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呂思勉集/大家小集
該商品所屬分類:傳記 -> 年譜
【市場價】
278-403
【優惠價】
174-252
【介質】 book
【ISBN】9787536061798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花城
  • ISBN:9787536061798
  • 作者:呂思勉
  • 頁數:534
  • 出版日期:2011-08-01
  • 印刷日期:2011-08-01
  • 包裝:平裝
  • 開本:32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388千字
  • 呂思勉,我國**的史學家。他是我國學術**一顆璀璨的明珠,為中國現代學術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他不標榜任何一派,而是別具一格的一家。《呂思勉集》收錄的就是他的作品,有史論、文論;有遊記、回憶文、自述等。
  • 呂思勉(1884-1957),字誠之,江蘇武進(今常州市)人。現代著名的歷 史 學家。他畢生從事歷史研究和歷史教育工作,一生著述約一千萬字,涉及史 學、 文學、經學、文字學、文化思想、民族學等多個領域。代表性著作有兩部中 國通 史《白話本國史》、《呂著中國通史》,四部斷代史《傑先秦史》、《秦漢 史》、 傑兩晉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其著述廣征博引,融會貫通,素為學 術界 所推重,對中國現代史學的發展具有重大影響。 本書《呂思勉集》選錄呂思勉作品六十八篇,其中近一半是論史、論文 、論學的小文章, 另一半是討論社會改革以及遊記、回憶、自述等文章。這些有別於高頭講章 的小 品,包含了作者對人對事的一些看法,透露出作者生活、思想中為人忽視的 一些方 面;且通俗易懂,文情並茂,平心靜氣的敘述中,卻含有一種深切的哲理。 《呂思勉集》是大家小集繫列叢書之一。
  • 庶幾竭吾纔 靖獻思利濟《濟(代導言)/1
    上 輯

    中國古代政治的特點/3
    帝制成功君政廢墜/8
    兵備的廢弛與外族的入侵/15
    論南北民氣之強弱/19
    文明民族何以反被野蠻民族所征服/25
    歷**之遷都與還都/29
    南京為什麼成為六朝朱明的舊都/37
    東洋**的西胡/42

    論法家/49
    論漢代的刺史/54
    四史中的谷價/59
    論王莽改革/68
    為魏武帝辨誣/74
    赤壁之戰的真相/83
    為魏延辨誣/93
    論宋武帝與陳武帝/101

    入近世期以前中國的情形/114
    論鴉片戰爭失敗的原因/132
    太平天國失敗的原因/136
    近代政治思想發展的背景/140
    從章太炎說到康長素梁任公/145
    什麼叫民族/165
    中國民族精神的發展/174
    中國歷**的民族拓殖/183
    怎樣復興中國民族/188

    史籍舉要/195
    史學及其演進趨勢/205
    史學上的兩條大路/211
    舊時史學的弊病何在/216
    現代史學的宗旨/223
    研究歷史的方法/230
    下 輯

    中國古代文學概說/243
    評劉向《諫起昌陵疏》/248
    評司馬遷《六國表序》/254
    論古史家傳記文/260
    誦義與作義/275
    人工與天籟/280
    上古秦漢的文學演變/286
    國文教學貢疑/293
    論文史/296
    關於中國文字的問題/300

    學校的責任/304
    教育當開發人的心思/312
    論教育改革/316
    讀書的方法/322
    青年治學當眼光遠大/326
    學術為**社會興盛的根本/333
    學問在空間,不在紙上/338
    自述學習經歷與讀書方法/344
    論青年的修養和教育問題/355

    對於本周刊兩周年紀念的感想和希望/363
    致光華大學行政會書/370
    喫飯的革命/386
    說經世/396
    塞翁與管仲/400
    光華大學十五周年紀念感想/406
    如何根治貪污/408

    義州遊記/416
    “八·一三”戰時滬常往來見聞/424
    青年時代的回憶/428
    貓友紀/433
    新年與青年/441
    狗吠/450
    窖藏與古物/454
    兩年詩話/462
    蠹魚自訟/475
    連丘病案/485
    自述/513
  • 南京為什麼成為六朝朱明的舊都 都邑的選擇,我是以為人事的關繫,重於地理的。
    南京會成為六朝和明初的舊都,這一點,怕能言其真相 者頗少。讀史之家,往往把史事看得太深了,以為建都 之時,必有深謀遠慮,作一番地理上的選擇,而不知其 實出於人事的推移,可謂求深而反失之。
    都邑的選擇,我是以為人事的關繫,重於地理的。南京 會成為六朝和明初的舊都,這一點,怕能言其真相者頗少。
    讀史之家,往往把史事看得太深了,以為建都之時,必有深 謀遠慮,作一番地理上的選擇,而不知其實出於人事的推 移,可謂求深而反失之。所以我在這裡,願意說幾句活,以 證明我的主張,而再附述一些我對於建都問題的意見。
    南京為什麼會成為六朝的都邑呢?其實東晉和宋、齊、 梁、陳不過因襲而已。創建一個都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情;又當都邑創建之初,往往是天造草昧之際,人力物力都 感不足,所以總是因仍舊貫的多,憑空創造的少,這是東晉 所以建都南京的原因。至於宋、齊、梁、陳四代,則其政權 本是沿襲晉朝的,*無待於言了。然則在六朝之中,隻有孫 吳的建都南京,有加以研究的必要。
    孫吳為什麼要建都南京呢?長江下流韻都會,本來是在 蘇州,而後來遷徙到揚州的。看秦朝會稽郡的治所和漢初吳 王濞的都城,就可知道。孫吳創業,本在江東,其對岸,直 到孫策死時,還在歸心曹操的陳登手裡,自無建都揚州之 理。然則為什麼不將根據地移向長江上流,以便進取呢?須 知江東定後,他們發展的方向,原是如此的,然其兵力剛進 到湖北邊境時,曹操的兵,已從襄陽下江陵,直下漢口了。
    上流為曹操所據,江東斷無以自全,所以孫權不能不連合劉 備,冒險一戰。赤壁戰後,上流的形勢穩定了,然欲圖進 取,則非得漢末荊州的治所襄陽不可。而此時荊州,破敗已 甚,龐統勸劉備進取益州,實以“荊土荒殘,人物凋敝”, 為*大的理由。直至曹魏之世,袁淮尚欲舉襄陽之地而棄 之,見《三國·魏志·齊王紀》正始七年注引《漢晉春秋》。其不能用為 進取的根據可見。然吳若以全力攻取,魏亦必以全力搏擊, 得之則不能守,不得則再蹈關羽的覆轍,所以吳雖得荊州, 並不向這一方面發展,孫權曾建都武昌,後仍去而還江東, 大概為此。
    居長江下流而圖發展,必先據有徐州。關於這一個問 題,孫權在襲取關羽時,曾和呂蒙研究過,到底取徐州與取 荊州,孰為有利?呂蒙說:徐州,北方並無重兵駐守,取之 不難,然其地為“驍騎所騁”,即七八萬人,並不易守,還 是全據長江的有利。如此,纔決計襲取荊州。
    可見在下流方面,孫吳亦不易進取,而曹魏在這一方面的 壓力卻頗重。原來劉琮降後,曹操要順流東下,不過一時因利 乘便之計,若專欲剿滅孫吳,自以從淮南進兵為便。所以赤壁 戰後,曹操曾四次征伐孫權,建安十四年,十七年,十九年,二十一年。
    都是從這一方面來的,而合肥的兵力尤重。
    孫吳所以拒之者,實在今濡須口一帶。此為江東的生 死所繫,都金陵,則和這一帶聲勢相接,便於指揮。又京口 和廣陵相對,亦為長江津渡之處,曹丕曾自將自此伐吳,此 路亦不可不防;居金陵與京口相距亦近,有左顧右盼之勢, 孫權所以不居吳郡而居金陵,其理由實在於此。此不過一時 軍事形勢使然,別無深意。
    東晉和宋、齊、梁、陳四朝,始終未能恢復北方,論者 或謂金陵的形勢,欲圖進取,尚嫌不足,後來宋高宗建都臨 安,或又嫌其過於退守,謂其形勢尚不如金陵。此等議論, 皆太偏重地理,其實南朝之不能恢復,主因實在兵力之不 足,當時兵力,南長於水,北長於陸,水軍之力雖優,足以 防御,或亦可乘機為局部的進取,然欲恢復中原,則非有優 良的陸軍,作一二次決定勝負的大戰不可。
    且身臨前敵,居於適宜指揮之地,乃一將之任,萬乘之 君,初不必如此。孫權雖富有謀略,實仍不脫其父兄剽悍輕 率之性質,觀建安二十年攻合肥之役可知,此其所以必居金 陵。若宋高宗,則初不能自將,居金陵與居臨安何異? 小國寡民之世,則建都之地,要爭出入於數百裡之間, 至大一統之世則不然。漢高祖欲都洛陽,留侯說:“其小, 不過數百裡,田地薄,四面受敵,不如關中,沃野千裡,阻 三面而守,獨以一面制諸侯。”此乃當統一之初,尚沿列 國並立時代之習,欲以都畿之地,與他人對抗,故有此說。
    若大一統之世,方制萬裡,都在一個政府統制之下,居長安 與居洛陽,又何所擇?然則政治及軍事的指揮,地點孰為適 宜,必計較於數百千裡之間,亦隻陸恃馬力,水恃帆力之世 為然。
    明初為什麼要建都南京呢?那是由於其起兵之初,還沒 有攘斥胡元的力量,而隻是要在南方覓一根據地,那麼自濠 州分離別為一軍而渡江,自莫便於集慶元集慶路。太祖的取天 下,其兵力,用於攘斥胡元者實少,用於戡定下流之張士 誠、上流之陳友諒者轉多。胡元遁走以後,南方之基礎已 固,又何煩於遷都?論者或謂明之國威,以永樂時為*盛, 實由成祖遷都北平使然,此亦不考史實之談,論其實,則永 樂時之邊防,實較洪武時為促。明初,北方要塞,本在開 平,今多倫。自成祖以大寧畀兀良哈而開平衛摯孤,宣宗乃移 之於獨石,自此宣、大遂成極邊。明初胡元雖退出北平,然 仍占據漠南北,為中國計,欲圖一勞永逸,必如漢世發兵* 漠,深入窮追,然度漠之事,太祖時有之,成祖時則未之 聞。其後有也先之難,俺答之患‘,中國何嘗不都北平? 自中國歷代兵爭之成敗觀之,似乎北可以制南,南不可 以制北,故論建都之地者,多謂北勝於南。而同一北方,則 又謂西勝於東,汴梁不如洛陽,洛陽不如長安,此皆以成敗 之原因,一斷之於軍事,而言軍事之成敗,則又一斷之於地 理形勢,殊為失實。且有黃梨洲所見能與眾不同,他在 《明夷待訪錄》上說:“秦漢之時,關中風氣會聚,田野開 闢,人物殷盛,吳楚方脫蠻夷之號,故不能與之爭勝。今關 中人物,不及吳會久矣。東南粟帛,灌輸天下,天下之有吳 會,猶富室之有倉庫匱篋也。千金之子,倉庫匱篋,必身守 之,而門庭則以委之僕妾,舍金陵而弗都,是委僕妾以倉庫 匱篋,昔日之都燕,則身守夫門庭矣,曾謂治天下而智不千 金之子若歟?”他知道天下之“重”,在財力,在文化,而 不單在兵事,其識可謂勝人一籌。
    古人言治,首重風化。欲善風俗,必有其示範之地,以 理以勢言之,自以首都為*便,故京師昔稱首善之區。昔時 論建都者,多注重於政治軍事,而罕注重於化民成俗,有之 者,則惟漢之翼奉,唐之朱樸,宋之陳亮。翼奉當漢元帝 時,他對元帝說:文帝稱為漢之賢君,亦以其時長安的規 模,尚未奢廣,故能成節儉之治,若在**亦“必不能成功 名”,他主張遷都成周,重定制度,“與天下*始”。朱樸, 當唐末亦說“文物資貨,**僭偽已極”,非遷都不可。陳 亮當宋高宗時,上書說:“錢塘終始五代,被兵*少,二百 年之間,人物繁盛,固已甲於東南;而秦檜又從而備百司庶 府,一以講禮樂於其中,士大夫又從而治園囿臺榭,以樂其 生;干戈之餘,而錢塘遂為樂國矣。”窺其意,宴安鴆毒, 實為不能恢復的大原因。三家之言,皆可謂深切著明,而陳 亮之言,實尤為沉痛。有謀國之責者,倘不視為河漢? P37-41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