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康德幸福語錄
該商品所屬分類:哲學/宗教 -> 哲學
【市場價】
232-336
【優惠價】
145-210
【介質】 book
【ISBN】9787546129242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黃山書社
  • ISBN:9787546129242
  • 作者:趙良傑
  • 頁數:264
  • 出版日期:2013-01-01
  • 印刷日期:2013-01-01
  • 包裝:平裝
  • 開本:32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80千字
  • 研究人成了康德哲學的**主題。
  • 康德的一生是屬於學者的一生,他的日常生活單調而重復。為了追求 真理,康德對自己的生活極為苛嚴。他終身未離開他的出生地——小鎮格 尼斯堡半步,用嚴格的時間安排自己的活動,他的散步時間比市政大樓的 鐘表還要準確。在這狹小的地理空間裡,康德精神探索的觸角卻延伸到人 類精神生活的每個地方,留給我們豐富的精神財富。 在這本《康德幸福語錄》中,趙良傑編輯了康德著作中關於人生哲學 的若干精彩語錄。由於康德理論博大精深、文字晦澀難懂,我們加入了必 要的解說和有關問題背景介紹的知識。我們相信,康德的這本《康德幸福 語錄》,對讀者諸君理解什麼是真正的幸福、怎樣獲得自己的幸福將具有 很大的啟發意義。 人的一生是如此的短暫而有限,如何讓自己有限而短暫的人生美好而富有意義,這是每個人在內心深處都要追問的問題。人生的意義究竟何在?我們如何纔能無愧於生命的贈予,創造屬於我們自己的輝煌人生呢?自然,人生的這些終極問題是沒有固定答案的,每個人都可以從自己的生命體認和現實情境中給出不同的回答。不過,這些不同的回答可能會有一個共同的指向——在人有限的生命中,每個人都在追求屬於自己的幸福,恰如古希臘哲人伊壁鳩魯所言:"當幸福在時,我們便擁有一切,而當幸福不在時,我們便盡力謀求它。" 然而,人生的價值與意義真的僅僅在於個體的幸福嗎?人的生命中有沒有超越個體幸福的其他目的呢?我們都得面對一個問題:每個人都會死去,我們所追求的幸福最終都會隨我們生命的結束而隨風飄散,這終將消散的幸福究竟有何意義?換句話說,人生有沒有永恆的價值? 追求永恆的人生價值,是康德終其一生的目的,或者說,是康德幸福論的核心。康德在追求一種超越一般幸福觀念的幸福論。康德認為,隻有站在普遍人類正義的立場,人生纔具有意義。每個人終將逝去,而人類卻永恆。隻有與普遍人類的福祉相聯繫,個體生命的意義纔具有永恆不滅的光輝。
  • 父母的道德榜樣親情的永恆不要寵壞孩子重視人格教育人格不容侵犯銘記父母的教誨道^教育比知識技能重要要有堅強的意志得體的社交婚姻的抉擇如何維繫婚姻男女各有性別特質人格平等是友誼的基礎幸福與個人的需求相關**幸福的道德笆良意志是人類的尊嚴所在至善是道德與幸福的一致教育的誤區與目的教人們哲竽地思考人生的目的與意義為人類的福祉和尊嚴奠定基礎人為自然立法人創造自然法則挑戰常識判斷力的作用依據義務而行動探究人類歷史的目的惡可以轉變為歷史的動力讓想像力飛翔……父母的道德榜樣
    親情的永恆
    不要寵壞孩子
    重視人格教育
    人格不容侵犯
    銘記父母的教誨
    道德教育比知識技能重要
    要有堅強的意志
    得體的社交
    婚姻的抉擇
    如何維繫婚姻
    男女各有性別特質
    人格平等是友誼的基礎
    幸福與個人的需求相關
    **幸福的道德
    善良意志是人類的尊嚴所在
    至善是道德與幸福的一致
    教育的誤區與目的
    教人們哲學地思考
    人生的目的與意義
    為人類的福祉和尊嚴奠定基礎
    人為自然立法
    人創造自然法則
    挑戰常識
    判斷力的作用
    依據義務而行動
    探究人類歷史的目的
    惡可以轉變為歷史的動力
    讓想像力飛翔
    **外在的局限
    寫作的技巧
    理性之光照耀人類歷史
    理性是善惡之開端
    男女結合是大自然的完滿安排
    革命的限度
    發揚革命的精神
    **和平的理想
    善待反對者
    工作是快樂的源泉
    理性地對待欲望
    **理性的**
    德行是人與人之間的行為規範
    德行是自由地行善
    德行的實施需要巨大犧牲
    德行的像征
    理性地面對死亡
    堅持內在的信念
    無節制的情欲比***可怕
    以理性節制**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從人類理性原則出發
    女人是大自然的目的
    杜*兩性間的矯揉造作
    男女之不同
    男女之間的德行差別
    快樂與痛苦不依賴於對像
    不要誇大死者的道德
    善良的意志是幸福必不可少的條件
    **感覺主義的善惡觀念
    理性是人類的尊嚴所在
    品行高貴纔能贏得內心的敬重
    道德律令的作用
    人類理性指向幸福
    理性的局限性與上帝的存在
    幸福需要宗教與道德相結合
    信仰不能走向迷信
    公民權利的內涵
    人的個體性和社會性
    人類歷史在理性的照耀下不斷進步
    諸善的前提
    處境惡劣不妨礙為善
    善良意志是人生*高貴的目的
    善良意志是良心的呼喚
    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純粹的道德是心靈的法則
    否定道德的後果
    寓教於樂
    道德問題不隻是哲學家的事
    德行的榜樣作用
    道德是心靈的自由
    道德教育不能僅依賴情感
    道德與外在功績無關
    理性創造人類的尊嚴
    加深對道德原則的認識
    良心是道德責任的*好守護者
    良心是人內心的法官
    良心是內心的上帝
    義務與私利的差別
    人性的豐富與道德的普遍
    內心的道德律令昭示偉大
    理性地對待世界
    無聊是一種壓抑人的重負
    世界隨感覺而變
    理性的態度纔能改變痛苦
    健康的享樂方式是一種修養
    形而上學關切人類的生存
    **的增長使人窒息
    **並不等於放縱
    控制**纔能達到內心的平靜
    控制情欲*重要
    著眼於整體生活的幸福
    個性與氣質
    好的天性不依賴於機緣
    相面術的技巧
    交往過程中的“辯證法”
    正直是男人的魅力所在
    男女的天性需要互補
    柔弱是女人的**
    文化教養給女人帶來尊嚴
    按可普遍化的道德行動
    人是目的
    尊重**,****
    克服虛榮心,擺脫成見
    先對自己質疑
    對偉大人物的尊重
    後記
  • 親情的永恆 人一無所有地來到人世,親情是他(她)**的憑 靠。在人生漫長的成長過程中,親情的缺失往往造成我們 無法承受的悲痛,是我們永遠無法挽回的遺憾。對於每一 個人來說,人生是如此的有限而短暫啊。在我們的生活 中,**讓我們能感到永恆的,也許隻有親人帶來的親 情。為親人默默地祈福,為離世的親人送去我們*美好的 寄托,是我們珍惜親情、保存親情的*好方式。(《道德 形而上學基礎》) 康德父母早亡,但康德將他父母的愛、父母的教誨一 直深埋心底。
    3月24日,我親愛的父親安詳地離開了人間……上帝 雖然沒有賜予他喜樂的一生,願他從此讓他分享永恆的喜 樂。(《康德書信百封》) 康德的母親安娜是一個“心胸開闊且善解人意的女 性……有一顆高貴的心,她的宗教信仰真誠卻不狂熱”。
    我永遠不會忘記我的母親,因為她在我心靈中植入了 **顆善的胚芽,並加以灌溉;她引導我感受自然現像; 她喚醒並助長了我的觀念,她的教導在我生命中留下了無 間斷的、美好的影響。(《康德書信百封》) 不要寵壞孩子 不管在哪個社會,教育都是一個舉足輕重的問題。新 生命的誕生在給家庭帶來歡樂的同時,無疑也會給一個家 庭帶來巨大的負擔。孩子的乖巧與聰明令人欣慰,固執與 淘氣又讓人傷身和傷神。如何發揮孩子的創造力和巨大的 潛力,避免孩子自我中心意識的增長,是引導孩子走上健 康道路的重要方法。康德對這個問題有**深刻的見解。
    在“關於人類學的講義”裡首先反對的就是寵壞孩子。
    通常把女兒寵壞的是父親,把兒子寵壞的是母親。母 親通常較喜歡有活力並且勇敢的兒子。不過,兒子通常比 較愛慕父親。(《實用人類學》) 這是因為: 倘若沒有被寵壞的話,小孩子真正喜歡的是必須付 出辛勞纔能得到的樂趣。……一般而言,母親……比較寵 小孩。然而我們發現小孩子(特別是兒子)對父親的愛慕 甚於母親,原因是母親會為了避免小孩受傷而不讓他們跑 跳。父親雖然在小孩子逾越分寸的時候對他們吼叫,甚至 出手懲罰。但他也時時帶他們到原野上去,讓他們可以像 個男孩子,允許他們奔跑、遊戲,盡情玩樂。(《實用人 類學》) 重視人格教育 對孩子*重要的是人格教育。與那些機械的技能教育 不同,也與那些陳腐的道德說教不同,人格的教育是培養 孩子完整而健全的人格。人格教育是重要的,對孩子的人 格教育尤為重要,因為孩子的人格在形成期,還未定型, 具有極大的可塑性。
    對一個人格發展尚未成型的人而言,模仿是**個 意志規定,以讓孩子接受後來他自己也會訂立的準則。
    (《實用人類學》) 對小孩人格的教育需要多方面著手,它包括營造溫馨 的環境,塑造獨立的個人精神,培養堅強的意志。(《康 德書信百封》) 康德一生的成功可以說與他父母健全的人格教育有 莫大的關繫。父母是虔敬派基督教徒,但康德從父母身上 得到的不是宗教學說的訓練,而是給他一個溫暖的、體貼 的、可靠的環境,幫助他建立自信和發揮自我價值。
    像他的其他兄弟姊妹一樣,被母親稱為“小紐曼”的 康德為父母的愛所滋潤。父母一以貫之的人格教育成為康 德健全發展*為關鍵的因素。取得巨大成就的康德曾經回 憶道: 事實上,他們給予子女的不僅僅是愛,還有尊重。他 們善於教育,為小孩子提供一個雖然簡樸、但和諧而雅致 的居家環境。另外他們也在每個階段全力支持求上進的大 兒子。(《康德書信百封》) P2-5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