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馮克熙(民盟歷史人物)
該商品所屬分類:傳記 -> 政治人物
【市場價】
238-345
【優惠價】
149-216
【介質】 book
【ISBN】978780256178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群言
  • ISBN:9787802561786
  • 作者:劉明華
  • 頁數:282
  • 出版日期:2011-01-01
  • 印刷日期:2011-01-01
  • 包裝:平裝
  • 開本:32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184千字
  • 劉明華編著的《馮克熙(民盟歷史人物)》通過豐富的史料,全面敘述了馮克熙坎坷的一生和思想、情感歷程。馮克熙是當代中國民主黨派中的知名領導和代表人物。他既是一位博學睿智的知識分子,也是一位具有政治智慧的黨派領導,同時還是一位清正廉潔的政府官員。馮克熙的經歷頗具代表性,在當代中國,一個知識分子的命運和**民族的命運是如此地緊密相聯、榮辱與共。
  • 馮克熙(1922—2004),1945年10月 加入中國民主同盟,曾任民盟中央名譽副 主席。 是當代中國民主黨派中的知名領導和 代表人物。他既是一位博學睿智的知識分 子,也是一位具有政治智慧的黨派領導, 同時還是一位清正廉潔的政府官員。他一 生致力於社會主義民主與法治的建設,對 中國政黨政治、統戰理論、民主與法制、 知識分子問題等多有思考,不少重要觀點 對當代政治文明建設均起到了良好的參考 和指導作用。是他首次提出“以誠相召、 以信相守、以情相感,是我國統一戰線的 精神支柱”的理論。 馮克熙的經歷頗具代表性,在當代中 國,一個知識分子的命運和國家民族的命 運是如此地緊密相聯、榮辱與共。
  • 前言

    第一章 飄零書劍
    ——馮克熙的早年艱辛
    第二章 風雨同舟
    ——馮克熙的革命經歷
    初人報界:《新蜀報》的校對
    打理“群益”:受聘出版社總經理
    追求民主:青民社的發起人
    衝鋒陷陣:《民主報》的干將
    奔走呼號:黎明前的大營救
    第三章 風雨如晦
    ——馮克熙的艱難歲月
    昨夜西風凋碧樹——呼喚春天的悲劇
    風雨如晦——壯年的沉默與思索
    第四章 近朱者赤
    ——馮克熙的良師益友
    以誠相召以信相感
    ——紀念周恩來**
    斯人雖去風範永存
    ——紀念梁漱溟先生百歲誕辰
    不堪回首又應當回首
    ——羅隆基先生百年祭
    遠見務實端莊
    ——追念胡子昂老人
    一生皆正氣談吐盡是非
    ——從講正氣想到潘大逵先生
    一生追求半世坎坷
    ——懷念克林
    第五章 肝膽相照
    ——馮克熙的政治智慧
    思想解放與獨立思考
    ——對中國現代化的關注
    人品風骨
    ——對知識分子、社會良知、青年問題的
    思考
    以誠相召以信相守以情相感
    ——對統戰精神的總結
    第六章 風雨相依
    ——馮克熙的金婚生涯
    附錄一:現代的中國和中國的現代化馮克熙
    附錄二:馮克熙年表
    後記

  • 1922年11月17日(農歷9月29日),馮克熙生於重慶。
    馮克熙祖籍四川江安。江安現屬四川瀘州,位於川南。
    在人們的心目中,江安是一個偏僻小城。**,便利的交通已 大大縮短了它與外界的聯繫,但距重慶、成都均有二三百公裡 的江安,在人們心目中,仍是一個遙遠的所在。
    和許多四川人一樣,馮家的祖先,是明末清初“湖廣填四 川”時的移民。他們來自福建汀州。馮家人川的是兩兄弟,人 川後,分別在江安和樂山附近的犍為縣清水溪落腳。從此,就 在這裡定居、繁衍。據馮克熙回憶,犍為馮姓和江安馮姓早期 曾聯過宗,但是來往不多,家譜上也沒有明確記載。
    定居江安的是馮克熙的高祖,一個小土地經營者;境遇不 寬,也無功名頂戴。江安是座僅有東、南、西、北四條街和一些 小巷接成的小城。那時,全家住在東街“老房子”。高祖去世 後,二曾祖管家。他長袖善舞,經商有道。做糧食生意發了 財,買了千多石土地。大曾祖、三曾祖也科場得意。這樣,一 個“書香世第”就在江安撐持起來。曾祖父們分家時,四房 人,每房都分得了三四百石田地,大家也分開居住。大曾祖遷 居白馬街。二房住在青雲街,“公館頭”。三曾祖留“老房 子”。馮克熙曾祖是四房。分出來後,在東街鐘胡家巷對面買 了幢三重堂的老屋定居。
    這座房子,馮克熙兒時曾在那裡生活過。他的記憶中, “從臨街一個鋪面進去,通過一條甬道,進大門,是天井、花廳, 兩邊有廂房。花廳進去,又是天井、閣樓,兩邊又是廂房;然後 是堂屋。屋後有個小花園;園東有幾間當時的‘洋房’,園北 是糧倉。在曾祖父統率大家聚居於此的時候,這裡是夠熱鬧 的。當時,曾祖父母按規矩住堂屋東首的正房。祖父母作為 長子、媳住堂屋西首的正房。五叔祖住後花園‘洋房’,八叔 祖住閣樓東邊那幾間;父母和我們住在閣樓西邊。——我是 在9歲時,離開那座房子,離開江安,到上海去的。抗戰期間, 1940年,曾回去小住。那時,祖父輩再次分家之後,五叔祖去 ‘水井街’。八叔祖遷居‘黃井頭’。東街鐘胡家巷口那座房 子,就隻翁姨婆和我們在住。老房子陳舊、空洞,處處給人以 荒涼、沒落之感。——直到40多年後,1985年秋,我陪同來重 慶參加霧季藝術節的一批曾在江安生活過的戲劇界知名之 士:楊郵彬、吳祖光、劉厚生等回江安去看了一趟,住了**。
    甫珊、大衛也**次回到老家。留江安的族人對我們的歸去 **熱情,陪同去看了東街故居。那裡,已成十足的‘十家 院’,修馬路截去前一半;後面,又被隔成若干,面目全非,舊景 不辭了。” 但就在那座老屋裡,留下過馮克熙和他的弟弟妹妹們的 童年記憶。當年,在那個“書香門第”裡,人夠多,禮節也夠 大。孩子們都要穿得規規矩矩,“行”得端端正正。
    P2-3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