如君臣都不顧道 義而隻重利益,那大夫們不奪取全部的兵車是不會滿足的。反過來說,從來 沒有一個看重仁義的人會遺棄他的父母,也從來沒有一個看重仁義的人會怠 慢他的君主。大王還是聽我講講仁義吧,何必要說利呢?” 看得出來,孟子與梁惠王的**次談話就不是很愉快。在戰國時代,“ 好利”是流行的心態,孟子所說的仁義對梁惠王來說實在是遠水解不了近渴 的。但孟子明明知道梁惠王所說的利是什麼,卻並不迎合梁惠王,而是直言 不諱地告訴梁惠王不要談利,隻談仁義就夠了,唯有把好利之心轉化為仁義 之心,使人們重新獲得純淨的心靈,纔能恢復堯舜時代的和諧秩序,使人們 安居樂業,和平相處。
    不管自身的利害,毫無保留地闡釋自己的思想,這正是孟子一貫的精神 。假如他想討好國君,為自己謀個一官半職的,那他就不會說這些令國君不 愉快的話了。而孟子知道梁惠王很難接受自己的觀點,卻仍然抱著“知其不 可為而為之”的態度竭力勸說他施行仁義,這就*是難得的勇氣和精神。
    與民同樂 孟子第二次覲見梁惠王的時候,惠王正站在池邊,觀賞著飛雁馴鹿。他 心情舒暢愉快地問孟子:“你們這些賢者也喜歡這樣的快樂嗎?” 盡管梁惠王的問話裡包含了一些輕蔑的意思,但孟子還是很有修養地回 答:“賢能者纔有這樣的快樂,不賢者雖有這些卻並不感到快樂。就像《詩 》裡說的,‘靈臺剛剛奠基,正在規劃之中。百姓聞訊趕來靜忙建造,沒幾 天功夫就完工了。本來文王還說建臺不急,可是百姓都像子女為父母出力一 樣踊躍,所以靈臺很快就建好了。後來文正來到靈囿,也享受了母鹿安臥魚 兒遊來遊去的快樂。’文王雖然是用了百姓來建高臺挖池沼,但百姓卻個個 歡歡喜喜的,稱文王的臺為靈臺,稱文王的池為靈沼,並且很高興有麋鹿魚 鱉可以玩賞。古時候的賢君就因為能與百姓一起快樂,所以纔能夠感到快樂 啊。” 孟子接著又講了一個相反的故事。《湯誓》裡記載,夏朝的暴君夏桀在 位時,自誇自己的政權像太陽一樣永恆,結果老百姓都恨透了他,滿懷怨恨 地說:“你這個暴君什麼時候纔會沒落呢?我們寧願與你一起滅亡,也不願 受你的殘害了。”一個做君王的,百姓恨他到了寧願跟他同歸於盡的地步, 他即使有高臺池沼、飛禽走獸,難道能獨自安享這一切快樂嗎? 孟子列舉了兩個歷**的史實,他的用心正是想說明:作君王的要與民 同樂,纔是真正的快樂。這種君民同樂、共有共享的政治思想在我們**看 來是沒有什麼稀奇的,但在孟子所處的那個君王家天下的時代卻顯得十分可 貴。
    仁者** 梁惠王*初對孟子的態度是有一點輕慢的,但後來慢慢能夠聽得進孟子 的話了,甚至說:“我願意接受您的教誨。”這跟孟子的談話技巧是有很大 關繫的。有一回,他以當時各國社會中的病態、亂像為例,從反面激發梁惠 王實行王道政治。孟子首先問:“用刀子殺人和用棍棒殺人有什麼不同嗎? ”梁惠王說:“沒什麼不同。”孟子接著問:“那用刀子殺人和用暴政殺人 有什麼不同呢?”梁惠王回答:“也沒什麼不同。”“那現在您的廚房有肥 美的肉食,馬圈裡有膘肥體壯的馬匹,可是老百姓卻面黃肌瘦,甚至餓死在 路邊,這難道不是統治者在率領著獸類喫人嗎?為民父母的人能夠做這樣的 事嗎?” 孟子是**尊崇孔子的學說的,所以他*後又引用了孔子的話說道:“ 孔子說:‘*開始作木偶土偶陪葬的人,大概要斷子*孫吧。’孔子連‘始 作俑者’這樣的事都感到憤慨,做君王的又怎能讓老百姓因饑餓而死亡呢? ” 此時的梁惠王正為魏國的衰落而煩惱,整日想著要重振國業,報仇雪恥 。孟子趁此機會勸說梁惠王對百姓施行仁政,去除酷刑,減輕賦稅,讓百姓 農閑時得到教養,孝順父母,尊敬兄長,盡忠國君。到了這個時候,國君即 使讓他的百姓拿著木棒去征伐秦、楚這樣的強國,他們也會勇敢地上前去的 。有這樣的百姓,那些讓自己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的**哪一個會是對手 呢?所以施行仁政纔能天下**。
    推行仁政,教化百姓,*後達到國富民強、天下太平,這是孟子一貫主 張的仁政、王道學說,也是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思想的精華。孟子在惠王面前 毫不留情地譴責統治者“率獸食人”、“殺人以政”,公然地為備受欺凌的 百姓說話,表現出了知識分子的良心和勇氣,是現代社會人道主義精神的體 現。
    P37-45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