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跨越時代的百位中國科學家(2)
該商品所屬分類:傳記 -> 人物合集
【市場價】
577-836
【優惠價】
361-523
【介質】 book
【ISBN】978750467147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中國科學技術
  • ISBN:9787504671479
  • 作者:編者:羅興波|總主編:張藜
  • 頁數:322
  • 出版日期:2017-01-01
  • 印刷日期:2017-01-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335千字
  • 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程傳記叢書的微縮版。時代變遷的見證人,共和國科技發展的踐行者,中國老一輩科技工作者群體的集體縮影。
    羅興波主編的《跨越時代的百位中國科學家(2)》記述了老科學家學術成長采集工程中入選的28位出生於20世紀初,從事化學、化工、材料和石油地質工程專業的科學家學術成長經歷和他們對新中國科技發展做出的**貢獻。各篇文章都為采集工程各個采集小組根據研究報告改寫而成,采用了大量采集工程中得到的珍貴圖片,對每位科學家的人生經歷、主要科學成就做了簡要介紹,同時用主要篇幅著重介紹了各位科學家治學過程中的感人事跡,彰顯了他們熱愛祖國、為了**和民族無私奉獻、嚴謹治學的高貴品質。本書是使讀者、特別是青年科技工作者、以及中學以上學生全面了解各個學科專業科學家*具**性的讀本。
  • 羅興波主編的《跨越時代的百位中國科學家(2 )》收入生命科學、醫藥衛生、農業等領域的28位科 學家。其中,有自稱為“泥腿子”的小麥育種專家莊 巧生院士,有致力於農業技術推廣、將論文寫在大地 上的藥用植物學家徐錦堂研究員,有將一生心血奉獻 在肝膽外科上的國家最高科技獎得主吳孟超院士,有 幼年便立志研究昆蟲而在日軍侵華的國難當頭投筆從 戎的昆蟲學家周堯先生……他們在自己的研究領域, 認準一個目標,奮鬥終身成大器。從他們身上,我們 不僅可以看到老一代科技工作者持續、專注的精神, 也能感受到他們的赤誠愛國心,為年輕的科技工作者 樹立起榜樣。
  • 曾德超:陌上耕耘七十載
    樹稼樹人一世情
    劉*另:大地情懷
    朱兆良:土壤氮素專家二三事
    莊巧生:一輩子跌打滾爬在麥田中
    胡含:探索細胞遺傳機理的紅色科學家
    劉大鈞:千鈞小麥鑄大寫人生
    盧永根:識得神州稻谷香
    周堯:雕蟲孜孜七十秋
    張宏達:獨我情懷寄樹草
    徐錦堂:論文寫在大地上
    劉建康:碧水丹心江湖情
    周先庚:逐夢“中國牌”心理學
    薛社普:一個思路,兩個細胞材料
    張滌生:仁醫巧手創奇跡
    王翰章:“齒”生無悔
    盛志勇:志存高遠練妙手,勇攀高峰助回春
    程天民:情繫祖國需求,獻身軍事醫學
    張金哲:妙手仁醫
    吳孟超:大醫為人
    劉玉清:影像世界探奇蹤
    吳咸中:中西合璧拓新路
    唐由之:金針點睛,垂範中西
    高守一:小小細菌成就精彩人生
    陳宜張:究腦窮源探細胞
    郭應祿:中國現代泌尿外科發展
    總設計師和領航者
    田波:銳志精研濟蒼生
    瀋家祥:大愛瀋瀋祥萬家
    甄永蘇:在抗腫瘤藥物研發前沿不懈求索
  • 劉*另(1929—2010),出生於湖南桃源。土壤 肥料與植物營養專家,我國土壤肥料長期定位監測的 奠基人。1952年畢業於武漢大學,1959年獲蘇聯季米 裡亞節夫農學院副博士學位。曾任中國農業科學院副 院長、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員。20世紀60年代**解 決了水稻“坐秋”問題,揭示了磷肥防治“坐秋”的 機理070年代**研究出鉀肥提高綠肥田稻谷產量, 創造性地提出“晚稻超早稻”的戰略措施和技術。80 年代**研究出硫酸鋅防治水稻“僵苗”,揭示了亞 砷酸根在土壤中的化學行為,為改良“砷毒田”提供 了理論與方法。90年代創造出“水平淺溝、溝坑相連 、分散蓄水”的工程措施,解決了紅壤地區旱坡地季 節性干旱缺水問題,為發展林果業、草業,恢復植被 做出了貢獻。從1975年起,先後在全國主要農業區布 置一繫列土壤肥料長期定位實驗,獲得大量科學資料 。21世紀初在北方**研究出板栗專用肥、栗蘑人工 栽培和產業化,經濟效益明顯。1994年5月,當選為 首批中國工程院院士。
    亂世求學 1929年2月15日,劉*另(原名劉賡麟)出生在 湖南省桃源縣茶庵鋪鄉。這是位於武陵山區的一個小 山村,青山環繞,蒼松翠柏,森林茂盛。
    桃源縣,歷來被譽為“世外仙境”。離茶庵鋪不 遠就是有名的“桃花源”“秦人古洞”,那裡*是芳 草鮮美、落英繽紛之地,到處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劉*另三歲就在家跟隨母親讀書識字,七歲開始 上小學。1937年日軍全面侵華,由於戰時動亂,八歲 的劉*另在家隨父母補習國文,又跟本村老先生陳延 英讀古書,練習書法。九歲那年,父母覺得讀古書沒 有出息,決定把他送到桃源私立天祿小學讀書,直到 初中畢業。
    當時正值抗戰時期,學校動員參加抗日宣傳。每 逢“七七”紀念日,他隨師牛一起到市鎮上宣傳抗戰 。一次,有一位先生在“七七”紀念會上為死難戰士 含淚,讓年幼的他很感動! 天祿學校很重視古文、作文,喜歡“之乎者也” ,作白話文會無形中受到輕視。由於劉*另的作文很 好,深得國文老師誇獎,且其他科目成績也不錯,又 守規矩,在先生們印像中他是一個“好學生”。1940 年派他參加桃源縣演講比賽,獲得**,為學校爭光 ,備受老師、同學重視。
    1943年7月,劉*另在天祿中學初中畢業。他的 初中學習是在日本侵略的*聲中結束,又在慌亂中逃 到“安全區”湘西沅陵永綏投考高中。1944年8月, 15歲的劉*另考入湖南省國立第八中學永綏(現花垣 縣)高中分校學習。
    1946年的鼕天,劉*另父親因病去世。這一年他 纔17歲,而他的父親僅36歲!父親去世後,家庭負擔 繁重,無力供應學費,正在讀高中二年級的劉*另被 迫休學在家。母親也病倒了,全家靠祖父、祖母種田 養豬過活,生活極為困苦。
    1946年,抗戰勝利第二年,師生復員回家,安徽 籍師生返回該省成立的幾所學校,其他省籍的學生就 近選擇學校就讀。國立八中隨之自然解散。年底,劉 *另再次轉入湖南臨澧省立十四中學讀書,直到1947 年8月高中畢業。
    科學報國 1948年8月,19歲的劉*另考取了國立武漢大學 獎學金。10月,他進入武漢大學並選擇農學院森林繫 學習。
    局勢的動蕩、社會的腐敗、國民黨的暴政讓劉* 另感到苦悶。不久,劉*另參加了“大地讀書會”, 慢慢接觸了進步思想,這給他帶來了希望、喜悅和勇 氣,他的精神世界逐步起了變化。接著他參加了反饑 餓、爭溫飽等學生運動,逐步懂得了一些革命道理。
    1949年1月,劉*另被吸收進了黨的外圍組織— —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聯盟。5月16日,武漢解放。
    他與同學們一起在武昌閱馬場迎接武漢解放。6月, 參加武漢大學職工工會,當工人的文化教員。6月6日 上午10點,在去參加革命工作的路上,劉賡麟改名為 劉*另,表示自己已經變成另外的一個人了,決心一 切從頭開始,開始新的生活。抓住時間,珍惜時間, 利用時間認真讀書,用知識報效祖國——這是他的座 右銘! 1952年8月,23歲的劉*另從武漢大學農學院農 業化學繫畢業。繫主任陳華癸教授在劉*另的畢業鋻 定意見中這樣寫道:“學習很積極,富於思想性,注 重實際應用。做事認真,肯鑽研。對於土壤科學的業 務信心高。適合教學、試驗場技術工作。” 武大畢業後,劉*另服從黨的分配到河南省農業 試驗場報到。他工作熱情很高,並抱定科學報國的理 想和決心。在工作中他注重理論聯繫實際,堅持主動 聯繫群眾,1953年‘‘五四’’青年節,劉*另受到 河南省農林所團總支表揚,被評為“刻苦鑽研,深入 學習’’的好團員。1953年,他兩次被評選為“** 工作者”。
    1954年4月,25歲的劉*另被選為留學蘇聯預備 生,學習專業為土壤肥效。他決心做一個老老實實的 土壤肥料工作者,為我國農業發展奮鬥。
    1955年9月,劉*另進入蘇聯季米裡亞捷夫農學 院研究生院學習,並擔任中共留蘇學生黨支部書記。
    由於院校教研組條件好,導師契日夫斯基指導很認真 ,他充分抓住一切有利條件,虛心學習,掌握了關於 耕作學方面的理論基本知識,學會了如何科學分析問 題的能力。但學習的範圍較窄,掌握方向不熟練,學 術思想存在著理論脫離實際的危險。
    劉*另回憶說:“記得我在蘇聯學習的時候,導 師契日夫斯基常常用季米裡亞捷夫的一句名言教導我 ,要我‘學會同植物說話’,使我了解科學觀察的重 要性。”這句話也成為劉*另一生科學生涯的座右銘 。
    在蘇聯學習的4年時間裡,劉*另如饑似渴地學 習以土壤學為基礎的耕作學,並廣泛汲取各種與農業 有關的知識。他的導師契日夫斯基不僅教他**上公 認的試驗方法,還使他懂得了科學試驗觀察以及“與 植物說話”的重要性。在蘇聯學習期間,除了西伯利 亞,劉*另走遍了蘇聯許多農村、農場和農業科研院 所。艱苦的求學經歷、科學淵博的知識為劉*另的科 學人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為他在此後半個世紀的 科學研究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力量源泉。
    P12-15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