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新青年(隨感卷)/新文化元典叢書
該商品所屬分類:社會科學 -> 中國社會
【市場價】
171-248
【優惠價】
107-155
【介質】 book
【ISBN】9787555903413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河南文藝
  • ISBN:9787555903413
  • 作者:編者:張寶明
  • 頁數:231
  • 出版日期:2016-05-01
  • 印刷日期:2016-05-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173千字
  • 《新青年》是中國“五四”新文化運動發展之濫觴與搖籃,作為“五四”新文化運動和中國現代文學和文化思想***重要的刊物之一,在中國新文化運動**產生了不可磨滅的作用,並*終使之成為無可否認的新文化元典。編者特別推出《新青年》創刊100周年紀念版。
    目前這套新文化元典叢書(普及版)(10卷),按照內容編排成輯,張寶明編寫的《新青年(隨感卷)》是其中的一卷。
  • 張寶明編寫的《新青年(隨感卷)》收入陳獨秀、 張嵩年等現代文學史上學貫中西的大師的文章。在內 憂外患之中,他們率先譯介西方各種思潮,關於信仰 、生死、新舊等人生問題,企圖從思想方面對國人進 行啟蒙,以重煥國家新生。名篇荟萃,思想犀利厚重 ,乃進步青年不可不讀之經典。
  • (一)學術與國粹
    (二)國會
    (三)元曲
    (四)《升官圖》
    (五)留學生界說
    (六)兵匪
    (七)“這等人”
    (八)斥《靈學叢志》
    (九)斥《靈學叢志》
    (十)韓世昌
    (十一)自由正義與和平
    (十二)科學與神聖
    (十三)學術獨立
    (十四)陰陽家
    (十五)書局與“進化”
    (十六)新學與古學
    (十七)西裝與禮節
    (十八)昆曲
    (十九)聖言與學術
    (二○)基督教與迷信鬼神
    (二一)社會裁制力
    (二二)偽善的基督教國民
    (二三)信神與保存國粹
    (二四)被誤解的安得森
    (二五)“人”之父
    (二六)英雄與時代
    (二七)社會風尚
    (二八)奉告國民
    (二九)國粹
    (三○)學習西學
    (三一)陽歷
    (三二)“臉譜”
    (三三)科學與鬼話
    (三四)女子解放
    (三五)“保存國粹”
    (三六)我的大恐懼
    (三七)“打拳”
    (三八)“個人的自大”與“合群的自大”..
    (三九)理想、經驗與事實
    (四○)愛情與苦悶
    (四一)改革
    (四二)“土人”
    (四三)我們所要求的美術家
    (四四)多餘的“典故”
    (四五)成語與譬喻
    (四六)外國偶像
    (四七)本領與學問
    (四八)維新與守舊
    (四九)進化
    (五○)“古已有之”
    (五一)微生蟲
    (五二)“怪身體”
    (五三)內訌
    (五四)二重思想
    (五五)“真”與“像”
    (五六)“來了”
    (五七)現在的屠殺者
    (五八)人心很古
    (五九)‘‘聖武”
    (六○)“危險思想”?
    (六一)不滿
    (六二)恨恨而死
    (六三)《與幼者》
    (六四)有無相通
    (六五)暴君的臣民
    (六六)生命的路
    (六七)中國狗和中國人
    (六八)“籠統”與“以耳代目”--
    (六九)法律與言論自由
    (七○)過激派與世界和平
    (七一)調和論與舊道德
    (七二)留學生
    (七三)段派、曹陸、安福俱樂部
    (七四)《浙江新潮》——《少年》
    (七五)新出版物
    (七六)保守主義與侵略主義
    (七七)裁兵?發財?
    (七八)學生界應該排斥的日貨
    (七九)闊處辦
    (八○)青年體育問題
    (八一)約法的罪惡
    (八二)男繫制與遺產制
    (八三)解放
    (八四)虛無主義
    (八五)俄國精神
    (八六)男女同校與議員
    (八七)上海社會
    (八八)比較上*實際的效果
    (八九)再論上海社會
    (九○)學說與裝飾品
    (九一)懶惰的心理
    (九二)社會的工業及有良心的學者
    (九三)勞動者的知識從哪裡來?
    (九四)三論上海社會
    (九五)華工
    (九六)四論上海社會
    (九七)勞工神聖與罷工
    (九八)主義與努力
    (九九)革命與作亂
    (一○○)虛無的個人主義及任自然主義
    (一○一)民主黨與共產黨
    (一○二)提高與普及
    (一○三)無意識的舉動
    (一○四)舊約與戀愛詩
    (一○五)野蠻民族的禮法
    (一○六)個性的文學
    (一○七)性美
    (一○八)女人壓迫男人的運動
    (一○九)從政治的運動向社會的運動
    (一一○)跑到內地纔睜開了眼睛麼?
    (一)社會主義是叫人窮的麼?
    (一一二)進了步了!
    (一一三)日本人盡管放心就是了!
    (一一四)文化運動與社會運動
    (一一五)中國式的無政府主義
    (一一六)下品的無政府黨
    (一一七)青年的誤會
    (一一八)反抗輿論的勇氣
    (一一九)說實話
    (一二○)社會
    (一二一)過渡與造橋
    (一二二)卑之無甚高論
    (一二三)革命與制度
    (一二四)政治改造與政黨改造
    (一二五)難道這也是聽天由命的教義嗎?
    (一二六)狄克推多制(Dictat○rship)與農民
    (一二七)革命定要大多數人來干嗎?
    (一二八)切實試行!!!
    (一二九)個人不負罪惡責任
    (一三○)“社會問題”
    (一三一)完人
    (一三二)“研究問題”
    (一三三)共產主義之界說
  • 學術與國粹 學術何以可貴,曰,以牖吾德慧,厚吾生。文明 之別於野蠻,人類之別於其它動物也,以此。學術為 吾人類公有之利器,無古今中外之別,此學術之要旨 也。必明乎此,始可與言學術。盲目之國粹論者,不 明此義也。吾人之於學術,隻當論其是不是,不當論 其古不古;隻當論其粹不粹,不當論其國不國,以其 無中外古今之別也。中國學術,隆於晚周,差比歐羅 巴古之希臘。所不同者,歐羅巴之學術,自希臘訖今 ,日進不已。近數百年,百科朋興,益非古人所能夢 見。中國之學術,則自晚周而後,日就衰落耳。以保 存國粹論,晚周以來之學術,披沙豈不可以得金。然 今之歐羅巴,學術之隆,遠邁往古。吾人直徑取用, 較之取法二千年前學術初興之晚周、希臘,誠勞少而 獲多。猶之欲得金玉者,不必舍五都之市而遠適迂道 ,披沙以求之也。況夫沙中之金,量少而不易識別。
    彼盲目之國粹論者,守缺抱殘,往往國而不粹,以沙 為金,豈不*可憫乎? 吾人尚論學術,必守三戒:一曰勿尊聖。尊聖者 以為群言必折中於聖人。而聖人豈耶教所謂全知全能 之上帝乎?二曰勿尊古。尊古者以為學不師古,則卑 無足取。豈知古人亦無所師乎?犯此二戒,則學術將 無進步之可言。三曰勿尊國。尊國者以為“鄙棄國聞 ,非勵進民德之道”。(用《重組中國學報緣起》之 語)夫尊習國聞,曾足以勵進民德乎?國聞以外,皆 不足以勵進民德乎?吾以為此種國粹論,以之勵進民 德而不足,杜塞民智而有餘。(古人以尊國尊聖故, 排斥佛教,致印度要典,多未輸入中國,豈非憾事? 奈何復以此狹隘之眼光,蔑視歐學哉) 國粹論者有三派:**派以為歐洲夷學,不及中 國聖人之道,此派人*昏聵不可以理喻。第二派以為 歐學誠美矣,吾中國固有之學術,首當尊習,不必舍 己而從人也。不知中國學術差足觀者,惟文史美術而 已。此為各國私有之學術,非人類公有之文明。即此 亦必取長於歐化,以史不明進化之因果,文不合語言 之自然,音樂繪畫雕刻,皆極簡單也,其它益智厚生 之各種學術,歐洲人之進步,一日千裡,吾人捷足追 之,猶恐不及,奈何自畫。第三派以為洲人之學,吾 中國皆有之。“格致古微”時代之老維新黨無論矣。
    即今之聞人,大學教授,亦每喜以經傳比附科學,圖 博其學貫中西之虛譽。此種人即著書滿家,亦與世界 學術無所增益。反不若抱殘守缺之國粹家,使中國私 有之文史及倫理學說,在世界學術**得存其相當之 價值也。例如今之妄人,往往舉《大學》“生眾食寡 為疾用舒”之說,以為孔門經濟學。不知近世經濟學 說,“分配論”居重大之部分,《大學》未嘗及之。
    即“生產論”及“消費論”中,貲其勞力與時間問題 ,原則紛繁,又豈“生眾食寡為疾用舒”之簡單理論 所可包括。不但不能包括,且為“生產過剩”之原則 所不容。倘執此以為經濟學,何異據《難經》以言解 剖,據《內經》以言病理,據《墨經》以言理化,據 毛詩楚詞以言動植物學哉?P1-2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