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神經科學講什麼
該商品所屬分類:心理學 -> 心理學理論與研究
【市場價】
379-550
【優惠價】
237-344
【介質】 book
【ISBN】9787213078798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浙江人民
  • ISBN:9787213078798
  • 作者:(美)羅伯特·伯頓|譯者:黃玨蘋//鄭悠然
  • 頁數:204
  • 出版日期:2017-03-01
  • 印刷日期:2017-03-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186千字
  • 流行媒體中充斥著泛濫成災的神經科學發現,尤其是那些暗示神經科學是一切“真理”的仲裁者的發現:從我們為什麼喜歡某種顏色到某人是否在做偽證。羅伯特·伯頓刺穿這片混亂,敏銳地揭示了關於我們自己,目前神經科學能夠告訴我們什麼。《神經科學講什麼》這本書是來自神經科學界**專家的**貢獻。
  • 《神經科學講什麼》講述了你以為你知道,但其 實你並不知道的神經科學。 心智是怎樣工作的?我們動用自己的大腦研究人 類的大腦,這科學嗎?如何得出靠譜的結論?本書將 教你以正確的方式思考科學發現的普遍性問題! 本書帶來的視角令人喫驚,羅伯特·伯頓在科學 發現中融入了自己的哲學思考,引領讀者動用批判性 思維去了解人類心理的真相。 在理解自我方面,沒有比批駁神經科學領域更大 的挑戰了。羅伯特·伯頓以一個懷疑論者的身份,給 過熱的神經科學研究與應用潑下一杯冷水,對神經科 學提出挑戰,並提供了一個新的願景,帶我們去思考 心靈可能是什麼,它如何工作。
  • 贊譽
    前言 我們動用自己的大腦研究人類的大腦,這科學嗎
    **部分 大腦如何產生思維
    01 探索心智的奧秘
    第二部分 撬開神經科學的工具箱
    02 能動性、意志與意圖
    03 因果關繫
    04 直覺推理
    05 邏輯推理
    06 元認知
    07 個體心智與群體思維
    第二部分 挑戰神經科學的重大發現
    08 鏡像神經元是洞悉心智的聖杯嗎
    09 神經科學能預測未來嗎
    10 神經科學能證實意識的存在嗎
    11 神經科學能解剖我們的思維嗎
    12 神經科學能解釋善惡之源嗎
    13 不會講故事的科學家不是好的神經科學家
    致謝
    譯者後記
  • 神經科學能預測未來嗎 在我60歲生日時,妻子和我帶著我媽去舊金山一 家****的酒店喫午餐。我們不常去那兒喫飯,酒 店有很方便的免下車入口,乘坐輪椅的媽媽還可以使 用電梯。盡管我和媽媽一直關繫親密,但我們的情感 表達方式是比較含蓄的。然而在那次喫完飯後,我以 一種不常見的、表達愛與感激的姿勢靠近她,輕輕地 觸踫著她的胳膊說道:“要不是因為你,我**不會 在這裡。”她立即面無表情地答道:“我們也可以在 其他地方喫飯。” 當她97歲在醫院裡生命垂危時,我喃喃地說些毫 無意義的話,想讓她高興起來:“你很幸運,你的病 房正好在護士站的對面。”我媽媽回答說:“是啊, 位置決定一切。”**沒有開玩笑的意味。
    據說人類***的特征是心智解讀能力,即知 道另一個人在想什麼。在哲學領域中,這被稱為心理 理論。但是作為一個閱讀哲學、研究心智的神經科學 家,時至**我依然不知道媽媽到底是在幽默、譏諷 、開玩笑、麻木、專斷、異想天開,還是在表述事實 。她面無表情的言語常常讓她的親朋好友無從分辨她 是在逗趣還是在諷刺挖苦,或者她是真的不知道這是 一語雙關。*後,我們把她那特有的評論解釋為,那 是她自己看待世界的獨特方式。因此她成了我們家的 傳奇人物,給大家制造了諸多困惑。
    暴力、自殺、說謊能通過儀器預測嗎 如果我們不能確定某人是否在跟我們開玩笑,那 麼我們能準確地預測行為嗎?在1993年的研究中,匹 茲堡大學醫學院(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School of Medicine)精神病學繫的師生對市精神 病院急診科的病人進行了評估。在病人準備離開醫院 時,他們會對病人潛在的暴力性進行評估,根據評估 結果將他們分為兩組——暴力組和非暴力組。在6個 月的追蹤研究中,被歸在暴力組的成員有一半發生了 暴力行為,而被歸在非暴力組的成員有超過三分之一 的人發生了暴力行為。在這個測試組中,對女性病人 暴力行為的預測並不比踫運氣*好。拋硬幣決定暴力 或非暴力,與精神科醫生的評估具有相同的準確性。
    而另一項研究則證明,即使像口頭威脅和實施暴力行 為這樣從直覺上看顯然可以用於區分暴力與非暴力人 群的因素,也無法準確地預測研究對像接下來的暴力 行為。
    精神科醫生在預測自殺上似乎也遇到了同樣的挫 折。在艾奧瓦大學醫院和診所進行的一項研究涉及 1900名重度抑郁癥患者。在研究中,精神科醫生試圖 預測出誰在未來有可能自殺。他們沒有找對任何一位 潛在的自殺者。研究得出的結論是:“即使是對於高 風險的住院病人,預測自殺也是不可能的。” 那能否預測說謊呢?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心理 學家兼細微面部表情方面的專家保羅·埃克曼(Paul Ekman)錄制了一盤錄像。錄像的內容是對10個人的 采訪,以了解他們對死刑的觀點。艾克曼讓觀看錄像 的人評判哪個人在撒謊。大多數人評判的準確性和踫 運氣差不多或者略好一點。那些你認為應該優於平均 水平的人,比如警官、法官、聯邦調查局和中央情報 局的特工,並不比隨機選出的公共汽車司機或管道工 判斷得*準確(對120項類似研究進行的綜述顯示, 隻有兩項研究中被試的謊言偵破率達到了70%)。首 席大法官丹尼斯·欽(Dennis Chin)對判處伯納德 ·麥道夫150年監禁的推理過程是這樣解釋的:“麥 道夫案的9名受害者說他**毀了他們的人生。麥道 夫站起來說了很多道歉的話,並說他‘感到自己罪孽 深重’。他轉過身面對受害者,再次致歉。”欽繼續 描述著麥道夫如何顯得很難過,就好像他在哀悼。但 是*後欽說:“我不相信他是真心悔過。”大多數人 會贊同欽的看法,但不太鼓舞人心的是,我們可能都 錯了。如果有準確的方法來判斷麥道夫是在法庭上表 演,還是在為自己感到悲傷,或者是感覺很糟糕但自 己並不知道為什麼,那麼又會怎樣呢? 鋻於這樣糟糕的判斷力,難怪我們會求助於科學 。或許神經科學能夠幫你發現那些造成各種行為的心 理狀態的神經相關物。事實上,一些神經科學家認為 我們要麼已經實現了心智解讀,要麼很快就能做到。
    卡內基梅隆大學的神經科學家馬塞爾·賈斯特 (Marcel Just)正在研究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來進 行“思維識別”。他告訴新聞節目《60分鐘時事》的 萊斯利·斯特爾(Leslie Stahl)說,自己的團隊已 經在大腦中發現了仁慈、虛偽和愛的神經“標志”4 。來自伯恩斯坦計算神經科學中心(Bernstein Center for Computational Neuroscience)的約 翰-迪倫·海恩斯(John-Dylan Haynes)在此基礎 上又向前邁了一步。海恩斯相信,某**我們可以通 過查看人們的大腦活動來確定他們的意圖5。蘇黎世 大學的托馬斯·鮑姆加特納(Thomas Baumgartner )想像,在未來,腦掃描能夠幫助精神科醫生決定是 否給保證不再違法的犯人批準假釋。
    為了探討這些主張在理論上是否具有可能性,讓 我們先探討一下功能性磁共振成像這樣的技術具有哪 些優缺點。假設在未來的某個時刻,我們已經擁有了 **的大腦記錄設備,讓我們稱之為**掃描儀吧, 它能夠每時每刻追蹤每個突觸、每個神經元、每個電 位和每種神經遞質,按一個按鈕我們便能夠擁有大腦 活動的完整時空地圖。這樣我們就能夠準確地知道他 人在想什麼嗎?我們就能夠理解他人的心理狀態嗎? 為了回答這些問題,讓我們先思考一下理解心理 狀態需要什麼。所有科學研究共同的基本原則是確立 基線水平,這樣便能夠偵測出人體的生理變化。記得 在老電影中,犯罪嫌疑人常會接受測謊儀的測試。為 了建立說真話或說假話時自主神經繫統反應的基線水 平,研究者會先問被試一些事實性的問題,比如他的 住址、出生日期和就讀的高中等,來獲得自主神經繫 統各種功能的數據,比如心率、皮膚出汗的情況。通 過了解被試在說謊或在說真話時神經繫統的反應,你 便有了衡量的標準,可以評判他對*具刺激性的問題 的回答是真是假,比如“是不是你殺了瓊斯太太”。
    盡管測謊儀已經**名譽掃地了,但確立基線水 平的原則並沒有改變。無論我們的測量工具變得多麼 **,我們仍需要知道我們所研究事物的基線狀態。
    為了發現大腦伴隨著新刺激而產生的改變,**的細 胞內電子記錄設備仍需要確定細胞放電的正常模式。
    在擁有了**掃描儀的情況下,我們仍需要獲得對大 腦靜息狀態的描繪,然後讓被試完成一項心理或身體 任務,看一看在基線測量值之上和之下出現了什麼活 動。基線測量值可以被看成隨機研究中控制組的水平 。不同之處在於,對於個體被試來說,他的基線測量 值成了他自己的控制數據。
    基線大腦活動不等於沒有大腦活動。即使在我們 認為自己無所事事時,大腦也在從事著各種各樣無意 識的認知活動。我們如何對沒有反映在有意識心理狀 態中的認知活動進行識別和分類?在處理復雜的心理 狀態之前,我們應該從剖析心智解讀*基本的方面開 始,對於這些方面我們擁有客觀的標準,即對單一運 動行為的預測。
    如果你敲擊手指,對應敲擊手指的特定運動區域 會被激活,這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上會顯現出來。我 們把這稱為運動模式A。你了解輸入——敲擊手指的 意願,並且通過測量速度、頻率和相應肌肉纖維的收 縮力度,也能夠準確地記錄輸出。在每個個體中建立 了這種相關關繫後,你便能通過研究成千上萬的被試 來驗證你的發現。運用這種技術,你便可以很有信心 地認為,敲擊手指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上會顯現為模 式A。但是反過來不一定成立:看見掃描圖上的模式A 並不能保證你敲擊了手指。舉一個例子:被動地觀察 行為和主動地做出這個行為都會激活鏡像神經元,使 它表現出相同的模式。單單是發現了這種模式並不能 讓我們判斷出猴子是在觀看抓握的動作,還是在做出 抓握的動作。把這些神經元鼓吹為心智解讀的基礎並 不比用拋硬幣的方式來預測行為*準確。
    現在要增加賭注了。我們不再試圖理解容易量化 的運動行為,而是想要理解無意識的認知活動。想像 在未來,你作為一名神經科學家,正在用**掃描儀 研究被麻醉(但並非已癱瘓)的病人的心理狀態。在 某些病人的大腦中你發現了相當獨特且可復制的大腦 活動——模式B。手術期間你對病人進行了細致的行 為觀察,但沒有發現存在模式B和不存在模式B的病人 之間有運動行為方面的差異。由此你得出結論:模式 B不代表特定的運動行為,它一定與某種心理狀態有 關。病人清醒後對他們進行的詳細訪談並沒有得到有 價值的信息,因為他們已經不記得手術時的經歷了。
    人格剖析同樣沒有帶來什麼發現。你相信自己已經發 現了心理狀態的神經相關物,但你不知道那是什麼。
    無論新的腦成像設備多麼**,如果不知道發生 模式B時每個被試有什麼感受,神經科學都無法解釋 模式B。我們隻能通過被試對自己感受的報告,來推 測大腦狀態與心理狀態之間的關繫。我們所知道的是 ,我們很難始終充分感知到自己的心理狀態,*不用 說恰當地描述我們的所感所思了。大多數人承認,對 心理狀態的心理學研究始終不夠**,因為它不可能 **克服主觀描述所固有的問題。然而,評估潛意識 心理狀態則會遭遇額外的困境。如果某種心理狀態是 被試沒有意識到的,可能因為他把注意力集中在了其 他地方,或者因為他忘記了時間和感受,或者因為這 種心理狀態被表達時他沒有覺察,那麼神經科學家便 無法將這種模式與特定的反應聯繫起來。
    P119-124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