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文明人類的八大罪孽(精)
該商品所屬分類:心理學 -> 心理學理論與研究
【市場價】
300-436
【優惠價】
188-273
【介質】 book
【ISBN】9787508638812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中信
  • ISBN:9787508638812
  • 作者:(奧)康拉德·洛倫茨|譯者:徐筱春
  • 頁數:199
  • 出版日期:2013-04-01
  • 印刷日期:2013-04-01
  • 包裝:精裝
  • 開本:32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110千字
  • 諾貝爾生物或醫學獎獲得者經典著作
    入選第八屆文津獎**圖書
  • 由文明人類所犯下的罪孽不僅危及人類現代文明和文化,而且使全人類面臨毀滅的危險。作者在書中論及了八種“非人性化事件”,即地球人口爆炸、自然的生存空間遭到毀壞、人類自身的競爭、脆弱使人類所有強烈情感發生了萎縮、遺傳的蛻變、拋棄傳統、人類的可灌輸性增加了、核武器。作者對人類未來的機遇持樂觀態度,並希望通過本書為減少人類面臨的危險作出貢獻。
  • 前言
    第一章 生命繫統的結構特征與機能障礙
    第二章 人口**
    第三章 生存空間遭到破壞
    第四章 與自己賽跑
    第五章 情感的死亡
    第六章 遺傳的蛻變
    第七章 拋棄傳統
    第八章 可灌輸性
    第九章 總結
    譯後記
    前言 001
    第一章 生命繫統的結構特征與機能障礙 007
    第二章 人口** 025
    第三章 生存空間遭到破壞 039
    第四章 與自己賽跑 057
    第五章 情感的死亡 071
    第六章 遺傳的蛻變 095
    第七章 拋棄傳統 121
    第八章 可灌輸性 151
    第九章 總結 191
    譯後記 197
  • 第一章 生命繫統的結構特征與機能障礙 人類是由原始靈長類通過自然選擇的過程進化而來的。現在的人類具有高度發達的智力和操作能力,他們可以注意到生物潛能和環境阻力之間的極不平衡。人類不可避免地要對其他物種和生態繫統作*後的控制與平衡,否則,掌握技術的人類*終也隻能成為地球進化**的匆匆過客。
    背景知識 1858年,查爾斯?達爾文發表了《物種起源》這本劃時代的傑作。書中闢有專門章節論述了“本能”與“遺傳”的概念,同時提出了大量的證據,證明適應是“自然選擇”(適者生存)的結果。“適者”並非許多人所誤解的*強壯、*高大或*具攻擊性者,而是指那些*適合於在它這個物種所存在的特定環境中生存和繁殖的個體。在《物種起源》出版10多年之後,達爾文又連續出版了對現代心理學產生了巨大影響的兩部著作:《人類的由來及性選擇》(1871年)和《人類和動物的表情》(1872年)。這兩部著作不僅繼承了《物種起源》的基本觀點,進一步闡釋了“自然選擇”在人和動物進化上的作用,而且提出了人類與其他動物在種繫及心理發生上的連續性的問題,並由此導致了現代“比較心理學”的誕生。在《人類的由來及性選擇》一書中,達爾文提出了**的“人猿同祖論”,並且花了相當的篇幅來論述“人類與較低等動物之心理能力比較”。他寫道:“盡管人類和高等動物之間的心理差異是巨大的,然而這種差異隻是程度上的,並非種類上的。我們已經看到,人類所引以為豪的感覺和直覺,各種感情和心理能力,例如愛、記憶、注意、好奇、模仿、推理等等,在低於人類的動物中都處於一種萌芽狀態,有時甚至處於一種十分發達的狀態。”這一見解對於動物行為學家洛倫茨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
    自從達爾文關於物種起源的學說問世以後,這種適用於所有生物學科的理論也被應用到研究動物及人類的行為上,於是便產生了“行為學”這門學科。而行為學之所以在後來變得如此引人注目,則可以在行為科學的歷史中找到緣由,這一點我們將在後面的章節中論及。行為學把動物及人類的行為視作一種繫統的機能。這種繫統的存在及其特殊形式應歸功於歷史——種繫發生、個體發展以及人類的文化史——的發展過程。而其中*關鍵的問題是:“為什麼一個繫統是這樣的而不是那樣的?”這個問題隻有在對這種發展過程的客觀闡述中纔能找到其合理的答案。
    有機體產生的原因很多。在所有的原因中,除了基因的突變和重新組合過程外,自然選擇起著*重要的作用,它使得有機體產生了“適應”,可以獲取客觀環境中對其生存具有重要意義的信息,換句話說,“獲取有關客觀環境的知識”。
    這種通過適應生態環境而產生的結構和機能是生物所特有的,在無機界中就不存在。由此也迫使研究人員面對這樣一個問題:“目的是什麼?”而這個問題是物理學家與化學家們不熟悉的。因為,當生物學家這麼問的時候,他並非在探索唯心主義的“目的論”,而是想探求一種特征所代表的物種保持性能。例如當我們問及,為何貓有彎曲的利爪時,答案就是“為了抓老鼠”,而這也正是對“貓爪的形狀代表貓的何種物種保持性能”這個問題的簡單回答。
    如果人們長期從事這樣的研究,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出有關生物的特殊結構與行為方式方面的問題,再如果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得到與之相關的、令人信服的答案,人們便會傾向於這種看法:錯綜復雜、千奇百怪的形態結構以及行為的形成也都是通過選擇和適應得以完成的。然而,如果就文明人類的某些固定行為模式提出“目的是什麼”這個問題的話,人們則會對這種看法的正確性提出質疑。人類為什麼要毫無節制地繁衍後代?為什麼要近似瘋狂地忙於競爭?為什麼**的數量與威力不斷增加?為什麼城市化的人類變得嬌弱不堪?諸如此類等等。如果人們再進一步地觀察與思考則會發覺,幾乎所有這些人類的失誤都干擾了人類某些原本可以發展為具有物種保持價值的行為機制,換句話說,這些失誤都是病態的。
    人類的社會行為是建立在有機繫統這個基礎上的,對這一繫統的分析是自然科學家*困難的、同時也是*具挑戰性的工作,因為有機繫統**可以稱得上是世界上*復雜的。再加上人類的行為又被眾多反常現像所疊加、扭曲,使得這個本來就困難無比的探索工作變得*加不可行了。然而,這還不是*糟的,因為對於分析有機繫統這項工作而言,*大的困擾在於:繫統的病理紊亂往往正是了解這個繫統的鑰匙。也就是說,正是由於某種病理紊亂導致了疾病,纔使得研究人員注意到一種重要的有機繫統的存在。關於這一點,我們可以從生理學的發展**找到許多例子來加以證明。例如,當克歇爾(E. T. Kocher)嘗試著通過摘除甲狀腺來治療巴澤多氏病時,由於他把起著調節鈣代謝作用的甲狀旁腺一起摘除而引起了患者手足抽搐、痙攣。這種過分的甲狀腺摘除術產生了一種綜合征,即“甲狀腺缺失性惡病質”,它與碘缺乏引起的痴獃癥狀及黏液性水腫有著極其明顯的相似之處。由此便得出了一個結論:內分泌腺構成一個繫統,繫統中的所有器官之間均相互影響。每種向血液中分泌物質的內分泌腺體都對整個機體起著特定的作用,諸如代謝作用、發育作用、行為作用等等。這種分泌物被稱作激素,兩種激素的作用可能是**對立的,即“對抗作用”,這一點與兩塊肌肉的協調作用可以使關節產生某種運動是一樣的。隻要激素保持平衡狀態,人們就不會注意到內分泌腺繫統是由一個個特有功能器官組成的。但是,一旦內分泌失衡,就會使整個機體偏離“額定值”(又稱“理論值”),人就會生病。甲狀腺激素多一點就會引起甲亢,少一點則會引起甲減。
    在關於何種方式*適合用來研究人類所有驅力繫統這個方面,內分泌繫統及其研究歷程給了我們極有價值的啟示。當然,整個驅力繫統的構成是**錯綜復雜的,內分泌繫統隻是其中的一個子繫統而已。人類擁有極多獨立的驅力源,其中有許多可歸因於“本能”。把人類描述成“本能退化的生物”是錯誤的,而這樣的錯誤我也曾犯過。毫無疑問,在種族史不斷向前發展的進程中,隨著人類的學習能力和判斷能力不斷進步,那些原本緊密完整的人類固有行為模式鏈有可能從這個意義上就“消失”了,即這個鏈條的各個環節之間失去了必要的連接,從而導致這些行為動作以各自獨立的方式供行為主體使用,正如雷豪森(P. Leyhausen)以貓科動物為例所作的令人信服的闡述一樣。然而與此同時,正如雷豪森所指出的,這些固有行為中的每一個都通過發展自己特有的本能行為,變成了獨立的驅動力。毫無疑問,人類缺少那些長長的、必須相互連接的本能動作鏈,但是根據對高度進化的哺乳動物的研究所取得的經驗可以推測,人類所擁有的本能驅力比動物*多而不是少。所以,當我們在做任何與繫統分析有關的研究或試驗時,都必須考慮到這一點。
    而這在對某種病理性失常行為進行鋻定時尤為重要。**的精神病學家羅納德?哈格裡夫斯(Ronald Hargreaves)在寫給我的信中就曾提到,每當遇到精神紊亂的病例,他都會同時提出兩個問題。**個問題:在該病例中,什麼是正常的本能行為;第二個問題:這種失常屬於哪種類型,尤其要注意這種失常是否是由於部分器官的機能亢進或機能不全引起的。由於一個復雜的有機體的器官之間存在著**密切的相互作用,所以要確定它們之間的功能界限是很困難的,也無法很清楚地對子繫統的結構下定義。從這一點上,就可以理解保羅?魏斯(Paul Weiss)在其傑作《決定論》一書中關於子繫統的闡述了:“一個繫統是所有組成部分高度統一的結果。” 人類的驅力也是如此,用普通人的話來說就是“恨”、“愛”、“友誼”、“忠誠”、“懷疑”、“憤怒”、“服從”、“信任”等等,這些詞與科學家們所說的“侵略性”、“等級性”、“領土占有性”以及“攻擊驅力”、“逃跑驅力”、“性驅力”等等並沒有什麼不同,都描述了“導致一個既定行為的內外部狀態”。例如,我們可以把“感覺靈敏”這個普通人所用的詞語與深刻的心理學聯繫起來,即從事動物觀察的科學家所說的“直覺”。現在,我們先假設每個表示人類精神狀態與欲求行為的名詞都與某種驅力繫統相吻合,而暫且不去考慮所涉及到的驅力中有哪些是先天的,哪些是後天習得的。我們可以假設,每種驅力都是一個軼序井然、運作和諧的繫統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至於“恨”、“愛”、“信任”、“懷疑”等是好還是壞的問題,則如同問“甲狀腺是好還是壞”一樣愚蠢。眾所周知,人類將“愛”、“信任”和“忠誠”這一類看作是好的,而“恨”、“不忠誠”、“懷疑”這一類則被視作是壞的。為什麼會有這種看法呢?其根源是因為在我們的社會中,**類缺乏,而第二類過剩。然而,過分溺愛會使無數前途無量的孩子墮落,過分地崇尚“尼伯龍根式的忠誠”也會招致惡果。艾瑞克?艾瑞克森(Erik Erikson)就曾以令人信服的論證說明了“懷疑”的必要性。
    所有高度一體化的有機繫統都具有一個共同的結構特征,即可以通過所謂的自我調節繫統或是內環境動態平衡來進行調節。為了弄明白其機制,人們設想了一種控制結構,它由許多繫統組成,繫統之間彼此強化機能,即a繫統促進b繫統的作用,b繫統促進c繫統的作用,直到*後的z繫統再對a繫統起著一種強化作用。這樣一個“正反饋”循環處於極不穩定的平衡狀態中,隻要其中某個子繫統的作用增強一點點,就會導致整個繫統的功能**增強;同樣,假如子繫統的作用減少一點點,則會導致整個活動的終止。但是,正如技術上早已證明的那樣,隻要在該循環過程中引入一個起著調節作用的子繫統,形成自我調節繫統,即“負反饋”,就可以使這個不穩定繫統變成一個穩定的繫統。
    在活躍的自然界中存在著無數的調節繫統,它們對於維持生命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若非同時“發明”了這種調節繫統,人們簡直無法設想生命能夠存在。在大自然中,人們幾乎感覺不到“正反饋”循環的存在,或者說,至多會在那些稍縱即逝的事件中,譬如雪崩或燎原之火,纔會覓到它的蹤影。這一點不禁令人聯想到人類社會生活中的一些病態行為,其危害可以套用席勒在其作品《鐘之歌》中對火的威力的描寫:“放縱它,會多麼可怕!” 調節繫統的“負反饋”使得每個子繫統的作用無法確定在一個**的範圍之內,微弱的機能亢進或機能減退可以很容易變得平衡。隻有當某個器官的功能發生很大改變,使得內環境動態平衡無法維持,或者當自動控制機制本身出現問題時,纔會導致整個繫統出現危險。關於上述兩種情況,我們將在後面章節通過實例加以說明。
    ?注解 1.?行為科學 研究人類行為規律及其應用的綜合學科。它的觀點和行為主義心理學基本一致,主要包括心理學、社會學、社會心理學、生物學、社會生物學、人類學以及醫學、教育和工商業中一切有關人類行為的領域。
    行為科學的研究可分基礎與應用兩大方面。前者包括分析有關人類行為的事實,提出理論,進行驗證並得出行為的規律性;後者則將研究所得應用於教育、醫療、工商業、人事以至**與**問題上。行為科學的研究方法同其他科學一樣,包括實驗、觀察、個案、統計分析及建立模式與理論等,其領域與方法範圍極廣,比如一方面,心理學家可以應用生物化學及行為技術,研究行為的腦機制;而另一方面,社會學家與人類學家則可以研究制度與文化。
    行為科學是美國學術領域發展的產物,產生於解決行為問題中有關學科交流與協作的需要。20世紀30年代美國已有人開展此類工作,還有人提出建立行為科學的設想。但作為一門成熟的科學門類,則始於20世紀40年代末,流行於50年代初。
    2.?種繫發生 指動物心理的發生和人類心理(意識)的起源。一切物質都具有反應屬性。有生命物質的生物體的反應形式,如植物和單細胞動物的感應性,這還不能稱為心理,隻是心理現像產生的直接前提。動物的心理萌芽於心理反應的*低級形式,即感受性。感受性不僅指動物有機體對具有直接生物學意義的外界刺激能引起反應,而且對動物有機體沒有直接生物學意義的信號刺激也能發生反應。在感受性長期發展的基礎上出現了感覺,它的出現與動物的神經繫統是分不開的。由單細胞動物發展到多細胞動物,開始出現了神經繫統,腔腸動物的網狀神經繫統發展到環節動物的梯狀神經繫統,都是產生感覺的物質基礎。動物心理是從感覺出現開始的,動物和動物心理長期演化,出現了人類和人的心理,人的心理即意識。拉巴克和達爾文的進化論認為,高等動物起源於低等動物,人類是從某種猿類演變而來的,勞動是從猿到人的轉變過程中的決定性因素。而隨著人類的出現,也就產生了人類的意識。勞動和語言是產生意識的主要動力,人腦是物質基礎,社會生活是客觀源泉。沒有這幾方面的條件,動物心理不可能演化為人類意識。
    3.?個體發生 指個體生命、個體心理和自我意識的發生。個體生命是從父體精子細胞鑽入母體的卵壁使之受精而開始的。它受到遺傳和變異規律的嚴格制約。在一次交配中,精子染色體與卵子染色體結合成一個單個的受精卵(合子)。如果X精子與卵子相結合,生下來就是女孩;Y精子與卵子相結合,生下來就是男孩。胎兒並不具有心理現像,個體心理的發生,跟兒童在社會生活和教育條件影響下神經繫統及其反應外界刺激的機能分不開。新生兒*初主要依靠由皮下中樞實現的無條件反射(如食物反射、防御反射、抓握反射等)來保證他的內部器官和外部條件的適應。個體心理的發生是與在無條件反射基礎上形成的條件反射相聯繫的。根據研究材料表明,新生兒條件反射的產生一般出現在兒童出生後兩周左右。個體心理的發生在時間上有先有後。有些心理出現於乳兒期(出生到1歲),例如感覺、知覺、注意力、記憶、情緒、意志等;有些心理則萌芽於嬰兒期(1歲到3歲),如想像、思維、個性特征等。兒童自我意識的產生使個體心理發生了質的變化。一些心理學家認為,一周歲末的兒童,開始能把自己的動作和動作的對像區分開來,這時纔能稱是自我意識的*初表現。兒童個性特征的萌芽,初步的道德判斷和道德行為的出現則是與自我意識形成相適應的。
    4.?基因突變 就是一個基因變為它的等位基因。基因突變是染色體上一個位點上的遺傳物質的變化,所以也稱作點突變(point mutation)。是用一般細胞學方法無法觀察到的基因結構的改變(如DNA分子中的一些堿基被另一些堿基所取代等情況)。突變可以自然發生或用人工方法引起(如輻射、高溫、某些化學物質等因素)。基因突變可以引起機體內酶和蛋白質的變化,並產生機體生理上和行為上的改變。有人提出,在生物的進化和行為的發展過程中,突變起著重要的作用。
    5.?適應 即機體對環境的順應。適應的過程中,機體對環境因素的感受和環境對機體的不利影響會減小,例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便是一種嗅覺適應現像。適應可以是暫時現像,也可以帶有持久性。持久性的適應多數伴有機體內部的某些生理變化甚至組織上的變化,這種適應在特殊環境醫學中被稱作習服。習服這個概念,在心理學中同樣適用。
    6.?目的論 美國新行為主義心理學家托爾曼提出的目的行為主義的理論。它以和刺激條件相互作用的目的作為行為的決定性因素。
    7.?專門行為 比較心理學和行為學術語。指在相似或相同條件下,同一種動物大多數成員所表現出來的行為模式。這種行為模式復雜而又刻板,不是動物後天習得的,且有時沒有先例可供學習,因此被認為是先天的、帶有本能性質的。
    8.?繫統 指有共同目標並經常相互作用或相互依存的若干單元組成的一個有機統一整體。繫統內的各單元,既服務於同一目的,又有不同的功能和分工。它們分別完成總目標中的某一部分,又共同保證總目標的實現,既有區別,又有密切的內在聯繫,既互相獨立又彼此依賴,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繫統所包括的範圍可大可小,大至整個宇宙,小至一個分子結構,既可以是無生命的繫統,也可以是有生命的繫統,還可以是有生命和無生命相結合的繫統。人類社會中,整個社會是一個繫統,一個**也是一個繫統。
    9.?驅力 指由內部或外部刺激喚起的並能引向某一目標的有機體的內部狀態。在達到目標的過程中,內驅力逐漸減弱,同時引向目標的行為不斷加強。以食物為例,饑餓是一種內驅力,引起求食行為,而攝取食物使內驅力減弱。赫爾(C. L. Hull)認為,內驅力有原始內驅力和繼起內驅力兩種。原始內驅力由生理需求相伴隨,並和有機體的生存有直接關繫,繼起內驅力是基於原始內驅力發展起來的。
    10.?本能 由遺傳而來的,不學就會的能力。它為一切具有神經繫統的動物所共有,是在種族適應生活條件過程中逐漸形成和鞏固的無條件反射,是個體適應環境的一種*初形式。基本的本能有:食物本能、防御本能、性本能、哺育本能等。除初生嬰兒外,人類沒有純粹的本能。
    11.?直覺 直覺是與地點、時間感相結合的專注而迅速的思考,以及不經過邏輯推理而敏感地、直接地臆測到某種真理性認識的能力。它具有直接性、理智性、快速性和對直覺成果的正確性的堅信感等特征。通常表現為對感知的事物一瞬間作出直接的確定與評價,或對任務的直接解決,以及有時作家、藝術家想創作某種形像時,仿佛違背自己意志般得到另一種形像等等。
    12.?體內平衡 坎寧(W. B. Cannon)在1926年**的概念。他認為,有機體的各種生理繫統經常維持在某種適當的平衡狀態上,當生理繫統偏離此平衡狀態時,有機體即產生生理和行為反應,偏離狀態減低時,有機體又會重新恢復平衡。這種通過自我調節機制保持身體穩定狀態的過程,稱為體內平衡。
    13.?調節 皮亞傑從生物學、物理學及控制論中借用了調節與自動調節這類概念來說明有機體在生長過程中對環境的適應過程。他認為,主體對環境的適應是通過主客體的相互作用以及主體的自動調節或自我調節(即主體不斷的內部協調)來實現的。這個過程是積極主動的,而不是消極被動的,並且是連續不斷的。通過自動調節,主體的認識逐步由不平衡達到平衡狀態,形成主體自身的認知結構。主體的調節不僅包含邏輯實證論者所講的歸因於單純的“語言”作用,而*重要的是運算的協調,即數理邏輯的協調,這一點正是皮亞傑理論不同於前人的地方。
    14.?反饋 在自動調節過程中,由受控部分送回到控制中樞的信息稱為反饋,這種聯繫則稱為反饋聯繫。人和動物體內的效應器官中,大都有各種接收器,如骨骼肌中有肌梭來接收肌肉緊張力的變化,產生的神經衝動送回到中樞神經繫統的有關部位,以便*準確有效地控制肌肉的活動。反饋聯繫可以分為正反饋和負反饋兩類。反饋信息的效果是抑制控制中樞的活動,稱為負反饋;反饋信息的效果是加強控制中樞的活動,稱為正反饋。在人體內,負反饋聯繫是大量的,負反饋能使體內的某些機能活動維持在一定的水平上,保持著相對穩定的狀態。例如,下丘腦發出信息,通過垂體促使性腺分泌性激素,而血液中性激素水平的增加又會反過來抑制下丘腦和垂體發出有關的信息,以保持體內性激素的相對穩定。正反饋主要見於迅速達到某種狀態的過程,例如血液的凝固等。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