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民間影像(第3輯)
該商品所屬分類:社會科學 -> 中國社會
【市場價】
544-788
【優惠價】
340-493
【介質】 book
【ISBN】978756085272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同濟大學
  • ISBN:9787560852720
  • 作者:民間影像編委會
  • 頁數:256
  • 出版日期:2014-01-01
  • 印刷日期:2014-01-01
  • 包裝:平裝
  • 開本:20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285千字
  • 《民間影像(第3輯)》似乎是一個*為影像化的文本。專題“祖父的相簿”,以中國早期**建築師童寯留下的相簿為線索,牽出那一代學人的坎坷人生。“追尋遙遠的土山灣音樂”,則以110年前創建的土山灣軍樂隊和出版的《方言西樂問答》為線索,介紹了土山灣的音樂活動。“童年憶往”以一組舊時影像和回憶,呈現昔日姑蘇城裡的生活。“看一支蘆葦:懷念父親辛笛”以女兒的視角,展現詩人王辛笛不平凡的人生經歷……本書由民間影像編委會編寫。
  • 《民間影像(第3輯)》以第一手的歷史影像為線 索,來呈現一個個歷史片段,強調細節、強調過程, 關注日常生活。建築、人物、事件,工作、學習、生 活、家庭、師友,點點滴滴,呈現鮮活的民間生活場 景。這些記憶既是個人和家族的,也是民族和國家的 。《民間影像(第3輯)》是一個更為影像化的文本。 由民間影像編委會編寫。
  • 特稿
    祖父的相簿
    1952,赴朝慰問
    1963,南京路拆除有軌電車
    它們
    萬壽宮:清代廣州*宏大的禮制建築
    追尋遙遠的土山灣音樂
    1933宰牲場
    清溪村紀事
    我們
    童年憶往
    金陵往事
    一個小孩的下放經歷
    難忘的附中歲月
    他們
    看一支蘆葦:懷念父親辛笛
    抗日英雄孫明瑾
    之江大學*後一批赴美留學老師
    莊學本,從黃浦江畔走出的攝影大師
    戲劇人生
    現場
    東北大學奠基儀式
    海珠大橋開通儀式
    1935,張元濟等的陝西之行
    影像筆記
    川軍舊部的一次西湖之行
    還記得嗎,那些曲山藝海中的名家
    十年前後,兩張照片
  • 他們,一群中國孩子,手拿西洋樂器,奏著西方 音樂。即使時光流逝了幾十載,但說 起那些樂器,首先躍入他們腦海的卻是流利的法語名 稱。他們並未受過專業音樂訓練,* 高學歷不過初中;其老師也隻是教會裡普通的神父和 修士,其職業也與音樂並無關繫。但 就是這些人組成的樂隊卻頻頻受邀,到上海各學校和 機構演出;每有貴賓到訪徐家彙,負 責奏樂迎賓的也總是這支樂隊。這就是聞名遐邇的土 山灣樂隊。
    西方音樂走進土山灣,*早可追溯到太平天國戰 爭期間。當時很多外國雇傭軍開進 上海,法國人和中法聯隊的軍隊則駐扎在徐家彙一帶 。當時,法籍耶穌會會士蘭廷玉神父 (Franciscus Ravary,1823~1891,1856年來華) 在徐家彙組建了管弦樂隊,這是上海** 支西樂樂隊。他從法國運來西方樂器,訓練孩子們演 奏。樂隊包括徐彙公學學生和土山灣 孤兒。一次演出前,蘭廷玉神父拿出一塊銀元,讓兩 個*大的孩子去買些糕餅,結果他們 買了近十斤饅頭。這些小樂師們不到半小時就把饅頭 全喫光了,一個半小時後卻又餓了。
    據此猜測:這些小樂師們很可能來自貧寒家庭或孤兒 院。這支樂隊*早的演出是1864年 11月22日,聖女則濟利亞瞻禮時在洋涇浜天主堂表演 《晨曲》和《彌撒曲》。結果大獲成 功,法國駐滬總領事葛篤對樂隊大加贊賞,並附贈三 十元銀洋以獎勵青年演奏者。此後, 每逢天主教四大瞻禮日,洋涇浜教堂總要請他們參加 演奏。而在一些特殊場合,也g經常會 看到其身影,如在蔡家灣育嬰堂收滿孤兒逾三百人時 ,蘭廷玉神父就率樂隊前往“奏樂唱 經,以志慶幸”。
    1871年,奧地利駐滬領事於布內(Hubner)參觀 土山灣孤兒工藝院,陪同的谷振聲會長 盛情邀請他聆聽樂隊演奏。樂聲響起,這位領事驚訝 地發現,他們演奏的竟是海頓的交響 樂曲。於布內無法相信自己的眼睛,但眼前分明是四 個中國人在演奏,連指揮也是“架著 奇怪眼鏡”的中國神父。回國後,他不無激動地寫道 :“海頓的作品在中國演出,而且由中 國人演奏!有什麼理由能讓我們不深深陶醉其中?” 管弦樂隊成立較早,人數不多,對外活動也很少 ;真正讓土山灣音樂揚名海上的是土 山灣軍樂隊。說起土山灣軍樂隊,有一群人不能不提 ,那就是1900年義和團運動期間負責 保護上海法租界的法國部隊。這些法國海軍士兵曾利 用周日中午休息時間,來土山灣和孤 兒們“交流”,和孤兒們遊戲,對孩子們進行軍事訓 練等;同時,還利用閑暇時間教孩子們 吹奏軍樂。雖然這些法國士兵並未在土山灣組織起一 支軍樂隊,卻把西方*流行的音樂和 *易學的樂器帶給了土山灣的孩子們。從此,西方音 樂在土山灣開始普及。
    1903年,葡萄牙籍耶穌會士葉肇昌(Francesco Xavier Diniz,1869~1943,字樹藩), 創辦了土山灣軍樂隊。1869年葉肇昌生於上海,早年 就讀於虹口聖方濟學校,後從英籍建 築師多德爾學習建築工程。1896年進耶穌會,被派往 徐家彙,是當時幾個**的讀書相 公之一。1905年晉升神父,旋被派往安徽水東傳教, 一年後回上海,專務教區建築,並被 上海震旦大學聘任為工程繫建築學教授,負責設計監 造了徐家彙大教堂(1910)、餘山山頂 教堂(1935)及震旦大學、徐彙公學校舍等。此外,葉 肇昌還精通樂理,能演奏多種樂器。
    他在土山灣組建這支樂隊,是為了讓孤兒院的孩子們 多學一些本領,擁有豐富多彩的業餘 生活,用他的話來說就是:“乃朝後散起心來,可以 作作樂,快活快活,免脫多化厭氣咤 啥。”(譯文:從今往後散心的時候,可以作作樂, 快活快活,打發許多無聊時間)其實他很 清楚,這些孩子*終都會成為普通工人,但他希望能 用藝術彌補他們童年心靈的創傷,同 時陶冶其情操,讓他們在藝術陽光下樂觀開朗起來。
    樂隊奉聖若瑟為主保,故葉肇昌將樂 隊命名為聖若瑟音樂班;又因樂隊使用的都是銅管樂 器,對外一般又叫聖若瑟軍樂隊,簡 稱土山灣樂隊。協助他訓練孩子的是土山灣木工間主 任、德籍修士葛承亮和五金間主任、 葡籍修士笪光華(Joseph Damazio),他們也都擅長 音樂,會演奏圓號、小號等管樂器,能 夠勝任這一工作。從此開始,音樂正式成了土山灣孤 兒們課餘生活的重要部分。P29-31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