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內在生命(精神分析與人格發展)/英國精神分析繫列叢書
該商品所屬分類:心理學 -> 心理學理論與研究
【市場價】
464-672
【優惠價】
290-420
【介質】 book
【ISBN】978751841228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輕工
  • ISBN:9787518412280
  • 作者:(英)馬戈·沃德爾|總主編:楊方峰|譯者:林晴玉//呂...
  • 頁數:263
  • 出版日期:2017-05-01
  • 印刷日期:2017-05-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188千字
  • 人有自然性和社會性,我們作為一個人站立在大地上,生活在世界中,是一個有血有肉“生物我”,也是一個承載各種角色的“社會我”;同時,我們也有許許多多的心理活動,有各種細微、復雜的主觀體驗——我們有一個“內在我”。現代社會,大小壓力迎面撲來,焦慮和抑郁成為時代病,很多人說要擁抱自己“內在的小孩”。“內在的小孩”長什麼模樣?我們的“內在生命”成長軌跡如何?怎樣守護我們的“內在生命”?在這本書中,我們聽劍橋大學博士、**精神分析師Margot Waddell用兼具專業性和文學性的筆觸娓娓道來。
    由英國馬戈·沃德爾所著,楊方峰、林晴玉、呂煦宗共同翻譯的《內在生命(精神分析與人格發展)/英國精神分析繫列叢書》一書從精神分析理論和人類生命周期之間的關繫來探索人的內在世界。內容涉及:心智狀態、生命的開始、潛伏期、學習模式、家庭、青春期及青少年早期等。
  • 由英國馬戈·沃德爾所著,楊方峰、林晴玉、呂 煦宗共同翻譯的《內在生命(精神分析與人格發展) /英國精神分析繫列叢書》一書對於精神分析理論和 人類發展本質的關繫提出了一個觀點,到目前為止對 這個觀點尚未有付諸書面的文獻。作者清楚明了地探 討了個體從嬰兒到老年的主要發展階段,以及發展過 程中助長和阻礙心智及情緒發展的一些重要因素。書 中通過呈現非常多樣化的臨床和非臨床案例以及引用 文學作品中的例子,巨細靡遺地介紹了當代精神分析 理念,並且針對人格發展這個難以理解的問題提供了 鮮活的見解。
  • 第一章 心智狀態
    第二章 生命的開始
    第三章 嬰兒期:涵容與沉思
    第四章 嬰兒期:對抗痛苦的防御機制
    第五章 孩童早期:斷奶與分離
    第六章 潛伏期
    第七章 學習模式
    第八章 家庭
    第九章 青春期及青少年早期
    第十章 青少年中期:一個臨床案例
    第十一章 青少年晚期:小說中的人物
    第十二章 成人世界
    第十三章 生命晚年
    第十四章 *後的歲月
    附錄
    參考文獻
  • 第二章 生命的開始 “從開始的地方開始,”國王嚴肅地說,“一直 下去,到了結束的地方,就停止。”——路易斯·卡 羅(Lewis Carroll) 關於小嬰兒的內在世界,我們可以通過多種資源 或方式來認識或推論,比如通過觀察心智較平靜和較 混亂時的行為和思考過程;通過在診療室中所體驗到 的臨床關繫本質;通過精神分析,分析孩子、青少年 和成人的遊戲及夢的內容;通過嬰兒觀察或幼兒的觀 察研究1,以及近年來通過超聲波觀察胎兒在子宮內 活動的研究2等等。究竟內在世界(internal world )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這是個難解的問題。
    本章要談論的是嬰兒心理出生(psychological birth)的環境。心理與身體出生時間點的關繫,一 直廣受爭議。有人認為人格在嬰兒實際出生的數月之 後纔誕生(形成);有人認為嬰兒出生的同時,人格 就誕生了;精神分析師則傾向於認為在子宮懷孕期, 人格的形成就已開始。弗洛伊德(1925)很清楚地表 示,“‘出生’是個令人印像深刻的停頓點”不應受 到過度強調(p.138)。之後許多將子宮內的研究與 精神分析取向的嬰幼兒觀察進行聯結的研究調查,則 證實了一點:“天性與教養早在子宮內就已開始交互 影響,因此兩者是無法分離的;就連要把這兩者視為 獨立存在的想法,都顯得太粗糙而無法有所幫助。” 3 亞力桑德拉·皮昂特莉(Alessandra Piontelli,1992)利用超聲波監測為基礎,再通過 後續的定期追蹤觀察,對胎兒及嬰兒行為進行了相當 深入的研究。這份研究及同領域的其他研究,詳細地 描述了生命從子宮內到子宮外驚人的連續性,也證實 了人們在缺乏現代科技幫助下,仍堅定不移的直覺認 知。皮昂特莉很有說服力地描述了一個短暫的心理治 療咨詢(在3周內進行了幾次咨詢),這次咨詢激發 了她對此研究的興趣: 一對相當敏感的父母帶他們的小孩來找我,孩子 很小(18個月大)也很聰明,但他似乎要將父母逼瘋 了;因為他沒有片刻是安靜的,也不睡覺。**次看 到雅各布,在他的父母對我解釋他所有問題的同時, 我注意到雅各布不停地四處走動,仿佛著迷似地想在 我那空間有限的診療室的所有角落尋找某種他始終無 法找到的東西。他的父母解釋說,他一直都是這樣, 日以繼夜。偶爾,雅各布會把診療室中的幾樣東西拿 起來搖一搖,像是想把它們搖到重新活過來一樣。他 的父母接著說,雅各布在幾個重要的發展點上(比如 ,坐起來,爬行,說出**個字),似乎都伴隨著強 烈的焦慮與痛苦,仿佛他很怕會“把某種東西忘在身 後”,這是他父母用的字眼。當我簡單地對他說,他 好像在找一樣他丟了但四處都找不到的東西時,雅各 布突然停住不動,並且**熱切地看著我。接著我說 ,他想把所有對像搖到重新活過來的舉動,似乎是因 為他擔心這些東西靜止不動,意味著死亡。這時雅各 布的父母差點哭了出來,他們告訴我其實雅各布是個 雙胞胎,但他的孿生兄弟提諾(他們決定為他取名為 此),在臨盆前2周胎死腹中。因此雅各布有2周的時 間是和這位已經死去的、沒有反應的孿生兄弟,一起 待在媽媽的子宮中。治療師僅僅是對此事有所覺察, 並將—從雅各布誕生時的危機狀況開始,把他認為自 己在發展的每個進程,都可能伴隨親愛的人的死亡, 而他對此感到有責任的恐懼—化成語言說出來,就為 他的行為帶來了不可思議的變化(pp.17-18) 在適切地聲明其結論所具的確定性的同時,皮昂 特莉確實挺逼真地呈現了出生前的經驗對於出生後的 涵義。如她所說,一般精神分析文獻亦然,並非每個 人都把“出生”當作“心智功能開始運作的轉折點” (p.18)。有人認為,出生是生理與心理復雜而交纏 的連續性發展脈絡上的一點,這兩條脈絡從出生的點 開始互相影響,進而組成了一個人的自體(self)。
    在基因資質的天生實材上,還要再加上胎兒成長的天 然環境因素(如子宮內活動的自由度、胎盤的質量、 羊水等等)。然而,所謂天然環境的“實材”,本身 就已經受到母親意識與潛意識的心智狀態所影響,這 與她的身體有緊密關聯,也受到母親自己的環境和她 所能得到的照顧質量所影響。譬如,我們已知胎兒的 生理發展,與母親的激素狀態、飲食、心理及生理活 動之間互相關聯。影響母親生活的生理與情緒因子, 也會影響到子宮內的世界。子宮內的世界,對心理狀 態—情緒是平靜還是焦慮—**敏感,同時對物理刺 激—聲音、光線、震動是平緩還是混亂—也**敏感 。我們將會仔細觀察到,在這*早期的階段,要將生 理和情緒、內在和外在等因素區分開來並不容易。每 個妊娠都是***的,在每個案例中要思考的可能 性也都**多樣。
    懷孕對媽媽來說,有何意義?對夫妻倆呢?對整 個家庭呢?如何看待有關性別的議題呢?孩子的角色 對家庭而言,意味著什麼?大家想要這個嬰兒嗎?是 渴望他來臨?或是感到恐懼害怕?這是一個不小心的 錯誤,還是一個愛的結晶?是令人歡喜的新成員,還 是讓人痛苦的侵犯?胎兒給人的感覺是干擾,就像異 類和外來者?還是受到歡迎、令人安心的?任何一次 懷孕都不可能單純到讓人僅僅體驗到上述諸多感受中 的一種。諸多於意識及潛意識間來回擺蕩的感受與潛 意識幻想,都可能影響這份體驗,而這些感受與潛意 識幻想,也將隨著與這個嬰兒的關繫逐漸開展,而持 續呈現出來。4 “出生”本身的體驗可以是一種喜悅、驚異、解 脫、失落、創傷或新的發現,也可能是上述的綜合體 ,視潛藏的潛意識幻想及主要的意識幻想內容而定。
    實際分娩過程的經驗質量對父母**重要,對孩子來 說*是如此;這些質量包括焦慮的程度、安適與不安 的程度、現代科技干預的程度、出生的環境,及壓力 、危險與信心的程度等。分娩過程的外在現實可能很 美好,也可能很殘酷;但是這些事件的意義,以及在 體驗上是愉悅的、挫折的、可掌握的或難以忍受的, 都與所有參與者的內在心理性格(internal psychological disposition)密切關聯。
    父母單方或雙方的態度及響應方法,和他們自己 過去的實際經驗或潛意識幻想息息相關。可理解的是 ,懷孕會快速地讓準父母的內在嬰孩動起來,偶爾會 讓父母中的任何一方,感覺到一股新生嬰兒會有的緊 急且無法抵擋的匱乏感。不理性的焦慮可能會突然爆 發,或產生陌生的不安、恐懼或依賴感。父母的感受 是否維持在現實之中,視他們是否能從其內心及心智 上存有的父母形像[本書此後將此稱為“內在父母( internal parents)”],以及從其與配偶和家人的 關繫中,所能獲得的情緒照顧質量而定。
    從皮昂特莉對產科醫師和父母在觀看胎兒的超聲 波影像時所做的描述可以清楚地看見,胎兒在很早期 就已具有獨特性格的跡像:“他是緊張型的”;“他 很鎮定”;“她是思考型的”;“她性情不錯”;“ 看他對臍帶好兇喔”。這些對實際行為及身體特征所 做的價值判斷,是從觀察中所得,但同時也會受到觀 察者的特質所影響。這些價值判斷,至少在某種程度 上,與所有父母親在意識或潛意識中,如何歸因未出 世孩子的性格有關(通常會在妊娠期的夢境中生動地 表達出來),這同時與父母親自身的需求、期望、過 去經驗、自我概念、社會環境、企圖心及其各種心智 狀態,息息相關。
    要背負另一個生命一生的福祉,而且這個責任的 開始就是一段漫長的全然依賴,面對這項令人畏懼的 工作,再有自信的父母,多少也會感到膽怯與焦慮。
    白天的樂觀到了夜晚變成了恐懼,夢境於是填滿可怕 的情境。這樣的夢,反映了要孕育一個未知的小生命 、讓它活下來,所潛藏的潛意識焦慮。曾有位孕婦, 普萊斯太太,描述了自己的經驗:“我**次接受我 真的懷孕了,真的要有小嬰兒,是在我開始做有關她 的噩夢的那一周。我夢到她出生了,可是我忘了她的 存在,我把她遺忘在某個地方,或者忘記要喂她。” 普萊斯太太接著舉出兩個像這樣的夢境,這兩個夢境 表達了關於她能不能當個好母親的焦慮,這些焦慮和 她自己的早期經驗有密切關聯。其中一個夢是: 我把小嬰兒放進櫃子裡睡覺。我把櫃子關上,卻 到兩天後纔想起來她還關在櫃子裡,我**嚇壞了。
    我衝到櫃子邊,發現她縮成了洋娃娃的尺寸。她全身 都枯縮了,卻仍然有個漂亮而平滑的臉龐。
    這位準媽媽想著這個夢,想起夢中“饑餓的嬰兒 ”,看起來和自己媽媽擁有的一個瓷娃娃一模一樣, 在她小時候那瓷娃娃就送給了她。她記得媽媽有一次 特別告訴她不可以玩那娃娃,以免她打破娃娃的臉。
    她沒有聽話,結果瓷娃娃真的被打破,娃娃於是被收 進櫃子裡,她也被告誡再也不準玩它。(P13-17)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