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我們賴以生存的故事(如何講述過去的故事決定了你的未來)
該商品所屬分類:心理學 -> 心理學通俗讀物
【市場價】
462-670
【優惠價】
289-419
【介質】 book
【ISBN】9787111615453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機械工業
  • ISBN:9787111615453
  • 作者:(美)丹P.麥克亞當斯|譯者:隋真
  • 頁數:274
  • 出版日期:2019-01-01
  • 印刷日期:2019-01-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本書內容基於翔實的科學調查,集合了超過十年的研究和數以百計的第一手采訪資料,將科學調查與現實中人的矛盾和快樂聯結起來。作者用細膩的寫作手法,通過軼事和人性故事吸引讀者,深度探索個體的感知、親密關繫、人際關繫和生活面臨的種種選擇。隨著年齡的增長,每個人的生活故事都是一種持續的過程,讓我們在一定範圍內開發和修改我們的故事,並開闢新的生活。
  • 丹·麥克亞當斯(Dan P. McAdams,1954-)教授,1979年於哈佛大學社會關繫學院取得博士學位,後在西北大學心理繫擔任繫主任。他是人格和人生故事領域的代表人物。 在《APA人格與社會心理學手冊》中,他寫道:“人生故事不僅僅反映人格,它們本身就是人格,確切點說,它們同傾向性特質、人生目標、價值觀等因素一樣,是人格的重要組成部分。”
  • 譯者序
    作者序
    前言 生命與神話
    **部分
    將生命變作故事
    ** 章 故事的意義 / 2
    什麼是故事 / 8
    熱愛敘事的心智 / 11
    治愈的故事 / 15
    神話與故事 / 18
    人們如何發展自己的個人神話 / 19
    第2 章 敘事基調與意像 / 23
    依戀關繫 / 24
    自體 / 28
    敘事基調 / 30
    神話的形式 / 34
    意像與神話 / 37
    意像來自哪裡:兒童的假扮世界 / 39
    意像的來源:文化的作用 / 45
    第3 章 主題與意識形態背景 /52
    童年動機主題的出現 / 52
    我們想要什麼 / 54
    動機與主題:童年後期 / 58
    我不知道我是誰了:步入青春期 / 60
    意識形態背景 / 65
    什麼是善的?什麼是真的 / 71
    第4 章 成為制造神話者 /75
    成年生活的輪廓 / 79
    自我的歷史 / 86
    **的神話 / 93
    第二部分
    故事角色
    第5 章 角色與意像原型 /98
    家庭與工作之間的分裂 / 99
    打造主要角色 / 103
    意像原型的性質 / 106
    第6 章 主體性與共融性角色 /114
    主體性角色 / 115
    共融性角色 / 129
    第三部分
    成年時期的神話性挑戰
    第7 章 身份認同、痼疾與信念 /144
    痼疾和瓶頸 / 145
    老鴇的事工 / 153
    信仰與宗教的意識形態 / 159
    尋找意義的雅皮士 / 167
    第8 章 在中年,將一切整合起來 /174
    中年生活 / 176
    整合性意像原型:權力與愛 / 182
    一位女性的故事:卡倫·霍妮的演變 / 190
    第9 章 生成新的開始 /202
    為了不朽 / 203
    一代人的禮物 / 206
    我可以創造些什麼來實現我的價值觀 / 220
    **0 章 探索你的個人神話 /231
    識別個人神話 / 233
    實踐個人神話 / 244
    改變個人神話 / 249
    後記 **故事 /255
    附錄1 主體性與共融性 /258
    附錄2 核心情節 /268
    注釋1
    請參閱華章網站www.hzbook.com。
  • 第1章 故事的意義 35歲時,瑪格麗特·桑茲(Margaret Sands) 和她還在青春期的女兒一起橫跨**,開展了一段 長達兩千英裡的朝聖之旅。旅行的目的是闖入一個 廢棄的小教堂並“將它撕成碎片。”這座小教堂曾 是天主教女子寄宿學校。母女兩人爬過小教堂外的 藩籬,女兒撬開窗戶擠進房屋,跑到小教堂的後門 處,開門讓瑪格麗特進來。距離瑪格麗特離開學校 已過去了25年。在已長大的瑪格麗特看來,這所學 校的一切如今顯得那麼小,但房屋裡的味道沒有變 ,這熟悉的味道激起了瑪格麗特久遠的厭惡與恐懼 。
    曾經,女性不允許來到祭壇後方的位置,如今 瑪格麗特自己大搖大擺地走過去。她踢踹著牆壁, 捶打著祭壇與長椅,對著十字架與聖像做出褻瀆的 姿勢。她拿著車鑰匙,在小教堂的木質大門上刻下 兩句粗糙的文字:“我討厭修女”以及“她們打小 孩”。一切都做完後,她平靜地告訴女兒:“現在 我們可以離開了。” 等拜訪完親戚與老朋友後,瑪格麗特開車回到 芝加哥。她已完成了一項對她個人而言具有超凡意 義的任務。在他人看來,瑪格麗特的行為或許隻是 在搞破壞,但對瑪格麗特來說,這次行動是根植於 個人神話的一項神聖儀式——用瑪格麗特的話說, 她的生命故事具有悲劇色彩和英雄氣概,講述的是 一個人“無用的一生”。在面對充滿忽視與虐待的 世界時,她的個人神話可不是一則允諾有希望、進 步和勝利的故事。
    我得知瑪格麗特的故事,是因為她志願參加了 1986年秋天的一項社會科學研究。我讓人們向我傾 訴他們的故事,是因為我相信他們的敘述中埋藏著 個人神話的要點。我知道不是所有人告訴我的故事 都重要,我也明白有些人告訴我一些故事隻是為了 讓我覺得他們“很好”。我同樣清楚不論我們的訪 談有多成功、我和他們的關繫有多麼親密,人們還 是會有許多無法宣之於口的故事。但是人們無法在 訪談過程中無中生有地造新故事。他們的個人神話 一直在那裡,存在於他們心中。它是一項隨著時間 緩慢變化的心理結構,為他們的生命不斷地注入統 一感和目的感。而訪談能夠探尋出個人神話的幾個 方面,為我昭示出故事講述者內心早已存在的真相 。
    瑪格麗特的訪談裡充滿了她人生中一連串戲劇 性事件,這當中包括許多活生生血淋淋的嚇人場面 、層出不窮的反派,以及一兩個英雄角色。我仔細 聆聽了這則定義了她自我的故事——那是她個人神 話的核心,能*清楚地描述她作為成年人的身份認 同。這則故事鑲嵌在一連串復雜的敘述中。在告訴 我許多其他情節片段後,她講出了這則核心故事。
    瑪格麗特懷著莊嚴的決心開始了訪談,就像她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