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高維度思考法(如何從解決問題進化到發現問題)
該商品所屬分類:成功/勵志 -> 思維與謀略
【市場價】
336-486
【優惠價】
210-304
【介質】 book
【ISBN】978751137633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中國華僑
  • ISBN:9787511376336
  • 作者:(日)細谷功|譯者:程亮
  • 頁數:225
  • 出版日期:2018-07-01
  • 印刷日期:2018-05-02
  • 包裝:平裝
  • 開本:32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114千字
  • 一直在解決問題的人,永遠不可能發現問題。理 解“發現問題的思路”,意識到“無知、未知”,就 能獲得打破“常識之牆”的創意。現階段,我們往往 被“解決問題型”的價值觀所支配,在已知的範圍內 努力解決已經存在的問題。然而,“靠知識量取勝” 和“解決既有問題”已不再是我們該努力的課題,發 現並定義存在於未知領域內的問題纔是我們更應該做 的。 細谷功著的《高維度思考法(如何從解決問題進 化到發現問題)》中以伊索寓言中的“螞蟻和蟈蟈” 來做比喻,分析“解決問題型”和“發現問題型”這 兩種思考方式的不同和特征。指出擅長解決既有問題 的人並不擅長發現問題,反之亦然。但是這二者在企 業中同時存在,掌握發現問題的思考方式,自覺認識 到自己原本在哪些部分上占優勢,思考如何活用自己 的長處,克服自己的短處,纔是最關鍵的。 同時,為了更好地在未知領域中發現問題,書中 還介紹了三種提升視角或思考“維度”的方法,讓大 家更好地發現問題,正確定義問題,從而做到真正的 問題解決。
  • 前言
    PART Ⅰ “知”與“無知、未知”闡明其結構
    1.1 “未知的未知”這一死角
    你能列舉出幾個“便利店裡不出售的東西”
    拉姆斯菲爾德所說的“未知的未知”
    “常識”是位於“已知的未知”外側的牆
    1.2 “知”是“事實和解釋的組合”
    什麼是“事實”,什麼是“解釋”
    事實是零維,解釋是N維
    解釋就是“分”和“連”
    “畫線”須明確“方向”和“長度”
    知識是“可重現”的快照
    想像和創造是指“知識的重構”
    1.3 “無知、未知”的思考框架
    “無知、未知”和“三個領域”
    通過“維度”所見的三種無知
    關於無知的對立軸
    1.4 已知和未知的不可逆循環
    “知”和“未知”擴張的邊界
    “無知、未知”和“知”的循環
    “無知管理”的思維方式
    1.5 蘇格拉底和德魯克所提倡的“無知”的兩種視角
    “元認知”是基於“無知之知”的意識的原點
    用無知重置既有知識
    你能做到unlearnlng(舍卻所學)嗎?
    德魯克所說的“無知”的活用法
    PART Ⅱ “解決問題”的困境能“解決問題”的人不能“發現問題”
    2.1 “知(識)”的困境
    “問題”源自事實和解釋的乖離
    創新者是指“重新畫線”的人
    模式識別有助於理解,模式化導致死腦筋
    “畫線”導致“出乎預料”
    定義問題造成“封閉體繫”
    2.2 “封閉體繫”的困境
    “封閉體繫”和“開放體繫”的循環
    “公司”這一“封閉體繫”也會成長、退化
    同樣適用於人類的“封閉體繫”的困境
    2.3 “解決問題”的困境
    從下遊的解決問題到上遊的發現問題
    上遊和下遊是不連續的
    社會、企業、學校被“下遊”*優化的原因
    PART Ⅲ “螞蟻的思維”vs.“蟈蟈的思維”從解決問題到發現問題
    3.1 “螞蟻思維”與“蟈蟈思維”的差異
    螞蟻與蟈蟈的思維的三個差異
    判斷是螞蟻還是蟈蟈的檢查表
    3.2 從“存量”到“流量”
    當螞蟻的美德瓦解時
    “有產者”與“無產者”的區別
    從“未知”=“不知道的事”開始思考的蟈蟈
    積存“已知”=“知(識)”的螞蟻
    3.3 從“封閉體繫”到“開放體繫”
    “畫線”的螞蟻與“不畫線”的蟈蟈
    重視“中心和序列”的“封閉體繫”
    “二選一”的螞蟻與“二分法”的蟈蟈
    “封閉體繫”思路的優勢和弱點
    3.4 從“固定維度”到“可變維度”
    為了“升維”,要以“上位概念”思考
    是使固定變量達成*優化,還是創造新的變量
    各單位所體現的經營管理的維度的不同
    低維比高維容易理解
    “固定的螞蟻”與“可變的蟈蟈”的對立結構
    3.5 從“奇點”出發的問題發現法
    “奇點”是如何產生、進化的
    螞蟻和蟈蟈對待奇點的不同反應
    權力階層vs.革新者
    畫線?不畫線?
    奇點進化例——智能手機時代的信息安全
    用來思考“奇點”的框架和練習題
    奇點發現法——著眼於“禁止”“其他”
    3.6 螞蟻和蟈蟈能否共存共榮
    各領域的螞蟻和蟈蟈
    在“二維”中,螞蟻常占據壓倒性的優勢
    蟈蟈在螞蟻窩裡跳不起來
    互相怎麼看
    通過“元級”克服對立結構
    決定是螞蟻還是蟈蟈的性格和環境
    PART Ⅳ 發現問題所需的“元思考法”升維發現問題
    4.1 上位概念與下位概念
    上位概念是指用以思考的解釋層
    上位概念是指用“元”思考
    脫離“現在、這裡、這個”
    “無知之知”是“元認知”的產物
    4.2 通過“抽像化、類推”升維
    “分類”是源自抽像化的上位概念
    “關繫與結構”的抽像化
    不用方程式難以教算術的理由
    抽像化沒有“公民權”的理由
    作為抽像化應用的“類推”
    4.3 通過思考的“軸”升維
    思考的“軸”是指解釋的方向性
    思考的“軸”的三個種類
    “多樣性”之所以重要的理由
    4.4 通過“whv(上位目的)”升維
    目的與手段、原因與結果是“一個道理”
    “為什麼?”是向上位概念回溯的**口令
    “How型疑問詞”的“維度”
    隻有“為什麼?”能“重復5遍”
    以上位目的思考的Why型思維
    通過why型思維“改變賽臺”
    4.5 為了活用“元思考法”
    與上遊工作契合的元思考法
    上位概念的工作不可能“分擔”
    後記
  • ●解釋就是“分”和“連” “事實”相對容易理解,“解釋”則有些抽像, 不太好理解,所以下面我們再做進一步的思考。
    深究起來,本書中的“解釋”可稱為“分”和“ 連”的組合。人類在認識各種事實時,首先會明確對 像事像與其他事像有何不同,屬於什麼類別,然後將 其與各種事像、事件聯繫起來。所謂的“分”和“連 ”,換言之就是“分類”和“建立關繫”。
    可以說,我們的*大多數認知行為都是這樣的組 合。
    例如,*大部分語言能力便是連續的“分”和“ 連”。所謂“分”,就是捕捉對像事實或概念的特征 並加以抽像化,使之與具備其他特征的事像區別開來 。
    人們常說,“理解”的含義就是“分”。也就是 說,“分”是人類理解事物的基礎之一。那麼,“分 ”究竟是指什麼呢?在本書中,“分”是指在某集團 與其他集團之間“畫線”。
    線該怎麼畫?就是要捕捉集團中的某個特征,將 符合該特征的事像與不符合該特征的事像區別開來。
    為此需要針對某一屬性,將除此之外的其他性質統統 拋棄,根據有無該屬性來把集團二分為二。
    如此一來,人類就能通過“分”認知事像,將其 轉換成語言或數學公式。例如,彩虹之所以看起來有 7種顏色,也是因為人們在一定程度上將原本連續變 化的顏色分割開來,通過“畫線”造成了不連續,而 並不是說自然界的彩虹本身就有界線。此外譬如國境 、選區等,皆是如此。隻要是真正的自然事像,本身 都沒有界線,“畫線”的是人類。
    為了給事像命名,須將其與其他事像“分”開。
    為了使已掌握的、已用語句完成表述的事像變成有意 義的信息,還須以文章或列表的形式將其組合起來。
    數學公式也是如此,首先要把經過分類、整理的 元素通過建模組合起來。從這一點上可以說,數學公 式與語言的操作方式是一樣的。
    無論是用來理解自然現像的自然科學,還是用來 理解社會現像的社會科學,都需要將復雜的事像經過 建模後記述下來,而要想實現建模,就必須定義對像 (分)並記述相關性(連)。這正是“分而連之”的範例 。
    還有“分”和“知”的關聯。知,就好比“分辨 率”,意味著“能分解到多細的程度”。例如,在“ 文科生”看來,理科和工科大概是“**一樣”的, 但在理科生眼中,二者是**不同的學科。
    反之亦然。在不懂經濟學的“理科生”看來,“ 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肯定也是“**一樣 ”的。也就是說,知就是可以進行細致分割的區分能 力。
    在商界同樣如此。例如市場營銷,根據特性區分 顧客的客戶細分就屬於“分”。可以說,將其與特定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