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困學紀程(精)/碎金文叢
該商品所屬分類:社會科學 -> 社會學
【市場價】
265-384
【優惠價】
166-240
【介質】 book
【ISBN】978710007207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包裝:精裝
  •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 ISBN:9787100072076
  • 作者:曹道衡
  • 頁數:255
  • 出版日期:2014-10-01
  • 印刷日期:2014-10-01
  • 開本:32開
  • 版次:1
  • 印次:1
  • **文學史家曹道衡先生,作為新舊學轉型之際成長起來的老輩學者,對讀書與治學見解獨到。《困學紀程(精)》是其學術自傳,語脈井井而間生波瀾,筆觸平實卻不乏個性。曹先生謙抑地說,回首幾十年,有的隻是在困而學之後所得的一孔之見,但相信讀者能從字裡行間讀出一代大家於道德、文章兩端的自勵,及對後來者的殷殷期許之情。
  • 曹道衡,著名學者,長期擔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文 學研究所研究員、《文學遺產》編委。代表著作有《 中古文學史論文集》、《南朝文學與北朝文學研究》 、《蘭陵蕭氏與南朝文學》等。 《困學紀程(精)》是其學術自傳,語脈井井而間 生波瀾,筆觸平實卻不乏個性。
  • 自序
    第一章 來京以前
    (一)家庭和童年
    (二)初進中學
    (三)重返私塾
    (四)學醫無成
    (五)在無錫國專
    (六)報考北大的前一年
    第二章 在北大上學
    (一)初到北京
    (二)在北大學習
    (三)初任課代表
    (四)下鄉“土改”
    (五)補課和等候分配
    第三章 在中央文學研究所
    (一)**天報到
    (二)在大同煤礦
    (三)再次分配工作
    第四章 不平靜的書齋生活
    (一)民間文學和古典文學
    (二)《紅樓夢》研究批判
    (三)不斷的運動
    (四)運動的間歇
    (五)從1957年到1958年
    (六)進城以後
    (七)“文化大革命”的前奏
    第五章 “文化大革命”
    (一)“文化大革命”的開始
    (二)“五七干校”的生活
    (三)運動的繼續
    (四)在文化部“錄音組”
    (五)回到文學所
    第六章 走上正軌
    (一)領導班子的建立和幾項工作
    (二)南京之行
    (三)訪問日本
    (四)右目失明和眼科手術
    (五)繁忙的1984年
    第七章 曲折的道路
    (一)突如其來的改選
    (二)走自己的路
    (三)繼續探索
    (四)我的退休
    (五)初次培養博士生
    第八章 九十年代
    (一)“文選學”研究會
    (二)招收第二屆博士生
    (三)幾項業務工作
    第九章 我的退休生活
    (一)退休之初
    (二)移居西直門
    (三)手術室外
    (四)赴臺講學的設想
    (五)退休後的樂趣
    後記
  • 進人國專以後,我開始常到合眾圖書館去看書, 因為有些老師評定學生的成績,一般不用閉卷考試的 辦法,而是叫寫一篇論文或讀書報告。有些同學應付 這種論文或讀書報告的辦法是找一些今人或近人的概 論性著作來看,從中抄錄一些材料,湊合一篇文章上 交。個別同學還琢磨出一些門道來:某某老師很看不 起社會上某學者,因此老師肯定不看這些學者的書, 如果抄襲這些學者的書,老師盡管不太欣賞,但對學 生來說,能到這水平也就不錯了。因此他們也常能得 到八十分左右的成績。我有時也跟著這樣做過,例如 有一次要交一篇關於中國近代史的讀書報告,我就是 從幾本當時已不大流行的舊教科書中抄來的。雖然那 次的得分不高,但也及格了。後來有一次選了謝國楨 先生的清史,謝先生當時隻講了不到三節課,就沒有 再來。有人說他到解放區去了,我也不知是否是這樣 。反正國專的教務處沒有能力安排代課老師,就叫每 人寫一篇報告,給予及格,承認這幾個學分。我當時 並沒有想把清史作為學習的主攻方向,因此又想抄些 書拼湊一篇報告完事。那時我知道有關清史的概論主 要是兩部,一部的作者為蕭一山,另一部是從日文譯 出的,作者好像叫稻葉君山。這兩部書我手頭都沒有 ,就到合眾圖書館去借閱。顧先生問我:“你看這些 書干什麼?”我說要寫讀書報告。顧先生對這種做法 很不贊成,他對我講了不少道理。他認為現在有些人 專門到別人著作中去找些材料寫文章,這不是好辦法 。真正做學問,是要認真去掌握**手的材料。像“ 十三經”、“正史”、《通鋻》和《說文》等都是原 始的材料。至於今人的論著中所引材料,那是第二手 材料。其實有關古代的史料,往往是有限的。尤其先 秦、秦漢和魏晉六朝甚至隋唐,所存史料就那麼多。
    別人能看到的,我們同樣能看到,為什麼要到別人那 兒轉引呢?再說從別人著作中轉引材料,還有兩個問 題:**,一個人寫文章不可能用盡他所占有的全部 資料,作者所知道的顯然比引用的多得多。你如果搜 集的材料**於別人所引,那麼你對問題的了解永遠 不能像別人那樣全面和深刻。其次,從別人論著中轉 引材料,還有一種危害,即別人的文章中引材料有時 出現了錯誤,轉引者就會跟著引錯。即使從文字上看 並無錯字,而別人在引證時有理解上的錯誤,也會對 轉引者產生誤導作用。顧先生對我的這些教誨,我至 今記憶猶新。後來我在研究工作中,確實很注意這問 題。我盡量要求自己在引證材料時不但要確切知道它 的出處,而且要通看原文的全篇,避免斷章取義。我 自以為這種研究方法不失為嚴肅認真,但好些年來, 就有人笑我迂腐。有一個時期,竟有人介紹一種經驗 ,說是備一個本子,專在別人著作和報章雜志中去抄 摘資料,以備寫文章時引用。於是有人在一篇文章的 注中,說自己某段話引自列寧的《哲學筆記》某頁, 另一條注引自《列寧全集》第38卷某頁。其實,《列 寧全集》中文**版的第38卷,就是《哲學筆記》, 不過出單行本時,光稱《哲學筆記》,未標明全集卷 數而已。上述例子,說明那位引證者既沒有讀過《哲 學筆記》,也沒有翻閱過《列寧全集》。這樣引書我 看是很不嚴肅的。但曾經有一個時期,競有人說引用 材料可以不必是**手的,甚至說強調用**手材料 就是“資產階級學風”。關於這種說法,我實在無法 理解,也從不接受,我始終認為作為科學研究,材料 必須是**手的。我們研究文史的人,材料就好比自 然科學家們的做實驗的數據。數據如果出於道聽途說 ,拾人唾餘,那還有什麼科學性可言?文史的研究雖 然不像醫學或工程設計,弄錯了數據會害死人或造成 坍塌的險情,然而人文科學畢竟也是一種科學,總不 能任意亂來。
    在這個時期裡,我除了受顧先生和潘先生的教誨 外,在無錫國專受童丕繩(書業)先生的影響*大。童 先生先後給我們開了“春秋戰國史”、“秦漢史”和 “史學通論”、“世界通史”等課。在講授“春秋戰 國史”時,童先生給我出了個題目,即《左傳·僖公 十五年》記晉惠公以“河外列城五”賄賂秦穆公和《 僖公三十年》燭之武對秦穆公說的“許君焦瑕”究竟 是不是一件事?他還叫同學於廉兄做我的對立面,各 寫文章一篇。於兄的文章主張“許君焦瑕”就是“河 外列城五”的一部分,是晉惠公割讓秦國的。我的文 章主張《左傳》中這兩段話指兩件事,“許君焦瑕” 是晉文公割讓給秦國的。我們兩人都去查閱了《左傳 》、《史記》等等史籍,還翻遍了正續《清經解》中 各家關於《左傳》的注釋,寫出了各自的習作。這是 我**次試作學術性的研究。文章寫出來以後,童先 生認為於兄和我的文章都不錯,在課堂上作了表揚, 還想介紹到當時魏建猷先生在《東南日報》上編的《 文史周刊》發表。但也許由於那篇文章還很幼稚,所 以未被采用。在上“秦漢史”的課堂上,童先生又給 我們出了題目,要研究戰國秦漢間的社會生產方式究 竟是奴隸制還是封建制的問題。他要我們各自找一部 戰國秦漢間的典籍去讀,把有關奴隸問題的史料摘出 來進行分析。我記得自己選的是《呂氏春秋》一書, 確實找到了一些材料,也作過一些論述。具體論點已 記不起來。現在看來,我當時的水平是根本沒有可能 去解決這類問題的。但這樣做,對我幫助很大。** 是我過去讀子書不多,隻限於《莊子》、《苟子》等 書,還沒有讀過《呂氏春秋》,這次卻通讀了此書, 還附帶通讀了《戰國策》和翻閱了《韓非子》。本來 ,我應當通讀《韓非子》的,但大約是受了郭沫若先 生的影響,很討厭韓非,所以有點讀不下去。其次是 為了要了解奴隸制的問題,我開始閱讀一些關於社會 發展史的論著,初步接觸到一些馬克思主義學說。當 然,我那時還讀不懂馬克思主義的經典著作,隻是讀 一些中國人或蘇聯人寫的普及讀物。P38-42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