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能斷(金剛經給你強大索達吉堪布人生開示1)
該商品所屬分類:哲學/宗教 -> 宗教
【市場價】
248-358
【優惠價】
155-224
【介質】 book
【ISBN】9787552701074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甘肅人美
  • ISBN:9787552701074
  • 作者:索達吉堪布|譯者: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
  • 頁數:262
  • 出版日期:2013-05-01
  • 印刷日期:2013-05-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130千字
  • 一、即使你從來沒讀過,沒聽過《金剛經》,那人生的很多違緣可能較難化解,而如果把《金剛經》請回家,或帶在身邊,就相當於與佛在一起,時時、事事皆受佛法甘露的潤澤。

    二、《西藏生死書》作者索甲仁波切,**演員陳坤、孫儷由衷**的藏地上師。
    三、哈佛大學、華盛頓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德國馬普研究所等眾多歐美院校極受歡迎的心靈講師之一。
    四、備受清華、北大、復旦、港大等高校師生歡迎的心靈導師。
    五、經文宣講中,結合了藏地、漢地眾多譯本所長,並廣泛引用佛菩薩及前輩聖者的教證,次第傳承出“《金剛經》能斷一切苦,能帶給人無盡強大”的絲絲密意,圓滿顯現藏傳佛教講經的特色。


  • 《金剛經給你強大索達吉堪布人生開示1:能斷》是一本能斷人生各種 執著,給身心帶來強大正能量的生命開示錄。隻要你掌握了哪怕其中短短一 句的智慧,苦不苦什麼的都會無所畏。 當然,假如你不太懂其中的意思,它也並非對你沒有利益。當自己遭逢 磨難、疾病、不順時,單單是抄寫或念誦一遍此經,就有助於逢兇化吉、遇 難成祥。甚至隻是把它放在家裡,或帶在身邊,此處也相當於有了佛塔,能 化解諸般災禍,增添無邊吉祥。 這一點,不管你是否信仰佛教,都會如此! 《金剛經給你強大索達吉堪布人生開示1:能斷》由索達吉堪布編寫。 這是一本能斷人生各種執著,給身心帶來強大正能量的生命開示錄。隻要你掌握了哪怕其中短短一句的智慧,苦不苦什麼的都會無所畏。   當然,假如你不太懂其中的意思,它也並非對你沒有利益。當自己遭逢磨難、疾病、不順時,單單是抄寫或念誦一遍此經,就有助於逢兇化吉、遇難成祥。甚至隻是把它放在家裡,或帶在身邊,此處也相當於有了佛塔,能化解諸般災禍,增添無邊吉祥。   這一點,不管你是否信仰佛教,都會如此!
  • 索達吉堪布仁波切,生於1962年,依止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為根本上師,駐錫於喇榮五明佛學院。多年來,堪布不僅將大量藏文經論譯成了漢語,而且還將漢文典籍譯成藏文,使更多的人不會因語言障礙,而錯失珍貴的人類文化精髓。 從2010年起至今,堪布受邀在清華、北大、人大、復旦、港大以及哈佛大學、華盛頓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等眾多國內外高校演講,並與眾多知識分子進行交流,深入淺出地展示佛教奧秘,引導大家正確面對學業、情感、工作、人生等問題。一直以來,還和諸多海內外科學家一道對宏觀、微觀的生命科學,以及環保、和平、道德等方面理念深入探索,希望提升一切生命的福祉。 堪布常說:“我不知道自己能活多長時間,但隻要有一口氣,哪怕隻有一個人聽法,我也會盡心盡力用佛法饒益他。”
  • 前言 能斷金剛的智慧
    《金剛經》原文
     能斷:《金剛經》給你強大
    引言篇
     依靠《金剛經》,能夠消災免難
     《金剛經》的譯本,是大成就者加持過的
    初善題目篇
     《金剛經》為什麼以“金剛”為喻
    中善經義篇
     **品:法會因由
     佛陀講經有五種圓滿
     為什麼在佛陀口中,低劣的飲食也能變成無上美味
     修行時,身體端直**重要
    第二品:善現啟請
     敬佛菩薩要這樣敬
     誰能讓我們今生來世都快樂
     敢問佛陀心安何處
     佛經的每個字都有極深意義
    第三品:大乘正宗
     如何發菩提心
     什麼是“世俗菩提心”
     什麼是“勝義菩提心”
     何為真正的菩薩
    第四品:妙行無住
     向菩薩學布施
     這樣布施,福德無法衡量
     “布施”本是如夢如幻
    第五品:如理實見
     真正的如來是什麼樣子
    第六品:正信希有
     對《金剛經》有信心,也是一種福德
     有了空性見,就能迅速解脫
     萬法的顯現不是障礙,對萬法的執著纔是
     執著萬法,是生死輪回之根
     執著空性,誰也救不了
     渡河離不開船,但到了對岸,就必須舍去
    第七品:無得無說
     佛陀、佛法真的存在嗎
     佛言不可說
     萬法不是有,也不是無
     佛與菩薩的區別在哪兒
    第八品:依法出生
     什麼是財布施
     什麼是法布施
     《金剛經》是諸佛、佛法的出生處
     佛法是智慧的境界
    第九品:一相無相
     什麼是沙門四果
     沒有對色聲香味觸法的執著,纔是真正的預流果
     沒有來去的執著,纔是真正的一來果
     什麼是不來果
     阿羅漢為什麼叫“戰勝敵人”
     阿羅漢若認為“我已得到阿羅漢果”,會有什麼過失
     真正的阿羅漢不可能覺得“我是人中**,我很了不起”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第十品:莊嚴淨土
     獲得法是一種分別念,理應舍棄
     除了心清淨,世上沒淨土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有智慧的人,*不貪戀夢中的身體
    第十一品:無為福勝
     持誦《金剛經》,能行難做之事,能獲廣大福德
    第十二品:尊重正教
     念誦《金剛經》的人同佛塔寺廟一樣值得恭敬
     《金剛經》在哪兒,佛就在哪兒
    第十三品:如法受持
     《金剛經》裡處處是寶,可隨意取
     空性,並不是什麼都沒有
     什麼時候相違之法能共存
     這個世界也是如夢如幻
     心清淨之人,見什麼都是佛;心不清淨者,隻見各種丑相
     一心念誦《金剛經》,就能破我執、斷前言 能斷金剛的智慧

    《金剛經》原文

    能斷:《金剛經》給你強大

    引言篇
    依靠《金剛經》,能夠消災免難
    《金剛經》的譯本,是大成就者加持過的

    初善題目篇
    《金剛經》為什麼以“金剛”為喻

    中善經義篇
    **品:法會因由
    佛陀講經有五種圓滿
    為什麼在佛陀口中,低劣的飲食也能變成無上美味
    修行時,身體端直**重要
    第二品:善現啟請
    敬佛菩薩要這樣敬
    誰能讓我們今生來世都快樂
    敢問佛陀心安何處
    佛經的每個字都有極深意義
    第三品:大乘正宗
    如何發菩提心
    什麼是“世俗菩提心”
    什麼是“勝義菩提心”
    何為真正的菩薩
    第四品:妙行無住
    向菩薩學布施
    這樣布施,福德無法衡量
    “布施”本是如夢如幻
    第五品:如理實見
    真正的如來是什麼樣子
    第六品:正信希有
    對《金剛經》有信心,也是一種福德
    有了空性見,就能迅速解脫
    萬法的顯現不是障礙,對萬法的執著纔是
    執著萬法,是生死輪回之根
    執著空性,誰也救不了
    渡河離不開船,但到了對岸,就必須舍去
    第七品:無得無說
    佛陀、佛法真的存在嗎
    佛言不可說
    萬法不是有,也不是無
    佛與菩薩的區別在哪兒
    第八品:依法出生
    什麼是財布施
    什麼是法布施
    《金剛經》是諸佛、佛法的出生處
    佛法是智慧的境界
    第九品:一相無相
    什麼是沙門四果
    沒有對色聲香味觸法的執著,纔是真正的預流果
    沒有來去的執著,纔是真正的一來果
    什麼是不來果
    阿羅漢為什麼叫“戰勝敵人”
    阿羅漢若認為“我已得到阿羅漢果”,會有什麼過失
    真正的阿羅漢不可能覺得“我是人中**,我很了不起”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第十品:莊嚴淨土
    獲得法是一種分別念,理應舍棄
    除了心清淨,世上沒淨土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有智慧的人,*不貪戀夢中的身體
    第十一品:無為福勝
    持誦《金剛經》,能行難做之事,能獲廣大福德
    第十二品:尊重正教
    念誦《金剛經》的人同佛塔寺廟一樣值得恭敬
    《金剛經》在哪兒,佛就在哪兒
    第十三品:如法受持
    《金剛經》裡處處是寶,可隨意取
    空性,並不是什麼都沒有
    什麼時候相違之法能共存
    這個世界也是如夢如幻
    心清淨之人,見什麼都是佛;心不清淨者,隻見各種丑相
    一心念誦《金剛經》,就能破我執、斷妄想
    第十四品:離相寂滅
    具有空性智慧,纔能生起大悲
    《金剛經》為什麼如此希有
    有信心,就能證悟空性
    不執著有,*不執著無
    一處黑暗時,另一處必定有光明
    人為何始終擺脫不了煩惱
    見相非相,即證悟了實相
    真正的佛是自己的心
    有緣接觸空性法門,**有福報
    佛經的內容就像我們平時聊天一樣
    什麼是“忍”的*高境界
    佛曾經怎樣修忍
    有大智慧,纔不生嗔恨心
    安忍不要“口惠而實不至”
    遇到違緣時,還是盡量修一點安忍
    通達甚深空性,既是安忍,也是布施
    佛陀的說話之道
    “有”“無”是一種矛盾嗎
    在有生之年,請每天念一遍《金剛經》
    第十五品:持經功德
    對《金剛經》生信,比布施身體的功德還大
    唯有發了大乘菩提心的人,纔是本經所化對像
    妄想
    第十四品:離相寂滅
     具有空性智慧,纔能生起大悲
     《金剛經》為什麼如此希有
     有信心,就能證悟空性
     不執著有,*不執著無
     一處黑暗時,另一處必定有光明
     人為何始終擺脫不了煩惱
     見相非相,即證悟了實相
     真正的佛是自己的心
     有緣接觸空性法門,**有福報
     佛經的內容就像我們平時聊天一樣
     什麼是“忍”的*高境界
     佛曾經怎樣修忍
     有大智慧,纔不生嗔恨心
     安忍不要“口惠而實不至”
     遇到違緣時,還是盡量修一點安忍
     通達甚深空性,既是安忍,也是布施
     佛陀的說話之道
     “有”“無”是一種矛盾嗎
     在有生之年,請每天念一遍《金剛經》
    第十五品:持經功德
     對《金剛經》生信,比布施身體的功德還大
     唯有發了大乘菩提心的人,纔是本經所化對像
     哪些人享受不了《金剛經》
     《金剛經》也是佛塔
    第十六品:能淨業障
     每一種違緣實際上是順緣
     生生世世永不離佛
     “我不懂的甚深之法,並不代表佛陀不知道”
     以小因得大果
    第十七品:究竟無我
     整部《金剛經》講的是如何調伏自心
     菩提心也分世俗、勝義
     一切相都是虛妄的
     連佛也沒有得過法
     萬法皆由因緣生
     釋迦牟尼佛是這樣成佛的
     “如來”是什麼意思
     夢裡為實,夢外為虛
     殺人放火是不是佛法
     小中可現大,大中可現小
     “無相”纔是菩薩的名字
     連“莊嚴佛土”也不要執著
     我執是生死輪回的根本
    第十八品:一體同觀
     什麼是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世間沒有什麼佛不知道的
     心性即光明
     過去、現在、未來是一種錯覺
    第十九品:法界通化
     布施隻要著相,功德幾乎沒有
    第二十品:離色離相
     色身即法身,法身即色身
     如來的真正身體是無為法
    第二十一品:非說所說
     默時說,說時默
     佛至涅槃,未曾說過一字佛法
    第二十二品:無法可得
     不生亦不滅,無舍亦無得
    第二十三品:淨心行善
     什麼是“無上正等正覺”
     智慧離不開大悲,大悲離不開智慧
     不執著就是什麼都不要了嗎
    第二十四品:福智無比
     七寶雖多,用盡還歸生滅。經文雖少,悟之直至菩提
    第二十五品:化無所化
     世上沒有眾生可度
     凡夫與聖者的差別
     不要執著於自己是凡夫
    第二十六品:法身非相
     佛陀的每一種相,都是以無量福德而成就
     三十二相也有勝劣之別
     燒香拜佛有用嗎
    第二十七品:無斷無滅
     相隻是一種因緣
     真相並不是什麼都沒有
    第二十八品:不受不貪
     學佛隻是為了遣除煩惱嗎
     修福積德的真正目的是什麼
     第二十九品:威儀寂靜
     無來也無去,所以叫如來
    第三十品:一合相理
     一塵中有塵數剎
     這個世界不常有,也不斷滅
     世上沒有一樣東西會實實在在
     世人喜把“沒有”執為“有”
    第三十一品:知見不生
     取“我”是垢,不取“我”是淨
     先聽,再思,後修
     無相之相,方為實相
    第三十二品:應化非真
     世上有三種功德*大
     “入定”是不執著任何一種相
     “出定”是觀一切如夢如幻
     後善結尾篇
     因為皆大歡喜,所以信受奉行
     後記
     願你從中得到一點真實的受益 哪些人享受不了《金剛經》
    《金剛經》也是佛塔
    第十六品:能淨業障
    每一種違緣實際上是順緣
    生生世世永不離佛
    “我不懂的甚深之法,並不代表佛陀不知道”
    以小因得大果
    第十七品:究竟無我
    整部《金剛經》講的是如何調伏自心
    菩提心也分世俗、勝義
    一切相都是虛妄的
    連佛也沒有得過法
    萬法皆由因緣生
    釋迦牟尼佛是這樣成佛的
    “如來”是什麼意思
    夢裡為實,夢外為虛
    殺人放火是不是佛法
    小中可現大,大中可現小
    “無相”纔是菩薩的名字
    連“莊嚴佛土”也不要執著
    我執是生死輪回的根本
    第十八品:一體同觀
    什麼是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世間沒有什麼佛不知道的
    心性即光明
    過去、現在、未來是一種錯覺
    第十九品:法界通化
    布施隻要著相,功德幾乎沒有
    第二十品:離色離相
    色身即法身,法身即色身
    如來的真正身體是無為法
    第二十一品:非說所說
    默時說,說時默
    佛至涅槃,未曾說過一字佛法
    第二十二品:無法可得
    不生亦不滅,無舍亦無得
    第二十三品:淨心行善
    什麼是“無上正等正覺”
    智慧離不開大悲,大悲離不開智慧
    不執著就是什麼都不要了嗎
    第二十四品:福智無比
    七寶雖多,用盡還歸生滅。經文雖少,悟之直至菩提
    第二十五品:化無所化
    世上沒有眾生可度
    凡夫與聖者的差別
    不要執著於自己是凡夫
    第二十六品:法身非相
    佛陀的每一種相,都是以無量福德而成就
    三十二相也有勝劣之別
    燒香拜佛有用嗎
    第二十七品:無斷無滅
    相隻是一種因緣
    真相並不是什麼都沒有
    第二十八品:不受不貪
    學佛隻是為了遣除煩惱嗎
    修福積德的真正目的是什麼
    第二十九品:威儀寂靜
    無來也無去,所以叫如來
    第三十品:一合相理
    一塵中有塵數剎
    這個世界不常有,也不斷滅
    世上沒有一樣東西會實實在在
    世人喜把“沒有”執為“有”
    第三十一品:知見不生
    取“我”是垢,不取“我”是淨
    先聽,再思,後修
    無相之相,方為實相
    第三十二品:應化非真
    世上有三種功德*大
    “入定”是不執著任何一種相
    “出定”是觀一切如夢如幻

    後善結尾篇
    因為皆大歡喜,所以信受奉行

    後記 願你從中得到一點真實的受益
  • 手捧金剛經,能斷一切苦   要知道,我們痛苦的根源,**就是執著。哪怕它隻有針尖那麼小,也會引來綿綿不斷的苦楚。每個人對於執著的東西,得到了,會患得患失;失去了,就傷心欲*。假如沒有執著,任何痛苦皆與你無緣。
      現在有些人不管信不信佛,口頭上都會說不要執著,認為“一切皆空,不執著惡,也不執著善”,進而不辨取舍,做很多事情肆無忌憚。但實際上,他們津津樂道的“不執著”,也是一種極大的執著,而且是*為可怕的空執。佛陀曾諄諄告誡:寧可執著“有”如須彌山那麼大,也不能執著“無”如芥子那麼小。
      那麼,應當如何正確地斷除執著,纔不至於誤入歧途呢?《金剛經》中給了我們一個**的答案。
      讀金剛經,明心見性,消災免難   《金剛經》,又名《般若三百頌》,此經在漢地影響極廣,自大譯師鳩摩羅什翻譯出來後,修行人依靠它明心見性的公案不勝枚舉,普通人依靠它消災免難的感應也比比皆是。
      很多地方有這樣一種傳統:人死之後,若能在七七四十九天內,為亡人念滿100遍《金剛經》和1000遍《解脫經》,此人便可得到解脫。而且,在一些長壽祈福的儀式上,人們也經常念誦此經。
      有關此經的繕寫,拉薩大昭寺及內蒙古的古代文庫中,收藏了大量用黃金、白銀抄寫的版本。
      金剛經說什麼   《金剛經》主要宣說了如何斷除執著,獲得調伏自心的境界。整部經的內容,按印度大德蓮花戒論師的觀點,可以歸納在三個問題中:   *初如何發菩提心?   中間如何修持六波羅蜜多(又名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是六種可度脫生死、獲得涅槃的大乘法門)?   *後如何調伏自心,獲得色身、法身無別的果位?   為什麼念誦《金剛經》的人同佛塔寺廟一樣值得恭敬   一、《金剛經》詮釋的是般若空性,它是一切諸佛及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出生處。
      二、釋迦牟尼佛在《耳飾經》中說:“末法五百世,我現文字相,觀想彼為吾,爾時當恭敬。”末法時代,佛陀以文字的形像應世,既然如此,《金剛經》肯定是釋迦牟尼佛,如果對其恭敬,必定會獲得加持。
      三、持誦《金剛經》的人,與佛身無別。
      四、持誦般若經的人,是佛所派來的使者,在做如來的事業。
      因此,噶當派的一位尊者說:“一個人的家裡若有般若經、佛塔、佛像,這就成了真正的佛堂。”   有《金剛經》之處,諸天護法也會竭力護持。唐朝末年有個人,見一處**廣闊清淨,遂以歡喜心在地上抄寫《金 世上有三種功德*大 *後一品是總結性地講《金剛經》的功德: “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祗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 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薩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 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 “須菩提,若有人以遍滿無量無數世界的七寶來作布施,此 功德不可思議、無法衡量。但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了殊勝的菩 提心,念誦受持此經,為人演說,即使隻有一個四句偈,所得福 德也遠勝於前者。” 【發菩薩心】 我們念《金剛經》時,*好之前能皈依、發菩提心,念完之後作 回向,若以此三殊勝來攝持,不管行持什麼善法,功德都會*加增上。
    【為人演說】 大家若有講經說法的機會,應該多講一點《金剛經》。如果傳講 全經的條件不具足,那為別人演說下面的偈子也可以,這不需要花 很多時間,隻要發一個清淨心,功德就**大,這是積累資糧的* 好方法。
    為什麼功德很大呢?因為讀誦、受持、演說屬於十法行,而且經 中主要講了般若空性,它是一切諸佛的出生處,因此功德不可思議。
    麥彭仁波切在《智者入門》中說:“世間上有三種功德*大:一 是發菩提心,一是宣說大乘佛法,一是觀想空性。”所以,大家應當, 經常觀想、聞思此經,至少也應每日讀一遍。
    前輩大德曾講過:“今生我們得到了人身,若沒有能力聞思修行, 每天還是要持誦一點具傳承加持的金剛語,如此可得到殊勝功德。” 有些人認為,拿一百塊錢、一條哈達供養上師,這個功德** 大,念不念《金剛經》倒不要緊,這就是不懂經文的緣故。雖然布 施和供養是有功德,這沒什麼可說的,但*大的功德是什麼?觀空 性、發菩提心、給別人宣說大乘佛法! “入定”是不執著任何一種相 釋迦牟尼佛宣講了八萬四千法門,全部是為了引導眾生證悟般 若空性,趨入諸法實相。什麼是諸法實相呢?它可分入定、出定兩 方面,首先講入定: “雲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怎麼樣為人演說呢?不執著任何一種相,安住於空性中如 如不動。” 這是一切禪定的根本。即入定時不緣取任何相,在遠離戲論的 空性中如如不動,不起絲毫分別念,猶如虛空。
    這種境界不增不減、不破不立,與三世諸佛的智慧無二無別, 若能安住於此境界中,則可現見法界實相。如《寶性論》說:“此中 無所遣,亦無少可立,於正性正觀,正見而解脫。” 若能真正現前這種境界,已超過發菩提心等任何善法的功德。
    就像《諸法不可思議經》中所言:“持正法與發菩提心的功德,不及 觀空性的十六分之一。”《宗鏡錄》也說:“若人持正法,及發菩提 心,不如解於空,十六分之一。” 因此,為他人宣說空性法門,令其稍微在此境界中安住,功德 是不可思議的! “出定”是觀一切如夢如幻 “何以故?—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為什麼呢?因為一切有為法的本體,猶如夢境、幻像、水 泡、影子、露珠、閃電,雖有顯現但虛妄無實,應作如是觀想。” 剛經》。年深日久,字跡已消失不現,但天人日夜守護該地,每當下雨雪冰雹,其他地方皆被淋濕,唯有此地是干干的一片,鄉民經常到這裡避雨。
      後來,一位得道的和尚入定觀察,得知曾有人在此寫過《金剛經》,故有天人保護不為雨淋,若無知踐踏經文有極大過失,於是勸鄉民不可到此躲雨。
      當然,這些功德光是口頭上講,有些人不一定相信,隻有通過各種教證來說明,纔會知道《金剛經》跟佛陀沒有任何差別。
      《金剛經》裡處處是寶,可隨意取   學經典不同於學論典,論典一次隻講一個問題,但經典有自己的特點,它的內容就像珍寶倉庫一樣沒有次第,有時候看到金子,有時候看到銀子,有時候看到珊瑚……各種各樣的珍寶全部堆在一起,可以隨意選取。(後來大德們在造論時,必須將其歸納總結。)同樣,佛陀在講《金剛經》時,有時候講聽聞此經的功德,有時候講恭敬此經的功德,有時候開始抉擇空性。後來弟子在結集時,**忠於現場記錄,將佛陀和須菩提的一問一答彙錄成文,並沒有考慮順序排列。
      當然,每個問題都有甚深的密意,譬如對執著身體的人,佛就問“須彌山般的身體大不大”,進而將身體抉擇為空性;對世界有實執的人,佛陀問“世界是不是很廣大”,打破其實有執著。所以,這些並不是無的放矢。
      受持、讀誦並為他人廣說《金剛經》,為什麼有如此大的功德   原因是佛陀的加持力不可思議,佛法的殊勝性不可思議。《隨念三寶經儀軌》雲:“如來功德不可思,佛法功德不可思,僧伽功德不可思,若信不可思對境,則生不可思果報。”   以前世親菩薩念《般若經》時,屋頂常有一隻鴿子在聽。以此聞法功德,鴿子死後轉生為人,後出家成為大法師,即安慧論師。
      另據《五臺山志》記載,唐朝有個僧人叫慧潛,他為了山上能流出泉水,念了整整一萬天的《金剛經》。後來果真出現了一口泉,隻要誰飲用泉水或在此沐浴,就能開啟智慧。這口泉即現在五臺山的“般若泉”。
      過去、現在、未來是一種錯覺   無垢光尊者在《三休息》中經常講:“過去心”跟昨天的夢沒有差別。前一剎那的心,現在一絲一毫的痕跡也沒有,留下來的隻是憶念,而不是過去心的本體。如果過去心的本體現在仍在,則成常有的過失。
      “現在心”也不可得。現在這顆明明清清的心,如果觀察它的顏色、住處、形狀,是根本找不到的。
      “未來心”是未生之法,根本沒有本體。如果未生之法現在可以得到,那**不存在的法也能得到了。
      用密宗竅訣來講 出定的時候,應當觀一切如夢如幻,皆是因緣所生的有為法, 實際上並不存在。下面以六種比喻進行說明: 【夢】 由迷亂意識現前的,當時雖有能取所取,但本性絲毫不成立。
    【幻】 幻化師通過幻術變出來的事物,其實體根本不存在。
    【泡】 依靠因緣而產生,一會兒就消失了。
    【影】 因緣具足纔出現,似有而實無。
    【露】 太陽出來以後,立刻就沒有了。
    【電】 前一剎那顯現,後一剎那滅盡。
    這六種比喻,一方面說明無自性,一方面說明無常。藏文中還 有“如流星、如眼翳、如燈、如雲”四種比喻,共有十種,與玄奘 的譯本相同。鳩摩羅什隻翻譯了其中六種,可能是因為梵文版本不 同,也可能是譯時漏掉了,但意思沒有太大出入,而且鳩摩羅什的 諦實語加持很大,所以這裡不用改。
    在講解這部經的過程中,我認為有兩處需要調整:一是去掉一 個“不”字,一是多加一首偈子(應觀佛法性,即導師法身,法性非所 識,故彼不能了)。這是對照漢藏各大譯本後決定的,有一定的教證 理證為依據,並不是隨意改動經文。大家以後念誦時,改過來可能 好一點。
    關於一切有為法無有自性,《金剛經》講了六種或十種比喻;其 他佛經論典中,通常運用幻化八喻;《聞解脫》以十二種比喻進行了 宣說。還有,《妙臂請問經》雲:“三世一切如虛幻。”《阿含經》雲: “色如聚沫,受如浮泡,想如野馬,行如芭蕉,識如幻化。”《中論》 雲:“如幻亦如夢,如乾闥婆城,所說生住滅,其相亦如是。”…… 總之,諸如此類的比喻和教證不勝枚舉。
    P257-260 :過去心不可得,應該找心的來源;現在心不可得,應該找心的住處;未來心不可得,應該找心的去處。
      總而言之,這裡是以“不可得”的理由來抉擇心性。不僅心性如此,一切萬法莫不如是,因為萬法皆由心造,心不可得,萬法本性也不可得。
      以前我看到《金剛經》的這句話時,總覺得其涵義特別殊勝,跟大圓滿沒有兩樣。因此,大家也應該經常觀心,這裡面有很甚深的竅訣!   歷**有些人依靠這種觀察,就能認識心的本性:漢傳佛教中有一位宣鋻禪師,他從小出家,年輕時即能為人講法,尤其是對《金剛經》頗有心得,因他俗家姓周,世人稱之為“周金剛”。
      後來他自認為修有所成,精通一切法,聽說南方禪宗極其興盛,提倡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便起念想:“我的智慧首屈一指,南方一帶有魔眾傳法很厲害,還是去看一看,降妖伏魔。”於是,他挑著自己撰著的《金剛經?青龍疏鈔》南下。
      有**,他在途中買點心,賣點心的阿婆問:“你的包袱看起來很重,裡面是些什麼?”   “《金剛經》的疏鈔。”   “你懂嗎?”   “不僅懂,而且講過多年。”   “我有一問題,若師父答得上來,點心免費供養,分文不取;若答不上來,請到別家去買吧。經雲:‘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不知您點的是哪個心?”   禪師一時為之語塞,隻好背起行李繼續趕路,但心裡始終不忘這個疑團。
      晚上他來到龍潭禪師的寺院,拜訪了禪師之後,臨走時他看到外面太黑,就返回來要燈火。龍潭禪師點了一根蠟燭,遞給他,他伸手接時,仍在思維白天那事。正在此時,禪師“撲”地把蠟燭吹滅,當下宣鋻禪師恍然大悟。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