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從楊振寧到屠呦呦(科學天空裡的華人巨星)
該商品所屬分類:科普讀物 -> 科學世界
【市場價】
254-368
【優惠價】
159-230
【介質】 book
【ISBN】9787543097377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武漢
  • ISBN:9787543097377
  • 作者:楊建邺
  • 頁數:249
  • 出版日期:2016-06-01
  • 印刷日期:2016-06-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300千字
  • 楊建邺著的這本《從楊振寧到屠呦呦(科學天空裡的華人**)》介紹了17位華人科學家,他們中有8位科學家獲得過諾貝爾科學獎,沒有獲諾貝爾獎的9位,也都是歐美科學界的翹楚,如陳省身被譽為“微分幾何之父”,丘成桐被譽為“美國數學界凱撒大帝”,吳健雄被譽為“物理學**夫人”,姚期智獲得計算機領域的*高獎——圖靈獎,李昌鈺被譽為美國“刑事鋻定化驗”創始人……這些**人物不僅僅為華人爭光,而且給年輕人留下*鼓舞人心的事跡。本書**集中介紹這些***華人科學家所取得的成就,是一部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科學精神的讀本。
  • 諾貝爾獎頒發以來,共有9位華人科學家獲得諾 貝爾獎。他們是物理學家楊振寧、李政道、丁肇中、 崔琦、朱棣文,化學家李遠哲和錢永健,光纖之父高 錕和藥學家屠呦呦。他們是華人的驕傲。還有一些名 冠全球的華人俊傑雖沒獲諾貝爾獎,但他們在他們研 究的領域裡,都是世界最出色的。楊建邺著的這本《 從楊振寧到屠呦呦(科學天空裡的華人巨星)》僅介 紹了幾位獲諾貝爾獎的華人科學家,想從他們的人生 歷程中,一方面介紹他們所獲得的重大成就,另一方 面是想由他們的生活、研究的軌跡裡,尋找他們獲得 成就的原因。
  • 前言
    登上奧林匹斯山**——楊振寧
    幸福的兒童少年時代
    西南聯合大學艱難求學的日子
    芝加哥大學
    “θ-τ之謎”和宇稱不守恆
    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有生應感國恩宏”
    追尋科學與藝術之美——李政道
    好學少年,流浪天涯
    “茶館裡的大學生”
    西南聯大再遇伯樂
    芝加哥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和愛情
    李楊卓有成效的合作
    雙雙登上諾貝爾獎頒獎臺
    毛澤東求問對稱性
    春蠶到死絲方盡
    科學實驗團隊的指揮大師——丁肇中
    童年和青少年時期
    與實驗物理結緣
    吾愛吾師,吾*愛真理
    尋找帶色的雨滴
    J粒子的發現
    分享諾貝爾物理學獎
    華夏情深
    探索無止境
    他開闢了可能性的世界——李遠哲
    愛好廣泛的少年
    從書中探索人生的真諦
    一位主動學習的大學生
    原子科學研究所的研究生
    加利福尼亞大學的博士生
    到哈佛大學深造
    芝加哥大學教授
    重返伯克利大學
    榮獲諾貝爾獎
    “我們都是一個根”
    捕捉原子的魔術師——朱棣文
    家學淵源水流長
    迷戀上了物理學
    從“陰影”中走出來
    捕獲原子的突破
    斯坦福大學的教授
    不應把獲獎看得那麼重
    冰山的一角
    1.玻色-愛因斯坦凝聚現像的實驗驗證
    2.操縱原子的通道
    3.新的原子鐘
    4.其他應用前景
    血濃於水的感情
    一位風趣、幽默、平凡的人
    研究是一種宗教上的“感召”——崔琦
    隻要他們在我心裡就夠了
    發奮學習的培正時期
    奧古斯坦納學院的奇纔
    學業、愛情雙豐收
    得天獨厚,近水樓臺先得月
    分數量子霍爾效應的發現
    崇尚教學相長
    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謙謙君子
    熒光的奇跡——錢永健
    家族和家庭
    從小喜歡畫畫和美麗的顏色
    西屋科學天纔獎
    哈佛大學——不喜歡化學
    劍橋大學——發光染料研究
    伯克利大學——繼續劍橋的研究
    聖地亞哥大學——GFP研究接力賽
    1.熒光研究的往昔
    2.默默無聞的下村修
    3.失意和無私的普拉瑟
    4.查爾菲的驚喜
    錢永健的功績
    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獲得成功的關鍵
    光纖之父——高錕
    金山縣書香人家
    學前和小學教育
    小樓上的實驗室
    聖若瑟的高材生
    留學倫敦
    **電話電報公司
    磨難多的幸福婚姻
    開闢新的世界
    出任中文大學校長
    遲到的諾貝爾獎
    中國本土科學家**次獲得諾貝爾獎——屠呦呦
    晚上看電視的時候,纔知道得獎的
    中國本土科學家**次獲得諾貝爾獎
    在屠呦呦的心裡,隻有研究是**位的
    屠呦呦的重大貢獻
    1.抗瘧新藥青蒿素的**發明人
    2.首先發現雙氫青蒿素
    3.機理方面的進一步研究
    4.藥效擴展至免疫領域
    屠呦呦獲諾獎帶來的啟示
    1.集體與個人貢獻的關繫
    2.中國傳統醫學與現代科學之間的關繫
    3.質疑院士評選機制
    4.失敗乃成功之母
  • 登上奧林匹斯山**——楊振寧 楊振寧教授是自愛因斯坦和狄拉克之後20世紀物 理學出類撥萃的設計師。
    美國哲學學會幸福的兒童少年時代 1922年的農歷8月11日,即公歷10月1日(星期日) ,在安徽省合肥縣城西大街西古巷,楊家大院楊武之 的家裡喜得貴子,這個圓頭大腦的男孩就是楊振寧— —20世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
    楊振寧出生後僅10個月,他的父親考取了安徽省 官費留學美國。此後5年,楊振寧便和母親生活在一 起,兩人相依為命。
    1923年秋天,楊武之離開合肥,告別妻子和不滿 10個月的長子,經上海乘海輪到美國舊金山。臨行前 ,他和抱著小振寧的妻子在四古巷居家的窗前拍了一 張照片。這可是一張極為珍貴的照片,因為它是楊振 寧*早的一張照片。
    在父親留學期間,母親羅孟華肩負起教育兒子的 重任。除了讓兒子懂得做人必須三立(立德、立功和 立言)以外,從振寧4歲時開始教他識字。楊振寧後來 回憶說: 我4歲的時候,母親開始教我認方塊字,花了一 年多的時間,一共教了3000多字我。現在,我所認得 的字加起來,估計不超過那個數目的兩倍。
    羅孟華有很早就輟學的痛苦經歷,加之丈夫為了 追求知識而離開她和兒子遠渡重洋,這使她感受到在 學習上嚴格要求兒子的重要性。有一次,楊振寧在習 字時大約心不在焉,把字寫得歪歪扭扭,*糟糕的是 還寫錯了幾個字。羅孟華十分生氣,罰他重寫,直到 她滿意了為止。
    楊家大院裡有不少小孩子,到楊振寧5歲時,楊 家清來了一位私塾老先生,來教與他差不多大的一群 孩子。楊振寧回憶說:“我的家那時是一個大家庭, 有好多堂兄弟姊妹。從我五歲那年起,請了一位老先 生到家裡教我們‘讀書’。我記得很清楚,念的頭一 本書是《龍文鞭影》,我背得**之熟。” 《龍文鞭影》是我國古代**有名的一本兒童讀 物,*初由明朝學人蕭良有編寫,後來由楊臣錚進行 增補、修訂。全書上下兩卷,每卷15小節,主要介紹 中國歷**的人物典故和逸事傳說,四字—句,兩句 押韻,讀起來抑揚頓挫,朗朗上口。
    這位私塾先生教了一年之後,父親楊武之獲得芝 加哥大學的數學博士學位,回到祖國。楊振寧的生活 ,也隨之發生了極大的變化。
    1928年夏天,楊武之乘海輪回國,在上海登岸。
    楊振寧和母親從合肥到上海專程迎接父親的歸來。對 於6歲的小振寧來說,爸爸簡直是一個不認識的人, 他後來在回憶中說:“我這次看見他,事實上等於看 見了一個**陌生的人。”但對於母親來說,那可是 讓她激動不已的時刻。
    楊武之離開祖國去留學時,楊振寧還在襁褓之中 ,5年過去,兒子已經成了—個漂亮的小孩子,他心 中的高興可想而知。他問這個已經有點陌生的兒子: “你念過書沒有?” 楊振寧回答說:“念過。” “念過什麼書呢?” “念過《龍文鞭影》。” 楊武之高興地說:“那你就背給我聽一聽,可以 嗎?”楊振寧從小聰慧,背書自然不在話下。他流利 地背完了之後,楊武之又問:“書上講的是什麼意思 呀?” 這下楊振寧傻了眼,老師隻讓他們死記硬背,何 嘗讓他們知道是什麼意思啊?他小心地回答說:‘不 知道。” 楊武之並沒有責備兒子,反倒送了一支鋼筆給兒 子。楊振寧從來沒有見到這種“自來水筆”,又驚訝 ,又高興。
    楊武之回國後,廈門大學聘他為數學教授,於是 楊振寧隨著父母到了廈門,並在這兒度過了幸福的一 年。
    廈門是海邊城市,比起落後的合肥要“現代’多 了。楊振寧的回憶是: 廈門一年的生活,在我的記憶中是很幸福的。廈 門大學的校舍很漂亮。記得教授的住宅設備也很現代 化,有抽水茅坑,對我是**新鮮的。
    P1-3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