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人生困境整理術
該商品所屬分類:成功/勵志 -> 人生哲學
【市場價】
275-398
【優惠價】
172-249
【介質】 book
【ISBN】9787508647524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中信
  • ISBN:9787508647524
  • 作者:李子勛
  • 頁數:226
  • 出版日期:2014-11-01
  • 印刷日期:2014-11-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118千字
  • 人總在為過去懊惱,為將來焦慮,為當下煩擾,我們 該如何直面並解決生活的難處?
    《人生困境整理術》不是心靈雞湯,卻*能治愈人心。
    李子勛以文學的筆觸、哲學的思維、文化的定義、心理學的視角來整理和解讀現實中困擾你我的問題,溫和睿智,娓娓道來。他把同一件事情用不同的角度去分析,用不同的文化去詮釋,用不同的方式去對應,目的是希望把人從固化的心態中擾動出來。
    《人生困境整理術》不能被簡單當作心理學書籍來讀,而是文學性哲學性和實用性並存的。閱讀本書,仿佛是一縷春風拂面,一絲細雨無聲,問題似乎自自然然地解開了,心境也輕輕松松地變化。
  • 這絕不是一本普通的心理學著作,而是一部兼具 文學性、哲理性和實用性的治愈繫心靈讀本。《人生 困境整理術》中,李子勛從心理學視角、融入中國傳 統文化和哲學的智慧,來解讀現實中人的自我成長、 職場、家庭、愛情婚姻等方面遭遇的心理困惑。幫你 重新打開視域,重新帶著好奇的心,去看待自己。 李子勛說:人的一輩子都在完成自己,你經歷得 越多越豐滿。不要為經歷過的東西而後悔,經歷的東 西就是你生命的一部分,摔了、跌了、損失了、被人 拋棄了都是重要的經歷,都是生命中燦爛的東西。當 你把任何體驗當作資源來看時,什麼事都不再是大事 情,你都可以用平常心去面對。 他讓你相信:所有的過去你都做了正確的選擇, 相信所有的今天你都在珍惜,還要相信所有的明天你 都會竭盡全力去努力,那麼,你的生命就會一直是充 實而愉悅、通順而豁達的完滿之途。
  • 序言 生活終將以善意回饋你我
    上篇 自我困境整理
    第1章 整理自我:感謝自己的不**
    是否該信命?
    忘記追求自由,恰是在享用自由
    相信所有過去你都做了正確選擇
    童年對人的影響並不確定
    成為自己喜歡的自己
    坦誠接納自己的自卑
    壓力源自不恰當的身心反應
    後悔是有價值的情緒
    內向性格的力量
    害怕是內心*大的善意
    孤獨感是不能戰勝的
    至少一次,我們想過放棄生命
    第2章 整理身心:給身心做一次療愈
    從身到心的自我心理調節
    運動轉移人對壓力的關注
    放松並不需要煩瑣的程序
    冥想以喚醒愉快記憶
    沉思讓我們留意當下的生活
    自我催眠給自己成長的動力
    拍打以減除心理與情緒壓力

    中篇 現實困境整理
    第1章 整理當下:在不安的現實裡清醒過活
    為什麼我們總對現實感到無力?
    如何不在比較中迷失自己?
    總是活在別人的看法裡
    將生活打造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安全感沒了,我們怎樣活得安穩?
    為什麼人們*傾向於相信負面信息?
    緣何凡事總往壞處想?
    年輕人要不要買房?
    如果有**,我老無所依
    第2章 整理工作:工作隻是謀生的技術
    工作隻是謀生的技術
    女性創業的優勢與劣勢
    為何在工作中找不到快樂?
    職場中,如何主張自己的權益?
    工作中要敢於說出真實的想法
    不為錢,為什麼要工作?
    第3章 整理親情:家庭中我們是彼此的鏡子
    父母的**就是孩子的將來
    我們的父母終將老去
    家裡家外不一樣的母親
    我們如何做父親
    父親,既是兒子的敵人也是楷模
    女兒,父親生命中*後的情人
    住房格局與家庭關繫

    下篇 情愛困境整理
    第1章 整理性別差異:情愛中的男人與女人
    愛,**一切
    男人的情愛初體驗是一種涉險
    男人為何喜歡處女?
    男人*怕什麼?
    怎麼讓女友忘卻初戀的影響?
    戀母是男人一生的基本情感
    為何男人常常沉默?
    女人說“ 你真壞”,就是在感謝你
    女人30 歲後,活出*好的自己
    “女漢子”的幸福觀
    第2章 整理愛情:愛情是對自己的守護
    若不傷筋動骨,愛怎會深刻?
    一個人不愛又如何?
    愛與性之間的鴻溝
    你一輩子不可能隻愛一個人
    該不該試婚?
    差異,纔是情愛的活力
    第3章 整理婚姻:婚姻是一場權力遊戲
    什麼是好婚姻?
    夫妻間如何理財?
    沒有愛的婚姻也可以幸福嗎?
    你是你自己的情人
    隻有相愛的人纔會爭吵
    婚姻中的“ *少關心”原則
    男人該不該娶“ 職場女強人”?
    全職太太,美好生活的成本有多大?
    讓自己成為可愛的人
    正確理解婚姻和男人
    保持自我獨立與良好的社交關繫
    面對情感危機能做和不能做的事
    附錄 我的心理咨詢之路 215
  • 每到年末的時候,會聽到不少的人在說:“又虛 度了一年。”說這樣的 話的人其實是沒有明了生命*本質的意義,隻在意該 賺的錢沒有賺到,該 談的戀愛沒有談成,或者該去的旅遊計劃沒有實現… …生命是一種度過, 從哪裡來,到哪兒去,都是未知領域,可以感受得到 的隻是在穿越中的過 程。如果生命是一種度過,那麼就不存在虛度這一詞 ,除非你是腦死亡狀 態,沒有感覺,沒有體驗,也未曾有什麼獲得。
    那麼,度過是否可以分出什麼樣的度過纔是真正 有價值的度過,這是 一個很難界定的問題。我們總是看著別人在活著,活 得有滋有味,有*多 的錢,*美的伴侶,*驕傲的職業,卻忘了我們不是 別人,我們是我們自 己,我們在過自己的生活,過得也是有滋有味的。不 過,有滋有味不等於 這個滋味是甜,也許是苦、喪失、失望、落寞、孤苦 、忙碌、空虛……這 些也是生命本應品嘗的滋味。
    在整個生命過程中,體驗越豐富的人生命也*加 飽滿。假設有這樣一 個人,到過世界的任何地方,甚至有乘坐宇宙飛船上 天的經歷,品嘗過全 世界所有的食物(美味的與難以下咽的),接觸過所有 不同文化下生活的 人群,談過無數次戀愛,從事過許多的職業(包括戰 爭中的士兵與流離失 所的難民),有過許多的身份(貧民、富翁、高官、顯 貴、精英),有過很 多次婚姻,當過父親或母親,經歷過諸多身體的病痛 ,死去活來,那麼他 一定是他處的那個時代生命*有價值,*飽滿,也活 得*有滋有味的人。
    但是,我們做不到全部,所以生命的度過是一個選擇 的過程。
    談到選擇就需要很清楚自己的能力和所處的社會 位置,總是做自己能做 的事,不做自己不能做的事對生命就是很珍惜的了。
    有些你不能做的事不是 放棄,而是等著能做的時候再去做,那麼你活得就很 有效率。可惜的是我們 經常給自己一個根本就不可能的期望,以為靠自己努 力就一定能辦到,結果 是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但這也不算虛度,畢 竟每天你都在感覺,每 天你都在喘氣,你生命中每一個細胞都在旺盛地代謝 著,自我*新著。
    我們真的需要改變一下對待生命的態度,珍惜每 一個當下,但不要輕 易去評價曾經度過的時光,因為此一時,彼一時,今 天去評價昨天從來都 不是客觀的。
    相信所有的過去你都做了正確的選擇,相信所有 的**你都在珍惜, 還要相信所有的明天你都會竭盡全力去努力,那麼你 的生命就會一直是充 實而愉悅的。
    童年是成人記憶的搖籃,不管這個搖籃大小怎樣 ,舒適與否,人都會 離開它去闖蕩世界。有些時候人已經遠離了童年,心 卻依然躺在搖籃裡不 想離開,那麼是誰在做這樣的決定呢? 生命常有兩個態度需要選擇,一是線性的:昨天 的一切成就了**, **的努力代表著明天;二是非線性的:昨天的一切 不等於**,**的 一切也不代表明天。線性的態度是可以歸因與預測的 ,如果我們沒有美好 的童年,就不會有真正幸福的現在,*不太可能出現 閃耀的未來。心理學 強調童年的遭遇決定成年以後的性格、情感與行為, 並且假定如果不消除 童年給予我們的陰影,生活中會永遠缺少陽光。
    現代心理學*接受一種非線性的態度,它認為人 的成長是一個逐步選 擇與適應的過程,童年事件給人帶來的影響是不確定 的,不是一種簡單的 原因而是一種可選或者可以多重賦義的資源。比如童 年經歷了父母不幸的 婚姻,它是讓人獲得對婚姻*大的耐受性,獲得應對 婚姻爭執的經驗,減 少對婚姻理想化的期待,還是讓人害怕婚姻,缺少長 久維持親密的能力, 是不能確定的。“童年不幸”可能隻是當下的一種回 憶產物,是為眼下親 密問題合理化的結果。那麼是否接受這種合理化要看 這樣的解釋是否讓人 獲益,哪一種獲益?如果讓人產生了覺悟,並對生活 有積極的效果就接受 它。如果解釋增加人的缺陷感、無力感,放棄努力等 待救贖,那麼心理學 就否認它。
    現代心理學追求有效的解釋而非追求既往的真實 ,因為人不可能客觀 地評價過去,**的你與過去的你是**不同的兩個 人。回憶童年也許是 為當下的我服務的,婚姻幸福的人會說父母失敗的婚 姻教會我善待婚姻, 婚姻不幸的人會說父母的不良關繫讓他失去獲取幸福 的能力。事實上,婚 姻的不幸可能有很多原因,並非隻是童年創傷印痕的 重復,經歷不幸福也 許正是人們可以真正感受幸福並珍惜自己的前提。
    一個心理學家問一個成功的人士:“你成長的訣 竅是什麼?”那位先生 說:“因為父親從小就看不起我,我要努力證明給他 看我也是好樣的。”又 用同一問題問一個在地鐵裡乞討的男子,男子說:“ 我從小就不受父親的 重視,造成我自卑、膽怯,至今一事無成。”成功與 失落都可以拿童年說 事,但對童年境遇不同的態度造就不同的人生。P11 -14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