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民國人物小傳(2)(精)
該商品所屬分類:傳記 -> 歷史人物
【市場價】
420-609
【優惠價】
263-381
【介質】 book
【ISBN】978754264870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上海三聯
  • ISBN:9787542648709
  • 作者:劉紹唐
  • 頁數:337
  • 出版日期:2014-10-01
  • 印刷日期:2014-10-01
  • 包裝:精裝
  • 開本:32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270千字
  • 《民國人物小傳》依據各種歷史文獻資料,從不同的視角,簡要介紹了活躍在國民黨統治時期的一些有影響的歷史人物的一生,對研究和了解中國近現代歷史及人物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本社出版由於劉紹唐主編的《民國人物小傳(2)(精)》是為了向廣大讀者提供發自不同視角的多元化歷史參考資料,因而本簡體字版基本保持傳文的原貌,但這並不表明本社對所有傳文的內容均表贊同,相信廣大讀者在使用該書時也能有自己的價值判斷。
  • 劉紹唐主編的《民國人物小傳(2)(精)》是大型 人物傳記工具書。依據歷史文獻資料,從不同視角, 以詞條的形式簡明介紹了民國時代的著名人物的生平 ,涵蓋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學、藝術、軍事 等各個領域。對研究中國近現代史及人物有一定史料 價值。本書為第二冊。
  • 丁文淵 (1897—1957)
    丁西林 (1893—1974)
    上官雲相 (1895—1969)
    於學忠 (1889—1964)
    尢列 (1865—1936)
    太虛大師 (1890—1947)
    文群 (1884—1969)
    王平 (1896—1979)
    王洗 (1906—1979)
    王瑚 (1865—1933)
    王芸生 (1901—1980)
    王秉鈞 (1888—1978)
    王健民 (1904—1980)
    王唯農 (1934—1980)
    王雲五 (1888—1979)
    王敬久 (1902—1964)
    王撫洲 (1900—1978)
    王懋功 (1891—1961)
    尹昌衡 (1886—1953)
    尹述賢 (1897—1980)
    甘乃光 (1897—1956)
    石友三 (1892—1940)
    石祖德 (1900—1972)
    田漢 (1898—1968)
    白雲梯 (1894—1980)
    皮以書 (1905—1974)
    伍光建 (1867—1943)
    何聯奎 (1902—1977)
    谷正鼎 (1903—1974)
    宋達 (1916—1975)
    宋子文 (1894—1971)
    宋邦榮 (1900—1962)
    延國符 (1900—1975)
    瀋恩孚 (1864—1944)
    瀋發藻 (1904—1973)
    李文 (1905—1977)
    李濟 (1896—1979)
    李及蘭 (1904—1957)
    李四光 (1889—1971)
    *** (1899—1967)
    李先聞 (1902—1976)
    李良榮 (1909—1976)
    李抱忱 (1907—1979)
    李家鈺 (1892—1944)
    李書華 (1890—1979)
    李盛鐸 (1858一1937)
    李惠堂 (1905—1979)
    李萬居 (1902—1966)
    李廣田 (1906—1968)
    李樹森 (1898—1964)
    吳晗 (1909—1969)
    吳佩孚 (1874—1939)
    吳道镕 (1852—1936)
    岑仲勉 (1885—1961)
    冼玉清 (1894—1965)
    卓國華 (1890—1980)
    屈萬裡 (1907—1979)
    易培基 (1880—1937)
    易順鼎 (1858—1920)
    周□ (1895—1953)
    周日宣 (1881—1919)
    周昌芸 (1903—1977)
    周壽臣 (1861—1959)
    周福成 (1898—1953)
    季源溥 (1906—1979)
    林可勝 (1897—1969)
    林樹藝 (1906—1962)
    孟廣厚 (1900—1975)
    邵飄萍 (1884—1926)
    邱仰濬 (1896—1949)
    姚文林 (1897—1980)
    姚永樸 (1862—1939)
    段茂瀾 (1899—1980)
    洪炎秋 (1902—1980)
    胡璉 (1907—1977)
    胡文虎 (1882—1954)
    胡長青 (1907—1950)
    胡靈雨 (1920—1980)
    香翰屏 (1890—1978)
    俞飛鵬 (1884—1966)
    馬衡 (1881—1955)
    馬占山 (1887—1950)
    馬廷英 (1900—1979)
    馬步芳 (1903—1975)
    馬步青 (1898—1977)
    馬敘倫 (1884—1970)
    馬福祥 (1876一1932)
    夏威 (1893—1975)
    夏季屏 (1908—1977)
    唐蘭 (1900—1979)
    唐生智 (1890—1970)
    唐式遵 (1885—1950)
    徐訏 (1908—1980)
    徐箴 (1899—1949)
    徐庭瑤 (1892—1974)
    徐紹柴 (1879—1948)
    孫眉 (1854—1915)
    許璇 (1876—1934)
    許孝炎 (1900—1980)
    許季珂 (1896—1962)
    曹浩森 (1886—1952)
    曹福林 (1891—1964)
    梁敦彥 (1857—1924)
    梁鼎芬 (1859—1919)
    梁鴻志 (1882—1946)
    盛宣懷 (1844—1916)
    張勛 (1854—1923)
    張作相 (1881—1949)
    張我軍 (1902—1955)
    張金廷 (1905—1978)
    *** (1897—1979)
    張惠長 (1899—1980)
    張發奎 (1896—1980)
    張敬堯 (188l—1933)
    張壽鏞 (1876—1945)
    張嘉璈 (1889—1979)
    張維翰 (1886—1979)
    張蔭梧 (1891—1949)
    張耀明 (1905—1972)
    章嘉 (1890—1957)
    莊嚴 (1899—1980)
    陳宦 (1870—1943)
    陳儀 (1883—1950)
    陳友仁 (1879—1944)
    陳安寶 (1894—1939)
    陳伯陶 (1855—1930)
    陳明仁 (1903—1974)
    陳望道 (1890—1977)
    陳紹寬 (1888—1969)
    陳衡哲 (1890—1976)
    陸蠡 (1908—1942)
    郭澄 (1907—1980)
    郭懺 (1894—1950)
    郭國基 (1900—1970)
    堯樂博士 (1889—1971)
    馮平山 (1860—1931)
    傅抱石 (1904—1965)
    賀揚靈 (1901—1947)
    賀耀祖 (1890—1961)
    黃少強 (1901—1942)
    黃宗霈 (1899—1976)
    黃炎培 (1877—1965)
    黃復生 (1883—1948)
    黃慕松 (1884—1937)
    黃鎮球 (1898—1979)
    葉昌熾 (1849—1917)
    道安 (1907—1977)
    鄒作華 (1894—1973)
    載洵 (1885—1949)
    載濤 (1887—1970)
    董釗 (1902—1977)
    董康 (1867—1942)
    萬耀煌 (1891—1977)
    雷震 (1897—1979)
    滕固 (1901—1941)
    趙熙 (1867—1948)
    趙守鈺 (1881—1960)
    趙振洲 (1898—1979)
    趙龍文 (1901—1967)
    趙鐵寒 (1908—1976)
    熊式輝 (1893—1974)
    廖耀湘 (1906—1968)
    潘復 (1883—1936)
    潘秀仁 (1893—1965)
    鄧公玄 (1901—1977)
    鄧家彥 (1883—1966)
    鄧藝孫 (1858—1913)
    蔣彝 (1903—1977)
    蔣伏生 (1897—1979)
    劉戡 (1907—1948)
    劉攻芸 (1900—1973)
    劉尚清 (1868—1945)
    劉建緒 (1892—1978)
    劉侯武 (1892—1975)
    衛立煌 (1896—1960)
    鄭震宇 (1900—1977)
    霍揆彰 (1901—1953)
    盧元駿 (1911—1977)
    盧致德 (1901—1979)
    歐震 (1899—1969)
    龍雲 (1887—1962)
    韓復榘 (1890—1938)
    薛光前 (1910—1978)
    謝無量 (1885—1964)
    戴安瀾 (1905—1942)
    戴君仁 (1901—1978)
    戴愧生 (1892—1979)
    鐘毅 (1900—1940)
    蕭一山 (1902—1978)
    簡又文 (1896—1979)
    藍天蔚 (1878—1921)
    藍蔭鼎 (1903—1979)
    羅奇 (1904—1975)
    羅揚鞭 (1915一1974)
    關麟征 (1905—1980)
    嚴重 (1892—1944)
    酆悌 (1903—1938)
    龔愚 (1907—1976)
    龔道耕 (1876—1941)
    龔德柏 (1891—1980)
  • 尢列(1865—1936) 尢列,字令季,幼名季博,學名其洞,原字惟孝 ,別字少紈、孝紈,號小園。居日本時自署西名日 Euclid,別署吳興季子,晚號缽華道人,廣東順德人 ,生於清同治四年正月二十七日(一八六五年二月二 十二日)。光緒七年,年十七,漫遊上海,繼至長崎 、神戶,次年往來於杭、嘉、湖、蘇、常、鎮間,是 年鼕,嘗一遊高麗,回滬後,加入洪門,久蓄興漢逐 滿之志。光緒九年,北上燕京,從梁杭雪讀書於法華 寺。翌年南下,經桂返粵。十一年,再度北上,仍從 遊於梁杭雪之門;同年十一月回粵,人廣州算學館, 與楊鶴齡同學。十二年夏,偶偕族人尢裕堂至廣州博 濟醫院訪友,獲識孫中山先生,是為孫、尢二人訂交 之始。
    光緒十四年(一八八八),年二十四,於算學館畢 業後,任廣州沙田局丈算總目。翌年,任廣東輿圖局 測繪生;旋奉委為中、法越南定界委員。十七年,任 香港華民政務司署書記,其時孫先生已由廣州轉入香 港西醫書院,與尢列、陳少白、楊鶴齡朝夕往還,暢 談革命,時人稱之為“四大寇”。
    光緒十九年,辭職返順德,與陸皓東、楊昆甫組 興利蠶子公司。二十一年(一八九五)二月,孫先生設 興中會總機關於香港,名日“乾亨行”,命尢設分機 關於廣州城南雙門底黃家祠內雲崗別墅,托名“農學 會”,作為掩護。同年十月,**次廣州起義失敗, 逃往越南西貢,旋返香港,後轉日本。二十三年初, 潛返香港;四月組織中和堂,設總部於九龍之西貢。
    二十四年夏,聞廣西遊勇李立亭舉兵反清,乃由日率 同宋居仁、鄧蔭南赴桂應之,迨抵籐縣,李已敗逃, 尢稍事勾留,即重回日本;是時華僑工界在日本橫濱 組一“行船仔館口”,屬俱樂部性質,初無名稱,後 由尢代定名為“忠和堂”,再易名為“中和堂”。二 十六年(一九00),黨人策劃惠州起義,尢任運動長江 會黨事務。是年閏八月惠州之役敗挫,鄂督張之洞通 緝黨人首要,中列尢名,乃經香港重返橫濱。中和堂 請其演說時事,尢素有辯纔,鼓吹革命排滿,聽來大 為傾倒,旋舉尢為會長。
    光緒二十七年赴南洋,初在新加坡懸壺問世,借 醫術鼓吹革命排滿,旋遍設中和堂分會於新加坡、檳 榔嶼、吉隆坡、怡保、壩羅各埠,與保皇黨相抗衡。
    二十九年,陳楚楠、張永福集資發刊《圖南日報》於 新加坡,聘尢為名譽編輯,翌年春出版,尢為撰發刊 詞,是報為華僑在南洋創刊革命機關報之嚆矢,出版 二年而止。三十二年,孫先生抵新加坡,設同盟會分 會,尢與陳楚楠、張永福等宣誓加入,中和堂會員亦 相繼加入同盟會。三十四年,雲南河口之役失敗後, 革命黨人不少退往南洋,尢因若輩行險殺人事,被牽 涉入獄,期滿被殖民地政府遞解出境;遂移居暹羅, 辦《同僑報》。
    宣統二年,重返星洲,任“中和堂”**。三年 十月,辛亥革命軍興,擬赴北方助新軍第六鎮統制吳 祿貞反正,及聞吳被刺於石家莊,乃轉往雲南,時蔡 鍔已宣布滇省獨立,任雲南都督,蔡鍔禮之頗優,後 轉香港。民國二年,應袁世凱總統之召北上,袁擬任 為東三省籌邊使,辭不就,後聘為總統府高等顧問。
    三年,離京遷津,復移居日本神戶,以著書為事。四 年,袁氏稱帝,“中和堂”組織中和救世軍討袁。五 年春,始編《四書章節便覽》,費時三年。九年,自 日返港,以教授童蒙自給。十年,孫先生開府廣州, 特修治觀音山文瀾閣,延“四大寇”中之尢列及陳少 白、楊鶴齡三人居之,以敘舊誼,尢欣然就道。至廣 州未久,因與陳少白語言不合,拂然離粵,重操故業 ,設學塾於九龍油麻地。
    十六年五月,在港為國民黨容共及清黨問題,發 表《對時局之宣言》。二十年,東北淪陷,翌年一月 ,國府擬召開國難會議於洛陽,尢被聘為國難會議會 員,以病不克就道,嘗數電當局條陳救亡御侮意見。
    二十四年(一九三五),值其七十一壽辰,各地興 中會、同盟會、中和堂諸友,特赴港稱觴奉祝。翌年 九月扶病人京,晉謁中央當局,面陳救國方略;十一 月十二日,以喘疾復發,卒於南京蘆席營私邸,年七 十二歲。著有《四書章節便覽》、《四書新案》、《 孔教革命》、《孝經講義》、《楊衢雲革命傳》等書 。(關國煊稿。參考:馮自由《革命逸史》之《尢列 事略》、《尢列事略補述一》、《尢列事略補述二》 。) ——原載傳記文暈第三十七卷第二期 …… P9-11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