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博爾赫斯大傳
該商品所屬分類:傳記 -> 文學家
【市場價】
468-680
【優惠價】
293-425
【介質】 book
【ISBN】9787567546882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華東師大
  • ISBN:9787567546882
  • 作者:(英)埃德溫·威廉森|譯者:鄧中良//華菁
  • 頁數:615
  • 出版日期:2016-05-01
  • 印刷日期:2016-05-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565千字
  • 埃德溫·威廉森著的《博爾赫斯大傳》,**首本博爾赫斯全傳,顛覆你對他的固有印像。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巴爾加斯·略薩、哈羅德·布魯姆**。家與國,劍與筆,愛與悔,一代大師令人心碎的矛盾一生。讀博爾赫斯作品,必先讀《博爾赫斯大傳》。在事實和觀點之間取得了良好的平衡,鎮定地創造出這部並未矯飾的作品。在本書作者的心理分析之下,戀愛中的博爾赫斯和自我放逐的博爾赫斯都異常迷人。這部書就像一出戲劇,描繪出一個異人令人心碎的一生。
  • 20世紀的西班牙語文學中,除了博爾赫斯,還有 誰能寫出如迷宮那般復雜的作品?而他的人生,正如 他的作品一樣。這部精彩的傳記將博爾赫斯置於阿根 廷歷史及其全部作品的背景下,編織出這位文學大師 的一生。對於他,人們熟知的身份是敘述形式的反叛 者和保守政治的攻擊者,但本書指出,盡管寫作風格 極端而智性,博爾赫斯生活在平常人的遺憾之中,並 帶著這些遺憾離開人世。 博爾赫斯的父母屬於阿根廷的反對派,他的祖父 輩是這個國家頗受尊敬的將軍。在作者的筆下,青年 時期的博爾赫斯軟弱避世,無法抵御外在的欺侮,也 無法解決內心的矛盾。劍經常出現在他布滿鮮血的家 族史裡,最終,博爾赫斯以筆作劍,以此來保護自己 。晚年他搜羅自己所有早期著作,予以焚毀。 埃德溫·威廉森著的《博爾赫斯大傳》在事實和 觀點之間取得了良好的平衡,鎮定地創造出這部並未 矯飾的作品。在本書作者的心理分析之下,戀愛中的 博爾赫斯和自我放逐的博爾赫斯都異常迷人。這部書 就像一出戲劇,描繪出一個異人令人心碎的一生。
  • 序言
    **部 劍與匕首(1899—1921)
    第一章 家與國
    第二章 母親和父親
    第三章 童年(1899—1914)
    第四章 日內瓦(1914—1919)
    第五章 西班牙(1919—1921)
    第二部 戀愛中的詩人(1921—1934)
    第六章 布宜諾斯艾利斯(1921—1923)
    第七章 第二次歐洲之行(1923—1924)
    第八章 在先鋒派當中的冒險經歷(1925)
    第九章 阿萊夫(1926)
    第十章 拒*(1926—1927)
    第十一章 復仇和失敗(1927—1930)
    第十二章 小說實驗(1930—1932)
    第十三章 對手(1933—1934)
    第三部 地獄(1934—1944)
    第十四章 失敗(1934—1935)
    第十五章 孤立(1936—1937)
    第十六章 父親的去世(1938—1939)
    第十七章 學習但丁(1939—1940)
    第十八章 小徑分叉的花園(1940—1944)
    第四部 地獄天堂篇(1944—1969)
    第十九章 “新比阿特麗斯”(1944—1946)
    第二十章 恥辱和痛苦(1946—1947)
    第二十一章 虛假的希望(1947—1950)
    第二十二章 博爾赫斯反對庇隆(1950—1955)
    第二十三章 解放革命(1955—1959)
    第二十四章 母親的統治(1958—1963)
    第二十五章 解構活動(1963—1967)
    第二十六章 結婚(1967—1968)
    第五部 失而復得的愛情篇(1969—1986)
    第二十七章 冰島(1969—1971)
    第二十八章 在日落和日出之間(1971—1975)
    第二十九章 冰島的新曙光(1975—1976)
    第三十章 藍虎(1976—1979)
    第三十一章 日本音樂(1979—1981)
    第三十二章 解構自己的民族(1980—1983)
    第三十三章 編織夢想(1984—1985)
    第三十四章 創造一個結局(1985—1986)
    後記
    注釋
  • 第一章 家與國 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的祖先是首批進入美 洲的歐洲人。他們是探險者、征服者、城市建造者和 地方統治者,他們是西班牙在新大陸新帝國的建設者 。岡薩洛·馬泰勒·德·拉·普恩特追隨皮薩羅征服 了秘魯,多明戈·馬第尼斯·德·伊拉拉為西班牙君 主贏得了巴拉圭,傑羅尼莫·德·卡布萊拉在圖庫曼 省建立了科爾多瓦市,而胡安’德‘卡拉伊則鞏固了 在偏遠的布宜諾斯艾利斯市的統治。但是博爾赫斯對 所有這些都漠不關心:‘伊拉拉們,卡拉伊們,卡布 萊拉們,所有這些西班牙征服者們我從來都沒有夢見 過……我對他們一無所知。他們受教育的程度不高— —隻是一群在那個時代從西班牙來的士兵而已。” 博爾赫斯家族的人思念的是那些與西班牙斷*關 繫並致力於阿根廷民族建設的人。在他母親那邊的親 戚中,弗朗西斯科·德·拉普裡達作為國會**,主 持並宣布了南美聯合省的獨立;阿根廷國父聖馬丁率 領愛國部隊越過安第斯山,幫助智利和秘魯對抗西班 牙的殖民統治時,蘇勒將軍是其中一支隊伍的指揮。
    他父親這邊的親戚中,有阿根廷***之一曼努埃爾 ·貝爾格蘭諾將軍的朋友、阿根廷早期詩人胡安·克 裡索斯托莫·拉菲努爾。在博爾赫斯遺留下來的文件 中有一張明信片,畫面上,詩人拉菲努爾站在一幅聖 馬丁將軍在新**國民議會中受到民眾歡迎的場面的 畫前(畫上的拉菲努爾有豪爾赫·路易斯用十字作的 標記)。
    在博爾赫斯所有的祖先中,*傳奇的人物當屬他 母親的外祖父伊西多羅·蘇亞雷斯了。二十四歲的蘇 亞雷斯在南美獨立戰爭中率領騎兵部隊獲得南美獨立 戰爭的關鍵性戰役——胡寧大戰的勝利,此次大戰是 南美獨立戰爭三次大戰的第二次大戰。胡寧大戰發生 在一八二四年八月六號,秘魯安第斯山的胡寧平原上 ,白雪皚皚的山脈中隻有短兵相接的聲音,沒有*聲 ,愛國部隊與西班牙軍隊進行了白刃戰,僅一個小時 就擊敗對方取得了勝利。蘇亞雷斯的英勇受到了西蒙 ·玻利瓦爾本人的稱贊,他說:“當歷史描述輝煌的 胡寧大戰時……首先想到的會是這位英勇的年輕軍官 。”副同時也正是玻利瓦爾在獨立戰爭*後一次也是 決定性的阿亞庫喬會戰後,把在戰爭中表現出色的蘇 亞雷斯提撥為上校——此次戰役保障了西班牙殖民地 的獨立。
    博爾赫斯把獨立戰爭看成是“延續的血脈的破裂 ”,“一場子輩對父輩的反叛”。畢竟他一家都以自 己純正的西班牙血統感到驕傲和自豪,但是獨立對於 博爾赫斯來說意味著拉美純正西班牙人“斷*了和西 班牙人的關繫”:他們“堅信”自己可以形成一個新 的、有別於西班牙的民族,但是如果阿根廷人不持之 以恆地塑造並維護這一新的民族身份,“我們中的很 大一部分人”會“冒險選擇回復到原先的西班牙身份 ,這就意味著否定了阿根廷的全部歷史”。
    布宜諾斯艾利斯市在阿根廷獨立運動中首當其衝 ,並在當代阿根廷的版圖的形成過程中起了**重要 的作用。布宜諾斯艾利斯地勢險要,是阿根廷的戰略 要地,市區為一港口,河流縱橫交錯,一直延伸到南 美的中心地帶。這個大港灣*初是由西班牙探險者在 尋找西行到日本的航道時發現的。一五三六年在此建 立的*初的居住地位於河口右岸,當時該地被命名為 布宜諾斯艾利斯。但是當時該地區經常受到印第安人 的侵擾,直到一五八0年,征服者胡安·德·卡拉伊 在此重新建了布宜諾斯艾利斯市。那時候該港口被稱 為拉普拉塔河,意為“銀之河”,因為西班牙人認為 可以在該河兩岸找到銀礦。但在之後的兩百年裡都沒 有找到什麼銀礦,布宜諾斯艾利斯成了帝國被遺忘的 美洲角落裡的邊疆。
    這個小小的城市雛形是在一大片草原上建立起來 的,除了一些野生的牛群和馬群散落在這裡外,整個 城市顯得很空曠。遊牧的印第安人靠狩獵這些牛馬為 生,西班牙後裔的牧人們則肆無忌憚地殺戮牛馬以獲 得肉和皮毛。此外,殖民地則靠非法地以銀礦向秘魯 換取從巴西販來的非洲奴隸為生。直到十八世紀後半 葉,西班牙造船業的發展方便了政府和該地區的直接 聯繫,布宜諾斯艾利斯的戰略地位纔開始得到重視, 一七七六年,布宜諾斯艾利斯被定為拉普拉塔總督轄 區的首府。布宜諾斯艾利斯地位的陡然提升,改變了 南美的政治地理環境——西班牙所有處於安第斯山東 面的殖民地(委內瑞拉除外),都不得不和秘魯斷*二 百五十年的歷史往來,而把目光和注意力投向南面的 新興港口城市。這一歷史轉折為十九世紀該地區主要 血腥衝突埋下了伏筆。
    在一八一0年,**次反抗西班牙的運動之後, 布宜諾斯艾利斯市開始努力維護其在拉普拉塔總督轄 區的中心地位。它沒能阻止玻利維亞、巴拉圭和烏拉 圭脫離運動,此外,盡管在一八一六年圖庫曼國會聯 合申明脫離西班牙的統治並宣布獨立,各省在之後的 很長時間裡都存在地區紛爭,企圖動搖或取代布宜諾 斯艾利斯省的中心地位。**支持聯邦制的人,積極 倡導各省自治,但布宜諾斯艾利斯的集權主義者則高 舉布宜諾斯艾利斯的中央統治權。由於缺少有力的中 央政府的統治和內部凝聚力,各省的首領,不論保守 派的還是自由派的,為了達到各自的目的都不擇手段 地雇傭牧人騎兵進行權力爭奪。博爾赫斯父母雙方( P3-5)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