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思想實驗:當哲學遇見科學 (英)喬爾·利維(Joel Levy) 著 著
該商品所屬分類:哲學/宗教 -> 哲學與宗教
【市場價】
276-400
【優惠價】
173-250
【作者】 (英)喬爾·利維(Joel 
【出版社】化學工業出版社 
【ISBN】9787122334824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ISBN編號:9787122334824
書名:思想實驗-當哲學遇見科學 思想實驗-當哲學遇見科學
作者:(英)喬爾·利維(Joel

代碼:39
開本:32開
是否是套裝:否

出版社名稱:化學工業出版社

    
    
"

思想實驗:當哲學遇見科學

作  者: (英)喬爾·利維(Joel Levy) 著 著 趙丹 譯
size="731x8"
定  價: 39.8
size="731x8"
出?版?社: 化學工業出版社
size="731x8"
出版日期: 2019年04月01日
size="731x8"
頁  數: 204
size="731x8"
裝  幀: 平裝
size="731x8"
ISBN: 9787122334824
size="731x8"
主編推薦

如果發射一顆位置足夠高的炮彈,並且能為炮彈提供足夠大的速度,那麼炮彈將在繞地球一周後直接打中發射者的後腦勺? 坐時光機穿越到幾百年前,殺死你的祖先,那麼你是否還將存在?如果你將不存在,那麼誰坐的時光機? 將王子和乞丐的大腦互換,那麼是王子換了身體?還是乞丐換了大腦?誰纔是真正的王子? “忒修斯”號船在修補過程中材料被全部替換,用替換下的舊材料又建造了一艘船,那麼哪一艘纔是原來的“忒修斯”號呢?

目錄
壹 自然世界前420年‖芝諾悖論之“阿喀琉斯與烏龜” / 002 微小的步伐 /003 存在與變化 /004 “飛矢不動”與“二分法” /005 最終極限 /006 湯姆森的燈 /007 1628‖伽利略的球 / 008 重物 /008 一個簡短的決定性論證 /009 “反對亞裡士多德”實驗 /011 等效性原則 /012 1687‖牛頓大炮 / 013 球體內的地球 /014 與地面擦肩而過 /015 牛頓的蘋果 /016 1802‖荒野之時 / 018 真正的原因 /019 拙劣的設計 /020 稀有性論證 /021 1814‖拉普拉斯妖 / 022 先知 /022 世事有常 /023 混沌、熵以及不確定性 /025 電視還是廣播? /026 1859‖達爾文的“假想實例” / 027 發表《物種起源》 /028 以狼為例 /029 真正原因 /029 達爾文妖 /030 三種性別 /031 1867‖麥克斯韋妖 / 033 時間的箭頭 /034 纔思敏捷的存在 /034 永動機 /035 回到過去 /037 1895‖追逐一束光將會看到什麼? / 038 光速悖論 /039 伽利略相對性原理 /039 有軌電車裡的“頭腦風暴” /041 光與鐘 /042 接近c /043 1907‖從屋頂墜落的男人 / 044 最(令我)快樂的想法 /044 等效性原理 /046 重力、時間以及廣義相對論 /047 時空曲率 /048 1915年後‖祖父悖論 / 049 如何制造時光機 /050 叔祖父悖論 /051 時序保護 /052 自洽性以及多重世界 /052 希特勒的幸運逃亡 /053 1915年後‖本體論悖論 / 054 無中生有 /054 自舉 /055 警告:對“熵”的違背正在進行時 /056 時間的守護 /057 累計受眾悖論 /058 薛定諤的貓 / 059 哥本哈根解釋 /060 1935‖薛定諤的邪惡裝置 /061 平等地抹消 /061 魏格納的朋友 /062 退相干 /063 貳 心靈是如何工作的? 1718‖萊布尼茨的磨坊 / 066 在哪兒能發現知覺? /066 有思想的存在 /067 找錯了地方 /068 統一性 /069 1949‖消失的大學 / 071 範疇錯誤 /072 破壞性目的 /073 問題消失了? /074 1950‖圖靈的模仿遊戲 / 075 機器能思考嗎? /075 遇見尤金 /076 “醫生”會“愚弄”你 /077 智能程度 /078 1953‖盒子裡的甲蟲 / 079 私人語言 /080 語言與行為主義 /081 語言遊戲 /082 1974‖身為蝙蝠是何感覺? / 083 端點 /084 你能夠想像嗎? /085 絕望的忠告 /085 1980‖中文房間 / 087 功能主義和多重實現 /088 強人工智能與弱人工智能 /088 抄紙機 /089 意義與意向性 /090 隻有語法學,全無語義學 /091 對“中文房間”的回應 /092 恆溫器的意向性 /093 控腦外星人 /093 1982‖瑪麗——色彩學家 / 095 知識論證 /096 解釋空缺 /096 “藍香蕉”惡作劇 /097 1996‖哲學僵尸 / 098 機器人與因果關繫 /099 有意識的機器人 /100 “伸手不見五指”的內部 /101 篡改物理主義 /102 夾克謬論 /103 戴維森的“沼澤人” /104 參 何以為善 大約17世紀‖布裡丹之驢 / 108 僵局 /109 合理的非理性 /109 布裡丹的人工智能 /110 1690‖洛克的密室 / 112 屋子裡的男人 /113 王子與貧民 /113 法蘭克福式案例 /114 道德責任 /115 1950‖囚徒困境 / 116 博弈論 /116 風險與報償 /118 利劍還是文字? /118 1967‖電車難題 / 120 失控的有軌電車 /121 一個頗為有趣的難題 /122 胖男人 /123 隧道難題 /124 1917‖切一塊蛋糕最公平的方法是什麼? / 127 社會契約 /128 無知之幕 /129 無偏見? /130 1971‖朱迪斯·賈維斯·湯姆森的失去知覺的小提琴家 / 132 誰都不希望踫到“音樂愛好者協會” /133 生存權 /133 撥掉 /134 特殊的例子 /135 人格與贊成 /136 1974‖救生艇地球 / 137 生命之舟倫理學 /138 後代需求 /139 頭等艙的行李 /140 普通人的悲劇 /141 1980‖拿走我的腿……求你了 / 143 想要成為截肢者 /144 令人反感的因素 /145 第二十二條軍規 /145 感覺能力門檻 /147 長壽的牡蠣 /147 2001‖少數派報告 / 150 未完成犯罪 /151 有罪行為 /152 百分之一主義 /152 控制社會 /153 肆 我們能夠知道什麼?前380年‖柏拉圖的“洞穴寓言” / 158 洞穴中的囚徒 /159 靈魂的飛升 /160 哲學教育 /160 影子說 /161 1641‖笛卡爾的“邪惡天纔” / 163 在夢中 /164 誇張的懷疑 /165 一個定點 /165 缸中之腦 /167 1688‖使莫利紐的盲人重見光明 / 168 色盲 /169 回應莫利紐 /170 切塞爾登男孩 /171 可習得的映射優勢 /172 1934~1944‖意外考試悖論 / 174 接受意料之外的事 /174 瓶中怪 /175 相當無聊 /176 紐科姆悖論 / 178 預言者 /178 效用優選化VS優勢原則 /180 裝傻? /181 荒島困境 /181 伍 何為造就我們之物前4年‖連鎖推理悖論 / 186 禿頂男人 /186 墮胎時限 /187 說謊者 /181年‖忒修斯之船 / 189 普魯塔克的有效實例 /190 霍布斯的第二條船 /191 穿越空間與時間 /191 第四維的失敗 /192 “祖父的斧頭”以及“被壓扁的雕像” /193 1973‖普特南的“孿生地球” / 194 內涵與外延 /194 不同的液體 /195 語言外在主義 /196 1974‖羅伯特·諾齊克的體驗機 / 197 還有什麼要緊事? /197 一種自殺 /198 欲望理論 /199 1984‖“傳送點復制品”悖論 / 200 皇帝 /200 健忘的將軍 /201 帕菲特的傳送門 /202 幸存者為何 /203
內容虛線

內容簡介

size="789x11"

思考一個難題很好的方法是什麼?我們應該怎樣著手處理有關自然、道德以及形而上學的大問題?怎樣給出富有創造性的回應,挑戰被認為是標準的概念、消除偏見以及先入之見?一種方法是利用問題本身,並且以一種它擔負得起的富有創造力以及洞擦力的方式來構建它,以明晰取代混亂,使晦澀變得可理解。這些都是“實驗”所支持的東西。在現代,或許就科學而言,術語“實驗”意味著一種在現實世界中實施的物理的實踐操作。但是,它可能還有許多更寬泛的定義,例如一種能有效保持理智以及發揮想像的思維方式。愛因斯坦稱這種“實驗”為“思維實驗”或者“思想實驗”。在本書中,“實驗”這個術語包含了悖論以及類比,如:用於舉例說明,測試並梳理論證以及假說的情境,推平邏輯矛盾並推進理論破壁。

作者簡介

(英)喬爾·利維(Joel Levy) 著 著 趙丹 譯

size="43x26"

喬爾·利維(Joel Levy) 知名科普作家。撰寫了許多大眾科學和哲學方面的圖書,包括《教堂中的蜜蜂》《99個其他科學類比》《枕邊化學書》《牛頓筆記》以及《科學戰爭:從伽利略到人類基因組計劃》等。他還為《國家新聞》撰寫專題報道並出現在多家電視臺和廣播節目中。

摘要

引言 思考一個難題最好的方法是什麼?該怎樣研究有關自然、道德以及形而上學的大問題?怎樣給出富有創造性的回應、挑戰被認為是標準的概念、消除偏見及先入之見?一種方法便是利用問題本身,以一種富有創造力和洞察力的方式來構建它,以明晰取代混亂,變晦澀為直白—這是“實驗”的目的所在。而在現代,所謂的“實驗”,意味著一種在現實世界中通過物理手段實現的實際操作,通常與科學領域密不可分。但是,它還有許多更為寬泛的定義,如“一種能保持絕對理智,又可發揮想像的思維方式”。愛因斯坦將此種“實驗”稱為“思維實驗(Gedankenexperiment)”或“思想實驗”。而在本書中,“實驗”還包含了悖論以及類比,如為了闡明邏輯矛盾並推動理論突破瓶頸,用於舉例說明、測試以及梳理論證和假設的設想。 盡管這看上去像是室內智力遊戲,但是,思想實驗可是件嚴肅的事。根據美國哲學家W.V.O.奎因的研究,它們已經成為“誕生於思想地基......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