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包容的智慧(精)
該商品所屬分類:成功/勵志 -> 情商與情緒管理
【市場價】
240-348
【優惠價】
150-218
【介質】 book
【ISBN】9787216053365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湖北人民
  • ISBN:9787216053365
  • 作者:星雲大師//劉長樂
  • 頁數:173
  • 出版日期:2007-12-01
  • 印刷日期:2008-05-01
  • 包裝:精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2
  • 字數:157千字
  • 心胸有多大,事業就有多大。包容有多少,擁有就有多少。
    傳媒大亨與佛教宗師的對話。人間講和美,民事求包容。
    讀《包容的智慧》,我們大家真的有“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化機之妙;有“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卷雲舒”的包容之心。
  • 《包容的智慧》一書的作者是鳳凰衛視總裁劉長樂與人間佛教的開創者 星雲大師。一位是傳媒界領軍人物,一個是佛界宗師,兩位作者的經歷和事 業看似毫無交集,但當他們就社會現狀、人生態度、企業管理等話題進行交 流時,古老的東方哲學與現代的都市人生呈現出完美的交融。《包容的智慧 》一書,是二人關於人生哲學與處世原則對話的智慧結晶。
  • 序: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一、有容
     柏林牆是被音樂電視摧毀的嗎?
     醍醐灌頂“一句話”
     規律藏在“愛和良知”的鏡子裡
     你可以不信,但不必排斥
     心靜,則萬物莫不自得
     虛空包容萬有
     身臨其境,方知別有洞天
     生活本身就是神通
    二、伏惑
     不給別人留餘地,可能自己沒有立錐之地
     *不聽話的是我們的心
     王道與佛法的衝撞
     薪盡火傳,生命在於轉化
     良知就是知恥、知愧、知恩
     不能圓融人我關繫,是*大悲哀
     財富會空,真空能生妙有
     迷惑時的判斷:止於至善
    三、若水
     當提起時提起,當放下時放下
     隻要自覺心安,東西南北都好
     在人群中實現使命
     中國的禪學世界的視野
     **保有十分鐘的寧靜
     為兇手立一塊祭奠的石頭
     上與君王同坐,下與乞丐同行
    四、度己
     每天講三句贊美的話
     持久熱情,纔能耐得住寂寞
     一切阻礙都是線索,所有陷阱都是路徑
     文化血型與世界華人
     對工作存有敬重之心
     信息多元遏制信息霸權
     深入纔有洞察,熱愛纔能感動
     自省者自強,自律者自尊
    五、變通
     退步原來是向前
     忍是智慧,忍是擔當
     在衝突中學習
     受保護的文化,榮耀與危險並存
     真正的財富在自己的心裡
     寬可容人,厚可載物
     寬恕讓未來變得開闊
     善待資源,兜裡不能老是揣著弓和箭
    六、多元
     讓“平等”回歸人心
     信仰可改變一國之精神格局
     我們有什麼可自卑的呢?
     禪者眼中,萬物皆美
     中國的媒體是喜鵲叫,外國的媒體是烏鴉嘴
     意識形態是一道牆,佛教則是門窗
     瞻禮佛指,讓中國率先統一
     文化衝突走向文化融合
    七、管理
    柔性管理 自覺管理感動管理
    十年前的一碗面
    如果勝利意味著打敗所有人
    和解是歷史的正途
    東方與西方的中庸
    菩薩心腸+現代管理
    以出世的精神,做人世的事業
    西方的一分為二,東方的二分為三
    不管理就是高明的管理
    管人難,管心*難
    八、信遠
    善惡若不報,乾坤必有私
    重振勇氣,向死而生
    危機:危險之中有機會
    憨商之道是聰明
    我們欣賞身處困境仍微笑的人
    以無聲的覺悟,求有聲的事業
    千江有水千江月,萬裡無雲萬裡天
    跋:智慧的藝術
    附錄:佛教智慧的真義——星雲大師《世紀大講堂》演講錄
    附帖:1.星雲大師的雲水日月
    2.星雲大師的借鋻與獨闢
    3.人間佛教現代律儀
  • 柏林牆是被音樂電視摧毀的嗎? 長樂先生: 1989年8月,在一個沒有戰爭、沒有衝突的夏日,世界冷戰時代的標志 物柏林牆倒塌了。有人說,是音樂電視摧毀了柏林牆,音樂電視的10億觀眾 擁有巨大的心靈能量。物質之牆是無法與這種能量抗衡的。
    2001年9月11日,數十億人目瞪口獃地看著直播的電視畫面裡,飛機在 秋日的朝陽下,撞向紐約110層的世貿大樓,然後,大樓慢慢地塌下來,煙 塵像原****一樣,帶著巨大的能量,迎面向人們撲過來。有人說,這次 震驚世界的慘烈襲擊源於“文明的衝突”,而且這種衝突將越來越深刻地出 現在我們的身邊。
    當親身經歷這些標志性的事件發生之後,我常常想,自以為聰明的人類 雖然能看清大到宇宙小到原子的物質世界,卻仍然無法學會如何相處這樣的 生活細節。而恰恰是這些細節,可能決定著一個人、一個團隊、一個民族、 一個**,甚至是整個人類的命運。
    “認識自己”,這句蘇格拉底在2000多年前說的話,在**依然是人類 的一個重大課題。
    這樣的時刻,一種浸透著宗教精神的東方價值觀——“包容”進入了人 們的視界。
    星雲大師: 一位觀眾在鳳凰電視臺看了關於我與長樂先生的對話後寫道,“我不太 明了的是,節目的名稱叫《包容的智慧》,但整個節目中並沒有怎樣觸及到 智慧。但當我靜下心來思索時,突然開悟道,“包容的智慧是什麼?不就是 包容嗎?對,智慧就是包容!” 中國詞語意味無窮,包容不僅意味著平和、寬容,也經常有另外一些意 思:眼開眼閉,難得糊塗,喫虧是福。還講究忍讓、苟且、退守,即所謂的 “妥協”。
    妥協是一條路徑,變通是一種境界。佛教本身就很會妥協,有時妥協是 成功*重要的因素之一。我雲遊世界各地弘法,記得有一次在美國康乃爾大 學講演,該校一位叫約翰·麥克雷教授在敘談時說道:“你來美國弘法可以 ,但是不能開口閉口都是中華文化,好像是故意為征服美國文化而來的。” 當時我聽了心中就有一個覺悟:我應該尊重別人的文化,我們來到這裡隻是 為了奉獻、供養,如同佛教徒以香花供養諸佛菩薩一樣。大家常說,讓一分 山高水長,退一步海闊天空,就是這個意思。
    還有人把戰勝對手當成成功的標志,其實,真正的制勝之道,不在於屈 人之兵,而在於化敵為友。
    長樂先生: 在釋迦牟尼、孔子、蘇格拉底那個時代,古希臘、以色列、中國和印度 的古代文化都發生了“**關懷的覺醒”。換句話說,這幾個地方的人們開 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來面對這個世界,同時也產生了宗教。它們是 對原始文化的**和突破,而**和突破的不同類型決定了**西方、印度 、中國、伊斯蘭不同的文化形態。
    遺憾的是,在兩千多年之後的當代,東西方文化產生了一些嚴重的衝突 、分歧和對立。恐怖主義、自殺式襲擊、隔離牆、定點清除等等。死亡與戰 爭,像影子一樣跟隨著人類,面對這些嚴重的危機,東西方的一些有識之士 提出了相互依存的思路。但是怎樣纔能讓人們真正認識到誰也離不開誰呢? 包容的思想為我們提供了一些新的思維方式。
    星雲大師: 許多宗教學者與文化學者都認為,佛教文化具備**的“包容性”,能 廣泛順應人心與區域文化的差異。這種文化的特質,符合現在多元化與** 化的文化發展,值得我們進行*加深入的思考。近年來,佛指舍利分別來到 臺灣及香港,造成各地萬人空巷,萬人爭睹的盛況,各種政治紛爭也暫時告 一段落,顯現出華人民眾對佛教文化的普遍認同,無論政治立場再怎麼對立 ,回到家中,“家家念彌陀、戶戶有觀音”。
    我曾經用“虎豹山林”——虎豹聚集的地方——來形容社會現狀。但是 ,另一方面,“虎豹山林,共生和解”,連動物都能和睦相處,何況人類呢 ?這對於思考目前的兩岸關繫現狀是有啟發的。
    長樂先生: 探討包容的智慧,我有許多問題需要大師開示,比如: 1.包容的真義是什麼? 2.人類為什麼要互相包容互相尊重纔能生存? 3.辦任何事,困難不怕,危險不怕,就怕沒有偉大的精神。這個偉大 的精神指的是包容嗎? 4.有一顆善心就可以解決所有問題嗎? 5.原諒惡,會不會導致惡的泛濫? 6.文化對社會的潛移默化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什麼地方?影響有多大? 7.佛家講究平常心,但追求**的社會群體需要企圖心,兩者如何統 一和協調? 8.中華民族是不是一個有包容性格的民族呢? 9.大眾傳媒對於兩岸的和解、交流應該發揮何等功用? 醍醐灌頂“一句話" 長樂先生: 大師身居佛門而辦報、辦電視臺,可以稱得上是“媒體人”;外界看我 做媒體而熱心佛教文化,也算是與佛有緣了。我有幸聆聽過大師在萬人場館 的佛法開示,深人淺出,生動活潑,堪為傳媒人的榜樣。記得您那次向信眾 說過一些道理簡單又寓意深刻的“一句話”,會讓很多人受用終生。
    星雲大師: 佛教是開啟智慧之教,教人也教己,度己也度人。我平時在世界各地來 去匆匆間,常有人要我給他一句話,希望對他的人生有所點撥。盡管行程綿 密,時間緊迫,我總是盡力滿人所願,因此多年來隨緣應機說過很多的“一 句話”,現在也在徒眾與信眾之間流傳。例如:忙就是營養;要爭氣,不要 生氣;多說OK少說NO;感動就是佛心;疾病就是良藥;拒*要有代替;立場 互換;給人利用纔有價值;自己就是自己的貴人;有錢是福報,用錢纔是智 慧;寧可失去一切,但不能沒有慈悲;有人批評毀謗我們,不一定是自己不 好,可能是別人給我們的勉勵。P6-9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