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為文化找出路(費孝通傳)/現代文明人格叢書
該商品所屬分類:傳記 -> 學者
【市場價】
208-300
【優惠價】
130-188
【介質】 book
【ISBN】978750573025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中國友誼
  • ISBN:9787505730250
  • 作者:張冠生|主編:周有光
  • 頁數:221
  • 出版日期:2012-08-01
  • 印刷日期:2012-08-01
  • 包裝:平裝
  • 開本:32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160千字
  • 費孝通——他一生志在富民;為解決中國社會問題而研究;在**上有影響的學術大師;他的作品是理解中國的一把鑰匙;**的社會活動家;不搞花架子的領導;20世紀40年代的**公知;一生為中國文化尋找出路……
    《為文化找出路(費孝通傳)》(作者張冠生)講述了他的故事。
  • 費孝通是享譽國際的學者、政治活動家,他一生留下數百萬字著述, 話題多而廣泛。其中綿延時間最長、貫穿其一生思考的題目,是他在1920 年代就開始思考的“文化自覺”問題。《為文化找出路(費孝通傳)》在費 孝通的浩瀚學術生涯中刪繁就簡,梳理出一位著名中國知識分子人生追求 的主線,全程描述了他持續追尋、終至實現的“文化自覺”過程,以及高 度的文化自覺可以帶來的眼光、見識、襟懷、境界。 《為文化找出路(費孝通傳)》的作者是張冠生。
  • 序言:一支史筆七十年
    上篇 人生傳奇
    第一章 家世與童年
    一、文化生命源頭
    二、大時代的氣息
    三、父母都是賢達
    四、“教育優先”的家庭
    第二章 中學到大學
    一、確定“**的責任”
    二、從醫學到社會學
    三、得到名師點化
    第三章 走上學術道路
    一、瑤山裡的慘禍
    二、尋找文化路徑
    三、寫成《江村經濟》
    四、魁閣時光
    五、名聲鵲起
    六、面對東西文化
    七、思索文明衝突
    第四章 風雨如晦
    一、投身**建設
    二、提出批評意見
    三、學術生涯中斷
    四、苦難中的思索
    五、逆來順受,力求自保
    六、干校家書
    第五章 人生第二季
    一、第二次學術生命
    二、為鄉鎮企業正名
    三、促進兩岸學術交流
    四、重提“文化出路”
    第六章 呼吁“文化自覺”
    一、老年開始“補課”
    二、欲究“天人之際”
    三、闡述“文化自覺”
    四、回首前賢風骨
    五、教育要講做人
    六、借重古代思想資源
    七、老人家的警告
    八、不懂裝懂的背後
    第七章 *後的反思
    一、“句號畫在什麼地方”
    二、“一國兩制”的文化啟示
    三、神遊冥想看人類
    四、文化的自覺與自信
    尾聲
    中篇 代表作品
    聖誕節續話
    年終
    《中日戰爭目擊記》譯文前言
    中國文化內部變異的研究舉例
    社會研究的程序
    社會變遷研究中的都市與鄉村
    論社會組織
    復興絲業的先聲
    《花籃瑤社會組織》編後記
    再論社會變遷
    書評
    《江村經濟》第一章
    祿村農田
    論旅行
    論神經戰
    過年過日子與過渡心理
    狂者進取
    我們沒有分別--給編者及讀者的信
    西行雜寫
    向西去
    邦各有其道
    初訪美國?人生的另一道路
    初訪美國:文化的隔膜
    初訪美國?餘筆
    土地裡長出來的文化
    增加人口的代價
    這是什麼世界
    鄉土重建
    對以政治力量強迫儲蓄的過慮
    美國人的性格
    鄉土中國
    中國社會學的長成
    知識分子的早春天氣
    知識分子問題的十二字訣
    我的第二次學術生命
    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格局
    孔林片思
    學術自述與反思
    下篇 評價討論
    馬林諾斯基:《江村經濟》序
    李友梅:文化主體性及其困境
    王銘銘:民族學與社會學
    張雨林:費孝通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謝泳:晚年費孝通
    餘世存:費孝通--大師的中國榮辱
    張冠生: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參考書目
  • 早年裡,費孝通看到過老家收藏的家譜。《江夏費氏世譜》(1995)正 文**句給他以深刻印像——“費氏繫出伯益(大禹之子)”。
    這本世譜說,伯益輔佐大禹治水有功,封地在費(今山東魚臺西南費亭 ),稱大費。伯益生有兩個兒子,次子名叫若木,始姓費,為費氏祖先。
    《辭海》有“伯益”詞條,說伯益“亦稱大費”。《竹書紀年》中, 有“費侯伯益出就國”的記載,可與費家世譜的相關內容作參證。
    費孝通看見家譜時,正在讀《三國演義》,於是知道了家譜所載祖先 中的費神是個深得諸葛亮器重的人。費棉是三國時代蜀國重臣,性情良實 ,理政練達,是社稷之纔。劉禪繼位後,費襪出任黃門侍郎,位於人君之 側。諸葛亮在《前出師表》中稱許他是“志慮忠純”、“貞良死節之臣” 。
    費姓望族氣脈綿延,名士輩出。《江夏費氏世譜》載,費祚之後,有 費詩為諫議大夫。唐代時候,費冠卿為元和年間(806—820年)進士。此後 ,有費宗陶、費叔熊皆為前蜀(907—932年)輔佐;費黃裳舉後蜀(約950年) 進士**;費有章為南宋紹熙年(1190—1194年)吏部尚書;費有章之子費 士寅、費士威等先後登第。費士寅官拜副相,為南宋嘉泰時(1201—1204年 )參知政事。開禧年間(1205—1207年),他因不附權貴,忤犯外戚顯宦,掛 冠辭朝,擇地而居,住在吳江垂虹橋畔。吳江自此有“東城費氏”之號, 並自此後次第排序。後世子孫纂修家譜時,稱費士寅為“吳江費氏**代 祖”。
    費氏門外,山外有山。清末民初以前,吳江歷來人文荟萃,人纔輩出 。遠有陸龜蒙、洪祖烈、楊廷樞、柳如是,近有陳去病、柳亞子、楊天驥 、孫本文……《吳江縣志》記載,僅是同裡一鎮,從宋淳化三年(992年)到 清嘉慶十五年(1810年),先後出過三十八個進士,八十個文武舉人。
    “一泓月色含規影,兩岸書聲接榜歌”——類似楹聯,在當地水巷石 橋上時常可見。一些老式民居大門上,斑駁之中,“耕讀傳家”字樣至今 清晰可辨。
    明末清初,學壇又現先秦時期百家爭鳴氣像。當時活躍於文壇、大有 影響的復社、幾社、慎交社、驚隱詩社等社團,都有吳江人士作中堅。曾 屬復社、又入驚隱詩社的顧炎武常到吳江,與詩社中吳江人王錫闡、吳炎 、潘檉章等往還。顧氏曾說“學究天人,確乎不撥,吾不如王錫闡。”王 氏與友人仿司馬遷《史記》體例寫《明史記》,歷數年,書稿成紀十、書 五、表十、世家三十、列傳六十。將完稿時,“明史案”發,書稿被焚。
    事雖未成,卻可看作吳江文人勤於筆耕、發憤著書一例。
    有清一代,吳江的盛澤、同裡、松陵、黎裡、平望、蘆墟這六個鎮上 先後建起九所書院,如盛澤的吳公書院、松陵學舍、肄業公所,黎裡的禊 湖書院,松陵的松陵書院、震澤書院,同裡的同川書院,平望的藝英書院 ,蘆墟的切問書院等。一縣之地,一朝之間,而九所書院,吳江的讀書風 氣之盛,文化氛圍之濃,由此可見一斑。
    吳江文人勤於著述的風氣,當是從古今綿延的耕讀傳統中醞釀出來。
    吳江人氏的歷代著述,在1994年編修出版的《吳江縣志》中,共選錄 書目257種。其中民國以前的179種,選入《四庫全書總目》的85種;民國 時期36種,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42種。
    單從《江夏費氏世譜》上看費家近現代人物,也能看出吳江學風熾盛 。如費延嫠,同治四年進士,翰林院編修。其子費樹蔚,喜讀近代名人傳 記,過目成誦。兵部尚書吳大激愛其纔,招為快婿。費樹蔚之子費鞏,自 幼受父親和表兄柳亞子督責,於復旦大學畢業後,赴巴黎、倫敦深造,在 民國時期寫下了《英國文官考試制度》(1931)、《瑞士政府》(1933)、《 比較憲法》(1934)和《中國經濟問題》等書。費孝通稍後寫下了《江村經 濟》(1939)、《生育制度》(1947)、《鄉土中國》(1948)等書。費家姻親 柳亞子在民國前後寫下了幾千首舊詩、幾百篇文言文、幾十篇語體文和《 南社紀略》…… 這些篇章中,激蕩著二十世紀初的時代風雲,預示著古老中國的百年 巨變。
    費孝通出生當年,***座水力發電站在雲南的螳螂川鳴*動工; **次試辦的航空企業在北京南苑建造;**屆全運會在江蘇南京南洋勸 業會場舉辦;連續三次的全國立憲派大請願聲震朝野…… 是年,馬寅初(1882—1982年)以出色成績取得美國耶魯大學經濟學碩 士學位,赴哥倫比亞大學攻讀經濟學博士學位; 陳寅恪(1890一1969年)就讀於德國柏林大學。其兄陳衡恪留學日本畢 業回國,興辦新學,任教於南通師範學校; 丁文江(1887—1936年)在英國蘇格蘭的格拉斯哥大學主修動物學、地 質學和地理學; 吳宓(1894—1978年)始聞遊美學務處通令各省招考遊美學生,遂與諸 同學赴省應考; 胡適(1891—1962年)進美國康乃爾大學主修農科,後轉入該校文理學 院改習文科; 梁漱溟(1893—1988年)在北京順天中學堂接受洋文總教習和漢文練習 的雙重訓練; 熊十力(1885—1968年)在《庸言》連續發表文章,意在證明“人之所 以為人之道”,並藉“證人學會”以文會友,甚而“風動社會,左右政界 ”; 顧頡剛(1893—1980年)在蘇州公立中學接受軍訓,持新毛瑟*跑步、 衝鋒、埋伏、變換陣式等,一一熟習; 劉海粟(1896—1994年)在江蘇常州開辦圖畫傳習所,融中西畫技法於 一堂; 辜鴻銘(1857—1928年)出版英文版《中國牛津運動故事》,縱論東西 文明,暢銷一時; 梁啟超(1873—1929年)創辦《國風報》,向國民灌輸立憲政治常識。
    初求溫和,不事激烈,但發現清政府玩弄立憲騙局後,言論漸趨激烈,推 動了各地立憲請願運動的勃興; 張謇(1853—1926年)為敦促清廷著手立憲改革,主持江蘇省咨議局通 過決議,聯合各省咨議局代表共同赴京,向都察院遞交敦促早日召開國會 的請願書。P11-14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