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袁隆平口述自傳/20世紀中國科學口述史
該商品所屬分類:傳記 -> 科學家
【市場價】
400-579
【優惠價】
250-362
【介質】 book
【ISBN】9787553956152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湖南教育
  • ISBN:9787553956152
  • 作者:總主編:樊洪業|口述:袁隆平|整理:辛業芸
  • 頁數:286
  • 出版日期:2017-07-01
  • 印刷日期:2017-07-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2
  • 印次:1
  • 字數:240千字
  • 在樊洪業訪問整理的《袁隆平口述自傳》中,袁
    隆平首次全面回顧80多年的科學人生歷程,勾勒出雜
    交水稻事業的三條軌跡:學術創新、育種實踐和協作
    攻關。
    學習經典,挑戰經典,無數汗水,有限機遇,成
    就了一位育種專家,更是育種學家。洞庭湖邊的麻雀
    ,華麗轉身為太平洋上空的海鷗,榮譽瀑至之時,他
    心懷感恩,銘記趙石英、華國鋒、陳洪新……
    說給你不知道的故事和言論:林巧稚在北平協和
    醫院為他接生,小學時因一次參觀園藝場而由此立志
    獻身農業,餓殍的震撼使他義無反顧地走上培育雜交
    水稻之路,管相桓和鮑文奎為他指點迷津,與李競雄
    爭論雜交水稻雜種優勢,與吳文俊調侃數學與農業;
    理性點評——布朗宏論《誰來養活中國人》,高聲疾
    呼——保護農民種田的積極性!
    國際水稻研究所所長斯瓦米納森:我們把袁隆平
    先生稱為“雜交水稻之父”,他是當之無愧的。他的
    成就不僅是中國的驕傲,也是世界的驕傲。他的成就
    給世界帶來了福音。
    華國鋒為本書撰寫序言。
  • ***序
    第1章 家世
    第2章 跟著興趣走的學生時代
    第3章 安江農校
    初為人師
    餓殍的震撼
    來自農民的啟發:“施肥不如勤換種”
    決定性的思考與選擇
    雜交水稻選育的思路
    在《科學通報》上發表《水稻的雄性不孕性》
    結婚成家
    成立雜交水稻科研小組的前前後後
    第4章 三繫配套 協作攻關
    到雲南元江去尋找野生稻
    常德會議成為轉折
    在海南三亞發現“野敗”
    一闖三繫配套關
    二闖優勢組合關
    三闖制種關
    第5章 大推廣 大增產
    千軍萬馬下海南
    開始在全國大面積推廣
    湖南水稻大增產
    發表《雜交水稻培育的實踐和理論》
    獲1981年**技術發明特等獎
    第6章 兩繫法雜種優勢利用
    成立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
    雜交水稻發展戰略
    首屆雜交水稻**學術討論會
    中國獨創的“兩繫法”
    第7章 走向世界
    “雜交水稻之父”一說之緣起
    **項農業專利轉讓給美國及其後的中美合作
    **培訓班和**學術討論會
    Science介紹**雜交稻選育理論
    推廣到**20多個**
    第8章 新世紀 新目標
    首屆***高科學技術獎
    持續發展的“中心”
    **雜交稻研究
    三大工程
    學科積累與人纔培養
    對“轉基因”的看法
    改革開放帶來發展變化
    關注**和**的糧食安全問題
    第9章 答問錄
    科研工作與成功經驗
    榮譽與感恩
    生活態度與追求
    附錄
    袁隆平年表
    袁隆平主要著述目錄
    袁隆平歷年所獲重要獎項
    參考文獻
    人名索引
    後記
    再版後記
  • 來自農民的啟發:“施肥不如勤換種” 我試圖用孟德爾、摩爾根的遺傳學開始搞育種, 首先考慮的是研究小麥、紅藷。
    就在那時,開過一個全國小麥會議,使我感到驚 訝的是西藏的小麥畝產上了1000斤,而湖南小麥產量 是全國的倒數**(平均不到300斤)。原因是氣候不 適合,易得赤霉病,我由此意識到在湖南搞小麥沒前 途。
    搞紅藷研究時,正面對全國性的饑荒,中央提出 “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提出“全 黨動手大辦農業、大辦糧食”。與此相應,我們農校 搞教學、生產、科研相結合,師生要深人農村,支援 農業。因此,我帶學生下到農村實習,向農民學習, 進行思想改造,與農民同喫、同住、同勞動。當時我 搞了紅藷高產壟栽試驗,*高的一蔸競達到20斤! 然而,我並沒有繼續搞紅藷。這主要是因為當時 黨中央提出大興調查研究之風,要求各級領導深入農 村“蹲點”,我們所去的農村,有很多“點”辦在那 裡,什麼省委的點、地委的點、婦聯的點、共青團的 點、供銷社的點等等,各個“點”一到了晚上就參加 生產隊的會議,講一席話,如供銷社的干部要收購獸 皮等等,然後處理記工分之類的日常雜事,開到半夜 纔研究生產。每當這種時候,水稻的種植技術就是會 議的主要議題,等水稻技術問題討論完了,生產隊隊 長就會宣布散會,然後再搭上一句:“哎,大家還要 注意一下,別忘記了紅藷,要育苗了。”看來紅藷原 來隻是個搭頭,沒有地位。我意識到搞紅藷沒有多大 意思,因為不是主要作物,不受重視,沒有課題,沒 有經費,做不下去。實際情況是,在湖南百分之九十 以上的糧食都是水稻,因此*突出的作物是水稻,其 他的不太受重視。
    其實,我自幼就對米有一種莫名的感情。纔稍稍 懂事的時候,記得是在德安老家,我父親有時從天津 帶來小站米,並對我們說:“這是*有名的小站米, 你們覺得好不好喫?”在我幼時的記憶中,這個印像特 別深,因為覺得那米真的很好喫。
    意識到水稻纔是我國的主要糧食作物之一,*是 南方的首要糧食作物,於是我從1960年起,把目標又 從研究紅藷轉為研究水稻。
    於是,我搞起了水稻方面的試驗。我搞了水稻的 直播試驗、密度試驗,其中,直播試驗每畝比一般的 增產90~100斤。
    在農村實習當中,我看到一些農民從高山上兌了 種子擔回來種,就問他們,為什麼要跑到那麼高的山 上去換種呢?他們說山上的種子質量好一些,產得多些 。他們接著還說了一句話,叫做“施肥不如勤換種” ,意思是說同樣的條件、同樣的施肥管理,隻要種子 好,產量就會高一些,這是*經濟、*有效的提高產 量的辦法。這對我有很大的啟發:農業上增產的途徑 有很多,但其中良種*重要。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