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百喻經(全注全譯)/學而書館
該商品所屬分類:哲學/宗教 -> 宗教
【市場價】
155-224
【優惠價】
97-140
【介質】 book
【ISBN】978750573247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中國友誼
  • ISBN:9787505732476
  • 作者:尊者僧伽斯那|譯者:蕭齊天竺三藏求那毗地
  • 頁數:146
  • 出版日期:2014-01-01
  • 印刷日期:2014-01-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113千字
  • 尊者僧伽斯那編著的《百喻經(全注全譯)》是用寓言以申教誡的一部著作。每篇都由喻和法兩部分合成。喻是寓言,法是教誡。以幽默、犀利、諷刺的文字解說佛法,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全書共九十八喻。包括治貪、治嗔、治痴、治慳吝、治犯戒,以及開示法義等。
  • 《百喻經(全注全譯)》由尊者僧伽斯那編著。 《百喻經(全注全譯)》是佛教文學經典,以譬 喻宣揚佛法義理。全書從《經藏》12部經中取九十八 喻,加上引言及偈頌,概稱“百喻”。行文短小精悍 ,詼諧機智,生動巧妙,文淺理深。魯迅評之在譬喻 類佛經中“最有條貫”。
  • 引言
    愚人食鹽喻
    愚人集牛乳喻
    以梨打破頭喻
    婦詐稱死喻
    渴見水喻
    子死欲停置家中喻
    認人為兄喻
    山羌偷官庫衣喻
    嘆父德行喻
    三重樓喻
    婆羅門殺子喻
    煮黑石蜜漿喻
    說人喜嗔喻
    殺商主祀天喻
    醫與王女藥令卒長大喻
    灌甘蔗喻
    債半錢喻
    就樓磨刀喻
    乘船失钎喻
    人說王縱暴喻
    婦女欲*求子喻
    入海取沉水喻
    賊偷錦繡用裹髭褐喻
    種熬胡麻子喻
    水火喻
    人效王眼瞤喻
    治鞭瘡喻
    為婦貿鼻喻
    貧人燒粗褐衣喻
    牧羊人喻
    雇倩瓦師喻
    估客偷金喻
    斲樹取果喻
    送美水喻
    寶篋鏡喻
    破五通仙眼喻
    殺群牛喻
    飲木筒水喻
    見他人塗舍喻
    治禿喻
    毗舍閣鬼喻
    估客駝死喻
    磨大石喻
    欲食半餅喻
    奴守門喻
    偷嫠牛喻
    貧人能作鴛鴦鳴喻
    野干為折樹枝所打喻
    小兒爭分別毛喻
    醫治脊僂喻
    五人買婢共使作喻
    伎兒作樂喻
    師患腳付二弟子喻
    蛇頭尾共爭在前喻
    願為王剃須喻
    索無物喻
    蹋長者口喻
    二子分財喻
    觀作瓶喻
    見水底金影喻
    梵天弟子造物因喻
    病人食雉肉喻
    伎兒著戲羅剎服共相驚怖喻
    人謂故屋中有惡鬼喻
    五百歡喜丸喻
    口誦乘船法而不解用喻
    夫婦食餅共為要喻
    共相怨害喻
    效其祖先急速食喻
    嘗庵婆羅果喻
    為二婦故喪其兩目喻
    唵米決口喻
    詐言馬死喻
    出家凡夫貪利養喻
    駝甕俱失喻
    田夫思王女喻
    搆驢乳喻
    與兒期早行喻
    為王負機喻
    倒灌喻
    為熊所囓喻
    比種田喻
    獼猴喻
    月蝕打狗喻
    婦女患眼痛喻
    父取兒耳珰喻
    劫盜分財喻
    獼猴把豆喻
    得金鼠狼喻
    地得金錢喻
    貧人欲與富者等財物喻
    小兒得歡喜丸喻
    老母捉熊喻
    摩尼水竇喻
    二鴿喻
    詐稱眼盲喻
    為惡賊所劫失氍喻
    小兒得大龜喻
    偈頌
  • 五百歡喜丸①喻 昔有一婦,荒淫無度,欲情既盛,嫉惡其夫。每 思方策, 頻欲殘害,種種設計,不得其便。會值其夫聘使鄰國 。婦密為 計,造毒藥丸,欲用害夫。詐語夫言:“爾今遠使, 慮有乏短。
    今我造作五百歡喜丸,用為資糧,以送與爾。爾若出 國至他境 界,饑困之時,乃可取食。” 夫用其言,至他界已,未及食之,於夜暗中,止 宿林間, 畏懼惡獸,上樹避之,其歡喜丸忘置樹下。即以其夜 ,值五百 偷賊盜彼國王五百匹馬並及寶物來止樹下。由其逃突 ,盡皆 饑渴,於其樹下見歡喜丸,諸賊取已,各食一丸。藥 毒氣盛, 五百群賊一時俱死。時樹上人至天明已,見此群賊死 在樹下, 詐以刀箭斲射死尸,收其鞍馬並及財寶,驅向彼國。
    時彼國王多將人眾案跡來逐,會於中路值於彼王 。彼王問 言:“爾是何人?何處得馬?”其人答言:“我是某 國人,而於 道路值此群賊,共相斲射。五百群賊今皆一處死在樹 下。由是 之故,我得此馬及以珍寶來投王國。若不見信,可遣 往看賊之 瘡痍殺害處所。”王時即遣親信往看,果如其言。王 時欣然,嘆 未曾有。既還國已,厚加爵賞,大賜珍寶,封以聚落 。彼王舊 臣,咸生嫉妒,而白王言:“彼是遠人,未可服信。
    如何卒爾寵 遇過厚,至於爵賞逾越舊臣?”遠人聞已,而作是言 :“誰有勇 健,能共我試,請於平原校其技能。”舊人愕然,無 敢敵者。
    後時彼國大曠野中有惡師子②,截道殺人,斷* 王路。時 彼舊臣詳共議之:“彼遠人者,自謂勇健,無能敵者 ,今復若能 殺彼師子,為國除害,真為奇特。”作是議已,便白 於王。王 聞是已,給賜刀杖,尋即遣之。爾時遠人既受敕已, 堅強其意, 向師子所。師子見之,奮激鳴吼,騰躍而前。遠人驚 怖,即便 上樹。師子張口仰頭向樹。其人怖急,失所捉刀,值 師子口。
    師子尋死。爾時遠人歡喜踊躍,來白於王。王倍寵遇 。時彼國 人卒爾敬服,咸皆贊嘆。
    其婦人歡喜丸者,喻不淨施③;王遣使者,喻善 知識;至 他國者,喻於諸天;殺群賊者,喻得須陀洹,強斷五 欲並諸煩 惱;遇彼國**,喻遭值賢聖;國舊人等生嫉妒者, 喻諸外道 見有智者能斷煩惱及以五欲,便生誹謗,言無此事; 遠人激厲 而言舊臣無能與我共為敵者,喻於外道無敢抗衡;殺 師子者, 喻破惡魔,既斷煩惱,又伏惡魔,便得無著道果④封 賞;每常 怖怯者,喻能以弱而制於強。其於初時雖無淨心,然 彼其施遇 善知識,便獲勝報。不淨之施猶尚如此,況復善心歡 喜布施? 是故應當於福田⑤所,勤心修施。
    【注釋】 ①歡喜丸:古印度的一種食物,似餅或團,使用 面粉或其他 糧食加糖及香料制成。
    ②師子:獅子。
    ③不淨施:佛教用語,指出於不清靜的妄心而進 行的布施。
    ④無著道果:即阿羅漢果。以無礙行修習菩提之 道,徹證 涅槃妙果。
    ⑤福田:可生福德之田。比喻在修行之心上努力 修證,證得 佛果。
    【譯文】 從前有個婦人,荒淫無度,情欲既已旺盛,便非 常討厭自己 的丈夫。常想方設法要加害,但種種謀劃設計,都沒 機會下手。
    有次適值她的丈夫受聘出使鄰國,這婦人便秘密策劃 毒計,做了 毒藥丸,想用來害死丈夫。騙丈夫說:“你現在要出 使遠方,怕你 路上挨餓,我做了五百個歡喜丸,給你做干糧。如果 你出國到了 他國地界,饑餓困頓的時候,可以拿出來喫。” 丈夫聽信她的話,到了他國的地界,還沒來得及 喫,見天色 已晚,便夜宿在一個樹林裡,因為畏懼惡獸,爬土樹 躲避,歡喜 丸卻忘放在樹下。就在這天夜裡,剛好有五百個盜賊 偷取了那個 **國王的五百匹馬和不少寶物,來到樹下。由於一 路奔逃,全 都又饑又渴,在這樹下發現歡喜丸後,這些盜賊就都 拿了每人喫 了一顆。藥毒性很強,五百個盜賊一時全死了。當時 樹上的入待 到天亮後,看到盜賊死在樹下,便刀砍箭射來偽裝死 尸,收拾好 馬匹和財寶,前往那個**的都城。
    這時那國的國王率領了很多人按蹤跡追來,他在 半路上正好 遇上了國王。國王問道:“你是什麼人?從哪裡得到 這些馬匹?” 這人回答說:“我是某國人,在路上踫到這群盜賊, 和他們對砍對 射。五百個盜賊現在全都被我殺死在樹下。我因此得 到這些馬匹 和財寶,正打算投奔您那裡。如果您不相信,可以派 人去查看盜 賊身上的瘡傷,以及他們被殺死之處。”國王立刻派 親信前往查 看,果然和他說的一樣。國王當時**高興,感嘆從 沒見過這樣 的人和事。等到回國,便重賞他爵位和珍寶,分給他 領土田地。
    那個國王的舊臣們都心生嫉妒,對國王說:“他是遠 方來的人,不 能深信。怎麼能一下子對他過於恩寵,爵位和賞賜超 過舊臣呢?” 這個從遠方來的人聽說了,說道:“誰有勇氣和本事 來和我比試, 到外面的平地上較量切磋武藝。”舊臣聽了很驚慌, 沒有敢和他比 試的。
    後來那個**的曠野中,有一頭兇惡的獅子,攔 路傷人,斷 *了王國的通道。這時那些舊臣就一起商議道:“那 個遠方來的 人,自稱勇健,沒有人能與他匹敵,現在如果能殺死 這頭獅子, 為國除害,那纔真是不同尋常。”議定後,就向國王 進諫。國王聽 了這話,賜給他刀和杖,立刻派他去殺獅子。那時遠 方來的這人 既已接受了國王的命令,隻得堅強自己的意志,去往 獅子出沒之 地。獅子看到他,激奮吼叫,騰躍撲來。這人驚慌恐 懼,立刻爬 上樹。獅子張口仰頭向著樹。這人又怕又急,失手把 刀掉了下去, 正好掉到獅子的口中,獅子立時就死了。這人歡喜雀 躍,去向國 王復命。國王對他*加恩寵。這時那個**的人頓時 對他尊敬佩 服,沒有不贊嘆的。
    那婦人制作歡喜丸,比喻不清淨的布施;國王派 遣那人為使 者,比喻善知識;到達鄰國,比喻諸天界;殺死那群 盜賊,比喻 證得須陀洹果,強制斷除五欲以及各種煩惱;遇到國 王,比喻遇 到聖賢;那國的舊臣心生嫉妒,比喻外道看到有智慧 的人能斷除 五欲和煩惱,便生出誹謗,說本沒有這回事;遠方來 的人言辭激 烈地說舊臣沒有一個能與他匹敵,比喻外道沒有敢抗 衡的;殺死 獅子,比喻破除惡魔,既斷除了煩惱,又降伏惡魔, 便得到無著 道果的封賞;遇事每每畏懼怯懦,比喻能以弱制強。
    雖然開始並 非出於清靜心去布施,但由於布施遇到善知識,便獲 得殊勝的果 報。不淨施的果報尚且如此,*何況以善心、歡喜心 去布施呢? 因此應當在福田之中,勤心修行布施。
    P101-104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