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讀易三種(精)
該商品所屬分類:哲學/宗教 -> 哲學
【市場價】
424-614
【優惠價】
265-384
【介質】 book
【ISBN】9787532649853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上海辭書
  • ISBN:9787532649853
  • 作者:屈萬裡|整理:黃沛榮
  • 頁數:463
  • 出版日期:2017-12-01
  • 印刷日期:2017-12-01
  • 包裝:精裝
  • 開本:32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330千字
  • 屈萬裡,被考古學家李濟譽為“當代中國經學**人”,以石經治《易》,以先秦史治《易》,兼融新學與舊學,可謂蹊徑獨闢。 屈先生浸潤《易》學五十餘年,積歷年批注成《周易集釋初稿》《學易劄記》《周易批注》三種,由其弟子黃沛榮先生條錄編纂成書。上海辭書出版社精心編輯、隆重推出,以饗讀者。
  • 《讀易三種》繫《屈萬裡全集》之一,此為屈萬裡遺著,由其學生整理而成,共分三種:第一為對周易經傳之校釋,署名《周易集解初稿》;第二種為讀易之零箋,署名《學易札記》;第三種為晚年授易校本之小注,定為《周易批注》。
  • 屈萬裡(1907-1979),字翼鵬,山東魚臺縣人。一生致力於中國古代經典文獻和甲骨文研究工作,著述頗豐。主要著作有《漢魏石經殘字校錄》《古籍導讀》《書傭論學集》《尚書釋義》 《圖書版本學要略》《
  • 周易集釋初稿
    周易……………………… 3
    乾………………………… 3
    坤 ……………………… 15
    屯 ……………………… 23
    蒙 ……………………… 28
    需 ……………………… 31
    訟 ……………………… 34
    師 ……………………… 38
    比 ……………………… 41
    小畜 …………………… 44
    履 ……………………… 47
    泰 ……………………… 50
    否 ……………………… 54
    同人 …………………… 57
    大有 …………………… 61
    謙 ……………………… 64
    豫 ……………………… 67
    隨 ……………………… 70
    蠱 ……………………… 73
    臨 ……………………… 76
    觀 ……………………… 77
    噬嗑 …………………… 80
    賁 ……………………… 83
    剝 ……………………… 86
    復 ……………………… 89
    無妄 …………………… 92
    大畜 …………………… 94
    頤 ……………………… 97
    大過 …………………… 99
    習坎…………………… 101
    離……………………… 105
    咸……………………… 108
    恆……………………… 111
    遯……………………… 113
    大壯…………………… 115
    晉……………………… 117
    明夷…………………… 119
    家人…………………… 122
    睽……………………… 124
    蹇……………………… 128
    解……………………… 131
    損……………………… 133
    益……………………… 136
    夬……………………… 140
    姤……………………… 144
    萃……………………… 148
    升……………………… 150
    困……………………… 152
    井……………………… 156
    革……………………… 161
    鼎……………………… 163
    震……………………… 167
    艮……………………… 170
    漸……………………… 173
    歸妹…………………… 176
    豐……………………… 180
    旅……………………… 184
    巽……………………… 186
    兌……………………… 189
    渙……………………… 190
    節……………………… 193
    中孚…………………… 195
    小過…………………… 198
    既濟…………………… 201
    未濟…………………… 203
    繫辭上傳……………… 204
    繫辭下傳……………… 225
    説卦傳………………… 238
    序卦傳………………… 246
    雜卦傳………………… 248
    雜記…………………… 250
    學 易 劄 記
    乾……………………… 255
    坤……………………… 257
    屯……………………… 258
    蒙……………………… 259
    需……………………… 260
    訟……………………… 261
    師……………………… 262
    比……………………… 265
    小畜…………………… 267
    履……………………… 267
    泰……………………… 268
    否……………………… 270
    同人…………………… 270大有…………………… 271
    謙……………………… 272
    豫……………………… 272
    隨……………………… 273
    蠱……………………… 274
    觀……………………… 276
    噬嗑…………………… 276
    賁……………………… 277
    剝……………………… 278
    復……………………… 279
    大畜…………………… 280
    頤……………………… 281
    大過…………………… 282
    習坎…………………… 282
    離……………………… 284
    咸……………………… 285
    恆……………………… 285
    晉……………………… 286
    明夷…………………… 287
    睽……………………… 288
    解……………………… 289
    損……………………… 290
    益……………………… 291
    夬……………………… 291
    姤……………………… 292
    萃……………………… 293
    升……………………… 294
    困……………………… 294
    井……………………… 296
    革……………………… 297
    鼎……………………… 298
    震……………………… 299
    艮……………………… 300
    漸……………………… 300
    歸妹…………………… 301
    豐……………………… 302
    旅……………………… 303
    巽……………………… 305
    兌……………………… 307
    渙……………………… 307
    中孚…………………… 308
    小過…………………… 309
    既濟…………………… 309
    未濟…………………… 310
    繫辭上傳……………… 311
    繫辭下傳……………… 314
    説卦傳………………… 315
    雜卦傳………………… 317
    總記…………………… 317
    雜記…………………… 320 龜卜與《易》筮………… 322
    周 易 批 注
    周易…………………… 327
    乾……………………… 327
    坤……………………… 330
    屯……………………… 335
    蒙……………………… 337
    需……………………… 340
    訟……………………… 341
    師……………………… 344
    比……………………… 345
    小畜…………………… 346
    履……………………… 348
    泰……………………… 350
    否……………………… 352
    同人…………………… 353
    大有…………………… 355
    謙……………………… 357
    豫……………………… 359
    隨……………………… 361
    蠱……………………… 362
    臨……………………… 364
    觀……………………… 366
    噬嗑…………………… 368
    賁……………………… 369
    剝……………………… 370
    復……………………… 372
    無妄…………………… 373
    大畜…………………… 374
    頤……………………… 376
    大過…………………… 377
    習坎…………………… 378
    離……………………… 380
    咸……………………… 382
    恆……………………… 383
    遯……………………… 384
    大壯…………………… 385
    晉……………………… 386
    明夷…………………… 387
    家人…………………… 388
    睽……………………… 390
    蹇……………………… 391
    解……………………… 392
    損……………………… 394
    益……………………… 395
    夬……………………… 397
    姤……………………… 399
    萃……………………… 401
    升……………………… 402 困……………………… 403
    井……………………… 405
    革……………………… 407
    鼎……………………… 409
    震……………………… 411
    艮……………………… 412
    漸……………………… 414
    歸妹…………………… 416
    豐……………………… 418
    旅……………………… 420
    巽……………………… 421
    兌……………………… 422
    渙……………………… 423
    節……………………… 425
    中孚…………………… 426
    小過…………………… 427
    既濟…………………… 429
    未濟…………………… 429
    繫辭上傳……………… 430
    繫辭下傳……………… 441
    説卦傳………………… 449
    序卦傳………………… 453
    雜卦傳………………… 453
    附録…………………… 456
    整理後記……………… 459
    新版整理後記………… 464
  • 乾(摘自《讀易三種》之《周易集釋初稿》) 元亨利貞 《彖傳》 訓元爲大, 是。 貞者, 常也。 言大亨而利於守其常也。
    金文及古書中,亨字或爲烹或爲享,無作“通”字解者。 《周易》中此字,恐仍是祭享之義,觀 《文言》以嘉會合禮語解之,可証。
    貞,問也。 《周官·大卜》:“凡國大貞,卜立君,卜大封。”鄭司農曰:“貞,問也。”又貞即真。 六經不見真字,真字昉於《莊子》。 明方以智方氏《通雅》卷一雲:“貞即真。”有説頗可取。
    真即誠。
    初九 吳其昌《殷虛書契解詁》第二十七條曰:“卜辭通例,凡一長骨之上,契刻類似之文數節,則此每節之次序,必須由下逆推而上,此證之以契有月日干支諸片,而可以負責考實者。”於六十一條下,又列五式以明之。 按: 《易》卦爻之自下而上,猶龜卜之舊習也。
    俞曲園曰:“陽之數以三而奇,陰之數以二而偶。 《周書·武順篇》曰:‘男生而成三,女生而成兩。’是其義也。 《説卦傳》曰:‘參天兩地而倚數。’《正義》引鄭注曰:‘三之以天,兩之以地。’竊謂九六之數,起於此矣。 乾卦三陽,陽之數三,三其三則爲九,故九者,乾之數也。 坤卦三陰,陰之數二,三其二則爲六,故六者,坤之數也。 以是推之: 震、坎、艮皆一陽二陰,其數七;巽、離、兌皆一陰二陽,其數八。 《易》用九六不用七八者,用老不用少,統於尊也。”見《羣經平議》。 又可參看《易通釋》卷二十“大衍之數”節。 雜 記(選自《讀易三種》之《周易集釋初稿》) 漢熹平石經大小像相連。 每卦《大像傳》既竟,即緊接《小像》,一卦終了,間以圓點,又接次卦。 (《彖傳》每卦之末,亦間以圓點。)以此驗之,殆無大小之説也。 又《像傳》畢,其後爲《繫辭傳》,兩《傳》間空一行,而標一“七”字,蓋謂《繫辭傳》爲第七也。 就**所見之漢石經殘石証之,知經文後,首爲《彖傳》,次《像傳》,又次《繫辭傳》,再次爲《文言傳》,而《説卦》三篇殿焉。《繫辭傳》既爲第七篇,則是《經》《彖傳》《像傳》,各分上下兩篇。《繫辭傳》殆亦分上下兩篇,益以《文言傳》一篇,《説卦傳》三篇,蓋即所謂十二篇者也。 識之以佚考。 一九四六年一月廿三日夜靜時翼鵬記。 時初由巴蜀來京,偶見新出土之漢石經《周易·彖》《像傳》及《繫辭傳》殘石墨本,爲校勘一過,不勝欣喜也。
    親見之漢石經《彖傳》起家人迄未濟。 《像傳》乾至隨,又旅至未濟。《繫辭上傳》開首至“定之以吉兇”。 各傳中間字句亦頗多缺略。翼鵬又記。
    《大戴禮·明堂篇》:“《明堂月令》,赤綴戶也,白綴牖也。 二九四七五三六一八,堂高三尺,東西九筵,南北七筵,上圓下方,九室十二堂,室四戶,戶二牖(上文雲: 一室而有四戶八牖),其宮方三百步,在近郊,近郊三十裡(三百、三十,皆五六相乘之數)。”(解二九四七五三六一八者,謂明堂用九室以法龜文,故取此數,以明其制也。)按: 宋人洛書之圖,即竊取於此。 試以該九數每三數爲一組,共分三組,各自右向左平列之可明。 宋人特易數字爲圈點耳。
    《經義述聞》卷一有“爻辰”“虞氏釋貞以之正違失經義”二篇。
    焦裡堂《易圖略》有論爻辰、納甲等篇。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