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中國佛教史(第2卷)
該商品所屬分類:哲學/宗教 -> 宗教
【市場價】
401-582
【優惠價】
251-364
【介質】 book
【ISBN】9787500410782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中國社科
  • ISBN:9787500410782
  • 作者:任繼愈
  • 頁數:785
  • 出版日期:1985-11-01
  • 印刷日期:2009-10-01
  • 包裝:平裝
  • 開本:32開
  • 版次:1
  • 印次:3
  • 字數:470千字
  • 《中國佛教史(第2卷)》介紹了包括西晉、十六國、東晉的漢族及北方其他各族的佛教。第一章介紹西晉佛教;第二章介紹十六國佛教,以後趙、前秦、後秦為主;第三章介紹東晉佛教。
    《中國佛教史(第2卷)》重點介紹了般若學說,佛圖澄、釋道安等人的活動、思想,提出了一些新的見解。
  • 緒言
    第一章 西晉的佛教
    第一節 西晉的社會和佛教
    西晉社會
    魏晉玄學的盛行
    佛教概況和般若學者
    佛教的社會普及和信仰情況
    第二節 西晉的佛經翻譯(一)
    竺法護
    聶承遠和聶道真
    第三節 西晉的佛經翻譯(二)
    竺叔蘭和無叉羅
    帛法祖
    附:法祚
    疆梁婁至和安法欽
    法立、法炬
    支法度和若羅嚴
    第四節 竺法護譯籍剖析
    (一)譯經概況
    (二)佛的法身論
    (三)佛的“色身”論
    (四)“心本清淨”與“客塵所蔽
    (五)“有想”和“無想
    (六)“汝即是道
    (七)大乘菩薩行之一——四等六度
    (八)大乘菩薩行之二——植眾德本
    (九)大乘菩薩行之三——菩薩十地
    第五節 佛教《般若經》思想與玄學
    (一)無和空
    (二)“虛靜”、“返本”與“諸法不動
    (三)言意之辨和真、俗二諦
    第二章 東晉十六國時期的北方社會和佛教
    第一節 後趙政權和佛圖澄
    石勒、石虎與後趙政權
    佛圖澄及其傳教活動
    佛圖澄在中國佛教**的地位
    第二節 釋道安
    (一)釋道安生活的時代
    (二)家世和出家修學佛法(在今河北境內——公元312一約348年之前)
    (三)遊學、避難和早期傳教活動(在今河北、山西和河南一帶地方——約公元348年之前一365年)
    (四)在襄陽的傳教和研究、撰述(公元365~379年)與官僚士大夫的交往
    《般若經》的宣講和佛教著述
    整理佛典和《綜理眾經目錄》
    僧團和戒規
    (五)在前秦國都長安的參政和譯經活動(公元379—385年)
    苻堅的*高政治顧問
    組織翻譯佛經
    (1)《大品般若經》的補譯——《摩訶缽羅若波羅蜜經抄》五卷和“五失本,三不易
    (2)翻譯小乘佛經
    (3)翻譯戒律
    (六)釋道安在中國佛教**的地位
    第三節 佛圖澄、釋道安的弟子及其傳教活動
    竺僧朗
    竺法雅和“格義
    竺法汰
    曇翼
    法遇
    曇徽
    道立和曇戒
    第四節 六家七宗
    (一)兩晉之際般若學的興起和學派的分化
    (二)本無宗
    (三)心無宗
    (四)即色宗
    第五節 鳩摩羅什及其譯經
    龜茲的佛教
    鳩摩羅什的家世和學歷
    後涼政權的軍政顧問
    後秦王姚興與鳩摩羅什
    鳩摩羅什的譯經
    鳩摩羅什的著作
    鳩摩羅什的主要弟子
    鳩摩羅什在中國佛教**的地位
    第六節 早期佛教基本經典《阿含經》的傳譯
    關於《阿含經》的起源
    《阿含經》的翻譯
    《阿含經》的內容
    1.“初轉**”的中心內容——四諦、八正道
    2.以人生為對像的緣生說——十二因緣論
    3.早期佛教的哲學理論基礎——五蘊論
    4.“四姓平等”及其社會意義
    第七節 鳩摩羅什所譯佛教典籍的中心思想
    (一)詳經概況
    (二)對外道及小乘佛教的批判
    (三)關於中觀學派對《大品般若經》中“十八空”的論釋
    (四)“八不緣起”論
    (五)所說皆是可破
    (六)五眼與三智
    (七)實相即是涅檠
    (八)從“五力”、“四悉檀”到“二諦”和“中道
    第八節 《法華經》剖析
    (一)會三歸一和籍權現實
    (二)開佛知見與諸法實相
    (三)從佛菩薩崇拜到法師供養
    (四)四安樂行與頓漸
    第九節 鳩摩羅什的門徒和僧毅、僧肇
    (一)鳩摩羅什的門徒及其一般特點
    (二)僧觳
    (三)僧肇
    1.《物不遷論》
    2.《不真空論》
    3.《般若無知論》
    4.《涅槃無名論》
    第三章 東晉時期南方的佛教
    第一節 東晉社會與佛教
    東晉社會和文化思想
    佛教名僧及其傳教活動
    王公貴族與佛教
    第二節 東晉士族奉佛的代表——孫綽、郗超
    孫綽與《喻道論》
    何謂佛,何謂佛道?
    “周孑乙即佛,佛即周孔”
    孝與出家
    郗超與《奉法要》
    佛教的道德戒條、齋法與儒家倫理
    善惡報應與“防微慮始”的道德修養
    對佛教修行結果的理解
    第三節 比丘尼僧團的建立和東晉南方的寺院
    比丘尼僧團的建立
    東晉南方的寺院
    第四節法顯西行求法與《佛國記》
    西行目的
    關於《佛國記》
    從長安到西域
    遊歷天竺
    佛經翻譯
    東晉時期的其他西行求法者
    第五節 慧遠的活動和廬山僧團
    從儒生到出家為僧
    廬山僧團
    3.《般若無知論》
    4.《涅槃無名論》
    第三章東晉時期南方的佛教
    第一節東晉社會與佛教
    東晉社會和文化思想
    佛教名僧及其傳教活動
    王公貴族與佛教
    第二節 東晉士族奉佛的代表——孫綽、郗超
    孫綽與《喻道論》
    何謂佛,何謂佛道?
    “周孑乙即佛,佛即周孔”
    孝與出家
    郗超與《奉法要》
    佛教的道德戒條、齋法與儒家倫理
    善惡報應與“防微慮始”的道德修養
    對佛教修行結果的理解
    第三節 比丘尼僧團的建立和東晉南方的寺院
    比丘尼僧團的建立
    東晉南方的寺院
    第四節法顯西行求法與《佛國記》
    西行目的
    關於《佛國記》
    從長安到西域
    遊歷天竺
    佛經翻譯
    東晉時期的其他西行求法者
    第五節慧遠的活動和廬山僧團
    從儒生到出家為僧
    廬山僧團
    慧遠與王公貴族的交往
    慧遠與鳩摩羅什
    慧遠與僧伽提婆、佛陀跋陀羅
    彌陀淨土信仰和修行
    慧遠的著作
    慧遠的弟子
    第六節 慧遠的佛教思想體繫
    (一)沙門不敬禮**——佛教禮法與封建禮法
    (二)佛教宗教觀念的創新和它的思想淵源
    神不滅論
    報應論
    宗教的社會效果
    (三)佛教世界觀的佛典根據
    (四)同鳩摩羅什僧團的佛學交流及其分歧
    法身問題
    四大與五根
    法性問題
    附錄一:西晉、東晉十六國譯經目錄
    附錄二:歷代佛教經錄所載西晉、東晉十六國時期譯經卷數
    附錄三:中國佛教史大事年表(西晉、東晉十六國)
    索引
    插圖:一、十六國簡表
    二、鳩摩羅什舍利塔
    三、法顯西行求法路線圖
    四、廬山東林寺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