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趣味物理學/中國科普大獎圖書典藏書繫
該商品所屬分類:科普讀物 -> 百科知識
【市場價】
155-224
【優惠價】
97-140
【介質】 book
【ISBN】978753525403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湖北科技
  • ISBN:9787535254030
  • 作者:瀋寧華|主編:葉永烈
  • 頁數:169
  • 出版日期:2013-01-01
  • 印刷日期:2013-01-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137千字
  • 科普事業需要傳承,需要發展,*需要開拓、創新!當今世界的科學技術在飛速發展、日新月異,人們的生活習慣和工作節奏也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在迅速變化。新的形勢要求科普創作跟上時代的腳步,不斷*新、創新。
    “中國科普大獎圖書典藏書繫”承載著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科普創作的歷史——歷史是輝煌的,**是美好的!未來是*加輝煌、*加美好的。書繫囊括新中國成立以來,**科學、科幻作家經典獲獎作品。本書是叢書繫列之《趣味物理學》,由瀋寧華編著。
  • 《中國科普大獎圖書典藏書繫》囊括新中國成立以來,著名科學、科幻 作家經典獲獎作品,展現科學之真、善、美,傳播知識、激發興趣、啟迪智 慧! 本書是叢書繫列之《趣味物理學》。本書分力學、氣體、液體、熱學、 、聲學、波動、光學、電磁學、近代物理七個模塊,內容包括古代人的座右 銘、“不安分”的重心、刷新跳高紀錄的秘密、從走路摔跤說起、為什麼扭 傷了腰?、腹上破石是功夫嗎?、刀砍不傷的訣竅、趣談人體中的拱和彈簧 等。 《趣味物理學》由瀋寧華編著。
  • 力 學
    古代人的座右銘
    “不安分”的重心
    刷新跳高紀錄的秘密
    從走路摔跤說起
    為什麼扭傷了腰?
    腹上破石是功夫嗎?
    刀砍不傷的訣竅
    趣談人體中的拱和彈簧
    埃菲爾鐵塔不如蘆葦
    捻出來的摩擦力
    為什麼羊毛衫縮水?
    動、靜摩擦“鬥法”
    兒時玩具的啟示
    雪地行車須知
    撥木樁的故事
    慣性殺人
    是貓尾巴的功能嗎?
    體育運動的“儲錢罐”
    有驚無險的雲霄飛車
    來!一起蕩秋千

    氣體、液體
    你搬得動整個屋子裡的空氣嗎?
    在肚子裡作怪的泡泡
    水盆為什麼沒有翻倒?
    三位科學家都答錯的問題
    我不屬秤砣
    飄在頭頂的石頭
    沒有摔死的奇跡
    學會摔跤
    在水面上奔跑
    雨中的花傘
    能飛的汽車
    攪動茶水引起的思考
    風箏的新功能
    地面效應

    熱 學
    無形的“精靈”
    不會散失的熱
    尋找沒有對流的地方
    兩種冷卻效果一樣嗎?
    火中取栗
    不用能源的空調衣服
    違反能量守恆嗎?
    愛因斯坦沒說對的問題

    聲學、波動
    暖水瓶的歌聲
    空氣築的“牆”
    誰洩露了天機?
    聲音的“指紋”
    藏在音樂廳裡的奧秘
    聲音的“特異功能”
    高速公路上的“眼睛”
    聲音兄弟中的“慢性子”

    光 學
    往日之光
    透光鏡銅鏡
    白紙比鏡面亮
    馬路上的“蜃樓”
    小心!鏡後有眼
    顛顛倒倒說鏡子
    馬路上的“貓眼”
    月球上也有“貓眼”
    寶藏之謎
    水似水銀
    金幣隱身術
    鑽石的魅力
    關進水流裡的光線
    凸凹自如的透鏡
    兔子為何撞在樹樁上?
    獅子從銀幕中衝出來
    彩色立體電影
    進入虛擬世界
    畫面能變的圖片
    瞧哪兒打哪兒
    欺騙眼睛的增白劑
    不存在的顏色
    *黑的東西
    一個小洞有什麼用?
    肥皂膜上的色彩
    衍射光現像並不神秘
    防偽的奧秘
    為什麼DVD比VCD*好?
    鏡子中的“寶光”

    電磁學
    雷達煮肉——微波爐
    微波是戰勝癌癥的利器
    沒有輸電線的發電站
    唱片上的潛影
    作怪的靜電
    能舉起喜馬拉雅山的電力
    電魚趣事
    超導世界暢想
    電磁*
    地磁場發電

    近代物理
    古樓蘭女尸年齡之謎
    好的輻射
    X光透視的新生
    影像診斷技術的“老大”
    從冰透鏡說到г刀
    戒指上的灰塵
    反恐怖的利器
    反物質
    雲霧的啟示
    啤酒中的泡泡
    時光之旅
  • 刀砍不傷的訣竅 縫衣服的時候不小心,用針扎破了手指,你所受到的壓強比某些高壓鍋 爐裡蒸汽的壓強一點也不小;手輕輕拉動刮胡子的刀片,施加在胡子上的壓 強會達到每平方釐米幾千牛頓。
    壓力和壓強看上去類似,實際上相去很遠。壓強是單位面積上的壓力, 針尖的面積是釘子尖的面積的幾百分之一,所以,能用針縫衣服,不能用釘 子來縫衣服。
    某些硬氣功表演的“刀砍不傷”的道理就在於此。司馬南仔細調查了“ 刀砍不傷”的表演過程,道出了其中的奧妙:“表演開始,氣功師一般都舉 起刀來,就地取材,在案板上剁斷五根木筷,讓被砍斷的木筷飛濺一地;也 有的氣功師,猛然躍起,操刀砍下兩根指頭粗細的樹枝,削蘿卜、剁木頭就 *常見了。總之,在氣功師把刀砍向自己的身體之前,都要搞一點‘削鐵如 泥,吹毛立斷’式的操演,讓觀眾的心收緊,相信這把刀是鋒利無比的真刀 。接下來,氣功師玩‘真’的了。把上身的衣服脫光,露出一身的腱子肉, 常年鍛煉的結果,這些表演者多表現出一股雄悍的男人氣。右手持刀,運氣 於左胸。胸大肌高高凸起繃緊。氣功師揮起大刀,死命地朝左胸砍去,人們 隻聽見‘嗵嗵嗵’直響,可是氣功師的胸上除了有點紅印兒連一點傷痕也不 見。等氣功師表演完了,人們上前察看,*是驚訝不已。” 令人疑惑的是,大刀鋒利到能砍斷一捆竹筷,砍下一根樹枝,為什麼不 會傷了皮肉? 原來大刀的刀尖處是鋒利的,而其他部分則是鈍的。揮刀砍下,接觸氣 功師身體的那部分是鈍的,面積增大,壓強減小。再加上揮刀時有技巧,看 似重砍,實為輕打。
    趣談人體中的拱和彈簧 當你奔跑時,跳躍時,騎車時,甚至走路時,都要經受各種各樣的震動 衝擊。計算表明,從高處跳下時,腿部受到的衝擊力,有時可以達到幾噸重 。
    但是人體並沒有因為這些衝擊發生損壞。這要歸功於人體中奇妙的構造 :在人體中既有減震的彈簧又有結實的“拱橋”。
    說起拱橋,***的要算趙州橋了,它是世界上現存的*早的大型石拱 橋。拱形克服了石頭不能承受拉力的缺點,使石頭成為許多大橋和建築物的 棟梁。趙州橋是由28條並列的石條組成的,每一條石頭都經過嚴格的雕磨, 使每條石頭之間能密切地配合成為一個整體。在拱的中間還必須有一塊楔形 的石頭。這樣,當這塊楔形石頭受到向下的壓力的時候,楔形石頭就會去擠 壓相鄰的兩塊石條,這兩塊石條又會去擠壓它旁邊的石條。一塊挨著一塊擠 壓下去,所以向下傳遞的隻是壓力而不是拉力。所以石頭建造的拱橋十分結 實,橋梁能承受很大的重載。
    人體像一個建在兩個柱子上的大廈。上身的重量占人體的70%,這些重 量都通過脊柱而加在兩條腿上。按建築學的原理,兩條腿的中間應該有一根 很粗的“梁”纔能承受住這麼大的重量,這根“梁”必須十分結實,因為人 體在運動中所產生的衝擊力,有時是體重的十幾倍甚至幾十倍。
    但是,在人體內找不到一根結實、厚重的“梁”。連接人體上身和兩腿 的是骨盆。骨盆很輕很薄,怎麼能承受這麼大的力量呢?原來骨盆實際上是 一個“拱門”。拱的前下方通過恥骨拉緊,上身的重量通過脊柱末端的骶骨 壓到兩個髖骨上,再傳到大腿骨上。恥骨的連接使這個拱形*加穩定,不受 腿部運動的影響。這個拱不僅結實而且像彈簧一樣能減震。
    在人的兩隻腳上有兩個拱橋,那就是平時我們所說的足弓,它是由一連 串的小骨頭組成的。它不僅能使人站立穩固,保護著足底的神經和血管免受 壓迫,還能起防震作用。這兩個小小的拱橋既輕便又結實,它不但承受了直 立行走的人的全身重量,而且足弓還像一個彎曲的鋼條,能幫助人體跳躍。
    一根彎的鋼條往地上一扔,它會蹦起來,而一根直的鋼條就不同。在你行走 落腳或跳躍觸地的一瞬間,足弓變平,緩衝了震動的衝擊,抬腳時,它又彎 回原來的形狀,就像三輪車底盤上的大弓形彈簧一樣。足弓的大小,對跳起 的高度有影響。一般說,足弓大,跳得高,拱形大彈性大。
    雖然我們常說“站如松”,但是人的脊柱不是**直的。人的脊柱自上 而下打了幾道彎,從側面觀察,在頸和腰部向前凸,在胸和骶部向後凹,成 s狀。另外,人的脊椎由一節節的椎骨組成,它像一條豎直放置著的彈簧片 ,每節椎骨靠椎問盤連接,椎間盤像一個彈簧墊,它能隨壓力大小改變自己 的形狀。這不僅有利於脊柱的運動,還可以緩衝椎骨之間的相互衝擊,使來 自外界的震動得到緩衝。既保持了身體的直立姿勢,又能緩衝來自腳部的衝 擊,免使頭部受到震蕩。
    人體內的彈簧還可以在各種各樣大大小小的關節中找到。在關節的活動 部位,都墊有一層由軟骨組成的關節盤。在膝關節處的這塊軟骨,又叫做半 月板。在膝關節受壓時,半月板改變形狀,它不僅能使膝關節結合得舒適, 還能增加彈性,使人在跑、跳中的震動得到緩衝。P14-17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