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王國維傳/大家傳記
該商品所屬分類:傳記 -> 年譜
【市場價】
219-318
【優惠價】
137-199
【介質】 book
【ISBN】9787539933023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江蘇文藝
  • ISBN:9787539933023
  • 作者:陳鴻祥
  • 頁數:302
  • 出版日期:2010-01-01
  • 印刷日期:2010-01-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290千字
  • 《王國維傳》新的亮點:
    抨擊清廷以官獎勵學問;批駁官學重臣張之洞的廢哲讀經;向英譯“四書”的辜鴻銘叫板;指粱啟超之學術謬誤;質疑清末狀元張謇的廢廟立學……
    本書新的看點:
    全面追述了王國維代溥儀撰“諭葬”張勛碑文的前因後果、酋次**披露了諭葬張勛的“忠武碑文”的全文、生動揭示了溥儀小朝廷與袁世凱及北洋政府段祺瑞等人的關繫與矛盾……
  • 抨擊清廷以官獎勵學問;批駁官學重臣張之洞的廢哲讀經;向英譯“ 四書”的辜鴻銘叫板;指粱啟超之學術謬誤;質疑清末狀元張謇的廢廟立 學……本書全面追述了王國維代溥儀撰“諭葬”張勛碑文的前因後果、酋 次權威披露了諭葬張勛的“忠武碑文”的全文、生動揭示了溥儀小朝廷與 袁世凱及北洋政府段祺瑞等人的關繫與矛盾。
  • 第一章 一生須惜少年時
    一 出生與時代
    二 故鄉的人,故鄉的潮
    三 清寒家境傳書香
    四 私塾·庭訓·遊戲
    五 篤志墳典,心向新學
    六 艱難備嘗的科舉考試
    第二章 維新潮中露纔學
    一 來到了《時務報》館
    二 入讀“東文學社”
    三 知遇羅振玉
    四 憂憤賦詩詠“變法”
    五 予固非匠石,而公則精梓也
    六 學以致用攻英文
    第三章 世紀之初再抉擇
    一 參加“出洋考試”
    二 書贈《詠史二十首》
    三 詠史圖自強,加注斥排外
    四 試譯《勢力不滅論》與初介歌德《浮士德》
    五 題照別羅氏,悲歡世紀初
    六 留日憂國運,歸來逢“變法”
    第四章 迎來了“興學熱”
    一 “興學熱”中忙編譯
    二 辨哲學之惑,論教育宗旨
    三 就任通師教職,質疑張謇“廢廟立學”
    四 《叔本華像贊》與《西洋倫理學史要》
    五 “獨學”中的輝煌:《紅樓夢評論》
    第五章 邀遊“教育世界”
    一 主編《教育世界》
    二 禮贊孔子,推尊托翁
    三 譯介“教育小說”,益以編者所聞見
    四 本“獨立、自由”之精神,批駁張之洞“廢哲讀經”
    五 痛詆“平凡主義”,抨擊“以官獎勵學問”
    第六章 從《人間詞》到《人間詞話》
    一 滄浪亭畔尋詩去
    二 在學術反思中返讀康德,為梁啟超指“謬”
    三 做了“相國門生”
    四 在“官書坐位”中譯刊名著,向辜鴻銘叫板
    五 你的詞就叫“人間”吧!
    六 《人間詞》的哲學意蘊
    七 《人間詞話》的寫作與問世
    八 文論的明珠,不朽的經典
    第七章 在“學學山海居”裡耕耘
    一 北京安家
    二 “學術轉向”中的**著:《戲曲考原》
    三 “學學山海居”裡的奠基作:《曲錄》
    四 學術遺跡:“詞山”“曲海”間的幾項耕耘成果
    五 《宋元戲曲考》的寫成及其開創性貢獻
    第八章 辛亥東渡
    一 定計東渡,寓居京都
    二 詠史痛詆“狐媚”術,辛亥風雲蘊筆底
    三 《頤和園詞》:封建王朝的*後挽歌
    四 攻究文史,發興“溫經”
    五 以新眼光論述國學,協同羅氏考釋攻關
    六 新著迭出,碩果累累
    七 應約撰札記,艱難度歲月
    第九章 丙辰歸國
    一 新春佳節返上海
    二 “包辦”雜志,拒遷“哈園”
    三 二考一論,轟動學界
    四 面對新文化大潮
    五 指導演習古禮,講授《經學概論》
    六 《觀堂集林》背後的故事
    第十章 “騎馬”紫禁城
    一 進了“南書房”
    二 上書溥儀“論政學”
    三 竭盡“愚忠”發抗議
    四 煞費苦心撰“忠武碑文”
    第十一章 清華園裡歡與悲
    一 清華研究院**位到任導師
    二 娓娓動聽講古史,老老實實說“不知”
    三 長子英年之喪與摯友斷交之痛
    四 自沉昆明湖
    五 自沉以後的遺響:遺書、遺折與遺墨
    第十二章 沉痛的歷史教訓,不朽的學術業績
    一 巨大的社會反響
    二 沉痛的歷史教訓
    三 劃時代的學術貢獻
    四 **學術新路的不朽業績
    後記
  • 在與王國維先後期的晚清學人中,有一個近似之處。就是多半出寒門 。
    但近似中又有差異。就王國維而言,追溯原籍開封的遠祖,在北宋“ 四世以武功顯,三世死國難”;其中*為忠烈者,則是北宋末年,“靖康 之難”中殉國的王稟。遺憾的是,《宋史》未列其傳。辛亥革命以後,王 國維懷古傷今,為彰顯“靖康之局之所以得支一年者,公延之也”的王稟 之“勛績忠烈”,特查考史志,為之補傳,說,王稟駐守太原城,“處無 望之地,用必死之兵”,在與金兵巷戰中糧盡援*,身負重創十數處,* 後偕同其子王荀,懷抱太原廟中太宗御容,赴汾水而死。高宗南渡,追封 王稟安化郡王,謚“忠壯”;賜其子王荀右武大夫、恩州刺史;並召見其 孫王沆,傳旨在直隸臨安(今杭州)之海昌城(即鹽官)建造“安化坊”;紹 興六年(1136年)又詔賜建康田十頃、銀五百兩,以旌其功。王氏遂成海寧 “巨族”。
    然而,“窮不出五服,富不過三世”。武將世家的王沆,憑著世襲的 “安化王爵”,做起了詩酒為樂的“儒仙”。到了南宋以後,明清之際, 家道中落,如王國維所說: 自宋之亡,我王氏失其職,世為農商,以迄於府君。
    “府君”即王乃譽,自稱“安化郡王三十二世孫”。中國的家族制度 是憑著祠堂香火維繫的,王乃譽曾在日記裡按照“祠堂神主”,錄舉了自 北宋以來列祖列宗的世繫。據王國維回憶,他兒時還曾見過秋季祭祖,闔 族老少去“安化王祠”焚香祭祀散發的祭單。
    說到“安化王祠”,還有個插曲。筆者於20世紀80年代初,從清刻黃 宗羲遺集中意外地發現了其子黃百家撰的《宋安化王祠碑》。黃宗羲是著 名的抗清志士,又是與顧炎武齊名的“清學”開山,曾數次抵海寧訪友講 學,與海寧籍學者陳確(乾初)等商磋學術。他首訪海寧在清康熙五年(1666 年)。其時,這位少年即位的聖祖皇帝正意氣風發,決意昭彰前代忠烈以啟 其勵精圖治之偉業;而海寧州官則聞風而動,鋻於海寧城(鹽官)東的王氏 宗祠“浸淫歲月”、“風雨飄搖”,乃應王氏裔孫請求,“鳩工庇材,樂 成其美”。黃百家的這篇碑文,正是他隨父初至海寧時,為修葺一新的“ 安化王祠”撰的。他緬懷先賢,記述了安化王祠的由來,寄托了對王稟父 子忠節烈行的敬仰,實在也可以視為黃氏父子在海寧與前明諸老砥礪志節 的活動之一。他們當然不會想到,二百數十年之後,從“我王氏失其職” 的後裔裡出了其成就足以度越“前清諸老”的王國維這樣一位學術大師! 那麼,到了王國維的父輩,家境又是怎樣呢?據王國維記述,父親乃 譽公“少貧甚”,又值“洪楊之亂”(太平天國革命)。十三歲(1860年)那 年,逃難到了上海。王國維的曾祖父、祖父,均在逃難中客死上海。王乃 譽一貧如洗,隻能向親友借貸給兩位老人收殮,並進了雜貨鋪當學徒;戰 亂過後,纔隨同雜貨鋪返回海寧,嗣後又投奔了一位在江蘇溧陽做縣令的 親戚,棄商為吏,生活趨於穩定,並有了較好的成就學業的條件。按照王 國維自述,“餘家在海寧,故中人產也。一歲所入,略足以給衣食”。這 大致是他出生時的家境。後來,他女兒王東明追述這段家史,說,“我家 原屬小康,洪秀全、楊秀清之亂,遭遇變故,僅乘薄田二十來畝,老屋一 幢,祖父乃譽公遊幕各方,僅得糊口。”所謂“遊幕”,就是做縣衙裡的 “師爺”(幕僚)。有的學者說王乃譽是“小官僚”,看來不盡確切。尤其 是中年以後,乃譽公辭了縣衙差使,隻能居家搞點字畫、文物鋻定之類“ 副業”,賴以“給衣食”者,主要是**的那二十來畝田產。據我們查訪 ,舊時米珠薪桂,稻谷產量不高。江浙一帶富庶之地,正常年景畝收租子 合粳米五鬥(每鬥十六斤);二十畝“一年所入”,約計租米十石(每石十鬥 ),這應該是“僅得糊口”的基本來源了。所以,直至20世紀20年代初,王 國維在與長子潛明的通信中時有道及家鄉風雨年景,說到秋旱,則謂“農 田望澤極殷”,“如日內能得雨,則江浙兩省尚可望豐年也。”等等,其 口吻不啻老農耳。
    不過,話得說回來。雖然家境清寒,綜觀王乃譽一生(1847—1906), 卻不失為承傳書香的儒雅君子。他字與言,號純齋,改號承宰、娛廬。早 年幫人經商之餘,攻讀詩古文辭,研習書畫篆刻,可算“亦商亦儒”;壯 年借“遊幕”之便,足跡遍及蘇杭各地,交結學者,尋訪大江南北名門望 族所藏書畫文物,學業大進,應屬“亦吏亦儒”,尤其熱衷於宋、元、明 、清書畫及金石器物的蒐集研究,是一位當之無愧的金石學家、書畫鋻賞 家,詩文造詣亦甚深。王國維在他逝世時寫的《行述》中感嘆: 嗚呼!君於孤貧之中,閾閿之內,克自樹立。其所成就,雖古人無以 遠過,而年不躋於中壽,名不出鄉裡,是亦可哀也已! 很明顯,王乃譽無學歷,無名位,**是在貧困中苦學成纔。他除了 攻究褚(遂良)、米(芾)、董(其昌)諸家書法,廣習歷代畫技以外,還撰寫 了一批考證文物、論述書畫的專著,如《遊目錄》《古錢考》《畫衍》《 題畫詩》,以及《娛廬詩集》等;特別是那部三十巨冊、取名《娛廬隨筆 》,起自清光緒三年,迄於“易簀”(病逝)前一日,“三十年如一日”的 日記,文史價值極高。從王國維出生到“三十而立”的成長足跡,與夫乃 譽公本人在此三十年“世變”中的心跡,以及海寧風土名物等,皆可由日 記中見之,故雖自謙所記多“細故”,實乃是這位飽經滄桑的老人留下的 珍貴歷史文獻,亟待王氏後人及其他學界同仁研發以為今用。PP6-9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