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康震評說唐宋八大家(附光盤三蘇)
該商品所屬分類:傳記 -> 文學家
【市場價】
230-334
【優惠價】
144-209
【介質】 book
【ISBN】978710108977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中華書局
  • ISBN:9787101089776
  • 作者:康震
  • 頁數:241
  • 出版日期:2012-11-01
  • 印刷日期:2012-11-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160千字
  •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時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稱,即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蘇軾、蘇洵、蘇轍(蘇軾,蘇洵,蘇轍父子三人稱為三蘇)、歐陽修、王安石、曾鞏(曾經拜過歐陽修為師)。
    《康震評說唐宋八大家(附光盤三蘇)》以作者康震在《百家講壇》所作繫列講座為基礎整理潤色而成。

  • 作者康震特為《康震評說唐宋八大家(附光盤三蘇)》手寫墨寶,尤值 得紀念與珍藏。 《康震評說唐宋八大家(附光盤三蘇)》以作者在《百家講壇》所作繫 列講座為基礎整理潤色而成。 本書適合從事相關研究工作的人員參考閱讀。
  • **講 人見人愛蘇東坡
    名震宇內的文藝全纔
    人人傾服的士林**
    遊戲人間的不老頑童
    超然物外的謫居達者
    第二講 自古英纔出少年
    天賦纔華,神仙中人
    自信刻苦,聰慧狡黠
    家學淵源,貴人提攜
    西蜀勝地,人傑地靈
    第三講 隻憂國不謀身
    兩個文豪,一對冤家
    提攜之情,君子之爭
    執著道義,坎坷仕途
    第四講 浪漫的實干家
    徐州抗洪,黃樓垂名
    治理西湖,蘇堤流芳
    愛民如子,逍遙太守
    第五講 十年生死兩茫茫
    結發之妻,聰敏沉靜
    患難之妻,風雨同舟
    知音之妻,靈魂伴侶
    第六講 蘇門六君子
    文壇盟主,和而不同
    道德宗師,行為楷模
    第七講 海內存知己
    忘年之交患難之交
    莫逆之交
    第八講 布衣之交淡如水
    重情仗義真君子
    野老蒼
    顏一笑溫
    方外之交方內情
    海棠雖好不題詩
    第九講 黃州惠州儋州
    反省黃州
    領悟惠州
    放達儋州
    第十講 走出豪放新天地
    老夫聊發少年狂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旋抹紅妝看使君
    似花還似非花
    第十一講 也無風雨也無晴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
    夜飲東坡醒復醉
    大江東去,浪淘盡也無風雨
    也無睛
    第十二講 不識廬山真面目
    不識真面目,隻緣在山中
    人生到處知何似茲遊
    奇*冠平生
    第十三講 前後《赤壁賦》
    清風明月無盡藏
    月白風清良夜何
    定惠園中有餘閑
    第十四講 寫在文學邊上
    萬斛泉源,隨物賦形
    萬般巧思,千種天趣
    詩三分,誦詩七分
    第十五講 翰墨揮灑真性情
    本官**不殺羊
    我書造意本無法
    胸有成竹,情在竹中
    第十六講 幽默人生
    幽你一默沒商量
    冷嘲熱諷巧伎倆
    第十七講 自笑平生為口忙
    食得美味,嚼得菜根
    東坡的繫列菜繫
    第十八講 茲遊奇*冠平生
    儋州的大魚
    *後的回答
    第十九講 大器晚成蘇老泉
    二十七,始發憤成功的父親
    名之下,求仕多艱
    之纔方九品
    第二十一講
    蘇轍:冰山下的火焰
    制科中的黑馬
    裡反條例
    到得志宰臣
    壽*長
    第二十二講 各領風騷說二蘇
    惟我與兄,出處昔同
    雖曰伯仲,和而不同
    主要參考書目
    三蘇詩詞文選讀選評
    後記
  • 蘇軾的第三個可愛之處,在於他是一個世俗方外的老頑童。什麼是老 頑童?就是永遠有一顆赤子之心、赤誠之心。無論這個世界如何不如人意 ,卻總是能夠以熱愛、喜愛、歡喜的態度,以熱情的態度、樂觀的態度來 看世界,看他人。這樣一來,這個人的身上就擁有一種特別的氣質、特別 的趣味,就像辛棄疾說的:“我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看我應如是。”換 言之,我看世界多可愛,料世界看我也應該很可愛吧!這其實就是一種人 生態度,世界丑惡還是美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看世界的態度是美好的。
    蘇軾自己就說,我“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說郛》 )——我跟誰都能聊到一起,玉皇大帝可以聊,乞丐收容所的窮孩子也能聊 。蘇轍曾經勸他哥哥跟人交往的時候要慎重,要有選擇地交朋友,蘇軾回 答他說:“吾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好的人。此乃一病。”這話聽上去有點 兒傻,但是生活中的我們,其實都太精明了、太聰明了,所以也就不可愛 了,這時候突然有個傻傻的蘇東坡冒出來,看見誰都是自己的朋友,這樣 的人難道不可愛嗎?我們的生活中難道不需要這樣的人嗎?蘇軾是個全面 的天纔,有纔華有學問,這讓我們崇拜他;蘇軾是個文壇**,士林** ,這讓我們敬重他。但是現在,蘇軾還是一個老頑童,是個鄰家大叔,這 讓我們愛他,愛到骨子裡。
    在唐宋其他七大家的身上,有很多的特點與蘇軾相似,但唯獨這個特 點是他們都沒有的。蘇軾在世俗世界與方外世界,都是一個熱鬧人,一個 有趣的人。比如,蘇軾很喜歡喫豬肉。他的朋友佛印和尚住在潤州(今屬江 蘇鎮江)金山寺,蘇軾常常去探望他,佛印知道他嘴饞,就偷偷做點兒豬肉 犒勞他。結果有**發生了意外,佛印辛辛苦苦、小心謹慎地燒好了豬肉 ,藏在一個地方。蘇軾來了,豬肉卻被人偷喫了!這說明有人早就知道佛 印偷偷做豬肉,但是知情者非但不舉報,反而將佛印的豬肉偷了去,弄得 佛印啞巴喫黃連有苦說不出。蘇軾看到朋友尷尬的樣子,即興賦詩一首, 詩雲:“遠公沽酒飲陶潛,佛印燒豬待子瞻。采得百花成蜜後,不知辛苦 為誰甜。”(《戲答佛印》)你瞧,佛印的好心與尷尬,卻變成了蘇軾調侃 朋友的詩材,我們甚至能想像得到佛印那哭笑不得的表情。
    蘇軾因為烏臺詩案被投入監獄,有個獄吏對他很不好,蘇軾後來東山 再起,在京城做禮部郎中。有一次遇到這位獄吏,獄吏很難為情,也很惶 恐。蘇軾就給他講了一個故事,說,有一條蛇咬死了一個人,按照地獄的 法律該判死罪,但是這條蛇向閻王爺求情說:我確實有罪,但是也有功勞 啊,請求以功贖罪。閻王問:你有什麼功勞?這條蛇說:我有蛇黃啊,蛇 黃可以人藥,曾經救活很多人的性命。閻王一聽,果然不錯,免掉死罪吧 。沒過多久,又來了一個案子,一頭牛用牛角頂死了一個人,也是死罪。
    黃牛趕緊說,我有牛黃啊,也可以入藥,也救活過很多人的性命,於是將 黃牛也赦免了。*後小鬼兒拉來一個殺人犯,要判死刑。這個人嚇壞了, 情急之下脫口說:它們有蛇黃、牛黃,我也有黃啊!閻王一聽大怒,斥責 他說:“蛇黃、牛黃都可以入藥,這天下人都知道,你是個人,哪裡來的 黃?!這不是瞎扯嗎?”這個人真的很圓、很圓,想了一會兒,說:“我 沒有別的黃,隻是有些倉皇(黃)、慚惶(黃)和惶(黃)恐。”(《東皋雜錄》 )你看,這就是***的幽默,也是***的老頑童,面對昔日曾經看管自 己的獄吏,為了讓對方不那麼尷尬和惶恐,蘇軾現編了這樣一個幽默故事 :這是一個可以讓人放松的故事,大家在呵呵一笑中,盡可以相逢一笑泯 恩仇。
    蘇軾可愛的第四點,在於他還是貶謫與流放中的達者。人都有倒霉的 時候,倒霉的時候如果就是一副倒霉相,那就*倒霉了;越倒霉越應該保 持輕松、從容的心情,那就比較可愛了。古代遭遇貶謫流放的文學家不少 ,如屈原、柳宗元、秦觀等人,他們或者自殺,或者死在貶所,生命力都 不強,沒有後續發展空間,也沒有重振生命的機會。韓愈、歐陽修的貶謫 流放時間都很短,在仕途與人生經歷中幾乎算不得什麼,也不是他們人生 經歷的轉折點。王安石、曾鞏、蘇洵根本沒有貶謫流放的經歷。蘇軾則不 一樣。他自己說:“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自題金山畫像》 )他被貶黃州的時候四十五歲,這一貶就是四年;他被貶惠州的時候五十九 歲,在惠州居住了三年;他被貶儋州的時候六十二歲,在儋州住了三年, 離開海南的時候已經六十五歲了。所有貶謫流放時間,加在一起整整十年 。在八大家當中,若論貶謫累計時間之長、年齡之大、次數之多、條件之 艱苦,貶謫之後尚能全身而回,貶謫對創作、人格產生重大影響,所有這 些綜合因素加在一起,蘇軾獨占鼇頭。貶謫流放生活,對蘇軾產生了重大 影響,改變塑造著他的人生與個性。
    據蘇轍回憶,當初蘇軾曾經告訴他:“吾視今世學者,獨子可與我上 下耳。……既而謫居於黃,杜門深居,馳騁翰墨,其文一變,如川之方至 ,而轍瞠然不能及矣。後讀釋氏書,深悟實相,參之孔、老,博辯無礙, 浩然不見其涯也。”(蘇轍《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銘》)確是事實。我們現在 所了解的那個“大江東去浪淘盡”的蘇軾,那個“一簑煙雨任平生”的蘇 軾,“也無風雨也無晴”的蘇軾,其實都是在經歷了貶謫流放生活之後的 新的蘇軾。我們可以這樣說,他在貶謫之前是我們還不太熟悉的蘇子瞻, 而在經歷了貶謫流放生活之後,蘇子瞻就變成了後來為我們所熟悉的蘇東 坡。這個改變,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蘇軾能夠以達觀從容的態度來 對待貶謫流放,所以經歷了這個遭遇,蘇軾不會自殺,不會因身體虛弱而 病死,而是頑強地活了下來,而且努力活得*好、*精彩,活出一個新的 可愛的蘇東坡。P9-11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