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師道師說(王元化卷)/中國文化書院九秩導師文集
該商品所屬分類:社會科學 -> 社會學
【市場價】
417-604
【優惠價】
261-378
【介質】 book
【ISBN】9787506059862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東方
  • ISBN:9787506059862
  • 作者:王元化|主編:王守常
  • 頁數:391
  • 出版日期:2013-01-01
  • 印刷日期:2013-01-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363千字
  • 回顧中國文化書院二十多年的歷史,在它將進入“而立”之年時,編者從2010年起開始籌備編輯出版一套已故去的和現仍在世的九十歲以上導師每人一冊的“文集”。在這套“中國文化書院九秩導師文集”中,收入他們有代表性的論文和他們的子女、學生的紀念文章。這套“中國文化書院九秩導師文集”不僅為了表示對他們的懷念和尊敬,而且它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現代中國文化走過的歷程。
    這本《師道師說(王元化卷)》(作者王元化)是其中一冊。
  • 這本《師道師說(王元化卷)》(作者王元化)是“中國文化書院九秩導 師文集”其中一冊。 《師道師說(王元化卷)》收錄了《重返清華園日記》;《“達巷黨人 ”與海外評注》;《關於斯城之會及其他答問》;《我所認識的馮雪峰》 ;《記三次反思歷程》;《“扶桑”考辨》等文章。
  • 總序一
    總序二
    **部分 王元化自述
    自述
    記三次反思歷程
    第二部分 家園深望
    重返清華園日記
    尋根江陵
    荊州圖譜序
    告別張可
    我與滿濤
    讀陳寅恪札記
    《王國維全集》序
    第三部分 師友情深
    記熊十力
    再記熊十力
    記韋卓民
    記顧準
    記湯用肜
    記王瑤
    記郭紹虞
    記馮契一
    記林毓生
    記任銘善
    我所認識的馮雪峰
    第四部分 學貫中西
    “扶桑”考辨
    “達巷黨人”與海外評注
    魯迅與章太炎
    中國文學古今演變研究略談
    讀約翰·克裡斯朵夫
    讀黑格爾的思想歷程
    讀莎劇時期的回顧
    在中日學者《文心雕龍》討論會上的講話
    答劍橋**傳記中心問
    關於斯城之會及其他答問
    與德裡達對話訪談錄
    第五部分 學林風語
    賀麟《文化與人生》
    陸丹林《革命史譚》
    《人和書》跋
    讀書札記(三則)
    高調與低調
    教育折騰
    劉師培與《衡報》
    《胡適的日記》
    王元化談新啟蒙
    《新啟蒙》編後語(節選)
    《學術集林》編後語(節選)
    《太平天國革命親歷記》譯序
    《岡村繁全集》中譯本序
    第六部分 文論擷英
    魯迅與尼采
    讀黑格爾《美學》筆記(節選)
    對文學與真實的思考
    論知性的分析方法
    從文化史的角度來研究文學
    《文心雕龍創作論》第二版跋
    風格的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
    關於京劇與文化傳統答問(節選)
    第七部分 思想精粹
    韓非論
    龔自珍論(節選)
    對五四的思考
    杜亞泉與東西文化問題論戰
    談盧梭《社會契約論》
    人文精神與21世紀的對話
    附錄從學術史角度看王元化的意義
    編後記
    總後記
  • 在我從事寫作的六十餘年中,我的思想有過三次較大的變化。這三次 思想變化都來自我的反思。我是在嚴格意義上使用“反思”一詞的,即指 對自己的思想進行反省和檢討。我可以把這三次反思簡述如下。**次發 生在抗戰時期1940年前後,那時我人黨不久,受到了由日文轉譯過來的蘇 聯文藝理論影響。舉例來說,1939年我寫的《魯迅與尼采》一文,發表後 有較大影響(甚至至今還有人提到它)。但我坦率地說,那時我並沒讀過多 少尼采著作,我的許多看法大多襲自蘇聯一本論尼采的著作。就在這篇文 章發表後不久,大後方傳來了一股學習古典名著的熱潮,孤島也受到了影 響。閱讀名作,座談心得,一時蔚然成風。我在讀中學時熱愛魯迅,這使 我的思想有了一點基礎,所以在40年代讀名著的誘發下,很快就識別了自 己身上那種為了要顯得激進,所形成的“左”的教條傾向。還要補充說, 當時一些朋友,特別是滿濤,對我這次反思起過很大作用。我們兩人常為 一些文藝問題爭得面紅耳赤,他曾發表文章,批評我的機械論,指出我在 藝術與政治的觀點上,以及從藏原惟人那裡轉借來的所謂藝術價值和社會 價值雙重標準等是錯誤的。這些爭辯十分激烈,但並不影響我們的友情。
    不過,我縱然明白了自己思想中的問題,倘要克服,卻並不是一件容易的 事。直到淪陷區時代即將結束,時間已過去了三四年,我纔取得一些進展 。當我把我寫的一篇小說《舅爺爺》和評論曹禺改編《家》的文章給一位 朋友看時,這位朋友禁不住說:“真的脫胎換骨了。”這時我也成為滿濤 所喜愛的契訶夫作品的愛好者,我們在文藝思想上則主張回到馬恩的原初 理論上去。
    我的第二次反思發生在1955年我因受到胡風案牽連被隔離審查時期。
    對這場政治風暴,我毫不理解,*無法防衛。它使我感到了大震蕩。後來 我在一篇回憶文章中說:“這是一場靈魂的拷問。過去長期被我信奉為美 好的神聖的東西,轉瞬之間轟毀,變得空蕩蕩了。我感到恐懼,整個心靈 為之震顫不已。我好像被拋棄在茫茫的荒野,惶惶無主。”這是我一生所 感到的*可怕的時候。多年以後,我用精神危機來概括這場經歷。在這場 危機中,已形成的價值觀念和倫理觀念都需要重新去再認識、再估價。這 就是我在隔離審查時期發生反思的由來。
    經過一年來的審訊和內查外調,問題清楚了,我沒有什麼歷史問題和 政治問題,但由於我不承認胡風是反革命,組織上說我對抗審查,所以不 放我出去,繼續關在隔離室內,要我轉變立場,端正態度。這樣拖下去, 我真不知道要伊於胡底?幸而我一再提出的讀書要求,終於被批準了。隔 離室監管人員同意代我去家中取書或代我去買書。不久,我就定下一個作 息時間表,有計劃地去讀書。我的讀書生活,就像軍營生活那樣機械刻板 ,嚴格按照計劃進行。這樣讀書的*大好處,就是使我沒有浪費分秒的光 陰。現在回顧起來,在我一生中還從來沒有像這樣思想集中、專心致志地 去讀書過。這樣堅持不懈地鑽研,鍥而不舍地全神投入,自然會從讀書中 獲取回報。我開頭讀的是《毛選》,我發現《實踐論》主要是闡發列寧的 《唯物主義與經驗批判主義》的思想精要,而《矛盾論》則是闡發列寧《 哲學筆記》中《談談辯證法》的精要。自然其中也夾雜不少斯大林時期蘇 聯哲學理論的觀點。這以後,我再去讀列寧的兩本原著。讀完我*進一步 去探索馬恩哲學的思想世界,幾乎把馬恩的哲學著作讀遍了。當這一切進 行完畢,我把我的全部攻讀集中在三位大家身上:馬克思《資本論》(** 卷)、黑格爾《小邏輯》、《莎士比亞戲劇集》。有關前兩種,我寫了數十 本筆記。這些筆記現分別藏在上海檔案館和上海圖書館內。
    這次讀書的重點主要在哲學方面,這是我過去沒有涉足的領域。哲學 對我1956年的反思是有重大意義的。那時反思的重要成果可歸納如下:認 識到感性——理性的認識論是不充分的,必須補入知性階段;——認識到 “抓要害”(是從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衍化出來的)是一種片面的 知性分析方法(在認識過程中,知性是理性認識的一個環節,或照黑格爾說 法是認識的一“時段”,知性的功能決不可少,但一旦把知性的功能和知 性的方法加以**化、片面化,並取代辯證的理性,就陷入了簡單的形而 上學);——認識到斷言隻有階級的人性而沒有一般人性的存在,是違反馬 克思論人性觀點的。馬克思認為人身上存在著“不同歷史時期變化了的人 性”,也同時存在著“人的一般本性”;——認識到凡人的思想莫不打上 階級的烙印這一命題,正如否定一般人性存在的觀點一樣。《資本論》所 提到的那些工廠視察員和公共衛生報告醫師,就是不受資產階級思想局限 的。《自然辯證法導言》所提到的那些文藝復興時期的巨匠也是不受階級 局限的。《資本論》還說“超利害關繫的研究”和“無拘無束的研究”是 存在的,隻是在庸俗經濟學出現後纔消失。這種研究,也是沒有階級烙印 的;——認識到《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提出的“由抽像上升到具體”這 一命題,並不是如過去理論界所認同的是指由“研究方法”到“說明方法 ”,而是表達了感性——知性——理性的過程;——認識到我們跟隨蘇聯 的理論界批判德波林的差異說,斷言差異就是矛盾,這也是有問題的。因 為不承認非矛盾性的差異存在,抹殺了多樣性的統一,必將導致鬥爭性的 **化;——認識到《唯批》將政治概念引進哲學,認為哲學也有黨派性 ,也有路線鬥爭,並斷言從希臘羅馬開始就存在著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兩 條路線鬥爭。可是《唯批》作者後來寫《哲學筆記》接觸同一問題時,就 不同於上述觀點了。但我們理論界仍將前者奉為圭臬,作為必須嚴格遵守 的經典原則;——認識到在反胡風鬥爭中對“人格力量”、“人的尊嚴” 、“藝術良心”等等進行批判是一種極左思潮,與馬恩的觀點並不相侔, 甚至與列寧斯大林的觀點也不同……P8-10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