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錯把妻子當帽子(精)
該商品所屬分類:心理學 -> 心理學通俗讀物
【市場價】
376-545
【優惠價】
235-341
【介質】 book
【ISBN】978750868893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中信
  • ISBN:9787508688930
  • 作者:(美)奧利弗·薩克斯|譯者:孫秀惠
  • 頁數:345
  • 出版日期:2018-09-01
  • 印刷日期:2018-09-01
  • 包裝:精裝
  • 開本:32開
  • 版次:2
  • 印次:1
  • 字數:243千字
  • 1、神經生物學博士、果殼網創始人姫十三,清華大學心理繫教授、心理學與認知科學研究中心主任蔡曙山作序,蔡康永感動**。被翻譯成30多種語言,***30年的認知經典。

    2、一本不太正常的書!一本讓你腦洞大開的故事書!你以為你看到的就是真的嗎?是否是你思維裡的牆隔斷了你的認知?
    《錯把妻子當帽子》讓你看到人生有無限種可能,人類對自我的認知還遠不是我們想的那樣。這些奇異世界裡的人,有著令旁人不可思議的天賦,比如有的人無法辨認人的臉,卻是音樂天纔;有的人自閉,卻能將面前鼕天的一張照片畫出春天的感覺;有的人無法控制身體的抽搐,卻有天纔般的節奏感,超快的反應能力……這本書裡藏著一個多彩的世界。

    3、“醫學桂冠詩人”筆下,人人生而平等,帶來讓人欲罷不能的認知科學案例集。
    虛幻與真實融為一體,飽含同情,本書給讀者打開一扇通往奇異世界之門。書中的主人公們,在生活中是平常人很少接觸到的遙遠而陌生的群體,薩克斯醫生以客觀平等的態度看待他們,與他們交流,書中展現了他們的內心世界。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值得尊重的人格世界,有著我們未必能夠到達的寧靜和遼遠,甚至是通透。

    4、不被身體所束縛,你永遠也不知道自己有多大能耐!
    這好像是一個“一面天使,一面魔鬼”的腦洞之書,生命有無限種可能。本書體現了一個科學家溫柔的同理心,讀者在跟隨科學家大開眼界的同時,*能引發思考,我的大腦是否也有尚未開發的潛能?我的人生還能做多少種嘗試?
  • 每一本薩克斯醫生的書都可當作非常精彩的醫學傳奇集。 天纔與瘋子,也許隻是一線之隔!《錯把妻子當帽子》是一部暢銷歐美市場三十多年的心理學著作,作者是著名的神經認知科學家,被稱為最會講故事的科學家。書中講述了神經失序的人,卻有著其他不可思議的天賦,比如有的人無法辨認人的臉,卻是音樂天纔;有的人自閉,卻能將面前鼕天的一張照片畫出春天的感覺;有的人無法控制身體的抽搐,卻有天纔般的節奏感,超快的反應能力……這些故事告訴我們,病這種東西未必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缺陷、不適與疾病,會產生出另一些發展、進化與生命的形態,激發出我們遠不能預料的創造力。普通讀者能通過閱讀這些故事感到人類心智活動的繁復和奇妙,更能以新的眼光重新發現日常與人生。 -------- 奧利弗?薩克斯作品: 《火星上的人類學家》 《腦袋裡裝了2000出歌劇的人》 《鎢舅舅:少年薩克斯的化學愛戀》 《看見聲音:走進失聰人的寂靜世界》
  • [美]奧利弗?薩克斯(Oliver Sacks,1933/7—2015/8 ) 畢業於牛津大學皇後學院,哥倫比亞大學臨床神經科教授。傑出的神經病學專家、聞名全球的暢銷書作家,在醫學和文學領域均享有盛譽。 他是美國藝術和文學學會的會員、紐約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是英國牛津大學、加拿大女王大學、美國喬治敦大學等多所世界級著名學府的榮譽博士,也是古根漢學術獎獲得者,還被英國女王授予高級騎士勛章。 他常年為《紐約客》《紐約時報書評周刊》的專欄供稿,是《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上的常勝作家,被譽為“醫學桂冠詩人”。因其在文學和科學研究上的傑出貢獻,薩克斯榮膺霍桑登獎和喬治?波克獎,以及專門授予科學作家的劉易斯?托馬斯獎。 其膾炙人口的作品《蘇醒》曾被改編成電影《無語問蒼天》,並獲得1991年奧斯卡獎提名。
  • **序1 1
    **序2 5
    自序 “心”天方夜譚的創造與緣起 9
    **部 不足:失去左腦會怎樣
    導 言 003
    第一章 錯把妻子當帽子 011
    第二章 迷航水手 033
    第三章 靈魂與軀體分家了 063
    第四章 被一條怪腿糾纏的男子 081
    第五章 天生我手必有用 087
    第六章 “割”劇幻影 097
    第七章 麥格雷戈的平準眼鏡 105
    第八章 左邊怎麼不見了 115
    第九章 謊言不侵的世界 121
    第2部 過度:**過分燃燒
    導 言 131
    第十章 古靈精怪的小雷 139
    第十一章 幸得愛神病 153
    第十二章 失去現實感的人 163
    第十三章 是誰,又有什麼關繫? 175
    第十四章 千面女郎 181
    第3部 神遊:時光不停倒流
    導 言 193
    第十五章 回蕩在腦中的兒時記憶 197
    第十六章 63歲的“不良少女” 223
    第十七章 歸鄉 229
    第十八章 那段擁有狗鼻的時光 235
    第十九章 謀殺者 243
    第二十章 希爾德嘉德的異像 251
    第4部 心智簡單者的世界
    導 言 259
    第二十一章 表演中再現生命 267
    第二十二章 歌劇通馬丁 281
    第二十三章 數字天纔寶一對 293
    第二十四章 自閉畫家的心路歷程 321
  • **序1 因為寫這篇序的緣故,仔細閱讀了奧利弗?薩克斯的生平,發現其實我早就與他有些聯繫。薩克斯的研究理念,可以說師承蘇聯神經科學家盧瑞亞(A. R. Luria),而這位前輩,曾經因為在大腦皮層功能研究領域的探索性研究,被我的博士論文多次引用。
    五六十年前,關於神經繫統可塑性的研究,還遠沒有現在這麼深入,大腦內“神經線路” 的聯繫,一旦固定能否改變,還沒有一個篤定的結論。盧瑞亞和薩克斯認定大腦有“**的可塑性、驚人的適應能力”,而且這些“不僅僅是在神經或感知障礙的這種特殊(而且經常是令人*望的)環境下纔會出現”,他們主張不單單要面對來問診的病人,*要看到處在日常生活環境中的病人。這些見地,在當時的情境下,可謂先鋒。
    薩克斯和盧瑞亞的交情,始於1974年前後的一段通信。那年薩克斯在挪威的一個邊遠山區,遭遇了一頭憤怒的公牛攻擊,情急之下他慌忙逃生,一腳踩空,導致左腿肌腱斷裂,神經損傷,造成了嚴重的殘疾。他慢慢發現這條腿仿佛不再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奇異的遭遇讓他以一個病人的視角審視自己的身體和心理。他將之稱為“醫學的機緣”。正是因為這個機緣,他和盧瑞亞討論起人體的整體機能,關於個體和環境的聯繫。盧瑞亞鼓勵說,“你正在揭示一個全新的領域”,這樣的信件往來給了他極大的支持。
    薩克斯的這段遭遇,後來被寫成《單腿站立》一書,於1984年出版。事實上,從1973年起,他就開始以親身的醫患經歷,寫作了一繫列的“醫療逸事”,《覺醒》《錯把妻子當帽子》這些都成為世界範圍的暢銷書。他將病患案例文學化,將虛構與真實融為一體,飽含同情,著力描寫患者的各種身心體驗,給讀者打開一道通往奇異世界之門。這一繫列作品獲得了極大成功,被翻譯成多種語言。薩克斯因癌癥於2015年8月30日在紐約去世,享年82歲。他生前就職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作為**醫生的同時,也成了**的暢銷書作家,被稱為“腦神經文學家”,被《紐約時報》譽為“醫學桂冠詩人”。
    薩克斯的書中描寫了很多例“病感失認癥”,這也是我*感興趣的話題。由於中風或其他原因,病人可能無法辨認自己身體的一部分,甚至覺得那是別人的。他們會在火車上指著自己的手對鄰座說:“對不起,先生,您把手放在我的膝蓋上了。”即便被旁人提醒,這些可憐的病人都很難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對自己身體的錯誤感知,有時會發展到匪夷所思的地步。記得英國《衛報》曾有個記者寫到自己的遭遇,他有天早晨起來,感覺“自己跟電視機遙控器一樣高,腳陷進了地毯裡”。此後,他時不時被猛然拋進童話世界:手指變得有半裡長,走到街上,路旁的車看起來像威爾士矮腳狗那麼大。有時在辦公的時候,身體突然縮小,椅子變得好大,感覺自己就好像走進了仙境的愛麗絲。還記得阿蘭?德波頓描寫過一個家伙,他把自己當作一個煎蛋,始終不敢坐在椅子上,後來有個朋友出了個招,在椅子上放了塊面包。如此,他終於肯把自己像三明治一樣放在椅子上了。
    薩克斯將神經病學的理論和案例深入淺出地寫進書裡,既輕盈又沉厚。本來,神經病患,在普通人看來是一類與自己很少發生關聯的遙遠而陌生的群體。薩克斯以客觀平等的態度看待他們,與他們交流,在書中展現了他們的心靈世界。那是另外一個偉大而奇異的境界。每一個患者,其實都有自己獨特的、值得尊重的人格世界,有著我們未必能夠達到的寧靜和遼遠,甚至是通透。
    薩克斯醫生的每一本書都可當作**精彩的醫學傳奇故事集。《錯把妻子當帽子》展現了24個腦神經失序患者的“天纔”事跡。這些故事以***的高度告訴我們,“病”這種東西,未必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缺陷、不適與疾病,會產生出另一些發展、進化與生命的形態,激發出我們遠不能預料的創造力。普通讀者能通過閱讀這些故事感受到人類心智活動的繁復和奇妙,*能以新的眼光重新發現日常與人生。
    薩克斯的“小說”談的不僅僅是獵奇的故事,*探討了人性的無限可能,人與人之間微妙的**我們現有認知的關繫,他希望人們能夠相互了解,相互表達。這正是薩克斯的文字的珍貴之處,也是中信出版社出版這本書的珍貴之處。
    姬十三 神經生物學博士 果殼網創始人 **序2 20世紀人類上天入地。人類到太空行走並登上月球;攜帶人類信息的飛船飛出太陽繫和銀河繫並正飛向宇宙深處;“蛟龍號”潛入*深的海底……毫無疑問,這一切都是人類思維和認知的結果。但如果要問,人類是如何進行思維和認知的,或者說,人類的大腦是如何對信息進行加工,並指導我們的行為?這個問題可比上天入地要復雜得多!對這個問題的追究,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誕生了一門全新的學科—認知科學。
    認知科學是探索和研究認知現像和規律的交叉綜合學科,由神經科學、心理學、語言學、哲學、計算機科學和人類學構成,其科學目標是探索並*終揭開人類心智的奧秘。
    英國出生的美國神經科學家、科普作家奧利弗?薩克斯的一繫列與神經科學有關的科普讀物、遊記、回憶錄式的非虛構作品,以及有自傳性質的著作,包括奧利弗?薩克斯這本由中信出版社出版的《錯把妻子當帽子》,其實也是引人入勝的認知科學讀物,因為他所講的故事,都是與神經認知和心理認知有關的經典案例。
    與大多數的科普作品一樣,薩克斯講故事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隻負責記錄和描述現像和事件,提出問題,但不提供問題的解決方案:作為一位科學大師和聰明的科普作家,他*願意把思考的空間留給讀者。
    薩克斯的每一本書都是**精彩的認知神經科學經典讀物。例如,本書的第一章,講述了一位音樂家皮博士的故事。皮博士大腦視覺區長了一個腫瘤,導致他有視覺功能缺陷,他分辨臉孔、景物的能力嚴重受損,隻是辨別事物架構的能力依然存在,當他起身尋找帽子時,伸出手抓住妻子的頭,想把她的頭拿起來戴上。他把自己的妻子當成了帽子!他還會輕拍消防栓或站牌的頂部,把它們當成小孩子的頭,在家裡他會親切地跟家具上的雕花把手聊天。當薩克斯對患者進行測試時,發現他連日常生活中**熟悉的手套也不認識,但卻能夠識別出那是用來裝東西的“五個小袋子”。他無時無刻不在唱歌,喫飯、穿衣、洗澡……每件事都化成了歌曲。若不能把每件事變成歌曲,他就做不了任何事。
    很多讀者恐怕難以理解皮博士的故事,而多半隻會把他當成一個行為怪異的病人。但如果你稍微懂得一點神經科學和認知科學的知識,你就會知道,皮博士其實是一個右腦受到損傷而左腦仍然正常的病人。他能夠正常辨別物體的形態並進,是在性行為剛結束、平靜下來或者睡覺時。還有當他規律而有節奏地遊泳、唱歌或工作,或者聽到節奏感強烈的旋律時,他就可以解除緊張、停止抽搐,獲得片刻解脫。
    第十一章 幸得愛神病 我們在此討論的是一種奇怪的情境,過去所有的想法或許都要**推翻,生病可能是好事,正常卻讓人不舒服;興奮的感覺有可能是束縛,也可能是解放;而事實可能存在於不清醒的狀態下,而不是清醒的時候。這就是愛神和酒神的世界。
    第十二章 失去現實感的人 然而,湯普森以其無止境、無知覺、連珠*般的編造能力,在瞬間就即興創作出周遭事物的物換星移,反而造成一種詭異、如夢囈般,卻又近乎有條不紊的世界。仿佛天方夜譚裡的情節,其中充滿瞬息萬變的人、圖案和情境。但是,對湯普森本人來說,他的世界並沒 有幻滅無常,也沒有曇花一現的奇想和幻覺,而是一個**正常、穩定、腳踏實地的世界。至於他本身,也是一切泰然。
    第十三章 是誰,又有什麼關繫? 她講話就像連珠*,感情用事,看起來(似乎是)冷漠。因此,重要與瑣碎,真實與虛偽,正經與玩笑的事,如流水般以快速、不經選擇、半真半假的方式,源源不*地由她脫口而出。她會一轉身就**地把自己推翻掉,說她喜愛音樂,又說不愛;說她摔傷了屁股,又說沒有。
    第十四章 千面女郎 讓人稱奇的是,大部分的病人都成功了。生存的力量,以及想要活得與眾不同的意志力,**是人類*強的力量:這股力量比衝動還強、比疾病*有力。健康,以及為健康而戰的力量,通常是*後的勝利者。
    第3部神遊:時光不停倒流 第十五章 回蕩在腦中的兒時記憶 人的意識裡所有的涓滴細流都保存在腦海中,也因此,不管是正常的需要或生活情境,或是因為癲痫或電流刺激引發的特殊狀況,都能將這些記憶激發出來或喚醒。由於這樣不由自主的記憶與景像,林林總總又“荒謬”,彭菲爾德因此認為,這些重現的記憶基本上是無意義且沒有規則可循的。
    第十六章 63歲的“不良少女” 病人要了一臺錄音機,在幾天內錄下了數不清的**歌曲、黃色笑話和打油詩。所有的素材都是來自20世紀20年代末期一些聚會時的飛短流長、**漫畫,或者夜總會的表演。她說學逗唱時連珠*般的市井俚語和腔調,還有一副老油條的樣子,都讓人想起早年的不良少女。對這個情況,沒有人比患者自己*驚訝了:“實在太奇怪了,”她說,“我真搞不懂。我已經40年沒有想過、聽過這些事了。沒想到我還知道怎麼說。現在它們一直不斷地流進我的腦袋。” 第十七章 歸鄉 很快,這種模糊的夢幻狀態變得*明確、*具體、*富視覺特征,夢中開始出現印度的景像,有景致、村落、屋宅、庭園。這一切,巴嘉罕蒂一下子就認出,正是她所熟知且鐘愛的童年樂土。
    “這使你感到痛苦嗎?”我們問她,“我們可以改變用藥。” “不,”她帶著祥和的笑顏,“我喜歡這些夢,它們**我回到故鄉。” 有時,夢境中會有人群,通常是來自她故鄉村莊的親人和鄰居們;偶爾會有談話、或有吟唱、或有舞蹈;她曾置身教堂中,也曾到過墳場,但*大部分見到的是平原、田地、村落旁的水稻田,還有那些低矮適於耕作、連綿推向地平線的山岡。
    第十八章 那段擁有狗鼻的時光 他晚上做夢,夢境歷歷如真,夢到自己變成一條狗,在一個超乎想像,充滿了各種味道,而且味道的意義非凡的世界(水的味道是快樂,石頭的味道是勇敢)。醒來之後,他發現自己正處於這樣一個世界:“就好像我過去是**的色盲,卻突然發現自己置身於一個色彩繽紛的世界。”事實上,他連對色彩的視覺能力都增強了。他說:“以前,在我看起來隻有一種棕色的地方,現在我可以辨認出十幾種棕色。我用書皮包起來的書,以前每本看起來都差不多,現在每一本都可以分出不一樣的色調。” 第十九章 謀殺者 唐納德對謀殺的事並未忘記,或是再壓抑。如果說當初壓抑作用千真萬確曾發生過的話,如今他已不再受謀殺事件的糾纏:一種生理學與道德上的平衡已然生根。
    但起初失去、後來又恢復的記憶,究竟是怎樣的狀態?為何會在失去記憶後,又突然爆發式的恢復呢?為何記憶之火**熄滅之後,又能濃烈炫目地重新燃起?這出詭異、半神經病學的劇目,真正的劇情究竟是什麼?所有的疑問,至今仍舊神秘無解。
    第二十章 希爾德嘉德的異像 希爾德嘉德的異像猶如一盞明燈,指引她朝向神聖而神秘的生命。它們提供了一個獨特的例子,讓我們看到某種對大多數人而言是平凡、討厭或無意義的生理狀況,也能成為令人興奮不已的心理啟示。說到這個,就不能不將陀思妥耶夫斯基拿來相提並論。他的癲痫癥時常發作,但他卻甘之如飴,視之為意義非凡的時刻。
    第4部 心智簡單者的世界 第二十一章 表演中再現生命 “我一定要有意義,”她接下去說,“這些課程、這些奇怪的工作沒有意義。我真正喜歡的,”她帶著渴望的語氣加上一句,“是劇場。” 我們將麗貝卡從她討厭的研究班帶走,設法讓她注冊進入一個特別的劇場團體。她很喜歡這個安排,那讓她整個人又“組合”起來了;而且她表現優異,變成了一個完整的人,在所扮演的每個角色中,有模有樣,流暢優雅。現在如果有人看到臺上的麗貝卡(劇場和這個表演團體很快就成為她的生命),*不會想到,她過去是個心智有障礙的人。
    第二十二章 歌劇通馬丁 他的記憶似乎是不帶感情的,不會比感受一張紐約地圖存在*多的感情,它們之間也不會形成關聯,或者產生延伸的想法,或變成一般化的認知。所以說,他那絲毫不遺漏的記憶力,就像他身上的片段,並沒有形成一個“世界”,或讓人有這樣的感覺。它是未經統一、沒有感覺、跟他無關的。這個現像,讓人感覺面對的是一部記憶機器,或是一個記憶庫,而不是一個實實在在、活生生、有自我的人。
    第二十三章 數字天纔寶一對 **眼見到他們,對他們的印像真的不好:一對長相怪異的怪人,分不出彼此,外形、動作、個性就像照鏡子般,一模一樣。連心智狀況都是畫上等號的,兩個人同樣是腦部與組織受損。他們的個頭比正常人矮,頭、手跟身體比起來,大得不成比例,上顎與足部都彎曲得厲害,聲音怪異、沒有高低起伏;身體會產生各樣奇特的抽搐與動作,還有高度近視,佩戴的眼鏡厚得不得了,眼睛好像都歪掉了;那副眼鏡讓他們看起來像荒謬的小教授,老是帶著一種不對頭、過度專注而詭異的注意力,盯著某些地方不放。而一旦開始測驗他們,或者讓他們像啞劇傀儡般,自動開始他們的“習慣動作”(他們很容易這麼做),會*加深他們給人的那種怪異印像。
    第二十四章 自閉畫家的心路歷程 他把那隻鳥畫得很好,還用了紅筆畫它的胸膛。鳥爪彎曲,緊抓著樹干(我在此刻與後來都發現,他需要去特別強調手或腳的抓力,好讓接觸的地方看起來很穩,幾乎是死抓著不放)。然而,怎麼回事?樹干旁邊原本是枯干的樹枝,在他的畫中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怒放的花朵。那可能又是另外的像征,雖然我無法肯定。但是凸顯其中,令人興奮而重要的轉變是:荷西把鼕天變成了春天。行邏輯判斷—這是左腦的功能;但卻不能將這些事物與日常生活的經驗聯繫起來—這是右腦的功能。他為何做每件事都要唱歌?因為音樂和歌唱能夠啟動他的右腦功能,這樣他的受損傷的右腦認知能力會得到某種激活! 薩克斯不僅是一位科學大師,同時也是一位會講故事的科普作家。薩克斯的案例通過奇聞逸事講出來,生動有趣。即使是一般的科學愛好者和普通讀者也可以讀懂,正如我們能夠讀懂科學大師霍金介紹相對論的科普作品《時間簡史》一樣。本書所提供的大量豐富生動的案例,則是神經科學、心理學和認知科學研究的重要素材。
    20世紀人類上天入地,遨遊太空。21世紀人類回到自身,探索自己肩上這幾磅重的“宇宙中*復雜的也*不可思議的物體”—人類的大腦。這是一個新的時代,讓我們來參與其中吧! 蔡曙山 清華大學心理學繫教授 心理學與認知科學研究中心主任 **部 不足:失去左腦會怎樣 第一章 錯把妻子當帽子 他跟這些面孔之間搭不上關繫,對它們也視若無睹。並沒有一張臉他能認出是你、我、他,隻是將它們看成一組特征:通通都是“它”。因此,他隻是做了外觀上的直覺反應,而不是以人的容貌去辨識;也因而纔會形成他這種沒有感情、盲人摸像式的表達。對我們而言,一張臉是一個人的外在表現,可謂“以貌取人”,但皮博士沒有這樣一個“人”的概念。一言以蔽之,他看到的都“裡外不是人”。
    第二章 迷航水手 這種記憶冰封在過去的病人,隻能在自己的老家井然有序地活在過去的歲月,時間對他們而言,早就凍結了。我聽著史蒂芬在回到醫院時驚恐困惑的叫聲,為已不復存在的過去哀鳴。隻是我們能做什麼呢?難道我們能創造出一個時空膠囊、一段虛擬人生嗎? 第三章 靈魂與軀體分家了 這種事會把人嚇一大跳,除了困惑外,還是困惑。“靈魂出竅”,她瘋了不成?她的身體當時到底是怎麼一回事?聲調與肌力從頭到腳都崩潰了。她的手搖來晃去,但她似乎都沒察覺到。她用手反復擊打,卻無法擊中目標,似乎是因為接收不到神經末梢的信息,也像是聲調與動作的控制線路糟到浩劫般的毀壞。
    第四章 被一條怪腿糾纏的男子 “你看它!”他表情激動地大吼著,“你見過這樣毛骨悚然的玩意兒嗎?我想尸體應該是沒有生命的,但這太奇怪了,而且不知怎麼了,真是活見鬼,它似乎抓著我不放!”他用雙手緊握著那條腿,使出喫奶的力氣,想把它從身上扯下來,但是失敗了。怒火中燒,他捶打這那條腿。
    第五章 天生我手必有用 任何人做夢都想不到,人的基本知覺能力,原本應該在生下來的頭幾個月具備,卻一直沒有發展出來,而竟然還能在年已60歲時纔獲得。這個經歷開啟了多麼美好的可能性,就是人可以活到老、學到老,而殘障者也會有超乎想像的學習能力。誰又想得到,這位眼睛看不見、半身不遂的女性,一輩子遠離人群、行動不便,受到過度保護,竟然潛藏了如此驚人的藝術天分(她自己跟旁人都沒有料到),而且蟄伏了60年之後,創造出韓建而美麗的作品! 第六章 “割”劇幻影 這玩意兒,這條“鬼腿”,有時候疼起來會要人命,腳指頭還會扭曲痙攣。到了晚上,拿掉義肢或我閑下來的時候,尤其難過。當我把義肢裝上,開始走動,感覺就消失了。我還能深切感覺到以前那條腿的存在,不過話說回來,它是個好“鬼”,讓我的義肢有力量,讓我能夠走路。
    第七章 麥格雷戈的平準眼鏡 或許到了外太空,一邊享受沒有地心引力的生活,一邊忍受它所帶來的不便時,我們纔會真的感謝控制我們身體動靜行走的內耳前庭,以及其他隱而未見的感受器官和反射機能。不過一般人平常根本不會覺察到它們的存在。
    然而,一旦它們真的不見了,影響卻相當地明顯。這些被忽視的神秘感覺如果功能上出現缺陷,或是被扭曲了,我們會強烈地體驗到一種奇怪、幾乎無法與外界溝通的狀況,那種感覺跟瞎了或聾了沒有兩樣。如果**把本體感受排除,可以說,身體將是瞎的或聾的,身體將不再“擁有”它自己,而人也不再感覺到自己就是自己(見第三章)。
    第八章 左邊怎麼不見了 她有時候會向護士抱怨,說她們沒有把點心或咖啡放在她的盤子裡。護士會說:“可是,艾斯太太,東西就在那裡呀,在左邊。”艾斯太太好像沒辦法了解護士說的話,也不會往左看。如果她的頭稍稍轉一下,點心映入了右眼簾,也就是她腦子還保有正常功能的那半邊,艾斯太太就會說:“哦,看到了。但它剛纔不在這裡。”不管是對周圍的世界,或自己的身體,她已經**失去“左邊”的概念了。有時候艾斯太太埋怨餐點太少了,其實是因為她隻喫了盤子裡右半邊的食物,她不會想到還有左半邊。
    偶爾,艾斯太太也會塗塗口紅,在右臉上妝,卻**忽略了左臉。因為她的注意力無法移轉到左邊,除非醫生或別人提醒她,不然她不會察覺有什麼不對勁。她對此能夠理解,也覺得好笑,卻無法靠自己直接察覺。
    第九章 謊言不侵的世界 為什麼要這樣做?因為語言(自然的語言),不僅僅包含字詞,還包括說話的方式。我們是用整個人來表達全部的意思。而要了解這些話,所需要的信息遠遠多於隻是了解表面上的字詞。失語癥患者便是從中得到線索,即使他們**無法理解字句的意思,還是可以知道別人在說什麼。即使對詞句本身,例如句子結構等,可能不知其所以然,但是說話時人們通常充滿了“語調”,那是種**語言的表達,雖然失語癥患者已經**喪失了理解字句的功能,卻還保留了對這些深沉、多樣復雜、細微的表達方式的理解能力。他們不隻是保有這種能力,很多時候還能*進一步,即不尋常地得到增強。
    第2部 過度:**過分燃燒 第十章 古靈精怪的小雷 小雷頗有音樂天分(許多妥瑞氏癥患者也是如此),而且若不是因為他**時去當爵士樂鼓手,又有極大興趣,他大概就活不下去了,精神上或經濟上皆是如此。他***的是突發而又狂野的即興表演,那有可能是出自抽搐或不自主的擊鼓動作,卻能夠一下子變成一段美妙、狂熱的演出。所以說,“突然的發作”也能使他成為引人注目的亮點。
    在許多遊戲中,小雷也能因病而受益,尤其是乒乓球,*是他的拿手好戲。部分原因是他的條件反射與反應快得驚人,不過*特別的是他那“神來之筆”,快、準、狠的瞬間扣球(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實在是出人意料,讓對手無法反擊。
    他**不會抽搐的時候,是在性行為剛結束、平靜下來或者睡覺時。還有當他規律而有節奏地遊泳、唱歌或工作,或者聽到節奏感強烈的旋律時,他就可以解除緊張、停止抽搐,獲得片刻解脫。
    第十一章 幸得愛神病 我們在此討論的是一種奇怪的情境,過去所有的想法或許都要**推翻,生病可能是好事,正常卻讓人不舒服;興奮的感覺有可能是束縛,也可能是解放;而事實可能存在於不清醒的狀態下,而不是清醒的時候。這就是愛神和酒神的世界。
    第十二章 失去現實感的人 然而,湯普森以其無止境、無知覺、連珠*般的編造能力,在瞬間就即興創作出周遭事物的物換星移,反而造成一種詭異、如夢囈般,卻又近乎有條不紊的世界。仿佛天方夜譚裡的情節,其中充滿瞬息萬變的人、圖案和情境。但是,對湯普森本人來說,他的世界並沒 有幻滅無常,也沒有曇花一現的奇想和幻覺,而是一個**正常、穩定、腳踏實地的世界。至於他本身,也是一切泰然。
    第十三章 是誰,又有什麼關繫? 她講話就像連珠*,感情用事,看起來(似乎是)冷漠。因此,重要與瑣碎,真實與虛偽,正經與玩笑的事,如流水般以快速、不經選擇、半真半假的方式,源源不*地由她脫口而出。她會一轉身就**地把自己推翻掉,說她喜愛音樂,又說不愛;說她摔傷了屁股,又說沒有。
    第十四章 千面女郎 讓人稱奇的是,大部分的病人都成功了。生存的力量,以及想要活得與眾不同的意志力,**是人類*強的力量:這股力量比衝動還強、比疾病*有力。健康,以及為健康而戰的力量,通常是*後的勝利者。
    第3部神遊:時光不停倒流 第十五章 回蕩在腦中的兒時記憶 人的意識裡所有的涓滴細流都保存在腦海中,也因此,不管是正常的需要或生活情境,或是因為癲痫或電流刺激引發的特殊狀況,都能將這些記憶激發出來或喚醒。由於這樣不由自主的記憶與景像,林林總總又“荒謬”,彭菲爾德因此認為,這些重現的記憶基本上是無意義且沒有規則可循的。
    第十六章 63歲的“不良少女” 病人要了一臺錄音機,在幾天內錄下了數不清的**歌曲、黃色笑話和打油詩。所有的素材都是來自20世紀20年代末期一些聚會時的飛短流長、**漫畫,或者夜總會的表演。她說學逗唱時連珠*般的市井俚語和腔調,還有一副老油條的樣子,都讓人想起早年的不良少女。對這個情況,沒有人比患者自己*驚訝了:“實在太奇怪了,”她說,“我真搞不懂。我已經40年沒有想過、聽過這些事了。沒想到我還知道怎麼說。現在它們一直不斷地流進我的腦袋。” 第十七章 歸鄉 很快,這種模糊的夢幻狀態變得*明確、*具體、*富視覺特征,夢中開始出現印度的景像,有景致、村落、屋宅、庭園。這一切,巴嘉罕蒂一下子就認出,正是她所熟知且鐘愛的童年樂土。
    “這使你感到痛苦嗎?”我們問她,“我們可以改變用藥。” “不,”她帶著祥和的笑顏,“我喜歡這些夢,它們**我回到故鄉。” 有時,夢境中會有人群,通常是來自她故鄉村莊的親人和鄰居們;偶爾會有談話、或有吟唱、或有舞蹈;她曾置身教堂中,也曾到過墳場,但*大部分見到的是平原、田地、村落旁的水稻田,還有那些低矮適於耕作、連綿推向地平線的山岡。
    第十八章 那段擁有狗鼻的時光 他晚上做夢,夢境歷歷如真,夢到自己變成一條狗,在一個超乎想像,充滿了各種味道,而且味道的意義非凡的世界(水的味道是快樂,石頭的味道是勇敢)。醒來之後,他發現自己正處於這樣一個世界:“就好像我過去是**的色盲,卻突然發現自己置身於一個色彩繽紛的世界。”事實上,他連對色彩的視覺能力都增強了。他說:“以前,在我看起來隻有一種棕色的地方,現在我可以辨認出十幾種棕色。我用書皮包起來的書,以前每本看起來都差不多,現在每一本都可以分出不一樣的色調。” 第十九章 謀殺者 唐納德對謀殺的事並未忘記,或是再壓抑。如果說當初壓抑作用千真萬確曾發生過的話,如今他已不再受謀殺事件的糾纏:一種生理學與道德上的平衡已然生根。
    但起初失去、後來又恢復的記憶,究竟是怎樣的狀態?為何會在失去記憶後,又突然爆發式的恢復呢?為何記憶之火**熄滅之後,又能濃烈炫目地重新燃起?這出詭異、半神經病學的劇目,真正的劇情究竟是什麼?所有的疑問,至今仍舊神秘無解。
    第二十章 希爾德嘉德的異像 希爾德嘉德的異像猶如一盞明燈,指引她朝向神聖而神秘的生命。它們提供了一個獨特的例子,讓我們看到某種對大多數人而言是平凡、討厭或無意義的生理狀況,也能成為令人興奮不已的心理啟示。說到這個,就不能不將陀思妥耶夫斯基拿來相提並論。他的癲痫癥時常發作,但他卻甘之如飴,視之為意義非凡的時刻。
    第4部 心智簡單者的世界 第二十一章 表演中再現生命 “我一定要有意義,”她接下去說,“這些課程、這些奇怪的工作沒有意義。我真正喜歡的,”她帶著渴望的語氣加上一句,“是劇場。” 我們將麗貝卡從她討厭的研究班帶走,設法讓她注冊進入一個特別的劇場團體。她很喜歡這個安排,那讓她整個人又“組合”起來了;而且她表現優異,變成了一個完整的人,在所扮演的每個角色中,有模有樣,流暢優雅。現在如果有人看到臺上的麗貝卡(劇場和這個表演團體很快就成為她的生命),*不會想到,她過去是個心智有障礙的人。
    第二十二章 歌劇通馬丁 他的記憶似乎是不帶感情的,不會比感受一張紐約地圖存在*多的感情,它們之間也不會形成關聯,或者產生延伸的想法,或變成一般化的認知。所以說,他那絲毫不遺漏的記憶力,就像他身上的片段,並沒有形成一個“世界”,或讓人有這樣的感覺。它是未經統一、沒有感覺、跟他無關的。這個現像,讓人感覺面對的是一部記憶機器,或是一個記憶庫,而不是一個實實在在、活生生、有自我的人。
    第二十三章 數字天纔寶一對 **眼見到他們,對他們的印像真的不好:一對長相怪異的怪人,分不出彼此,外形、動作、個性就像照鏡子般,一模一樣。連心智狀況都是畫上等號的,兩個人同樣是腦部與組織受損。他們的個頭比正常人矮,頭、手跟身體比起來,大得不成比例,上顎與足部都彎曲得厲害,聲音怪異、沒有高低起伏;身體會產生各樣奇特的抽搐與動作,還有高度近視,佩戴的眼鏡厚得不得了,眼睛好像都歪掉了;那副眼鏡讓他們看起來像荒謬的小教授,老是帶著一種不對頭、過度專注而詭異的注意力,盯著某些地方不放。而一旦開始測驗他們,或者讓他們像啞劇傀儡般,自動開始他們的“習慣動作”(他們很容易這麼做),會*加深他們給人的那種怪異印像。
    第二十四章 自閉畫家的心路歷程 他把那隻鳥畫得很好,還用了紅筆畫它的胸膛。鳥爪彎曲,緊抓著樹干(我在此刻與後來都發現,他需要去特別強調手或腳的抓力,好讓接觸的地方看起來很穩,幾乎是死抓著不放)。然而,怎麼回事?樹干旁邊原本是枯干的樹枝,在他的畫中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怒放的花朵。那可能又是另外的像征,雖然我無法肯定。但是凸顯其中,令人興奮而重要的轉變是:荷西把鼕天變成了春天。
    **序1 因為寫這篇序的緣故,仔細閱讀了奧利弗?薩克斯的生平,發現其實我早就與他有些聯繫。薩克斯的研究理念,可以說師承蘇聯神經科學家盧瑞亞(A. R. Luria),而這位前輩,曾經因為在大腦皮層功能研究領域的探索性研究,被我的博士論文多次引用。
    五六十年前,關於神經繫統可塑性的研究,還遠沒有現在這麼深入,大腦內“神經線路” 的聯繫,一旦固定能否改變,還沒有一個篤定的結論。盧瑞亞和薩克斯認定大腦有“**的可塑性、驚人的適應能力”,而且這些“不僅僅是在神經或感知障礙的這種特殊(而且經常是令人*望的)環境下纔會出現”,他們主張不單單要面對來問診的病人,*要看到處在日常生活環境中的病人。這些見地,在當時的情境下,可謂先鋒。
    薩克斯和盧瑞亞的交情,始於1974年前後的一段通信。那年薩克斯在挪威的一個邊遠山區,遭遇了一頭憤怒的公牛攻擊,情急之下他慌忙逃生,一腳踩空,導致左腿肌腱斷裂,神經損傷,造成了嚴重的殘疾。他慢慢發現這條腿仿佛不再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奇異的遭遇讓他以一個病人的視角審視自己的身體和心理。他將之稱為“醫學的機緣”。正是因為這個機緣,他和盧瑞亞討論起人體的整體機能,關於個體和環境的聯繫。盧瑞亞鼓勵說,“你正在揭示一個全新的領域”,這樣的信件往來給了他極大的支持。
    薩克斯的這段遭遇,後來被寫成《單腿站立》一書,於1984年出版。事實上,從1973年起,他就開始以親身的醫患經歷,寫作了一繫列的“醫療逸事”,《覺醒》《錯把妻子當帽子》這些都成為世界範圍的暢銷書。他將病患案例文學化,將虛構與真實融為一體,飽含同情,著力描寫患者的各種身心體驗,給讀者打開一道通往奇異世界之門。這一繫列作品獲得了極大成功,被翻譯成多種語言。薩克斯因癌癥於2015年8月30日在紐約去世,享年82歲。他生前就職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作為**醫生的同時,也成了**的暢銷書作家,被稱為“腦神經文學家”,被《紐約時報》譽為“醫學桂冠詩人”。
    薩克斯的書中描寫了很多例“病感失認癥”,這也是我*感興趣的話題。由於中風或其他原因,病人可能無法辨認自己身體的一部分,甚至覺得那是別人的。他們會在火車上指著自己的手對鄰座說:“對不起,先生,您把手放在我的膝蓋上了。”即便被旁人提醒,這些可憐的病人都很難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對自己身體的錯誤感知,有時會發展到匪夷所思的地步。記得英國《衛報》曾有個記者寫到自己的遭遇,他有天早晨起來,感覺“自己跟電視機遙控器一樣高,腳陷進了地毯裡”。此後,他時不時被猛然拋進童話世界:手指變得有半裡長,走到街上,路旁的車看起來像威爾士矮腳狗那麼大。有時在辦公的時候,身體突然縮小,椅子變得好大,感覺自己就好像走進了仙境的愛麗絲。還記得阿蘭?德波頓描寫過一個家伙,他把自己當作一個煎蛋,始終不敢坐在椅子上,後來有個朋友出了個招,在椅子上放了塊面包。如此,他終於肯把自己像三明治一樣放在椅子上了。
    薩克斯將神經病學的理論和案例深入淺出地寫進書裡,既輕盈又沉厚。本來,神經病患,在普通人看來是一類與自己很少發生關聯的遙遠而陌生的群體。薩克斯以客觀平等的態度看待他們,與他們交流,在書中展現了他們的心靈世界。那是另外一個偉大而奇異的境界。每一個患者,其實都有自己獨特的、值得尊重的人格世界,有著我們未必能夠達到的寧靜和遼遠,甚至是通透。
    薩克斯醫生的每一本書都可當作**精彩的醫學傳奇故事集。《錯把妻子當帽子》展現了24個腦神經失序患者的“天纔”事跡。這些故事以***的高度告訴我們,“病”這種東西,未必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缺陷、不適與疾病,會產生出另一些發展、進化與生命的形態,激發出我們遠不能預料的創造力。普通讀者能通過閱讀這些故事感受到人類心智活動的繁復和奇妙,*能以新的眼光重新發現日常與人生。
    薩克斯的“小說”談的不僅僅是獵奇的故事,*探討了人性的無限可能,人與人之間微妙的**我們現有認知的關繫,他希望人們能夠相互了解,相互表達。這正是薩克斯的文字的珍貴之處,也是中信出版社出版這本書的珍貴之處。
    姬十三 神經生物學博士 果殼網創始人 **序2 20世紀人類上天入地。人類到太空行走並登上月球;攜帶人類信息的飛船飛出太陽繫和銀河繫並正飛向宇宙深處;“蛟龍號”潛入*深的海底……毫無疑問,這一切都是人類思維和認知的結果。但如果要問,人類是如何進行思維和認知的,或者說,人類的大腦是如何對信息進行加工,並指導我們的行為?這個問題可比上天入地要復雜得多!對這個問題的追究,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誕生了一門全新的學科—認知科學。
    認知科學是探索和研究認知現像和規律的交叉綜合學科,由神經科學、心理學、語言學、哲學、計算機科學和人類學構成,其科學目標是探索並*終揭開人類心智的奧秘。
    英國出生的美國神經科學家、科普作家奧利弗?薩克斯的一繫列與神經科學有關的科普讀物、遊記、回憶錄式的非虛構作品,以及有自傳性質的著作,包括奧利弗?薩克斯這本由中信出版社出版的《錯把妻子當帽子》,其實也是引人入勝的認知科學讀物,因為他所講的故事,都是與神經認知和心理認知有關的經典案例。
    與大多數的科普作品一樣,薩克斯講故事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隻負責記錄和描述現像和事件,提出問題,但不提供問題的解決方案:作為一位科學大師和聰明的科普作家,他*願意把思考的空間留給讀者。
    薩克斯的每一本書都是**精彩的認知神經科學經典讀物。例如,本書的第一章,講述了一位音樂家皮博士的故事。皮博士大腦視覺區長了一個腫瘤,導致他有視覺功能缺陷,他分辨臉孔、景物的能力嚴重受損,隻是辨別事物架構的能力依然存在,當他起身尋找帽子時,伸出手抓住妻子的頭,想把她的頭拿起來戴上。他把自己的妻子當成了帽子!他還會輕拍消防栓或站牌的頂部,把它們當成小孩子的頭,在家裡他會親切地跟家具上的雕花把手聊天。當薩克斯對患者進行測試時,發現他連日常生活中**熟悉的手套也不認識,但卻能夠識別出那是用來裝東西的“五個小袋子”。他無時無刻不在唱歌,喫飯、穿衣、洗澡……每件事都化成了歌曲。若不能把每件事變成歌曲,他就做不了任何事。
    很多讀者恐怕難以理解皮博士的故事,而多半隻會把他當成一個行為怪異的病人。但如果你稍微懂得一點神經科學和認知科學的知識,你就會知道,皮博士其實是一個右腦受到損傷而左腦仍然正常的病人。他能夠正常辨別物體的形態並進行邏輯判斷—這是左腦的功能;但卻不能將這些事物與日常生活的經驗聯繫起來—這是右腦的功能。他為何做每件事都要唱歌?因為音樂和歌唱能夠啟動他的右腦功能,這樣他的受損傷的右腦認知能力會得到某種激活! 薩克斯不僅是一位科學大師,同時也是一位會講故事的科普作家。薩克斯的案例通過奇聞逸事講出來,生動有趣。即使是一般的科學愛好者和普通讀者也可以讀懂,正如我們能夠讀懂科學大師霍金介紹相對論的科普作品《時間簡史》一樣。本書所提供的大量豐富生動的案例,則是神經科學、心理學和認知科學研究的重要素材。
    20世紀人類上天入地,遨遊太空。21世紀人類回到自身,探索自己肩上這幾磅重的“宇宙中*復雜的也*不可思議的物體”—人類的大腦。這是一個新的時代,讓我們來參與其中吧! 蔡曙山 清華大學心理學繫教授 心理學與認知科學研究中心主任 **部 不足:失去左腦會怎樣 第一章 錯把妻子當帽子 他跟這些面孔之間搭不上關繫,對它們也視若無睹。並沒有一張臉他能認出是你、我、他,隻是將它們看成一組特征:通通都是“它”。因此,他隻是做了外觀上的直覺反應,而不是以人的容貌去辨識;也因而纔會形成他這種沒有感情、盲人摸像式的表達。對我們而言,一張臉是一個人的外在表現,可謂“以貌取人”,但皮博士沒有這樣一個“人”的概念。一言以蔽之,他看到的都“裡外不是人”。
    第二章 迷航水手 這種記憶冰封在過去的病人,隻能在自己的老家井然有序地活在過去的歲月,時間對他們而言,早就凍結了。我聽著史蒂芬在回到醫院時驚恐困惑的叫聲,為已不復存在的過去哀鳴。隻是我們能做什麼呢?難道我們能創造出一個時空膠囊、一段虛擬人生嗎? 第三章 靈魂與軀體分家了 這種事會把人嚇一大跳,除了困惑外,還是困惑。“靈魂出竅”,她瘋了不成?她的身體當時到底是怎麼一回事?聲調與肌力從頭到腳都崩潰了。她的手搖來晃去,但她似乎都沒察覺到。她用手反復擊打,卻無法擊中目標,似乎是因為接收不到神經末梢的信息,也像是聲調與動作的控制線路糟到浩劫般的毀壞。
    第四章 被一條怪腿糾纏的男子 “你看它!”他表情激動地大吼著,“你見過這樣毛骨悚然的玩意兒嗎?我想尸體應該是沒有生命的,但這太奇怪了,而且不知怎麼了,真是活見鬼,它似乎抓著我不放!”他用雙手緊握著那條腿,使出喫奶的力氣,想把它從身上扯下來,但是失敗了。怒火中燒,他捶打這那條腿。
    第五章 天生我手必有用 任何人做夢都想不到,人的基本知覺能力,原本應該在生下來的頭幾個月具備,卻一直沒有發展出來,而竟然還能在年已60歲時纔獲得。這個經歷開啟了多麼美好的可能性,就是人可以活到老、學到老,而殘障者也會有超乎想像的學習能力。誰又想得到,這位眼睛看不見、半身不遂的女性,一輩子遠離人群、行動不便,受到過度保護,竟然潛藏了如此驚人的藝術天分(她自己跟旁人都沒有料到),而且蟄伏了60年之後,創造出韓建而美麗的作品! 第六章 “割”劇幻影 這玩意兒,這條“鬼腿”,有時候疼起來會要人命,腳指頭還會扭曲痙攣。到了晚上,拿掉義肢或我閑下來的時候,尤其難過。當我把義肢裝上,開始走動,感覺就消失了。我還能深切感覺到以前那條腿的存在,不過話說回來,它是個好“鬼”,讓我的義肢有力量,讓我能夠走路。
    第七章 麥格雷戈的平準眼鏡 或許到了外太空,一邊享受沒有地心引力的生活,一邊忍受它所帶來的不便時,我們纔會真的感謝控制我們身體動靜行走的內耳前庭,以及其他隱而未見的感受器官和反射機能。不過一般人平常根本不會覺察到它們的存在。
    然而,一旦它們真的不見了,影響卻相當地明顯。這些被忽視的神秘感覺如果功能上出現缺陷,或是被扭曲了,我們會強烈地體驗到一種奇怪、幾乎無法與外界溝通的狀況,那種感覺跟瞎了或聾了沒有兩樣。如果**把本體感受排除,可以說,身體將是瞎的或聾的,身體將不再“擁有”它自己,而人也不再感覺到自己就是自己(見第三章)。
    第八章 左邊怎麼不見了 她有時候會向護士抱怨,說她們沒有把點心或咖啡放在她的盤子裡。護士會說:“可是,艾斯太太,東西就在那裡呀,在左邊。”艾斯太太好像沒辦法了解護士說的話,也不會往左看。如果她的頭稍稍轉一下,點心映入了右眼簾,也就是她腦子還保有正常功能的那半邊,艾斯太太就會說:“哦,看到了。但它剛纔不在這裡。”不管是對周圍的世界,或自己的身體,她已經**失去“左邊”的概念了。有時候艾斯太太埋怨餐點太少了,其實是因為她隻喫了盤子裡右半邊的食物,她不會想到還有左半邊。
    偶爾,艾斯太太也會塗塗口紅,在右臉上妝,卻**忽略了左臉。因為她的注意力無法移轉到左邊,除非醫生或別人提醒她,不然她不會察覺有什麼不對勁。她對此能夠理解,也覺得好笑,卻無法靠自己直接察覺。
    第九章 謊言不侵的世界 為什麼要這樣做?因為語言(自然的語言),不僅僅包含字詞,還包括說話的方式。我們是用整個人來表達全部的意思。而要了解這些話,所需要的信息遠遠多於隻是了解表面上的字詞。失語癥患者便是從中得到線索,即使他們**無法理解字句的意思,還是可以知道別人在說什麼。即使對詞句本身,例如句子結構等,可能不知其所以然,但是說話時人們通常充滿了“語調”,那是種**語言的表達,雖然失語癥患者已經**喪失了理解字句的功能,卻還保留了對這些深沉、多樣復雜、細微的表達方式的理解能力。他們不隻是保有這種能力,很多時候還能*進一步,即不尋常地得到增強。
    第2部 過度:**過分燃燒 第十章 古靈精怪的小雷 小雷頗有音樂天分(許多妥瑞氏癥患者也是如此),而且若不是因為他**時去當爵士樂鼓手,又有極大興趣,他大概就活不下去了,精神上或經濟上皆是如此。他***的是突發而又狂野的即興表演,那有可能是出自抽搐或不自主的擊鼓動作,卻能夠一下子變成一段美妙、狂熱的演出。所以說,“突然的發作”也能使他成為引人注目的亮點。
    在許多遊戲中,小雷也能因病而受益,尤其是乒乓球,*是他的拿手好戲。部分原因是他的條件反射與反應快得驚人,不過*特別的是他那“神來之筆”,快、準、狠的瞬間扣球(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實在是出人意料,讓對手無法反擊。
    他**不會抽搐的時候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