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星光閃耀(解讀中國古代十大詩人)
該商品所屬分類:傳記 -> 文學家
【市場價】
315-456
【優惠價】
197-285
【介質】 book
【ISBN】9787802416567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語文
  • ISBN:9787802416567
  • 作者:馮善亮
  • 頁數:272
  • 出版日期:2013-03-01
  • 印刷日期:2013-03-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307千字
  • 讀馮善亮主編的《星光閃耀:解讀中國古代十大詩人》,我們會隨陶淵明粗衣布鞋,采一朵南山的菊花,荷鋤晚歸;隨詩仙李白天馬行空上覽明月,下遊大江;隨詩聖杜甫去鄉間走一遭,看兵荒馬亂中的悲慘民生,聽一聽破碎山河的驚心鳥鳴;隨白居易聽一曲琵琶吟,感受人世的蒼涼;與王維去不惹塵埃的山林裡看桂花靜靜飄落;去感慨李後主從皇帝到囚徒的無限情懷;和蘇軾一起持竹杖著芒鞋,一簑煙雨任平生,用放達書寫人生;和辛棄疾一起金戈鐵馬,把欄杆拍遍;靜觀易安居士的終古凝眉,與她一起解讀愛情,把嘗人間的悲歡離合;枕著八旬老翁陸遊的北定中原之思入睡,圓一場九州同一夢。
  • 馮善亮主編的《星光閃耀:解讀中國古代十大詩 人》節選了文質兼美、通俗易懂的人物散文,將十大 詩人的生平經歷、詩歌特點娓娓道來,以幫助讀者了 解詩人背後的故事;收錄各種版本的初中語文教材中 的詩篇,並配以權威到位的點評,以幫助讀者解讀詩 歌,提高詩歌鋻賞水平;又精選每位詩人的優秀作品 ,以擴充讀者的閱讀面,增強讀者的詩歌解讀能力。 總之,我們以文學的筆觸描寫詩人,以詩學的眼光解 讀詩歌,以美的素養培養一顆顆愛詩之心。 擁有這本《星光閃耀:解讀中國古代十大詩人》 ,你將輕松走進十大詩人的內心世界,與詩人對話, 與詩歌共舞,你會不由地放慢自己的腳步,觀照內心 ,關注外物,還自己一個鳥語花香、風雲自來的悠然 世界。
  • 陶淵明
    詩人剪影
    和平的田園詩人陶淵明
    愛好人生者:陶淵明
    南山種豆(節選)
    作品賞析
    飲酒(其五)
    歸園田居(其一)
    歸園田居(其三)
    移居(其一)
    讀山海經(其一)
    讀山海經(其十)
    詠荊軻
    拓展閱讀
    榮木並序
    飲酒(其一)
    飲酒(其七)
    飲酒(其十四)
    雜詩(其四)
    雜詩(其六)
    移居(其二)
    詠貧士(其一)
    影答形
    連雨獨飲
    王維
    詩人剪影
    坐看王維的桂花落
    王維詩歌的畫意
    和詩人們談情說愛(節選)
    走向王維
    作品賞析
    竹裡館
    使至塞上
    終南別業
    渭川田家
    山居秋暝
    觀獵
    過香積寺
    輞川閑居贈裴秀纔迪
    終南山
    拓展閱讀
    息夫人
    少年行
    送別
    積雨輞川莊作
    漢江臨眺
    書事
    山居即事
    田園樂(其六)
    春中田園作
    新晴野望
    李白
    詩人剪影
    一代詩仙
    孤獨的月光
    舉杯邀明月
    尋李白
    戲李白
    念李白
    作品賞析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峨眉山月歌
    春夜洛城聞笛
    渡荊門送別
    送友人
    行路難(其一)
    月下獨酌
    宣州謝胱樓餞別校書叔雲
    塞下曲(其一)
    拓展閱讀
    金陵酒肆留別
    夜泊牛渚懷古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南陵別兒童人京
    清平調(其一)
    子夜秋歌
    金鄉送韋八之西京
    陪侍郎叔遊洞庭醉後三首(其三)
    宣城見杜鵑花
    哭宣城善釀紀叟
    杜甫
    詩人剪影
    千秋詩聖
    悲風忽來
    悲情的杜甫草堂
    杜甫
    湘逝
    秋祭杜甫
    杜甫
    作品賞析
    望嶽
    春望
    石壕吏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羌村三首(其三)
    登嶽陽樓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拓展閱讀
    春夜喜雨
    水檻遣心
    贈李白
    登高
    旅夜書懷
    蜀相
    天末懷李白
    江畔獨步尋花(其六)
    江南逢李龜年
    登樓
    白居易
    詩人剪影
    近讀香山
    情聖白居易
    白居易草堂
    白居易
    作品賞析
    賦得古原草送別
    暮江吟
    錢塘湖春行
    賣炭翁
    觀刈麥
    望月有感
    池鶴
    拓展閱讀
    村夜
    大林寺桃花
    夜雪
    舟中讀元九詩
    與夢得沽酒閑飲且約後期
    問劉十九
    南浦別
    惜牡丹花
    花非花
    憶江南三首
    李煜
    詩人剪影
    悲喜人生
    詞皇李煜
    李後主
    作品賞析
    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
    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浪淘沙(簾外雨潺潺)
    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搗練子令(深院靜)
    清平樂(別來春半)
    拓展閱讀
    浣溪沙(紅日已高三丈透)
    玉樓春(晚妝初了明肌雪)
    長相思(雲一渦)
    漁父(浪花有意千重雪)
    蝶戀花(遙夜亭皋閑信步)
    虞美人(風回小院庭蕪綠)
    望江南(閑夢遠 閑夢遠)
    望江南(多少恨 多少淚)
    浪淘沙(往事隻堪哀)
    蘇軾
    詩人剪影
    《蘇東坡傳》序言
    蘇東坡突圍(節選)
    蘇軾的意義與影響
    詩人的執著和超脫
    夜讀東坡
    作品賞析
    浣溪沙(山下蘭芽短浸溪)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江城子·密州出獵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棗花)
    念奴嬌·赤壁懷古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
    惠崇《春江曉景》
    拓展閱讀
    卜算子(缺月掛疏桐)
    臨江仙·夜歸臨皋
    蝶戀花(花褪殘紅青杏小)
    海棠
    陽關曲·中秋月
    和子由澠池懷舊
    望湖樓醉書
    贈劉景文
    飲湖上初晴後雨
    水龍吟(似花還似非花)
    李清照
    詩人剪影
    亂世中的美神
    終古凝眉
    願與清照同年
    作品賞析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漁家傲(天接雲濤連曉霧)
    聲聲慢(尋尋覓覓)
    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拓展閱讀
    點絳唇(蹴罷秋千)
    浣溪沙(淡蕩春光寒食天)
    點絳唇(寂寞深閨)
    鳳凰臺上憶吹簫(香冷金猊)
    漁家傲(雪裡已知春信至)
    清平樂(年年雪裡)
    蝶戀花(淚濕羅衣脂粉滿)
    臨江仙(庭院深深深幾許)
    南歌子(天上星河轉)
    菩薩蠻(風柔日薄春猶早)
    陸遊
    詩人剪影
    釵頭鳳
    江聲不盡英雄恨
    蟄居故鄉二十年
    讀陸放翁集
    作品賞析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遊山西村
    書憤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卜算子·詠梅
    釵頭鳳(紅酥手)
    訴衷情(當年萬裡覓封侯)
    拓展閱讀
    劍門道中遇微雨
    臨安春雨初霽
    寶劍吟
    病起書懷
    和範待制秋興
    關山月
    弋陽道中遇大雪
    小園
    梅花*句
    秋波媚(秋到邊城角聲哀)
    辛棄疾
    詩人剪影
    “詞壇霸主”辛棄疾:跌宕仕途,快意人生
    把欄杆拍遍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郁孤臺之魂
    作品賞析
    鷓鴣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西江月(明月別枝驚鵲)
    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丑奴兒(少年不識愁滋味)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菩薩蠻(郁孤臺下清江水)
    拓展閱讀
    水龍吟(楚天千裡清秋)
    摸魚兒(*能消幾番風雨)
    西江月(醉裡且貪歡笑)
    鷓鴣天(壯歲旌旗擁萬夫)
    菩薩蠻(青山欲共高人語)
    青玉案(東風夜放花千樹)
    鷓鴣天(晚歲躬耕不怨貧)
    念奴嬌(我來弔古)
    賀新郎(甚矣吾衰矣)
    清平樂·村居
    後記
  • 陶淵明 和平的田園詩人陶淵明 魯迅 到東晉,風氣變了。社會思想平靜得多,各處都 夾人了佛教的思想。再至晉末, 亂也看慣了,篡也看慣了,文章便*和平。代表平和 的文章的人有陶潛。他的態度是 隨便飲酒,乞食,高興的時候就談論和作文章,無憂 無怨。所以現在有人稱他為“田 園詩人”,是個**和平的田園詩人。他的態度是不 容易學的,他**之窮,而心裡很 平靜。家常無米,就去向人家門口求乞。他窮到有客 來見,連鞋也沒有,那客人從家 丁腳上取鞋給他,他便伸了足穿上了。雖然如此,他 卻毫不為意,還是“采菊東籬下, 悠然見南山”。這樣的自然狀態,實在不易模仿。他 窮到衣服也破爛不堪,而還在東籬 下采菊,偶然抬起頭來,悠然的見了南山,這是何等 自然。現在有錢的人住在租界, 雇花匠種數十盆花,便做詩,叫作“秋日賞菊效陶彭 澤體”,自以為合於淵明的高致, 我覺得不大像。
    陶潛之在晉末,是和孔融於漢末與嵇康於魏末略 同,又是將近易代的時候。但他 沒有什麼慷慨激昂的表示,於是便博得“田園詩人” 的名稱。但《陶集》裡有《述 酒》一篇,是說當時政治的。這樣看來,可見他於世 事也並沒有遺忘和冷淡,不過他 的態度比嵇康阮籍自然得多,不至於招人注意罷了。
    還有一個原因,先已說過,是習 慣。因為當時飲酒的風氣相沿下來,人見了也不覺得 奇怪,而且漢魏晉相沿,時代不 遠,變遷極多,既經見慣,就沒有大感觸,陶潛之比 孔融嵇康和平,是當然的。例如 看北朝的墓志,官位升進,往往詳細寫著,再仔細一 看,他已經經歷過兩三個朝代了, 但當時似乎並不為奇。
    據我的意思,即使是從前的人,那詩文**超於 政治的所謂“田園詩人”“山林詩 人”,是沒有的。**超出於人世間的,也是沒有的 。既然是超出於世,則當然連詩文 也沒有。詩文也是人事,既有詩,就可以知道於世事 未能忘情。譬如墨子兼愛,楊子 為我。墨子當然要著書;楊子就一定不著,這纔是“ 為我”。因為若做出書來給別人 看,便變成“為人”了。
    由此可知陶潛總不能超於塵世,而且,於朝政還 是留心,也不能忘掉“死”,這是 他詩文中時時提起的。用別一種看法研究起來,恐怕 也會成一個和舊說不同的人物罷。
    (節選自《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繫》, 見《魯迅全集(第三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 年版,標題為編者加) 愛好人生者:陶淵明 林語堂 如果把積極的人生觀念和消極的人生觀念適度地 配合起來,我們便能夠得到一種 和諧的中庸哲學,介於動作與靜止之間,介於塵世的 徒然匆忙和**逃避人生之間; 世界上的一切哲學中,這一種可說是人類生活上*健 全*美滿的理想了。還有一種結 果*加重要,就是這兩種不同觀念相混合後,和諧的 人格也隨之產生;這種和諧的人 格也就是那一切文化和教育所欲達到的目的,我們即 從這種和諧的人格中看見人生的 歡樂和愛好。這是值得加以注意的。
    要描寫這種愛好人生的性質是極困難的,如用譬 喻,或敘述一位愛好人生者的真 事實物,那就比較容易。在這裡,陶淵明這位中國* 偉大的詩人和中國文化上*和諧 的產物,很自然地浮上我的心頭。陶淵明也是中國整 個文學傳統上*和諧***的人 物,我想沒有一個中國人會反對我的話吧。他沒有做 過大官,很少權力,也沒有什麼 勛績,除了本薄薄的詩集和三四篇散文外,在文學遺 產上也不曾留下什麼了不得的著 作。但至**還是照徹古今的炬火,在那些較渺小的 詩人和作家的心目中,他永遠是 *高人格的像征。他的生活和風格是簡樸的,令人自 然敬畏,會使那些較聰明較世故 的人自慚形穢。他是**真正愛好人生者的模範,因 為他心中雖有反抗塵世的欲望, 但並不淪於**逃避人世,而反使他和七情生活洽調 起來。文學的浪漫主義和道家閑 散生活的崇尚,以及對儒家教義的反抗,在那時的中 國已活動了兩百多年,這種種和 前世紀的儒家哲學配合起來,就產生了這麼一種和諧 的人格。以陶淵明為例,我們看 見積極人生觀已經喪失了愚蠢的自滿心,玩世哲學已 經喪失其尖銳的叛逆性,而人類 的智慧**次在寬容和嘲弄的精神中達到成熟的時期 。
    在我看來中,陶淵明代表一種中國文化的奇怪特 質,即_一種耽於肉欲和靈的妄尊 的奇怪混合,是一種不流於制欲的精神生活和耽於肉 欲的物質生活的奇怪混合;在這 奇怪混合中,七情和心靈始終是和諧的。所謂理想的 哲學家即是一個能夠領會女人的 嫵媚而不流於粗鄙,能愛好人生而不過度,能夠察覺 塵世間成功和失敗的空虛,能夠 生活於**人生和脫離人生的境地,而不仇視人生的 人。陶淵明的心靈已經發展到真 正和諧的境地,所以我們看不見他內心有一絲一毫的 衝突,因之,他的生活也像他的 詩一般那麼自然和衝和。
    陶淵明生於第四世紀的末葉,是一位**學者兼 貴官的曾孫。這位學者在州無事, 常於早上搬運一百隻甓到齋外,至薄暮又搬運回齋內 。陶淵明年輕時,以家貧親老, 任為州祭酒,但不久即辭了官職去過他的耕種生活, 因此得了一種疾病。有**,他 對親朋說:“聊欲弦歌以為三徑之資,可乎?”有一 個朋友聽見這句話,便薦他去做彭 澤令。他因為很喜歡喝酒,所以命令縣公田都種秣谷 ,可是他的妻子不以為善,固請 種粳,纔使一頃五十畝種秣,五十畝種粳。後因郡裡 的督郵將到,縣吏說他應該束帶 相見,陶淵明嘆曰:“吾不能為五鬥米折腰。”於是 官也不願做了,寫了《歸去來兮 辭》這首名賦。此後,他就過著農夫的生活,好幾次 有人請他做官,他一概拒*。他 家裡本窮,故和窮人一起生活,在給他兒子的一封信 裡,曾慨嘆他們的衣服襤褸,做 著賤工。有一次他送一個農家的孩子到他的兒子那裡 去,幫做挑水取柴等事,在給他 兒子的信裡說:“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 他**的弱點就是喜歡喝酒。他平常過著孤獨的 生活,很少和賓客接觸,可是一 看見酒,縱使他不認識主人,也會坐下來和大家一起 喝酒。有時他做主人的時候,在 席上喝酒先醉,便對客人說:“我醉欲眠卿且去。” 他有一張無弦的琴,這種古代的樂 器隻有在心情很平靜的時候,慢慢地彈起來纔有意思 。他和朋友喝酒時,或有興致想 玩玩音樂時,便撫撫這張無弦的琴。他說:“但識琴 中趣,何勞弦上聲?” 他心地謙遜,生活簡樸,且極自負,交友尤慎。
    判史王弘很欽仰他,想和他交朋 友,可是無從謀面。他曾很自然地說:“我性不狎世 ,因疾守用,幸非潔志慕聲。”王 弘隻好和一個朋友用計騙他,由這個朋友去邀他喝酒 ,走到半路停下來,在一個涼亭 裡歇腳,那朋友便把酒拿出來。陶淵明欣然坐下來喝 酒,王弘早已隱身在附近的地方, 這時候便走出來和他相見。他**高興,於是歡宴終 日,連朋友的地方也忘記去了。
    王弘見陶淵明無履,就叫左右為他造履。當請他量履 的時候,陶淵明便把腳伸出來。
    此後,凡是王弘要和他見面時,總是在林澤間等候他 。有一次,他的朋友們在煮酒, 就拿他頭戴的葛巾來漉酒,用過了還他,他又把葛巾 戴在頭上。
    他那時的住處,位於廬山之麓,當時廬山有一個 聞名的禪宗,叫作白蓮社,是由 一位大學者所主持。這位學者想邀他人社。有**便 請他赴宴,請他加入。他提出的 條件是在席上可以喝酒。本來這種行為是違犯佛門的 戒條的,可是主人卻答應他。當 他正要簽名人社時,卻又“攢眉而去”。另外一個大 詩人謝靈運很想加入這個白蓮社, 可是不得其門而人。後來那位方丈想跟陶淵明做個朋 友,所以他便請了另一位道人和 他一起喝酒。他們三個人,那個方丈代表佛教,陶淵 明代表儒教,那位朋友代表道教。
    那位方丈曾立誓終生不再走過某一座橋,可是有** ,當他和他的朋友送陶淵明回家 時,他們談得**高興,不知不覺都走過了那橋。當 三人明白過來時,不禁大笑。
    P1-3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