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中國史學史 金毓黻 著作 社會科學總論經管、勵志 新華書店正版圖
該商品所屬分類: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
【市場價】
353-512
【優惠價】
221-320
【作者】 金毓黻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ISBN】978710007459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產品名稱:中國史學史
是否是套裝:否
書名:中國史學史 中國史學史

代碼:42
出版社名稱:商務印書館
出版時間:2010年12月

作者:金毓黻
開本:32
ISBN編號:9787100074599


    
    
"

中國史學史

作  者:金毓黻 著作
定  價:42
出 版 社:商務印書館
頁  數:464
裝  幀:平裝
ISBN:9787100074599
目錄
導言1
本編之四要義
第一章 古代史官概述6
史以紀事為職不過掌書起草史字之本義中與貳之釋義《周禮》五史與左史右史古代史官表漢官有太史令無太史公古籍掌於百司之史即百家出於王官之所本古人未嘗以史名書

第二章 古代之史家與史籍30
六經皆史之釋義《尚書》、《春秋》俱為古史《春秋》與《左氏傳》《左氏傳》與《國語》《逸周書》《竹書紀年》《世本》《戰國策》《穆天子傳》及《山海經》春秋時各國皆有史古史保存之法孔子與左丘明之史學

第三章 司馬遷與班固之史學51
司馬遷作《史記》之動機與背景《史記》之得失《史記》釋名《史記》缺篇褚少孫補《史記》班彪《史記後傳》班固因父作而修《漢書》《漢書》之得失《史記》、《漢書》之優劣續補《漢書》苟悅《漢紀》《史記》、《漢書》皆屬於撰述亦皆為私修之史紀傳一體之所本馬班二氏之史學梗概

第四章 魏晉南北朝以迄唐初私家修史之始末70
(一)後漢史:《東觀漢記》與三史範嘩《後漢書》司馬彪《續漢書》八志《後漢書》之得失袁宏《後漢紀》(二)三國史:陳壽《三國志》《三國志》與《漢晉春秋》裴松之《三國志注》
(三)晉史:十八家晉書臧榮緒《晉書》與新晉書諸家晉書之得失唐重修《晉書》
(四)十六國史:崔鴻《十六國春秋》《十六國春秋》偽本與輯本《十六國春秋》與《晉書·載記》
(五)南北朝史:宋、南齊、梁、陳四史及魏、北齊、周、隋四史李延壽《南史》、《北史》李氏儕隋代於七朝之故《南》、《北》二史可補八書之闕附於《隋書》之《五代史志》本期私史繁多之原因本期史家之等第史例典禮與方志

第五章 漢以後之史官制度106
職掌天時星歷之太史與修史之官分途史官之名凡三變,初名著作,次名史官,再次名翰林官、女史記注之法及其得失劉知幾論設館修史之弊韓愈之論修史萬斯同論設局分修之失唐宋以來官修國史之原因中朝之史官不若州縣之典吏歷代史官制度沿革表
......
內容虛線

內容簡介

《*國史學史》內容簡介:百年前,張之洞嘗勸學日:“世運之明晦,人纔之盛衰,其表在政,其裡在學。”是時,國勢頹危,列強環伺,傳統頻遭質疑,西學新知亟亟而入。一時間,中西學並立,文史哲分家,經濟、政治、社會等新學科勃興,令國人亂花迷眼。然而,淆亂之中氣淋漓之像。中華現代學術之轉型正是完成於這一混沌時期,於切磋琢磨、交鋒踫撞中不斷前行,湧現了一大批學術各家與經典之作。而學術與思想之新變,亦帶動了社會各領域的全面轉型,為中華復興奠定了堅實基礎。
時至今日,中華現代學術已走過百餘年,其問百家林立、論辯蜂起,沉浮消長瞬息萬變,情勢之復雜自不待言。溫故而知新,述往事而思來者。“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之編纂,其意正在於此,冀辨章學術,考鏡源流,收納各學科學派名家名作,以展現中華傳統文化之新變,探求中華現代學術之根基。
“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收錄上自晚清下至20世紀80年代末*國大......

精彩內容

    茲考《隋志·古史》一目,著錄《紀年》十二卷,謂為汲塚書,當為束皙、荀勖所見十三篇之竹簡,無可疑也。案《史記》注、《水經注》、《穆天子傳》注、《文選》注,皆屢引《紀年》,而今本或有或無,即證以劉知幾所見之本,已與今本不同。清王宏撰《山志》,即以今本《紀年》為不可信,而徐文靖撰《紀年統箋》,則力辨之,以為可信。清朱右曾始取諸書所引之文,輯為一編,題日《汲塚紀年存真》。近人王國維因之,以成《古本竹書紀年輯校》。又撰今本《紀年疏證》,以明其偽。其言日:“《紀年》佚於兩宋之際,今本乃後人所搜集,復雜采《史記》、《路史》、《通鋻外紀》諸書成之。今一一求其所出,始知今本所載,殆無一不襲他書,其不見他書者,不過百分之一,又率空洞無事實,所增加者年月而已。事實既具他書,則此書為無用,年月既多杜撰,則其說為無征,無用無征則廢此書可。朱氏輯本,尚未詳備,又諸書異同......

摘要

    茲考《隋志·古史》一目,著錄《紀年》十二卷,謂為汲塚書,當為束皙、荀勖所見十三篇之竹簡,無可疑也。案《史記》注、《水經注》、《穆天子傳》注、《文選》注,皆屢引《紀年》,而今本或有或無,即證以劉知幾所見之本,已與今本不同。清王宏撰《山志》,即以今本《紀年》為不可信,而徐文靖撰《紀年統箋》,則力辨之,以為可信。清朱右曾始取諸書所引之文,輯為一編,題日《汲塚紀年存真》。近人王國維因之,以成《古本竹書紀年輯校》。又撰今本《紀年疏證》,以明其偽。其言日:“《紀年》佚於兩宋之際,今本乃後人所搜集,復雜采《史記》、《路史》、《通鋻外紀》諸書成之。今一一求其所出,始知今本所載,殆無一不襲他書,其不見他書者,不過百分之一,又率空洞無事實,所增加者年月而已。事實既具他書,則此書為無用,年月既多杜撰,則其說為無征,無用無征則廢此書可。朱氏輯本,尚未詳備,又諸書異同......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