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熊希齡傳
該商品所屬分類:傳記 -> 人物合集
【市場價】
547-793
【優惠價】
342-496
【介質】 book
【ISBN】9787507539684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華文
  • ISBN:9787507539684
  • 作者:周秋光
  • 頁數:565
  • 出版日期:2014-01-01
  • 印刷日期:2014-01-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600千字
  • 熊希齡先生是我國**的愛國教育慈善事業家。他早年參加維新變法,民初擔任國務**,晚年投身社會慈善,救災辦賑,收養災童,創辦馳名中外的香山慈幼院,並且將自己的全部家產捐充兒童福利基金,同時還積極投身抗日救亡,他一生愛國利民,功不可滅。周秋光編著的《熊希齡傳》為你講述他的一生。
  • 《熊希齡傳》由周秋光編著。 《熊希齡傳》簡介:熊希齡是近代中國一位重要 歷史人物,從維新變法,到慈善濟世,到抗日救亡, 堪稱愛國人士中的佼佼者。但長期以來,他卻受到史 學界的冷落,很少有人作全面、繫統的深入研究。正 如亡友林增平教授所曾指出:“學術界對熊希齡的評 價一般偏低。其原因是他在袁世凱竊踞民國大總統時 任過一年多的熱河都統(1912年4月1913年7月)和八 個月的國務總理。事實上,將這一年多的從政經歷同 他在1911午10月辛亥革命爆發後迅即轉向擁戴共和, 並為創建民國也頗著勞績的經歷比較起來,畢竟隻能 作為大醇小疵、白璧微瑕來看待。”
  • 第一章 撥起邊陬之地
    一鳳凰苗疆
    二軍人門庭
    三寄居芷江
    四穎悟少年
    五校經求學
    六科舉功成
    第一章 探求改革之路
    一封閉求索
    二倡言武備
    三投筆從戎
    四著軍制篇
    第三章 襄辦湖南新政
    一救急之見
    二江寧請械
    三籌議行輪
    四開通航運
    五奔走路礦
    第四章 創設學堂報館
    一請撥經費
    二求聘教習
    三招考學生
    四**學堂
    五主持報館
    第五章 生死存亡之間
    一辦南學會
    二文明排外
    三移風易俗
    四兩派之爭
    五受咎遭謗
    六步步相逼
    七性命從事
    八幸免一死
    第六章 遭受革職之後
    一管束之下
    二西路辦學
    三幸逢知遇
    四轉注實業
    五務實沅州
    第七章 解脫政治桎梏
    一醴陵建校
    二整頓治理
    三成功之路
    四邊情外交
    五重新開復
    第八章 重新步人政壇
    一隨使出洋
    二暗中組黨
    三化除畛域
    四參酌憲法
    五綢繆外交
    六奏劾王葉
    七粵漢路議
    第九章 籌劃東北善後
    一奉天人幕
    二東北善後
    三尋求利器
    四移民墾殖
    第十章 從立憲到共和
    一奔走蘇寧
    二清理財政
    三徑弳自守
    四造幣總辦
    五奉天鹽運
    六策見三端
    七不忘湘事
    八翊贊共和
    第十一章 置身民初政局
    一他派中人
    二出長財政
    三眾矢之的
    四繼續借款
    五熱河都統
    六國務**
    第十二章 脫離官場政治
    一籌辦煤油
    二離袁出京
    三宣慰湘西
    四決志退隱
    第十三章 不能安於緘默
    一眷顧桑梓
    二奮力護礦
    三仍憂國事
    四阻止破裂
    第十四章 希冀有裨時局
    一調停南北
    二期成和平
    三聯邦政治
    四湖南制憲
    第十五章 從事慈善救濟
    一順直救災
    二籌賑五省
    三賑濟湖南
    四多方救助
    五慈善觀念
    第十六章 致力慈善教育
    一香山建院
    二獨闖新路
    三創業維艱
    四走上發展
    五竭蹶支撐
    六慈教思想
    第十七章 *後幾年經歷
    一改進教育
    二推廣慈幼
    三奔赴國難
    四白發紅顏
    五爪哇之行
    六逝世香港
    後 記
    附 錄
  • 第一章撥起邊陬之地 一鳳凰苗疆 在湖南省的西部邊緣,現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的西南角,有一個群山環抱, 風景秀麗的小縣,名日鳳凰。該縣與貴州省的松桃、 銅仁兩縣交接,與本省的省 城長沙則遠隔千裡。因為歷**,這裡一直是苗人聚 居的“五溪蠻地”,①故亦 稱作苗疆。
    歷**的苗疆從來就處於被征服的位置。歷代統 治者對於苗人的政策一向都 是“恩威兼施”,“剿撫並用”。自漢唐以來,這裡 相繼隸屬於建昌、辰溪、渭 陽、招諭各縣。至宋代始建立土司,日五寨司,地置 篳子坪。土司制度可以看作 是封建統治者“懷柔”、“羈縻”政策的產物。在這 種制度下,苗疆擁有相當自 治的權力,其“田畝不在輸納之內,人丁不在徭役之 中”,②僅有進貢朝廷與遣 子應征的義務。但是,封建統治者仍擔心苗人叛亂。
    明隆慶三年(1569)為監視 土司,在今落潮井地域設一軍營,因其地有一高山形 似鳳凰,稱鳳凰營。明末清 初,封建統治者為了防苗,在這裡又修築了一堵全長 370公裡的“邊牆”,把苗 疆與東西的漢區隔離,成為“化外”的“生界”,③ 雖然,這種做法使得苗疆* 形處於與外界隔*的半封閉狀態,但是,也使得苗區 “天高皇帝遠”,客觀上獲 得了一個休養生息的自由發展之機。清康熙三十九年 (1700),鳳凰營被命名為 鳳凰廳。四十三年(1704)設通判。通判本為流官, 但當時土司制度尚未廢除, 故一度出現“土流並存”的局面。及至清康熙四十六 年(1707),實行改土歸流, 由廳“專其政令”,至此,行使八百年的土司制度宣 告結束。四十八年(1709), 鳳凰廳治所由落潮井遷署鎮簞鎮。④乾隆五十五年( 1790),鳳凰廳通判升為同知, 隸辰州府。嘉慶二年(1797),鳳凰廳復升格為直隸 廳,隸辰、沅、永、靖兵各 道管轄。
    清朝實行“改土歸流”,可以理解為是對落後地 區實行強制性的封建化改造 之舉。雖然在客觀上也曾給苗疆帶來好處,即有利於 促使苗疆的經濟文化擺脫落 後狀態,受漢文化的影響後,在原有的基礎上獲得進 一步發展。同時通過文化交 流,苗人學習漢語,也可以參加清朝的科舉考試。但 是,改土歸流在政治上使苗 人遭受的卻是較之昔日*甚的壓迫與控制。流官們為 了鞏固其統治地位,對苗疆 采取嚴酷的“分而治之”的軍事管制措施。他們廣築 城牆,遍設碉堡哨所,重兵 駐扎。苗人稍有反抗,即行鎮壓。如今在鳳凰縣城尚 可見到的斷壁殘垣,昔日都 是用粗糙而堅硬的巨石砌成。環繞這座“石城”的四 周,大約有碉堡五百餘座, 散布於各處尖頂;營汛二百餘所,位置於各處驛路要 塞。所有這些,都成了歷史 的見證。瀋從文寫道:“這些東西在一百七十年前, 是按照一種精密的計劃,各 保持到相當距離,在周圍數百裡內,平均分配下來, 解決了退守一隅常作‘蠢動’ 的邊苗。叛變,的。兩世紀來滿清人的暴政,以及因 這暴政而引起的反抗,血染 紅了每一條官路同每一個碉堡”。“落日黃昏時節, 站到那個巍然獨在萬山環繞 的孤城高處,眺望那些遠近殘毀碉堡,還可依稀想見 當時角鼓火炬傳警告急的光 景”。⑤在這種軍事控制之下,苗人的生存日漸艱難 。
    然而任何事物都會產生出它的負面作用和影響。
    特定的歷史環境和社會條 件,總會造就出特定的歷史人物與歷史事件。人們何 曾想到,就在鳳凰這片山勢 縱橫、溪流交錯,一向被稱作“邊楚蠻荒”、“化外 之區”的荒涼、閉塞、貧瘠, 並且屢遭劫難的土地上,自近代以來,竟然相繼湧現 出許許多多神奇般的風雲人 物。這些人物當中,有被人們鄙視痛惡的軍閥、土匪 :也有受人崇敬、世所矚目 的政治家、軍事家、社會活動家、文學家、詩人、畫 家、書法家,等等。熊希齡, 是被崇敬者中*為突出的一位。
    二軍人門庭 熊希齡,字秉三,別號明志閣主人,雙清居士。
    他晚年學佛,佛號妙通。因 隸籍湖南風凰廳,故人稱熊鳳凰。
    熊氏先人原籍江西省南昌府豐城縣。大約宋代移 民時遷入湘西苗疆,在鳳凰 廳南面約三十華裡的一個名叫水打田燕子岩的地方聚 族而居。水打田是一個鄉的 地名,燕子岩位於水打田的西部。因為這裡有一扇巨 大的岩石,擋住北風,面東 南而立,岩頂向前拓展,形成鼕暖夏涼的岩屋,吸引 成群的燕子來此過鼕,加之 附近又有一塊高約兩米的岩石,形同燕子尾巴,故以 此而得名。
    熊希齡的祖輩 原以務農為業。熊 希齡自稱“寒家僻 在岩疆,自高、曾 以來,以勤儉治生 事”。⑥其高祖名紹 濂,字友川(一字 竹泉),生在清康 熙年間。l707年改 土歸流後,流官將 苗疆劃界而治,把 在苗疆定居頗久的 漢人劃為“村民”, 定居時間不長的漢 人稱為“客民”。
    這些村民與客民居 住的地方稱作“民 村”。凡土著的苗人概以“苗人”或“苗蠻”視之, 其居住之地謂之為“苗寨”。
    這“苗人”與“村民”居住之地不同,在政治上所享 受的待遇也是不一樣的。
    熊希齡的高祖紹濂,因其先世是從江西移民而來的漢 人,所以得編入民籍。享 受的政治待遇較之苗人為高,因此他後來也小有功名 ,曾補廳諸生,並被舉為歲 貢生。紹濂的兒子朝簡,即熊希齡的曾祖父,也曾被 選為恩貢生,並且擔任過靖 州直隸州的訓導。貢生是考取秀纔(諸生)之後獲得 入京師國子監肄業資格的 生員;訓導則是對一縣、一州或一府的鄉學負管理責 任的副職教官。由此可見, 熊希齡的高、曾祖已非尋常農戶,而是在地方小有地 位和影響的中等人家了。P1-3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