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雖至於死(臺約爾傳)/來華基督教傳教士傳記叢書
該商品所屬分類:傳記 -> 宗教人物
【市場價】
524-760
【優惠價】
328-475
【介質】 book
【ISBN】978754955312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廣西師大
  • ISBN:9787549553129
  • 作者:張陳一萍//戴紹曾|總主編:周振鶴
  • 頁數:500
  • 出版日期:2015-08-01
  • 印刷日期:2015-08-01
  • 包裝:平裝
  • 開本:32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400千字
  • 臺約爾(Samuel Dyer,1804-1843),英國倫敦傳道會傳教士。1827年赴南洋向華僑傳教,能用流暢的閩南語證道。在管理馬六甲英華書院印刷所事務期間,研究中文印刷技術,以西方正統的造活字方法打造出**性字範。**中文印刷廣泛使用的明朝體活字,即由他親手研制、逐字鑄造而傳承下來。1843年在澳門去世,葬於馬禮遜墓旁。
    張陳一萍、戴紹曾創作的《雖至於死(臺約爾傳)》講述了臺約爾的故事。
    這是一個家庭、兩個世代、五個人的故事!
    臺約爾祖孫三代,立志為中國人而活,為中國人而死,正應了聖經裡面的一句話:“他們雖至於死,也不愛惜性命。”
  • 臺約爾(SamuelDyer,1804—1843),馬禮遜 的學生,中國內地會創辦人戴德生的嶽父。《聖經》 “啟示錄12:11”有言:“弟兄勝過它,是因羔羊的 血,和自己所見證的道,他們雖至於死,也不愛惜性 命。”臺約爾為這句話所震撼,1827年與妻子譚瑪莉 (MariaTarnDyer,1803—1846)去到南洋,向華僑 傳教,至1843年去世。二十年間取得重大成就:以西 方正統的造活字方法,造出漢字永久性字範;以簡易 淺白之中文重譯《聖經》;由於他對《聖經》原文的 深入研究,也因他在傳教上直接的經驗,他的意見為 倫敦會所采納,而有“委辦譯本翻譯委員會”之組成 與委辦譯本出版。張陳一萍、戴紹曾創作的《雖至於 死(臺約爾傳)》對臺約爾一生的事跡做了翔實記錄和 研究。
  • 前言 文/戴紹曾
    第一章 欣然就道(1804—1827,英國)
    第二章 艱辛備嘗(1827—1831,檳城)
    第三章 破繭而出(1831—1835,檳城)
    第四章 流金歲月(1835—1839,馬六甲)
    第五章 情繫華民(1839—1841,英國)
    第六章 喜樂潮湧(1842—1843,新加坡)
    第七章 邊界瞭望(1843,香港)
    第八章 終入中國(1843,澳門)
    第九章 前僕後繼
    第十章 雖至於死
    跋 文/張陳一萍
    附錄一 A.SamuelDyer中文名字考
    B.臺約爾家譜
    附錄二 A.臺約爾與譚瑪莉家譜
    B.譚瑪莉生年考
    C.馬禮遜中文班三女士考
    附錄三 臺約爾生平地圖(一)英國時期(1804—1827)
    附錄四 臺約爾生平地圖(二)檳城時期(1827—1835)
    附錄五 臺約爾生平地圖(三)馬六甲時期(1835—1839)
    附錄六 臺約爾生平地圖(四)返英述職時期(1839—1841)
    附錄七 臺約爾生平地圖(五)新加坡時期(1842—1843)
    A.傳教站與住家圖
    B.書信往來一覽表
    附錄八 臺約爾生平地圖(六)香港時期(1843年7月31日—10月24日)
    A.所行路徑圖
    B.廣州十三行圖
    C.*後的日子
    附錄九 A.臺約爾與中文活字印刷
    B.臺約爾鑄字估算之比較一覽表(部分)
    附錄十 A.倫敦會對華傳教士一覽表(1807—1843)
    B.基督教對華傳教士一覽表(1807—1843)
    C.倫敦會職員表(1824—1845)
    D.英國海峽殖民地官員表(1807—1843)
    附錄十一 臺約爾著作一覽表(1824—1843)
    縮寫對照表
    注釋
    臺約爾生平年表
    人物小傳
    致謝
    參考資料
    人名索引
    專有名詞索引
  • 馬六甲同工雖未留下臺約爾一家,但建議他們返 回檳城後,和貝滕兩分開居住。因為,過去三年多, 差會為節省開支,讓兩家同住在倫敦會的院子裡,雖 是分住兩端,到底還是同在一個院子裡生活。尤其當 臺約爾夫婦領養了孩子,在兩家孩子眾多的情況下, “其間的緊張可以想見。臺約爾給倫敦會的信上說: “兩家住在一起並非不可行,而是不可取。” 於是,臺約爾夫婦從馬六甲遷回來之後,直接搬 人相隔一家的房子居住。(參附錄四)1831年8月17 日,臺約爾給倫敦會的信上寫著:此次馬六甲之行帶 來祝福,“傳教士大家庭*緊密地團結在一起,我們 中間有和平與愛,相互的關繫*和諧”。1832年7月 12日,他們共同致函理事會,表示居住問題獲得解決 ,兩家都很高興;又說,傳教士家庭分開居住,是日 後應繼續的政策。’ 1830年5月,臺約爾在檳城的華人市集(bazaar )買了一間店鋪,作為福音中心,產權歸於倫敦會, 7月開始使用。次年,理事們為該屋捐助了40英鎊。
    這屋一邊面向大街,十分繁榮。他每天到那裡,坐在 **敞開的前屋,分發聖經、單張、藥品,也與路過 的人談道;晚上再去,有時進來聽講的多達30人,有 時隻有一兩人。此外,臺約爾還挨家挨戶去與華人談 道,常受到很大的激勵。貝滕也使用這個福音中心。
    臺約爾自搬回檳城後,他與貝滕心中*大的渴望 ,就是能各有一個同語言的傳教士一起同工。在願望 達成之前,他們互相結伴,彼此幫忙,分發福音書冊 。
    三、關繫美好 同為倫敦會傳教士,兩家常互相照顧。1827年8 月,臺約爾與譚瑪莉初抵檳城,貝師母因病到海上休 養,一去半年,僅帶著*小的女兒同行,留下四個孩 子與已故恩士夫婦的孤女,譚瑪莉欣然代為照顧。
    財物方面亦然。臺約爾鋻於事工需要,於檳城對 岸的威省、馬來人集中的海邊,買了一棟草頂式的房 子(atap)供貝滕使用;那是1829年7月,他們二人 一起外出傳道、路過當地時決定的。又因該屋靠近海 邊,臺約爾特在屋前加柱以為保障。一日,旋風來襲 ,貝滕正在屋內過夜,屋前的柱與樹俱倒。幸而,房 屋倒塌之前,當地孩子大聲呼叫,將他喚醒,他纔及 時逃出。隨後,臺約爾又擔負起房屋的修理費。貝滕 在書信中兩度提及此事,可見心中的感激;其中第二 封信還提起,曾有兩人盜用他的名字開了支票,他為 此憂心病倒,臺約爾代他出庭,事情得以解決。
    貝滕對臺約爾也一樣照顧。臺家自馬六甲去而復 返搬回檳城的委屈,貝滕很能感同身受;1832年4月7 日他致函倫敦會,除了重申每一部門能有兩位傳教士 的願望,*後*於信末附以私人的觀察,說道: 臺先生在馬六甲受到極不友善的對待(因此他想 搬回檳城是理所當然的),幸而理事們批準他搬到馬 六甲的事,不然我怕會帶給他*大的打擊,但願一切 都能圓滿。臺弟兄已學到功課,必不至忘記。我感到 他十分感激理事們的批準。他乃真正虔誠之人……” 由此可見,貝滕與臺約爾,兩個氣質不同的人一 起同工,相互體諒,彼此幫助,充滿了愛與和諧。
    1831年底,修德因健康緣故返英休養,英華書院 由精通馬來文的休斯暫代院長之職,三個多月後湯雅 各自任為院長。”1832年4月3日,馬禮遜自廣州寫信 給臺約爾,要他前往馬六甲接掌英華書院,信上寫著 說: 我聽說修德已返英。湯雅各現在英華書院,他擔 心即使妻子的病能康復,他也須離開;因此我指望你 去馬六甲接掌英華書院,直到修德回來。” 於是,臺約爾的“去留問題”再度成為議題。其 實在此之前,理事們已於1831年9月12日決議派他前 去馬六甲,並於11月12日信中重申派令”。為此,他 感到十分為難。因為總部雖然指派他去馬六甲,但未 指明英華書院。他固然願意在英華書院貢獻自己,但 考慮未必被湯雅各接受。1832年7月他寫信給倫敦會 ,論到馬禮遜的來信,說道: 理事們指示我投入英華書院,這事我不能違背。
    但在學習中文方面,再無人比我*欠我所摯愛的朋友 和弟兄的債(按指馬禮遜),因此,我既不能答應, 也不能拒*。P57-59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